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门控制效应的氯霉素分子印迹传感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子印迹技术与电化学检测手段相结合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定量分析蜂蜜中的氯霉素含量。以亚甲基蓝为功能单体、氯霉素为模板分子,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形成分子印迹敏感膜,并以此作为识别元件制备了电流型氯霉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铁氰化钾作为探针分子,利用门控制效应对氯霉素进行定量检测。氯霉素浓度在0.323~54.9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δ)为0.14μg/L。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成本低且容易制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小棉酚检测的检测周期,降低检测成本,以分子印迹修的银晶振作为传感器敏感元件,提出了一种新型压电分子印迹传感器.通过对棉酚和其相似物的检测,证实了压电型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最低检测限为6μg·L~(-1),检测范围为6~16μg·L~(-1)(相关系数R~2=0.999 6),响应时间为15min;在特异性检测中,该传感器对棉酚的响应频率显著高于相似物.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以及生物传感器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现代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微生物检测、食品药物残留与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检测和激素检测中的各种应用,讨论了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以低成本准确地检测爆炸物,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传感器.它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传感器的识别元件,压电晶体作为转换元件,将识别元件固定到转换元件上制作而成.文中还介绍了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检测及处理电路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如对三硝基甲苯(2,4,6-Trinitrotoluence,TNT)检测限可达到10-6 g.该传感器小巧轻便,有望用于机场、火车站等安检部门.  相似文献   

5.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为了捕获目标分子而设计的具有特异空穴的合成聚合物.借助于分子识别原理,分子印迹技术可作为检测各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工具,例如液相色谱、固相萃取、生物传感器等.在讨论β-环糊精强化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测定水环境中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状况,特别强调了作为选择性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从复杂基质中对于目标分析物的特异性萃取.  相似文献   

6.
为了便捷快速地检测到TNT等炸药违禁品,介绍了一种基于纳米分子印迹的炸药探测传感器设计.以分子印迹技术的特异吸附性结合压电晶体的质电灵敏转换特性,实现对炸药的灵敏探测;同时简要介绍了检测电路的设计原理.通过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硝铵炸药里的NHO3NH4以及TNT的检测达到μg级.该传感器可设计成小巧轻便的手持设备,便于火车站、飞机场、码头等大型公共场所的安全检查.  相似文献   

7.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技术因其较好的专一性,选择性,灵敏性以及响应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有毒物的检测。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光子晶体技术的原理、合成方法以及在食品中痕量有毒物检测中的应用,其中对农药吡虫啉、莠去净、甲基膦酸的检测限达到10~(-13)g/mL、10~(-8)ng/mL、10~(-6)mol/L,对兽药氯霉素、17β-雌二醇的检测限达到1 ng/mL、1.5 ng/mL,对食品中三聚氰胺和双酚A的检测限达到10~(-5)mg/mL、10~(-10)mol/L,并对分子印迹光子晶体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从国内外食品安全兽药残留现状、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兽药毒理性分析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4个方面论述了兽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并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杂交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类利用核酸互补配对杂交原理检测和分析特定DNA序列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在临床医学、遗传工程、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监测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简述了杂交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一般原理,对共价键结合法、自组装法、生物素-亲和索法、电聚合法以及吸附法等单链DNA的固定方法和DNA杂交信号的直接和间接电化学转换机制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其在医疗检测和转基因植物检测等基因检测方面的最新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文中旨在探讨一种更为灵敏、快速的方法检测炸药分子.首先制备了三硝基甲苯(TNT)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及非印迹聚合物.其次,将紫外法和荧光偏振法应用于荧光印迹聚合物对TNT结合能力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得到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特异性结合TNT分子,且紫外法检测限为0.05mg/mL.而荧光偏振法检测限为0.01mg/mL,因此该方法检测炸药分子更为灵敏、快速.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来源和兽药残留的危害表现,详细分析了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兽药残留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金纳米粒子(AuNPs)自组装技术为基础,利用葡萄糖氧化酶脂质体(GLM)反应器修饰玻碳电极,构建了葡萄糖氧化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快速高效检测重金属残留。对所制备的金纳米粒子和酶脂质体的表观形态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金纳米修饰葡萄糖氧化酶脂质体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金纳米粒子修饰的酶脂质体电极氧化峰电流明显增大;以重金属离子为例,在Hg~(2+)和Cu~(2+)浓度分别为10~(-6)~10~(-2)mmol/L和10~(-8)~10~(-4)mmol/L范围内,离子浓度与抑制率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分别为4.38 ng/m L和86.3 ng/m L(S/N=3),拟合方程分别为I=0.042 3lg C+0.583 6和I=0.066lg C+0.632 3。金纳米粒子修饰酶脂质体生物传感器,可有效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修饰了金纳米粒子的酶脂质体生物传感器可以简便快速、高效灵敏检测重金属离子,为电化学方法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3.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是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磁性颗粒的表面制备的复合材料,既具有分子印迹技术特异性识别的特点,又具有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快速分离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的样品处理等领域。本文总结了目前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邻甲氧基苯胺是一种潜在致癌芳香胺,建立检测其含量的灵敏快捷方法对日常环境监测非常重要.以邻甲氧基苯胺(o-methoxyaniline,OMA)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通过电聚合方法合成邻甲氧基苯胺印迹聚合物(o-methoxyanilin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OMA-MIP),并以零流电位法优化合成参数,制备出具有灵敏零流电位响应的OMA-MIP零流电位法印迹传感器.与其他结构相近物质如对氨基偶氮苯、4-氯苯胺、邻甲苯胺、邻联甲苯胺、联苯胺和胭脂红相比,所制备的OMA-MIP双极制界面电位传感器对OMA印迹吸附容量最大,选择性最好;且对浓度为0. 001~50. 000μmol/L的OMA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达0. 640 nmol/L. 5个传感器测定10. 000 nmol/L的OMA,零流电位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 45%,表明传感器重现性好;用同一个传感器每隔2 d测定同一浓度的OMA,连测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95%,说明传感器的稳定性好.在误差范围±5%内,与OMA结构相近的有机物及可能共存的某些金属阳离子不干扰测定.基于零流电位法与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出的OMA-MIP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测定,回收率为95. 20%~105. 72%.  相似文献   

