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陈志林  莫文静  曾小李 《重庆医学》2013,(22):2688-2689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是心内科最为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是临床猝死的主要病因。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及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越来越常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积极而科学的诊疗方式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固然很重要,但对这类特殊人群的人性化护理措施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2.
柳晨 《中外医疗》2011,30(25):154-15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方法 对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治疗护理显效32例,好转2例.结论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内科心血管疾病,急性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精心;护理在心肌梗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病人进行全身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症护理.方法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重症护理.结论 生命体征监测非常重要,血压降低、脉搏增快提示可能发生休克;脉律改变,可能发生心律不齐;呼吸频率太慢,可能为吗啡中毒.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主要症状是胸痛,因此护理的首要目标是止痛.根据医嘱及时使用止痛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方法搜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结果6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占第一位,其次是高脂血症和高血压,而糖尿病在青年冠心病中不占重要地位;冠脉单支血管病变多见,吸烟是青年患者早年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尽早戒烟,对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高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逐年增高.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高危患者[1],资料证明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为17.8%,而55岁以下者仅为2%.目前对高龄AMI患者的治疗重点仍集中在降低死亡率上,因此掌握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导致患者心肌缺血坏死,造成冠状动脉病变,对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何提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控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出发,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现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徐颖红 《河北医学》2005,11(11):1044-1045
急性心肌梗死(AMI )是冠心病的急重症之一,合并糖尿病时更加重了其危险性.资料显示,AMI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2倍,且近年来AMI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应加强对此类病人的护理,以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丽华 《广州医药》2006,37(5):73-75
总结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植入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护理,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虽较一般冠心病患者高.但术后全过程监护及有针对性地护理是可以减少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胡凤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19-152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一种严重的临床类型,发病凶险,病死率高,加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可使患者度过危险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在护理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护理操作程序,通过精心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责任护士临床思维的作用.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责任心强、素质高,在护理中将临床思维贯穿于绐终的责任护士护理.结果: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卧床天数明显缩短,活动中心绞痛发作的次数例数明显降低.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责任护士的临床思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为患者减轻了精神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部分病人无疼痛),常并发心衰、休克和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危急重症,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近代中医学家一致认为:急性心肌梗死为本虚标实之患,本虚以气虚和阳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浊阻为要.浊阻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的学者认为,肾气虚损导致心、脾、肝等脏器失调是发病之本.因此,补肾、益气固本,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等方法是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1-3].2007年5月-2008年3月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内科疗区共收治心肌梗塞病人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58岁,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及整体护理,收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便秘。患者用力排便时,极易引起心绞痛发作或急性左心衰竭,严重者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处理好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便秘问题十分重要。1999年12月至2003年6月,作者共护理住院老年冠心病便秘患者1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发椎管内出血疾病患者28例,回顾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良好治疗以及护理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显示其脊髓硬膜外血肿基本消除,患者持续性胸骨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瘫痪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96.4%.结论 全面、积极、针对性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缓解患者治疗疼痛、促使患者快速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心肌梗死的护理经验和要点。方法:从一般护理、排便护理、溶栓护理等几大方面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后,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相关心理因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策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的行为特点是动机强烈、争强好胜、不耐烦。尤其是在心肌梗死发病阶段,患者较少能意识到自己身体内部的感觉,从而延误就诊,使病情变得不易控制。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病情发展。因此,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治疗非常重要。现对我科近一年来收治的31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本研究目的采用两种检验方法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Ⅰ(troponin Ⅰ、TNT Ⅰ)定性检测作一比较,以利于对此类患者采取早期的诊断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心电图中aVR导联的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血管方面得到更多证实.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时aVR导联ST段抬高提示左主干或前降支近端病变[1].本研究在于探讨aVR导联ST段抬高在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教材分析 1.1在教材中的地位 教材中精选了一些与现代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知识,在第4章“遗传和变异”中新增了一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在课本中承前启后,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更突出的是在课外的研究性学习中很好地贯彻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卢曼丽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088-108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有许多因素如排便、饱餐、精神刺激等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跳骤停。因此,如何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消除不良因素,防止心跳骤停是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以预防心跳骤停,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卫生宣教县区级医院收治的大部分是农村患者,卫生知识缺乏,对心肌梗死的了解更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临床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的性状,较冠状动脉造影更准确评估血管病变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保证安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