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外星行星Gliese 581c,一些媒体赋予这颗行星“第二地球”之关誉,更有人称其为“人类未来的家园”;有关这颗行星的数据,一些媒体报道混乱,有些提法也不够严谨。除此之外,由于这一新发现源于间接推算,很多人对其科学性心存疑虑。为此,本刊转载《文汇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赵君亮的撰文,回答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11,(19):61-61
亿万年来,月球是地球的亲密“伴侣”,相伴绕太阳运行。不过,一些天文学家近期发现,除月球这一“正房”外,一颗藏在地球绕日轨道上的小行星已“默默”伴随地球至少数千年。在天文学界,这种与行星共用轨道的小行星获称“特洛伊”小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第四个获证“俘获”这类小行星的大行星。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1,(15):62-63
2008年11月,人类第一次直接看到了围绕其他恒星转动的行星。尽管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但是这些行星都要比木星大得多,并且它们的轨道半径都在24个天文单位到119个天文单位之间。1个天文单位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曲星 《中国地名》2014,(4):45-4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月26日宣布,科学家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715颗新行星,使人类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行星总数增至近1700颗。这些新发现的行星,围绕305颗恒星公转。其中有4颗行星的体积小于地球的2.5倍,其轨道位于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宜居带”。温度条件适宜,理论上其表面可保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液态水。  相似文献   

5.
梅州 《中国地名》2014,(8):65-66
直到目前为止,几乎整个玛雅文明都笼罩着一层迷雾。的确,有关9世纪时玛雅文明灭亡的假设层出不穷,比如洪水、地震、飓风等等的天灾说;瘟疫、集体中毒等等的传染病说,不胜枚举。但是,尽管种种假设众说纷纭,却没有一种假设能有充足的证据让人相信,因此,美国的艾力克和哥雷克俩兄弟便提倡"玛雅文明为外星人结晶"之说。从这方面来探索玛雅之谜,的确可以找出许多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俩兄弟之所以强调玛雅文明来至外星,最主要是根据玛雅的“卓金历”。它一年只有260天,但在我们的地球却不能适用这个历法。俩兄弟认为拥有高水平天文知识的玛雅人,并非故意编造公转周期毫无根据的“卓金历”这个历法。如果“卓金历”真的是玛雅人故乡行星的历法,那我们就可以推知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了。公转周期260日的行星,应该位于金星和地球中间,而且这颗行星十分温暖,所以玛雅人选择在地球上最醋热的热带雨林居住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13,(1):71-71
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矿物学家》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一组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矿物质,国际矿物学协会将其命名为Krotite。根据目前的分析,该物质被认为是我们太阳系中形成时间最为久远的几种矿物质之一,也是早期行星形成材料,其源头可追溯到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形成之前。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05,(6):F003-F003,3
“浩渺的宇宙中是否有类似地球的行星存在?”、“太阳系是独一无二的吗?”、“其他行星系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些问题千百年来一直牵动着人们渴望探索的心,也成为科幻小说钟爱的题材。  相似文献   

8.
徐锋 《地理教学》2010,(17):21-22
一、分析把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学习要求 首先,还是先看看现行四套版本教材是如何体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标准的。 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为“为地球提供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两部分,共有六段课文、一个阅读、一个案例、两个活动和七幅(组)图组成。主要介绍了太阳概况、太阳辐射定义和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重要影响、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类觉察到太阳系行星上的光环,可能是300年以前的事。17世纪,科学家伽俐略首先从天文望远镜里看到土星周围闪耀着一条明亮的光环。后来,人们又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数百年过去了,也没有听说它们周围出现光环。所以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土星是太阳系中惟一带有光环的行星。1977年3月10日,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国的航天飞行器,在对天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11,(23):62-62
一颗航空母舰般大小的小行星8日将从地球和月亮间的“缝隙”中穿过。科学家说,这颗小行星不会与地球或月亮发生碰撞,不构成任何危险,提供一个近距离研究的绝佳机会。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10,(21):59-60
人类探索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可以为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地球家园提供不少借鉴。例如,自古以来,人类不知为恶劣的天气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价,而对好天气提供的机遇却把握得并不充分。事实上,在太阳系中恐怕没有一颗行星的气候比地球更复杂了。人们很不容易查明,海洋、陆地、大气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如何相互交织和彼此消长。假如能找到一些比较简单的全球性气候系统,例如只有陆地没有海洋,或者只有海洋没有陆地,或者整个大气的温度恒定不变,那就比较容易弄清海洋、陆地、大气各自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研究复杂的地球气候就会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14,(2):44-44,48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0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Kepler-62是一颗距离地球约1200光年的系外类地行星,这颗系外行星仅比地球大约1.4倍,它围绕一颗比太阳稍暗一些也稍小一些的恒星运行。科学家们相信这颗行星运行的区域位于宜居带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2012,(13):61-61
太阳风一刻不停地猛烈吹拂着身边的行星。地球、木星、土星、水星可以靠自身的磁场来抵御,自身没磁场的金星怎么办?最近一期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刊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铁龙教授等与多国科学家合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2013,(9):50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究人员发现太阳系外最小行星,体积约为地球三分之一。新发现的行星名为开普勒-37b,位于天琴星座,围绕一颗距离地球210光年的恒星运转。发现者托马斯巴克莱供职于国家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他说,开普勒-37b的发现让他兴奋多日。  相似文献   

15.
郭全其  卞学昌 《地理教学》2013,(6):18-19,53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第二节,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内容的延伸,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是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与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的。充分理解地球  相似文献   

16.
《西部资源》2010,(5):58-58
在隋代(581-618),内蒙古地区主要有强大的突厥汗庭与隋抗衡,其东部地区,则有契、奚、室韦等族。突厥隋文帝开皇元年(581)佗钵可汗死,侄摄图继位,称伊利可汗(又号沙钵略可汗,581-587年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Ⅰ必修》(2004年版,以下简称“教科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的一些问题,供备课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13,(21):64-64,63
怪异行星的样本 土卫六看起来的确很像地球,但它非常寒冷,昏暗。那里的石头由水冰组成,湖水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土卫六的表面温度为零下180℃,活脱就是“太空冰箱”,人们至今没有在那里找到可以得到证实的生命迹象也便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9.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除了月球外,人类尚无法直接通过航天器获得太阳系其他天体的岩石样品,直到目前,采集降落到地表的陨石是获得地外岩石样品的唯一手段.陨石保存了太阳星云凝聚、行星堆积、地球等类地行星熔融分异等全部过程的信息.同地球上其他资源相比,陨石极为稀少而珍贵.自1969年日本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和山脉的蓝冰上发现9块陨石以来,人们认识到南极冰盖有利于陨石的长期保存,并存在陨石的独特富集机制,日本、美国、中国、欧盟等各国南极考察队共在南极大陆找到了约40000块陨石.南极大陆成为地球上迄今为止发现陨石最集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12,(22):58-58
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8月3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天文学家们近期取得了一项“甜蜜”的发现,他们发现在一颗距离地球约400光年远的恒星周围的气体云中存在单个的糖分子,这一发现提供了在另一颗行星上存在生命的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