15.
以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三聚氰胺为模板,铁氰化钾为印迹电极和底液间的探针,利用循环伏安法在金电极上电聚合制备了可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构建了一种有选择性检测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新方法.聚合过程中最优反应条件分别为,单体/模板的质量比为0.275/1,pH值为5.5,温度为30℃,洗脱时间为6 min.通过示差脉冲法进行检测,线性范围为0.5~7.5mg/kg.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1%~6.4%.测定下限为0.5 mg/kg,分析时间为6 min.对实际液态奶样品进行检测,其加标回收率为87.5%~109%.该传感器对三聚氰胺具有良好的敏感度,且样品无需预处理,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连续、自动检测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6.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组成及原理,综述了近年来单链DNA的固定以及杂交信号的电化学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纳米材料、纳米技术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中发挥的作用,并对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萃取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集合了分子印迹技术和微萃取技术两者的优势,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环境和生物等复杂样品的前处理,其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萃取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分子印迹搅拌棒吸附萃取、分子印迹磁性微球萃取和分子印迹整体材料微萃取,探讨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因具有性能稳定、易被修饰和可进入细胞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与生物医学领域。研究表明,原始碳纳米管分散性较差,并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可以改善其在溶液中的分散性。此外,随着研究的深入,碳纳米管的生物相容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简要叙述了碳纳米管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着重强调了其在食品(如农兽药残留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微生物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等)与生物医学(如生物传感器、药物转运载体、肿瘤治疗、生物成像、生物支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所存在的生物相容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可能途径。最后,展望了碳纳米管在食品与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MEMS工艺及C-MEMS工艺制备碳微电极,在其上修饰纳米氧化钌RuOx颗粒后,表现出对胰岛素的电催化氧化特性,可实现胰岛素的电化学检测。以此构建的微型电化学胰岛素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其检测灵敏度为 1 nA/μM,检测限为800 nM。该传感器结合流动注射分析系统,可获得稳定的测量,且所需样品量少,易实现长时、连续检测,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也可构建细胞传感器,在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理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利用蛋白金硫键(S-Au)共价结合多壁碳/金纳米管(WCNTs/AuNs)形成高电化学活性的比表面积和导电良好的管状结构材料.此材料结构与AuNs金属电子效应协同,提高了多壁碳/金纳米管合金纳米管的导电活性.基于双单抗体经典免疫夹心体系,依次采用WCNTs/AuNs、捕获抗体(Anti-14-3-3)、烟草14-3-3蛋白(14-3-3p)、纳米信号探针(Anti-14-3-3-Au-CAT)修饰丝网印刷电极(SPCE)制备催化底物H2O2的电化学传感器,对烟草14-3-3蛋白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0.5 μg/mL,检出下限为0.01 μg/mL,比常规的蛋白印迹分析检测下限更低,检测灵敏度更高;同时,该电极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更加灵敏、稳定地提高了对烟草14-3-3蛋白的检测效率,极大地节省资源,加快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