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目的调查我院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00例化疗患者中,有47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0%,中应用顺铂者的ADR发生率最高,为65.8%,紫杉醇次之,为56.3%,奥沙利铂、阿霉素也具有较高的ADR发生率。化疗药物引起的ADR患者中,有17例(36.2%)为消化道反应,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占21.3%,骨髓抑制所占比例也相对较高,为19.1%。结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所选用的抗肿瘤药物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是抗肿瘤药物ADR的主要类型,临床上应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预防与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29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8例肿瘤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48例(49.66%),主要药物包括主要包括顺铂、奥沙利铂、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系统反应、骨髓抑制反应等;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发生年龄范围主要在60~69岁.结论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毒副作用大,应用过程中应规范、适量、足疗程,以期取得最大疗效且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抗肿瘤药品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本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的298例肿瘤病患的临床病例为研究对象,来观察抗肿瘤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原因。结果 298例病患中产生不良反应者为148例,占总比的29.66%,药物主要为环磷酰胺、奥沙利铂、阿霉素、顺铂、紫杉醇等,临床的表现主要为消化性系统反应和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女性高于男性,高发年龄段在6069岁。结论抗肿瘤性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发生的比例较高,毒副作用较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用药,适量,疗程足,从而在得到最大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汇总同煤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同煤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所有铂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并对药物基本使用情况与患者用药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共有943例患者使用铂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45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57%。铂类药物不良反应在中年女性中发生率较高,肺癌患者最多,占35.59%。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系统毒性、胃肠道毒性、神经系统毒性。98.03%患者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结论 临床药师应当密切关注铂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肿瘤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王蜀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20-1521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结合临床资料,观察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及药物种类的关系.结果 随患者年龄的增加,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60岁以上ADR为31.8%.不同给药途径ADR不同:静脉给药占90.2%、口服给药占6.8%、肌内注射占0.8%、鞘内注射占1.6%、皮下注射0.8%.排在前三位的药物是铂类药物占35.6%、植物类药物占30.3%、抗代谢药物占12.9%.药物引起各器官系统的临床表现构成比也不同.结论 加强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开展全方位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可有效的减少抗肿瘤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促进抗肿瘤药物在临床的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对医院上报抗肿瘤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汇总、归纳、统计和分析.结果 420例ADR报告中涉及抗肿瘤药物22种,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4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引起ADR常见的药物依次为顺铂、紫杉醇、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以胃肠道系统损害最常见.结论 应加强抗肿瘤药物的ADR监测,以减少ADR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抗肿瘤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5月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800例进行调查。结果 38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5%,其中顺铂、奥沙利铂、紫杉醇、阿霉素与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大。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与中枢神经反应。结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具有比例高等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与骨髓抑制,要积极加强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西京医院2015-2018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临床抗肿瘤药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54份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按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分级、发生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剂量频次、累及器官系统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4份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不良反应多发生于46~60岁(55例,35.71%);静脉滴注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142例,92.21%);注射用顺铂(28例,18.18%)、注射用奥沙利铂(21例,13.64%)和注射用奈达铂(12例,7.79%)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累及消化系统损害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最高(72例,46.75%)。结论 收集整理医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归纳总结其特点规律,有助于促进抗肿瘤药的临床合理应用,保障患者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孙志国  冯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27-228
目的分析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告,为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发生的154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以及药物种类的关系。结果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女性的发生率高于男发生;其中静脉给药患者的发生率最高,占90.26%,口服给药占6.49%,其次为肌内注射给药、鞘内注射给药以及皮下注射给药;抗肿瘤植物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到38.31%,其次为抗代谢药;不良反应可以累及患者的多种器官,其中最多为皮肤黏膜,其次为血液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结论在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达到提高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三级医院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监测分析,为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同时分析ADR呈报情况。方法:对该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的304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4例ADR中男116例,女188例;40岁以上275例;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最多的是注射用顺铂79例;ADR临床表现以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为主。发现新的不良反应12例;2012年12月份肿瘤科不良反应报告率为1.02%,用回顾性住院患者集中监测法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7%。结论:应加强对肿瘤患者ADR的监测工作,改善监测方法,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7,(8):1529-1532
