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Web服务统一身份认证协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实现基于Web服务的多应用系统的用户身份安全认证,采用统一身份认证方案,结合已有的Web服务安全规范,提出了一个多应用环境下的基于Web服务的统一身份认证协议Web Services Single Sign-on(WSSS),并详细描述了WSSS的模型、消息定义及流程,采用形式化方法对协议进行了表示和分析,同时对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WSSS所定义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可用于为网络中各种基于Web服务的应用提供Web服务的安全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2.
面向应用领域的Web服务发现与匹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面向应用领域的Web服务发现的目标是帮助用户找到能够为其构建应用系统提供功能支持的Web服务,从而降低应用系统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语义的Web服务发现方法,以支持面向应用领域的Web服务发现需要.通过定义Web服务功能语义描述模型,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提供了统一的Web服务描述方法;同时在建立领域功能本体的基础上,依靠语义标注机制,消除服务描述间的语义异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功能语义的Web服务发现与匹配策略.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HTML5的EX-DRM Web离线应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数字版权保护服务一体化运营平台(EX-DRM)的Web离线应用需求及HTML5的特性,对比现有Web离线应用的优缺点,提出并实现一种安全、高效的基于HTML5的EX-DRM Web离线应用系统,不仅保证了浏览器的简洁性,又能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完善了日益强化的Web应用开发,为现有基于Web的离线应用提供了一种高效、简洁、安全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讨论实现安全的Web访问问题 ,其中包含实现基于SSL协议的服务器和客户端认证 ,X .5 0 9证书的申请、签发和管理 ,以及证书用户身份的认证与授权等相关问题 ,并针对LDAP服务器应用于公钥体系所遇到的一个条目多个证书问题进行了阐述 .系统以ApacheTomcat服务器作为系统实现的原型基础 ,并辅以JAVA平台的安全工具和API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Unix认证方式的J2EE Web系统身份认证安全机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如何提高J2EE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在J2EE Web系统中应用Unix认证方式以增强用户身份认证安全性的解决方案.该认证机制可有效提高基于表单用户登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基础上,通过Web Service技术将校园各个应用系统进行对接,开发统一的用户管理系统,以实现网络资源、用户账户和访问权限的集中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7.
状态管理是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一个基本问题,WSRF(Web服务资源框架)规范的出现为解决分布式系统(特别是网格应用系统)的状态管理问题提供了标准的方法.Glubus Toolkit 4(GT4)完全实现了WSRF.介绍WSRF规范及GT4,探讨GT4中有态资源Web服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 Services的综合信息采集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目前企业信息系统中分散、异构信息源的信息共享以及各个分散异构信息源中的数据不能被有效集成的问题,在Web Services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即服务(Data As Service)的概念,构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数据集成体系结构,根据此体系结构结合Web服务技术设计了综合信息采集平台系统.该系统在实现异构系统、异构信息源间信息的共享的基础上,有效地集成了异构信息源的数据,而且形成了统一的数据视图提供给用户.最后给出了综合信息采集平台系统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环境下如何对空间数据实现规范化的编码提出了解决方案,综合利用GML、SVG和Web Service等技术,实现了分布式多源空间数据的集成和共享,解决了传统WebGIS在实现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和互操作困难,以及异构系统兼容差的问题.通过原型系统的构建,证明了利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网络GIS中异构数据共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物联网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联网数据安全访问的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基于用户权限的数据访问控制策略不能很好解决相关数据安全访问控制问题。为此,从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访问控制等方面研究物联网数据安全共享问题的解决方案。以物联网农田环境数据安全共享系统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属性和用户行为的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以用户行为构建信任机制,并结合用户属性的设置与判定共同实现系统的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本文给出了模型的规则定义与构建、具体结构设计、数据处理控制流程以及用户信任度评价体系设计的详细过程及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设计具有较好的动态性和扩展性,能够实现物联网中用户对农田环境数据的安全访问,从而解决物联网数据安全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出基于虚拟客户端访问(virtual client access,VCA)模式的网格异构信息集成策略,以松耦合的架构提供了系统无关的信息资源封装模型.该模型将异构信息系统的虚拟客户端封装为网格服务,使网格能够以与物理客户端相同的方式和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在保证信息集成效率的同时,实现了网格平台和本地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模式和作业管理方式的无缝结合.试验结果表明,基于VCA的模式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的集成效率,适合于复杂网格环境下的集成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共享性和适应性差是当前e-Learning应用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在于学习资源缺乏语义和系统共享机制弱。将本体和Web服务技术引入到e-Learning应用中,构建了一个开放的适应性e_Leaming系统结构,利用本体来描述学习资源的语义,通过web服务支持个性化学习和系统间的资源共享。该方法把建立良好个性化功能的适应用教育系统和分布的学习资源网络环境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 Service跨平台空间信息服务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目前网络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现有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构建基于WebService技术的跨平台 (Linux/Unix ,Windows)空间信息服务模型 .以浏览本地Shp文件为例构建基于WebService技术的跨平台的空间信息服务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4.
