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延肾胶囊抑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剑锋  李娜  袁发焕 《西部医学》2005,17(3):197-199
目的 观察延肾胶囊治疗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4 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和延肾胶囊治疗组,分别于术后3d、7d、1 4 d处死动物,观察肾脏间质病变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TGF- β1和α- SM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梗阻组相比,延肾胶囊治疗组大鼠肾间质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而TGF- β1、α- SMA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P<0 .0 5 )。结论 延肾胶囊具有明显的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能显著降低肾间质中TGF- β1、α- SM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王军  邵传森  程晓霞  王永钧 《浙江医学》2002,24(12):726-727
目的 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表型转化在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单输尿管梗阻模型,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肾脏病理检查显示形态学改变符合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变化;在输尿管梗阻14、28d后肾组织α-SMA和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α-SMA可作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表型转化的重要标志物,TGF-β1可能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表型转化,且是进一步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硒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以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B组)、U-UO+硒组(C组),每组18只。C组给予亚硒酸钠0.2mg/(kg·d)灌胃。A、B组给予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术后第7、14、21天各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评定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检测CTG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CTGF蛋白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肾组织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各时点C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P<0.05),肾组织CTGF和α- SMA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GSH- Px和SOD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5)。B组肾组织中CTGF、a- SMA表达量之间呈正相关(P<0.05),CTGF和a- SMA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硒可以减轻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硒的抗氧化作用、下调肾组织CTGF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依据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对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高、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观察肾间质病变的程度及角蛋白 (CK)、波形蛋白(Vim )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在肾间质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肾间质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 (P<0 .0 1) ;Vim、α- SMA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少于模型组 ,CK表达明显多于模型组 (P<0 .0 1)。结论 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使肌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减少 ,上皮细胞的表达增强 ,说明其抑制并逆转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阻止了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l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模型。肾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探讨HIF-1α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UUO组(每组20只)。制备UUO大鼠模型,术后第7天、第14天处死大鼠,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HIF-1α,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与UUO组各时间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HIF-lαmRNA水平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递增。UU0组HIF-1α蛋白表达量随着肾间质损害加重而增加,HIF-1α蛋白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其中以近曲小管表达最明显。HIF—1α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评分,α-SMA和ColⅠ的表达水平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0.68,0.82,P均〈0.05)。结论:HIF-1α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来氟米特阻抑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指标PCNA、α-SMA及ColⅠ、ColⅢ的表达程度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从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的24只行左输尿管结扎术,另外12只行假手术.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结扎后的大鼠分为UUO组和治疗组.术后第7、14天分别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PCNA、α-SMA、ColⅠ、ColⅢ的表达情况.行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间质病理学改变.结果:来氟米特能显著减少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的PCNA、α-SMA表达,减轻ColⅠ和ColⅢ在肾小管间质的沉积.结论:来氟米特可抑制受伤的肾小管间质α-SMA的表达,减少基质的聚集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维甲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甲酸(at-RA)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结扎单侧输尿管造成梗阻性肾病模型.术后9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做组织学检查,HE染色,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果维甲酸显著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治疗组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和肾间质CTGF、α-SM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维甲酸减轻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和炎细胞浸润,降低CTGF表达,抑制α-SMA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黄芪当归合剂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 :研究黄芪当归合剂 (A&A)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 ,以目前公认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作为阳性对照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模型组 (UUO)、黄芪当归合剂组 (A&A)、依那普利组 (ACEI) ,术后第 1 0天处死大鼠 ,收集血清测定肌酐、尿素氮水平 ,肾组织用Masson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 ,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肾间质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纤维连接蛋白 (FN)和层粘连蛋白 (LN)的表达。结果 :UUO组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α SMA、TGF β1 、FN和LN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 ,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与肾间质的α SMA、TGF β1 、FN和L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A&A组、ACEI组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α SMA、TGF β1 、FN和LN的表达均明显低于UUO组 ;两治疗组间比较 ,A&A对TGF β1 表达的抑制作用弱于依那普利的作用 ,而其余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 ,中药复方A&A的防治作用与ACEI相似 ,可能是通过减少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抑制TGF β1 表达  相似文献   

9.