目的:分析医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上报的107例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为样本,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及其疾病类型、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关联性评价等资料。结果:107例抗肿瘤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58.88%,男性占65.42%;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占46.73%;不良反应关联评价为"很可能"占73.83%;静脉给药途径占66.36%;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占40.19%;疾病分类中肺癌占57.01%。结论: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给药途径等紧密关联,且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与系统,而血液系统最容易累及,临床使用时需根据具体用药情况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使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对其进行化疗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临床症状完全缓解为12例,部分缓解的25例,症状较为稳定的33例,仅有10例患者病情有所发展,病症缓解率为46.25%,而病情缓解率则为87.5%;I级、II级、III级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2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6.25%,其他临床不良反应症状较轻,所有患者均未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也未出现死亡患者。结论:使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治疗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其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均在耐受范围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陈海云 《中国药物警戒》2013,(11):676-678,682
目的对淮安市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淮安市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474例的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涉及中老年患者最多;顺铂、紫杉醇、奥沙利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居前3位;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以血液系统损害最常见。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9年57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各种因素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及特点,以减少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门诊、住院患者的57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抗肿瘤药物种类、涉及的系统/器官及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居多,占64.91%;51~60岁患者居多,占52.63%;铂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47.37%,主要为恶心、呕吐和腹泻;所累及的系统中,消化系统所占比例最高,达21.67%。结论:应重视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26):3646-3649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使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肿瘤专科医院2015年1-12月收集的309例抗肿瘤药致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9例ADR患者中,女性(58.25%)多于男性(41.75%);4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较高(78.64%);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4.82%);严重的ADR 225例(72.82%);经停药或治疗后好转的有268例(86.73%)。309例ADR共涉及24种抗肿瘤药物,引发ADR最多的药品依次为多西他赛、顺铂和环磷酰胺;ADR累及器官/系统以造血系统最常见(64.24%),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临床应加强抗肿瘤药的ADR监测,及时预防、发现和诊治抗肿瘤药引发的ADR,以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卡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确诊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多西他赛、卡铂联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吉非替尼进行治疗。3周为一周期,两周期后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0%,对照组为23.0%;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75.0%,对照组为50.0%, 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多西他赛、卡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控制率较高,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诊治的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70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患者不同年龄段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给药途径以及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各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同用药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与类型等。结果:70例服用头孢菌素患者中,年龄>45~55岁、>55~70岁以及≤1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他啶,用药途径发生率最高为静脉滴注,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过敏反应。结论:服用头孢菌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常为小孩及中老年人群,静脉滴注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头孢菌素的作用特点给药,才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1956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戈  孙骏 《中国药物警戒》2009,6(4):231-235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品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2003年12月至2008年2月收集的1956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涉及中老年人最多;奥沙利铂、顺铂、紫杉醇所致不良反应/事件居前三位;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最高;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的系统一器官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院对各类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以及药剂科干预下制定药品临床应用对策的的可实施性。方法对现有临床抗肿瘤药物应用所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临床药学角度出发制定医院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对策,以促进其药物应用的规范性。将所制定对策应用于临床实际进行对照分析,即以2012年,未制定抗肿瘤药品临床应用规范对策前,到我院就诊的287例肿瘤患者为对照组,以2013年,制定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对策后,来我院就诊的334例肿瘤患者为实验组,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济消费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否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果经济学分析显示,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花费高于实验组,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分析显示,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56%,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92%,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临床药物应用规范对策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对于偏头痛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药物的治疗效果.HT5"H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78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普通组39例与干预组39例,普通组患者接受尼莫地平单一药物治疗,干预组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及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普通组患者经用药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干预组为94.87%,干预组患者有效率明显较高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干预组为5.13%,干预组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 对于偏头痛患者联合尼莫地平及阿司匹林共同治疗,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且药物不良反应出现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