面向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的无线接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支持物联网(intemet of things,IoT)应用的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TC)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随着MTC对广域连接需求的快速增长,通过蜂窝网承载IoT应用成为必然的趋势,蜂窝物联网也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重点技术之一.特别地,海量机器通信(massive MTC,mMTC)被定义为5G网络三大通用场景之一.传统的无线接入技术很难适应mMTC的需求,因此,面向mMTC的无线接入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简单介绍传统随机接入过程之后,总结分析了现有mMTC接入新技术,并指出现有技术方案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应用场景下的局限性,而近年来兴起的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接入机制成了解决此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方案之一.分析了AI用于接入控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mMTC智能接入点选择机制,为将来基于AI的mMTC接入控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感知系统的实现和应用,为大规模商业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该系统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无人干预下的集装箱自动识别、信息共享和智能管理。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sIn 2000, Ian Foster refined the definition [1] of Grid as“resource sharing and coordinated problem solving indynamic, multi institutional virtual organizations”. WithOGSA (Open Grid Service Architecture) [2] as its systemframework, OGSI (Open Grid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3]as its implement mechanism and GT3 ( GlobusToolkit3.0) [4] as its development software, Grid is nowbecoming a newparadigm for solvinglarge scale distributedresource …  相似文献   

17.
针对物联网(IoT)数据共享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隐私泄露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数据共享方案.采用数据的不可篡改、分布式存储、隐私保护、可追溯及访问控制,将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作为通信协议和中间件,并为其提供身份认证和主题权限管理.结合国产加密算法实现密钥交换、数据摘要和加密传输,通过区块链记录设备的行为,在提高可信度的同时提供追溯的能力,采用智能合约对数据和主题进行共享和管理,实现链上链下数据协同保障数据的一致性.通过系统原型实现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确保物联网设备之间共享数据时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满足物联网应用性能需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太原地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整合太原地区分散的科学数据资源,运用软件架构和Web Service技术,设计了太原地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包括门户层、共享业务层、核心服务层、资源管理层和网络平台层.数据中心采用"数据超市"理念进行功能组织;分中心基于Web Services技术,采用分布式数据管理的模式进行设计.两者的业务逻辑基于元数据的生命周期被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原型系统利用J2EE开发,实现跨平台部署.应用实践表明这种平台构架模式非常适于构建区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considers social welfare maximization for spatial resource sharing networks(SRSNs),in which multiple autonomous users are spatially located and mutual influence only occurs between nearby users.To cope with a lack of central control and the restriction that only local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a spatial resource sharing game is proposed.However,individual selfishness in traditional game models generally leads to inefficiency and dilemmas.Inspired by local cooperative behavior in biological sys- tems,a community cooperation mechanism(CCM)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game.Specifically,when a user makes a decision,it maximizes the aggregate payoffs for its local community rather than selfishly consider itself.It is analytically shown that with the bio-inspired CCM,the social optimum of SRSNs is achieved with an exchange of local information.The proposed bio-inspired CCM is very general and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