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伴多发或复发性鼻息肉手术治疗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Caldwell-Luc手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多发或复发性鼻息肉83例。结果:对83例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治愈69例,占83.13%,好转13例,占15.66%,无效1例,占1.21%,结论:采用改良的Caldwell-Luc手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多发或复发性鼻息肉,可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者24例,在鼻中隔矫正术的同时行筛前神经末梢部分刮除及划痕,使局部形成瘢痕。结果:随访1~3年,全部病例鼻通气正常,变应性鼻炎症状消失,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结论:筛前神经瘢痕疗法结合鼻中隔矫正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ondini畸形伴脑脊液耳鼻漏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对3例Mondini型内耳畸形伴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患儿,均采用经卵圆窗内耳填塞方法修补。结果:3例皆一次手术修补成功,随访半年以上无脑脊液漏或脑膜炎复发。结论:幼儿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应警惕Mondini型内耳畸形,颞骨薄层CT扫描可明确诊断,经鼓室进路手术修补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伴黄疸早产儿的听力损失及损失程度与胎龄、出生体重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对不同出生体重、不同胎龄,并排除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28例伴黄疸早产儿进行测试。设置同年龄段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以单侧耳Ⅴ波反应阈〉40dBnHL作为听力损失指标.分析听力损失情况及损失程度,并分析Ⅰ、Ⅲ、Ⅴ波潜伏期及各波波间期情况。结果:伴黄疸早产儿组、早产儿组、足月儿组单耳听力损失发生率分别为55.4%、43.5%和19.6%(P〈0.01);伴黄疸早产儿组中,出生体重越低,听力损失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出生胎龄越小,听力损失程度越重,但胎龄≤30周者与≤34周者,听力损失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O.05);伴黄疸早产儿组的Ⅴ波阈值高于足月儿组(P〈0.01),与早产儿组Ⅴ波阈值及Ⅰ波潜伏期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伴黄疸早产儿组Ⅴ波潜伏期及各波波间期均高于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P〈0.01)。伴黄疸早产儿组与早产儿组波Ⅰ潜伏期均较足月儿组延长(P〈0.01)。结论:伴黄疸早产儿是听力损失的高危人群,其听力损失程度与出生体重、胎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左外耳道粘液性软骨肉瘤伴颅内侵犯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外耳道粘液性软骨肉瘤伴颅内侵犯1例黄友,尚跃东,彭子成,吴彦桥外耳道粘液性软骨肉瘤少见,伴颅内侵犯更罕见。作者治疗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9岁,因左外耳道肿物伴头痛、头晕18年,面瘫6年,声嘶1年于1994年1月16日入院。病人18年前出现阵发性...  相似文献   

6.
喉鳞状细胞癌及转移淋巴组织中Cyclin E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检测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在喉鳞状细胞癌及颈部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喉癌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对手术切除的21例喉鳞状细胞癌(7例伴颈淋巴结转移,14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组织标本中Cyclin E的表达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Cyclin E在喉鳞状细胞癌、阳性淋巴结、阴性淋巴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喉鳞状细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平均荧光强度为78.12士6.54,略高于不伴颈淋巴结转移者(74.93士8.82)(P〉0.05);阳性淋巴结平均荧光强度为93.65士7.48,明显高于阴性淋巴结(30.65士7.48)(P〈0.01),且高于喉鳞状细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和不伴颈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Cyclin E的异常表达是喉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分子事件;Cyclin E的检测可望成为临床评估喉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伴吸人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与指征。方法与结果:烧伤后1~24h行气管切开术124例,死亡24例;24h后行气管切开术51例,死亡28例。气管切开时颈部有环状或半环状焦痂21例,伴头面部严重烧伤90例,烧伤后口唇黏膜水肿外翻似“鱼嘴状”32例,口鼻内大量血清样渗出37例。结论:大面积烧伤伴吸人性损伤时喉梗阻危象的发生是导致烧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强调在烧伤后早期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术,可降低患者喉梗阻危象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6岁。因左面部膨隆伴胀痛2个月,于2004年5月17日来院就诊,2个月来发现左面部进行性膨隆,伴肿胀疼痛,无鼻塞,流脓涕及鼻出血史。眼眶,鼻腔及口腔检查未见阳性体征。CT检查示(图1):左上颌窦占位性病变,CT值:42Hu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3岁,因渐进性右鼻塞伴流脓涕10年余,前额胀痛2周于2005年5月27日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7.2℃,一般情况良好。鼻内镜检查:鼻中隔左侧偏曲,右中鼻甲前端肿大伴息肉样变,表面光滑;上鼻道新生物,延伸至下鼻甲及下鼻道内侧后2/3,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8岁。鼻堵,嗅觉减退2年,视力下降1年入院。患者2年前鼻堵、流浓涕,伴后枕部闷痛。1年前嗅觉开始减退,伴左眼视力下降,无内分泌异常症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营养中等,发育正常。专科检查:右鼻腔有一息肉样肿物,表面光滑,质软,麻黄素收缩欠佳...  相似文献   

