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牙形玉器在东北史前文化多有发现。在确认牙形玉器非璜的基础上,从生产方式、生活需求和精神世界等方面进行分析,牙形玉器产生于渔猎经济,是獠牙崇拜的反映。獠牙崇拜是广泛存在且动态发展的,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不同的时期各地区獠牙崇拜的形式是不同的,并衍生出牙形玉器和人面獠牙两种表现形式。商周时期,这两种因素逐渐融入到商周青铜纹饰、玉器纹饰中。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史前考古研究工作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它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引人瞩目的,大批旧石器、新石器及青铜时代遗址的发现,为建立东北地区地方性年代序列和文化发展序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重大发现表明,这里是探索和解决一些史前研究中重大学术课题的关键地区。在新的世纪。认真回顾这一地区史前考古研究的发展历史,了解其现状,对我们做好整个东北地区的史前考古工作,明确尚待进一步开拓的问题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董向慧 《传媒观察》2023,(12):80-89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传播史上的玉器时代。玉器是史前天文观测和传播天文知识的主要媒介,后发展为神器、法器、礼器、饰器和葬器。围绕着史前玉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媒介域”。玉器“媒介域”发挥着记忆工具、权力装置和社会组织核心的功能,建构特定的时空组合。围绕着玉器这一“媒介域”,形成了中国文明特有的宇宙观、伦理观与传播观。史前玉器对华夏传播至少有三个方面深远影响:一是以“器以藏礼”的方式承载和传播礼乐文明;二是传播仪式观的思维取向成为理解华夏传播的重要线索;三是史前玉器“媒介域”使得传播权力高度集中,对于理解传播权力变迁与圣王崇拜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曾盛行土葬。然而,火葬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我国火葬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史前时期。1945年,考古学家在发掘甘肃临洮县寺洼山史前遗址时,曾出土一个盛有人类骨灰的大陶罐。1987年,在辽东半岛新金县双房石棚墓葬中,也发现了火化人骨,同时有陶壶、石纺轮出土。1988年11月,考古工作者对辽东半岛盖县5座各达数十吨的石棚进行清理发掘,在底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查海和牛河梁两处遗址出发,系统地梳理了苏秉琦先生关于玉器方面的相关论述,指出苏先生由辽西地区史前玉器的内涵中所提升出的许多重要学术观点,如"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最初的王权象征物"等,已成为他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系统学术思想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6.
小双桥遗址发现有夯土建筑基址、宫城城墙基槽遗迹及大型青铜建筑构件,祭祀遗存数量多,分布密集,出土有与铸铜、制陶和制骨手工业相关的文化遗存以及较多的青铜器、玉器和原始瓷器等珍品,完全具备都城的规模和内涵。而此时郑州商城的宫殿逐渐废弃,制陶和铸铜等手工业作坊趋于衰落,青铜器、原始瓷器和玉器的出土数量减少,出土地点比较分散,已不具备都城应有的规模和内涵。作为都城,小双桥与郑州商城遗址存在着兴废交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959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了100多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并且从中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物,其中在M26号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骨雕筒,外形沉稳大方,做工精良,堪称史前肘期雕刻艺术的珍品,不仅如此,其古朴外形下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一直引领着人们不停地去探索、去发现。  相似文献   