霉酚酸酯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MMF)在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中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霉酚酸酯治疗组.手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分别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的表达部位、表达水平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 模型组PDGF-B,α-SMA,PCN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霉酚酸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PDGF-B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r=0.870,P<0.01),α-SMA(r=0.956,P<0.01),PCNA(r=0.881,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DGF-B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程进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霉酚酸酯则可能通过下调PDGF-B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黄芪对UUO模型大鼠肾脏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动态观察黄苠(AM)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拈抗作用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组)、UUO组和UUO+AM治疗组(AM组).在造模后3、7、14 d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HGF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HGF mRNA和α-SMA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HGF及其受体C-met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SOR组相比,各时间点UUO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AM治疗后可明显减轻UUO大鼠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P<0.05).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UUO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逐渐增加;HGF及其受体C-met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表达规律,在UUO术后第7 d达高峰,此后大幅回落;与UUO组各对应时间点比较,AM治疗后可使肾组织中的HGF及其受体C-met表达显著增高,α-SM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AM可能通过诱导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负性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方法 :将 2 0只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 ,术后 1周、2周观察双肾组织病理改变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间质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和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结果 :随着梗阻时间延长 ,梗阻肾间质Ⅲ型胶原、TGF β1和NF κB的表达增加 ,对侧无明显变化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TGF β1、NF κB的过度表达 ,可上调肾间质Ⅲ型胶原的表达 ,是形成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归芪口服液抗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理及中药归芪口服液对其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即对照组、手术组和归芪治疗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术后第8d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结果:手术组肾组织TGF-β1、α-SMA的表达增加,血浆和肾组织AngⅡ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归芪治疗组与手术组相比,TGF-β1、α-SMA的表达下调,AngⅡ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归芪口服液可能通过抑制AngⅡ的生成,下调TGF-β1、α-SMA的表达而阻抑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小管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4只、治疗组24只、假手术组8只。治疗组给予水飞蓟素30mg/(kg·d)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实验第7d、14d、21d各收获大鼠8只,假手术组于第21d一次处死大鼠,进行肾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实验第7d模型组大鼠出现小管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随病程进展,上述病变呈进行性加重。水飞蓟素治疗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组织学的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水飞蓟素治疗组在各观察时间点能显著下调TGF-β1和α-SMA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结论:水飞蓟素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有效干预上皮-间质转分化达到改善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荼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肾问质纤维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n=24,以单侧输尿管结扎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和EGCG治疗组(n=24,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每日给予腹腔注射EGCG 5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derived exosomes,hucMSC-Ex)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所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修复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hucMSC并从培养上清液中提取hucMSC-Ex。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构建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和hucMSC-Ex组,每组6只,hucMSC-Ex组大鼠在术后24 h 尾静脉注射250 μg hucMSC-Ex。7 d后收集肾脏组织,观察各组肾脏大体观。蛋白质印迹检测肾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1、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并对肾脏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梗阻侧肾脏病理结构变化、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及肾纤维化程度,综合评价hucMSC-Ex对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抑制效果。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大鼠肾脏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增加,组织结构严重破坏,广泛胶原沉积;hucMSC-Ex干预后组织形态结构部分恢复,胶原沉积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同时,UUO组大鼠肾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1和波形蛋白表达升高,E-钙黏蛋白表达降低;但hucMSC-Ex输注后能够抑制α-SMA和TGF-β1的表达,逆转上皮间质转化。结论: hucMSC-Ex可以减轻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延缓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术后21d取各组大鼠肾组织HE染色及六胺银染色(PASM),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观察肾功能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肾组织中Ⅲ型前胶原含量,观察肾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与Ski蛋白表达水平,观察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逆向调控信号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摹: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管基底膜明显增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萎缩,管腔显著扩张,。肾间质明显增宽;血肌酐与尿素氮含量以及肾组织中Ⅲ型前胶原含量显著增加:SnoN、Ski蛋白表达显著减少。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大鼠梗阻侧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血肌酐与尿素氮水平以及肾组织中Ⅲ型前胶原含量明显降低,Sno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Ski蛋白表达没有改变。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可通过恢复SnoN蛋白表达水平,抑制TGF—β1,靶基因的活化,从而改善UUO大鼠的。肾功能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缬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AT1RA)缬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缬沙坦组(n=10),建立大鼠UUO模型,于术后4周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以H-E、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Cr、BUN、血浆AngⅡ,尿NAG、β2-MG水平以及α-SMA、FN、PAI-1、TGF-β1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缬沙坦组大鼠SCr、BUN,尿NAG及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AngⅡ及肾间质α-SMA、FN、PAI-1、TGF-β1表达均显著降低,HGF表达则显著增高(P<0.01)...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理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即对照组、手术组和缬沙坦组 ,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模型 ,术后 2周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间质Ⅲ型胶原 ,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和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含量。 结果 :手术组肾间质Ⅲ型胶原 ,TGF - β1和NF -κB的表达增加 ,血浆和肾组织AngⅡ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缬沙坦组与手术组相比Ⅲ型胶原、TGF - β1、NF -κB的表达下调 ,差异显著 (P <0 .0 5 ) ,AngⅡ增加。 结论 :缬沙坦可能通过阻断AngⅡ的作用和抑制TGF - β1、NF -κB的过度表达 ,使肾间质Ⅲ型胶原沉积减少而产生保护肾脏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动态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和IL-1ra处理(Tre)组,UUO组和Tre组制备UUO模型,SOR组术式同UUO组但不结扎输尿管。Tre组每天给予的10%IL-1ra溶液腹腔注射,而另两组则腹腔注射等体积无菌注射用水。各组分别在术后第1、3、7和14天随机处死6只大鼠,采血并取梗阻侧肾脏,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a-SMA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液中肌酐、尿素氮的含量。结果: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UUO组与Tre组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均高于SOR组,肾功能具有先恶化后好转的趋势(P<0.05);与UUO组相比,Tre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有所减轻,肾功能好转趋势也较UUO组明显,其差异从第7天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ra可延缓梗阻性肾间质纤维化进程,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白细胞介素1的促纤维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态进展,研究该病理过程中肾脏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3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和UUO模型组(模型组,n=16).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模型组建模后)第2、5、9、14天分批(n=4)处死,留取手术侧(模型组梗阻侧)肾脏组织.分别采用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并检测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维生素D受体(VDR)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的延长,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步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建模后各时间点肾间质α-SMA和FN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至建模后第14天时达到高峰.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模型组大鼠建模后各时间点α-SMA和TGF-β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VDR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建模后第2天,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α-SMA相对表达量已显著增加;建模后第14天,模型组α-SMA和TGF-β1相对表达量分别增高至假手术组的12.7倍和8.8倍,而VDR相对表达量下降至假手术组的3%.结论 UUO模型大鼠建模后第14天可出现显著的肾间质纤维化;建模早期肾间质中α-SMA表达增加提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活化;VDR表达的进行性减少提示其与肾间质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