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0年8月对391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饮食、用药、行为、心理健康指导以及健康宣传等措施,比较综合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①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分别从干预前的35.3%、60.1%、67.0%3、8.6%提高干预后84.7%、86.2%、92.6%、91.3%,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②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从干预前的(162.85±9.71)mmHg、(97.35±10.82)mmHg降低到干预后的(138.51±11.63)mmHg、(84.58±9.36)mmHg,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经过社区综合干预后有效地控制了高血压,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使其生活方式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我院牧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运动指导、院后随访等护理干预措施。监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血压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和服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综合调查88例原发性高压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其服药情况,分析社区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和每日服药次数对其药物依从性具有明显影响(P〈O.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应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达到控制血压、减少各种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李鸿民 《河南中医》2014,(9):1696-1697
目的:观察中医调护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调护,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和健康行为依从性。结果:200例患者中,中医体质前3位为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分别占35.50%、31.50%、12.50%;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76.9±5.8)mmHg、(125.8±5.3)mmHg,低于对照组的(79.7±6.5)mmHg、(128.6±6.1)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脂饮食、限酒、控烟、适当运动、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调护有助于改变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有效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干预和管理对其发病危险因素和血压水平控制的效果。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病人群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和干预后,对干预前后的相关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在高盐饮食、经常饮酒、高糖饮食、血脂异常、吸烟、平时情绪稳定人数、体重指数〉24和平时运动量较少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和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病人群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和干预可以使相关发病危险因素得到较好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显著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HU)或痛风的老年病人经护理健康教育后对HU和痛风知识的认知及对治疗遵从性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HU或痛风的老年患者112例,给予护理健康教育干预,调查其干预前后对HU和痛风疾病的认知情况及对治疗的遵从情况,以及综合治疗前后血压和血尿酸。结果:112例患者在干预前对该疾病的认知和对治疗的遵从性普遍较低,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该病知识的知晓率普遍提高,对治疗的遵从性也明显提高。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分别为170±18/100±14mmHg,131±12/79±11mmHg,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后血尿酸分别为548±86μmol/L,294±53μmol/L,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通过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对HU和痛风的认知程度和对治疗的遵从性普遍提高,表明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HU或痛风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社区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社区合适的高血压病社区管理模式,以规范高血压病的防治。方法:将居民委员会统计的高血压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20例,进行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给予药物干预治疗,定期家访,健康教育,家庭保健等指导。对照组120例,只做一般的血压监测,不与干预措施。观察记录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在依从性、生活方式和高血压控制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在依从性方面的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平均比对照组多降低收缩压13.2mmHg,多降低舒张压6.9mmHg(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和服药依从性,能有效的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制订适合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策略,建立科学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选取85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建档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袖带充气听诊法,对患者进行血压评定.结果:经过整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血压的控制上明显优于入院时和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达到98.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整体化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血压的控制效果,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性化出院指导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室312例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出院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出院干预措施。对312例出院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随访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前血压为159.1±n.9mmHg/96.9±10.9mmHg,干预后为131.9±14.9mmHg/74.8±10.0mmHg,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血压为159.1±14.9mmHg/99.0±9.7mmHg,干预后为149.9±9.9mmHg/94.9±9.0mmHg,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出院指导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着更为显著的积极影响,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3月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强化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对糖尿病认知情况,血糖控制率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服药依从性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强化式健康教育护理可以使患者遵医服药和自我监测管理疾病,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经过降压等综合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治疗的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依从性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接受长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50例研究组和1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高血压服药依从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血压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干预、规范用药指导.结果:两组干预前收缩压(19.89±1.23)KpaVS(19.54±1.24)Kpa、舒张压(11.53±0.87) VS(11.49±0.91Kpa、依从性好42.00%VS40.00%无差异(P〉0.05);实施综合干预观察组收缩压(17.01±0.89)Kpa、舒张压(10.12±0.76)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8.32±0.95)Kpa、(11.09±0.82)Kpa(P〈0.05),依从性好74.00%高于对照组的46.00%(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可改善治疗依从性,降低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对本地医院高血压病人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全程健康教育及加强社区干预有利于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社区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建立健康档案并接受随访管理的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系统的护理干预。随机将6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试验组(护理干预组)的患者的血压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较好的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改善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一对一护理对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高血压患者,制定一对一的护理计划(检查血压、告知服药方法、控制BMI指数、实施健康教育等),半年后对比其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BMI指数及Morisky评分。结果:经社区一对一护理后,患者从收缩压151.58±9.76nmHg、舒张压87.75±7.34mmHg降低至收缩压132.63±7.47mmHg、舒张压80.74±6.46mmHg,BMI指数从22.82±2.72降至22.12±2.73,Morisky评分亦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成立高血压护理小组,开展一对一个体化护理,可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水平、降低BMI指数、提高有效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10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72例,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93例,对照组79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干预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77.4%,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54.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P〈0.01);护理干预组患者血压正常控制率为72.0%,而对照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44.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率,从而提高血压正常控制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中的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28例)除常规护理方法外,由专人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和患者的服药依相比较,在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有效控制高血压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实施综合干预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社区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下列综合干预:健康教育、非药物干预、进行用药指导、定期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基线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综合干预6月以后观察组依从性好80.00%、血压达标为83.33%、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88.33%、实施自我管理90.00%均高于对照组的55.50%、66.67%、70.00%、48.33%(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实施综合干预管理有利于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是提高社区高血压整体治疗效果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90-9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76倒,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147例,对照组1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壹。结果:干预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78.9%,时照组服药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53.5%,两者之间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血压正常控制率为70.7%,而对照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43.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血压正常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