8.
<正>1959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了100多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并且从中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物,其中在M26号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骨雕简,外形沉稳大方,做工精良,堪称史前时期雕刻艺术的珍品,不仅如此,其古朴外形下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一直引领着人们不停地去探索、去发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史前音乐乐器以及音乐史料等进行研究,对中国史前的音乐文化以及乐器发展等进行了全面探索。另外,本文还对中国史前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以及音乐文化等发展的方式以及特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王晓菁 《兰台世界》2014,(11):102-103
本文从史前音乐乐器以及音乐史料等进行研究,对中国史前的音乐文化以及乐器发展等进行了全面探索。另外,本文还对中国史前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以及音乐文化等发展的方式以及特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班诺洼和考山考作为泰国两处重要的史前遗址,在东南亚史前考古和史前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两处遗址虽然文化类型和文化内涵不同,但从出土材料看,都表现出与古代中国有一定的联系和交流。因此,通过对它们的实地考察,不仅更直观地了解了泰国及东南亚的史前考古和史前文化,而且大大丰富并深化了我们对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以及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等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进行浊漳河流域早期文化考古调查活动中,对屯留柳行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清理,发现了丰富的史前文化时期遗存。该遗址的遗物主要出土于灰坑H1和H2,两个单位所出的陶器在器类、质地、纹饰、制法上相同,表现出仰韶时期庙底沟文化阶段的典型特征。该遗址出土数量众多的尖底瓶残器,形态大多为锐角尖底、口部重唇,且两个部位的形态变化较小,应该代表了一个时间较短、面貌变化不大的文化发展阶段。总体来看,该遗址属于内涵单一的庙底沟文化中期阶段的典型遗址,出土陶器与晋南地区同时期陶器面貌基本一致,而与晋北同时期陶器差别较大,反映出仰韶文化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因距离和地理环境而造成的面貌差异。柳行仰韶文化遗存为深入认识山西东南部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3.
良渚文化玉器产地是其玉器和社会研究的本源问题之一,其又可以分解为玉料开采地和玉器加工地两个方面。在系统分析良渚文化玉器的矿物种类及玉色、外观结构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将良渚文化最主要的透闪石-阳起石玉料分作纯色料、杂色料和"鸡骨白"三种。针对良渚文化玉料开采地问题,文章主要回顾了科技考古工作的相关探索及研究现状,并着重分析了小梅岭玉矿的产源可能性。基于对制玉遗存的全面界定,笔者随后详细梳理了良渚文化目前的相关发现,最终认为,苏皖浙三省交界处的大面积山地区应是探索良渚文化玉料开采地最主要的区域;而良渚遗址群中的塘山遗址和宁镇地区的丁沙地遗址应为良渚文化两个明确的玉器加工地,嘉兴地区和苏沪地区也很可能存在当地的制玉作坊。  相似文献   

14.
"水田"纹服饰是流行于战国时期的一种特殊服饰类型,一般被认作是中山白狄的传统服饰。通过对出土的穿有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的梳理比对,可以发现"水田"纹服饰分布广泛,除以纹饰为共性特征,在服饰结构、纹饰布局、形制款式方面又具有地方特色。这类服饰是华夏文化与北部戎狄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早期形成时可能受到白狄文化的影响,但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服饰文化的一个支脉,且穿着人群的社会地位不会太高。同时,本文全面收集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穿着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存世品作为比对材料,对此类服饰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提出了探索方向。在此基础上,对玉器表现的服饰形象的局限性问题略作思考,并在服饰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层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首先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十六大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深入谋划,大力推动了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吴山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庙川村北侧吴山东麓山前台地。201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确认遗址面积约为10.2万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单位106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对吴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800平方米,发现车马祭祀坑8座,坑内均有驷马一车,出土青铜车马器、玉器、铁器、骨器等232件组。吴山遗址祭祀坑与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2016年发掘的A类坑类型相近,年代相近。综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吴山遗址出土的铁锸应与玉人、玉琮、车马器具有同样的祭祀属性,并用于祭祀特定对象炎帝。吴山遗址应是秦灵公所作吴阳下畤。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东北地区及国内有关图书馆所藏东北地方志(1949年前旧志)进行了调查,并以东北地方志版本学研究成果为基础,详加考析,列此目录。  相似文献   

18.
玉璇玑的出土主要见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等,出土地点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本文结合玉璇玑的形制和文献材料证实了玉璇玑非观测天象的实用器,实为太阳之象征,为远古先民太阳崇拜的遗迹。  相似文献   

19.
郁贤皓先生编著的《唐刺史考全编》(以下简称《全编》)将当时能够见到的关于唐代刺史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全面的考订与排比,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墓志资料。此后,随着唐墓志的不断出土,郁先生及其他学者根据新发现墓志资料及时地对《全编》进行了补订。笔者近年来在研究洛阳出土石刻文献的同时,也注意搜集新出土唐墓志文献中有关刺史的资料,在利用洛阳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内蒙古黑水城出土的汉文文献,对我国元代公文传递的包封、登记、检查等制度进行阐述,并对其组织管理、行移程限、牌符等方面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