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院新入职3年内低年资护士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行应急培训提供依据,提高低年资护士综合应急能力。方法:采用理论授课结合实际操作方式,定时对本院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考核。结果:低年资护士急救知识掌握情况欠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实际操作。并且有90.6%(145/160)的人认为医院应定时开展急救知识培训。结论:定时对本院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能提高其综合应急能力,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医院护理部应重视对其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的法律意识以及现代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对产科医护质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同时对助产士的全面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助产教育、培训和注册系统,大多助产士毕业于护理教育.产房的工作的特点是:风险大、节奏快、应急性高等.因此,需要助产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判断意识,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由于低年资的助产士工作年限比较短,又缺乏理论知识和助产经验,与此同时,还欠缺应急能力和急救技能.如何提升助产士知识,改善人员各项助产认识,提升人员助产工作效益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自己科室的临床特点,制定本科室低年资助产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以及考核方法.使低年资助产士在入科独立上岗后适应产房的工作强度,成为合格的助产士,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层级培训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5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评估,针对不足,制定层级培训计划、培训流程,采取理论培训与操作示教及病区轮转培训等途径进行培训.结果 低年资护土应急能力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注重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评估与培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养的实用方法,为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寻找教育策略。方法将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作专项培训,培训周期为3个月,首月为静脉留置针穿刺培训,次月为危重护理记录单书写的培训、最后1月为手术室专项流程强化培训。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在值班过程中对急诊手术的准备及接诊,危重护理记录的书写等应急能力与培训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专项培训速度快、针对性强,短期内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急能力,得到外科医生及麻醉医生的好评,增强了低年资护士的工作信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床边综合能力培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开始运用柔性管理的方法对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从护患沟通能力、护理评估能力、护理实践能力、专科知识的运用能力等进行培训及评价.结果:用柔性管理的方法管理培训低年资护士,其理论知识、应急处置、床边综合能力在培训后,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柔性管理的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床边综合能力培训管理,使护理管理更具人性化、科学化,低年资护士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及自律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9,(7):961-963
目的探讨SOP培训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产科、泌尿三区2个科室共22名工作3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SOP培训法培训,对培训前后的操作及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进行观察。结果培训后操作、理论考核成绩明显较培训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培训后的护理文件书写能力、应急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医嘱执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 <0. 05);培训后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分与培训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 <0. 05)。结论 SOP培训法用于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效果满意,可提高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也能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吴灿红 《现代保健》2014,(35):109-112
目的:探讨ICU低年资护士在护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从而提高ICU低年资护士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能力。方法:通过成立护患沟通能力评估及培训小组,对本科室共40名工作5年内注册护士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针对评估存在的问题,采用集中理论授课、技能演示、情景模拟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结果:低年资护士在相关专业知识、主动服务沟通意识、沟通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注重对低年资护士的沟通能力的评估,并采用多途径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培训,能大大提高低年资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良性沟通,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发展,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培养l~3年低年资儿科护士护理观察能力。方法:通过对儿科低年资护士责任感、专科理论知识、临床护理观察技巧和方法的培训,提高其护理观察能力;并通过临床医护人员、患儿家长问卷调查,以及回顾性总结研究考察其效果。结果:有针对性的培训,显著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观察能力。结论:强化低年资护士临床观察能力的培养,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探讨提高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工作时间不足5年的9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估其应急能力,分析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通过加强专科理论学习,开展情境模拟演练等,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结果:本组评估对象的应急能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急救应对慌乱、急救物品准备不全、抢救配合不密切、操作缓慢不规范、发现问题不及时、病情评估不准、观察方法错误、未掌握观察要点方面。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抢救配合不密切(31.1%),其次为操作缓慢不规范(25.6%)、未掌握观察要点(22.2%),同时急救应对慌乱(17.8%)、病情评估不准(16.7%)、观察方法有误(15.6%)所占比例也较高。结论:对于低年资护士,应当定期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培训,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专项培训考核,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其工作能力。方法采取集中授课培训、现场演练、带教护士指导、定期理论和操作技术考核等形式,对低年资护士300人次进行医德医风、礼仪礼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连续系统培训考核。结果 2012-2014年低年资护士实际操作能力及基本知识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考核,是提高他们综合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和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保证,也是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的行之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低年资护士(3年以内)实施急救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采用理论授课、急救流程培训、急救技能操作训练、急救模拟情景训练等方法.制订考核项目细则,每月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综合能力均较培训前有较大的提高.