11.
喉烧伤早期监测王戈平张国安鲍垂王欣我们应用纤维喉镜观察发现,热烧伤后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喉烧伤。通过观察烧伤早期喉部形态学变化,将其诊断分为三型:充血型、水肿型、阻塞型。1.材料和方法:1993年以来共选这类患者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  相似文献   

12.
隐性乳突炎并乙状窦血栓静脉炎及耳后骨膜下脓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8岁。因右耳后疼痛2个月,伴耳后红肿、同侧头痛1个月,加重10天急诊入院。患者患病期间曾伴不规律性寒战、高热。于当地医院诊为“急性中耳乳突炎”,间断输液抗炎治疗,症状略有缓解。自发病后患耳听力下降,但不伴耳内流脓、耳内疼痛。查体: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情况:右耳后红肿,压痛明显,可及波动感,耳廓后沟消失,耳廓被推向前下外方(图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突发性聋(突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分析24例突聋伴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25例突聋不伴BPPV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突聋伴BPPV和突聋不伴BPPV患者治疗后3个月听力恢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和7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突聋伴BPPV患者听力的预后比突聋不伴BPPV患者更差,BPPV是突聋患者听力预后不良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觉醒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变化与意义。方法:采用32导PSG监测仪,Polysmith睡眠分析软件,按国际通用标准导联连接方法,对48例睡眠呼吸障碍儿童进行整夜监测。按国际通用标准,对比分析OSAHS患儿(OSAHS组)与单纯打鼾儿童(单纯打鼾组)的觉醒变化。结果:OSAHS组的学龄前亚组和学龄期亚组非快速眼动期(NREM)1、2、3期加4期和快速眼动期(REM)几项指标,分别与单纯打鼾组的学龄前亚组和学龄期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伴AHI觉醒指数(ArI)、伴腿动(LM)的ArI和总ArI指数OSAHS组的学龄前亚组均明显高于单纯打鼾组的学龄前亚组(均P〈0.05);而伴鼾声ArI、自发性ArI分别与单纯打鼾组的学龄前亚组和学龄期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OSAHS组患儿的睡眠为不安定睡眠,这种睡眠虽未造成睡眠结构的改变,但引起伴AHI的ArI、伴LM的ArI与总ArI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7岁,因进行性鼻塞4年,于2003年3月14日收入院。患者双侧进行性鼻塞,无疼痛,伴嗅觉减退。检查见右侧鼻腔有一淡红色肿物,表面光滑,质硬,鼻中隔极度左偏,与左侧中下鼻甲接触。鼻窦MRI示:双侧鼻腔占位性病变侵及双侧筛窦、上颌窦及蝶窦,伴上颌骨及牙槽骨、筛骨、蝶骨鞍底骨质破坏,考虑为侵袭性生长恶性肿瘤,拟诊:鼻腔鼻窦肿物(右)。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因阵发性眩晕9年,右耳肿痛伴听力下降6年,于2003—10-29以右颞骨肿物收入院。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眩晕,每次发作数分钟,休息后自然缓解,共发作3次:6年前因右耳胀痛伴听力下降曾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右耳手术,术后症状无缓解,2个月前耳痛加剧,伴有外耳道出血。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肺、腹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17.
伴高血压的鼻部阻塞性疾病患者术后血压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伴高血压的鼻部阻塞性患者手术治疗后血压的变化。方法: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伴高血压的鼻部阻塞性疾病患者58例,观察术前及术后2周、6个月血压的变化。结果:58例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收缩压为(164.5±63.1)mmHg、(143.0±51.6)mmHg和(141.0±59.8)mmHg;舒张压为(96.0±52.3)mmHg、(82.2±38.4)mmHg和(80.4±41.5 )mmHg;术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术后2周、6个月下降(P<0.01)。结论:经适当的术前准备,选择鼻内窥镜下解除鼻腔阻塞手术,可帮助伴高血压的鼻部阻塞性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8.
耳带状疱疹伴腔隙性脑梗塞1例郭延文,高秀清患者男性,60岁。于3天前,因感冒后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头晕、发热。左耳部剧烈疼痛,伴左耳聋,随之出现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活动轻度受限,自服扑热息痛等药物,症状无改善,于1995年1月30日人院。检查:左侧耳廓...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2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隙性左鼻腔阻塞,渐进性加重,于1998年3月入院。1个月前患者出现持续性鼻塞伴左侧面部肿胀、麻木和外界肿大变形,无疼痛、发热、出血等症状。检查:消瘦伴贫血貌,左侧面部及鼻部肿胀变形,颈部及全身淋巴结未见肿大,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增殖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儿童慢性鼻窦炎伴增殖体肥大33例行增殖体切除术,辅以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随访6~12个月,慢性鼻窦炎治愈24例,好转6例,无效3例,有效率91%。结论:增殖体肥大与慢性鼻窦炎有一定相关性。对伴有中重度增殖体肥大的慢性鼻窦炎患儿行增殖体切除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