结论:对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可以强化急救意识及急救操作技能,增强临床判断能力和急救能力,确保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7-1998年产房内发生护理缺陷9起,其中7起为工作5年以下的低年资助产士发生,占全科护理缺陷的77.78%。为有效控制产房内护理缺陷,提高产科医疗护理质量,6年来我们通过对低年资助产士(包括带教的新毕业助产士和工作5年以下的助产士)的加强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1管理对策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实施四年以来,医疗保健机构的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药品配备及人员复苏技术掌握情况.方法 在20个项目省中,每省随机抽取4所不同级别的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80所医院;对医院的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和药品配备情况进行调查;每所医院随机抽取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各一名进行操作考核,共调查240名医务人员.结果 80所医疗保健机构产房新生儿复苏气囊、新生儿面罩、辐射保温台以及新生儿咽喉镜的配备率均在95%以上,而手术室有13.7%未配备新生儿复苏气囊、16.3%未配备辐射保温台.胎粪吸引管的配备率普遍较低,产房为47.5%,手术室仅为28.8%.医务人员操作考核总合格率为72.7%,其中助产士的合格率最高.医务人员在羊水污染时进行气管插管、初步复苏、正压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环节的得分率较低.结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的 实施促进了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的实施.采取措施普及胎粪吸引管的使用,提高产房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的配备率.重视复苏理念的建立、增加操作训练是今后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儿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方法对儿科工作0-5年的护士进行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流程、急救技能操作等内容的培训。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能力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儿科低年资护士进行系统的急救能力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急救能力,适应了儿科临床紧急救护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张贤  陆虹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9):1462-1465
目的:了解北京市助产士的核心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对北京市24家二级以上医院的283名助产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总均分为4.02±0.47。其中分娩期保健能力、孕期保健能力和产后保健能力3个方面能力较好,而孕前保健能力、公共卫生保健能力和新生儿保健能力三个方面相对薄弱。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助产工作年限、职务、编制是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水平总体较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以满足孕产妇及家属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以及助产士工作范畴拓展和助产专业发展的需要。管理者应根据医院自身情况,对不同特征的助产士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策略,提高助产士的核心胜任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20名护士岗位技能考核中常见扣分原因分析,发现低年资护士的基本技能、沟通技巧及各年资段护士的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培训提高。我们将制定更合适的培训方法,使护理岗位技能操作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7.
赵新霞  谭志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5):4969-4970
目的:探讨对助产士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后新生儿窒息率的变化。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2001年1月~2003年12月出生的作为对照组,比较对助产士培训前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窒息发生率为2.86,观察组窒息发生率为0.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92,P<0.01);培训后第1年(2004年)窒息发生率为1.52,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1,P<0.01);2004年与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3,P<0.01);2005年与2006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8,P>0.05)。结论:对助产士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规范化培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当助产士的复苏技术规范、熟练达到—定程度时,新生儿窒息率会稳定在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18.
侯兴丽 《工企医刊》2015,(2):1292-1293
目的探讨急诊科年轻护士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法,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使之成为知识全面,护理技能精干的护理新生力量,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院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成立培训小组,采用护理部集中理论授课,科室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专科知识培训,科室单项操作训练的方法进行培训。采取双向评价方式,考核培训效果。护士在每次培训后接受考核、分期、分批、定时、定点、人人过关,做到既保证考核质量,又不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理论考核<80分,操作考核<90分,重新培训直到达标为止。结果通过各项培训方法的实施,急诊科护士的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对急诊科护士实施综合能力的培训,是保障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开展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对提升助产士专科技能的效果。方法按《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中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块的要求,将我院产科助产士按其能力进行分级,(N1N3级)。成立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小组,确定培训内容及目标。培训方式采取集体培训法、建立《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登记本》、实行导师制培训、鼓励自学、书写护理个案或心得体会。比较助产士培训前、后使用催产素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尿潴留、会阴侧切发生率。比较孕产妇对助产士操作技能的满意度的改变。结果实施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后,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使用催产素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孕产妇对助产士专科技能的满意度较培训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能提升助产士的专科技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助产士主要的工作压力源和采取的应对方式,为助产士减轻压力、提高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对我市两间医院产科的助产士66人,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和t检验。结果助产士压力源排位前3名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病人护理和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采取的应对方式是积极面对,得分高于中国常模(p<0.05),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积极应对方式受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经济收入、婚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p<0.01)。结论助产士主要的工作压力源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工作流程的改善,提高工作效率,按人力资源管理标准配置人员,减少助产士工作倦怠。助产士应对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帮助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的助产士提高工作成就感、提高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