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氰化液中萃取铜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建顺  杨惠明 《黄金》1991,12(4):37-41
本文研究了氢氧化三烷基甲铵(转型的N_(163))—煤油体系从氰化液中萃取铜的机理。采用多种方法对萃合物的研究表明,铜以Cu(CN)_4~(8-)的形式被萃入有机相,萃合物的主要形式分别为Cu(CN)4·3(R_8CH_3N)和Cu(CN)_4·(ReCH_3N)_2(R_8CH_3N)。  相似文献   

2.
<正> 前曾介绍 N-取代酰胺(N503)萃取铊的机理。本文拟探讨 N503从盐酸体系萃取镓的机理。目前萃取镓的机理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锌盐萃取;有的认为是双配位的弱螯合萃取;有的认为是溶剂化萃取等。我们采用电导(pH)滴定法,连续变化法,饱和容量等法测定萃合物中无机盐组成;卡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由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成的高位阻叔胺N3418其中对ReO_4~-的萃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位阻大、含碳数高的叔胺对ReO_4~-的萃取能力与三辛胺相比明显下降.并用连续变化法, 直线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N3418HRe O_4。由萃合物红外光谱分析及不同稀释剂时溶液的酸度对萃取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萃取为离子缔合机理,萃合物结构应为。  相似文献   

4.
有关用烷基磷酸从强酸性溶液中萃取稀土元素机理的报道不多。Lenz在用=—(2-乙基己基)磷酸(以下简称P_(204))从HCl HNO_3 HClO_4中萃取Nd、Sm时得出:M~(3 )a 3A~-a bY_o(?)MA_3·bY_o(A~-——ClO_4~-、NO_3~-)。等指出在高HNO_3下萃合物组成为Ln(NO_3)·3P_(204),存在于中性稀释剂中的P_(204)二聚分子,由于萃取大量HNO_3时受到破坏。等研究了用P_(204)—煤油从强酸性氯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加盐萃取法从高酸浸出液中直接分离富集钒,考察了酸度、N235浓度、氯化钠浓度、硫酸钠浓度对N235萃取分离高浓度硫酸溶液中钒的影响,并确定了萃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Cl~-和SO_4~(2-)对硫酸体系钒的萃取均有一定提高,但Cl~-的作用效果更显著。在不加盐的条件下,采用20%N235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硫酸浓度1mol/L,萃取时间10min,相比A/O=1∶1,经单级萃取,硫酸体系中钒萃取率仅为30%左右;加入一定量的NaCl、Na_2SO_4后,钒萃取率分别达到80%、47%。Cl-作用于硫酸体系时,与钒以离子缔和形式形成萃合物(R_3N)_x·(VO_2~+·Cl~-)_y;SO_4~(2-)的加入可促进VO_2SO_4~-的形成,使萃取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不同性质的萃取剂对N1923/正辛烷从多硫化物含金溶液中萃取Au(I)的影响,并对具有协萃效果的N1923-TBP混合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N1923-TBP混合体系,水相初始Au(I)浓度对萃取的影响不大;稀释剂的改变对萃取稍有影响,用芳烃稀释剂可使萃取曲线向高碱度方向移动。在低碱度(pH<9)多硫化物含金溶液中用N1923-TBP混合体系萃取时,N1923为主萃取剂,TBP起协萃作用;而从高碱度(pH>9)多硫化物含金溶液中萃取时,TBP为主萃取剂,而N1923则起协萃作用。  相似文献   

7.
HDEHP—乙酸丁酯有机相萃取硫脲金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的乙酸丁酯有机相体系从酸性硫脲溶液中萃取回收金的性能,条件及反萃淬的组成,对萃合物的组成和萃取过程做了简要探讨,证实了稀释剂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N_(503))以氯仿为稀释剂萃取稀土元素的行为,pH在5~6时,选择了硫氰酸根(SCN~-)、三氯醋酸根(CCl_3COO~-),水杨酸根(sal~-),苦味酸根(pic~-)4种水相半径大小不同的阴离子对萃取的影响,实验发现水相阴离子半径大小不同不仅影响N_(503)对稀土的萃取率,而且对15个稀土元素的log~Z曲线有很大影响。测定了萃取平衡有机相的摩尔电导,中红外,远红外和紫外,根据实验数据推断稀土与N_(503)萃取属于中性配位萃取反应,萃取反应表达式为:3N_(503)+RECl_3+2pic~-(?)RE(N_(503))_3(pic)_2Cl+2Cl~-N_(503)分子中酰胺的共轭大π_3~4键与稀土直接配位。  相似文献   

9.
段群章 《湿法冶金》2001,20(3):141-148,155
研究了用TnOA-n-CH3(CH2)5CH3-H2SO4体系和TnOA-CHCl3-H2SO4体系萃取Cr(Ⅳ)的机理及萃合物组成。考察了水相酸度,Cr(Ⅳ)、萃取剂与SO4^2-浓度,萃取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用饱和法、摩尔比法、等摩尔系列法和IR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和萃取平均理。结果表明,萃取过程属阴离子交换机理,萃合物的组成因pH值和c(Cr(Ⅳ))不同而异;pH值不同,Cr(Ⅳ)的型体也不一样;当c(TnOA)GGPG,pH=1.0,c(Cr2O7^2-)=0.1000mol/L时,形成的萃合物是(R3NH)2Cr2(2:1);当pH=-1.0,c(Cr2O7^2-)=0.01945mol.L^-1时,形成的萃合物是R3NHHCrO3(1:1);SO4^2-不被萃取;c(TnOA)及时间和温度对Cr(Ⅳ)的萃取影响不大。试验结果与Deptuta认为的Cr(Ⅳ)的型体为为Cr2O7^2-,φeдopoB和ЖдaHOB认为的Cr(Ⅳ)的萃取体为CrO4^2-的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用N235从盐酸溶液中萃取Fe~(3+),考察了有机相组成、溶液pH、相比、Fe~(3+)浓度对第三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3%N235+67%煤油的混合物为萃取剂条件下,Fe~(3+)萃取率随溶液pH和相比(Vo/Va)增大而降低、随Fe~(3+)浓度升高而升高;萃合物主要集中在第三相;N235萃取HCl生成R_3NH~+·Cl~-的同时水也进入第三相,而N235萃取FeCl4-时没有水进入第三相;萃合物的组成为3R_3NH+·FeCl_4~-·2H_2O。当溶液pH≥1时,少量Fe~(3+)可能以水解产物形式被萃取。  相似文献   

11.
国外简讯     
LiCl和AlCl_3的分离是将含LiCl和AlCl_3的溶液蒸发至干后,用极性溶剂于10~100℃萃取结晶物,再从萃合物中分离出LiCl,极性溶剂返回使用。 最好将萃合物在分离容器中蒸干,蒸汽冷凝后循环使用。萃合物用水进行再萃取。萃取剂直接返回或干燥后返回。萃取剂能同非极性稀释剂混合。该萃取剂最好是腈,特别是乙腈;无机酸醋,特别是三丁基磷酸盐;有机酸酯,特别是乙酸酯;酮,  相似文献   

12.
三正辛胺(TnOA)萃取Cr(Ⅵ)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群章 《湿法冶金》2001,20(3):141-148
研究了用TnOAnCH3(CH2)6CH3H2SO4体系和TnOACHCl3H2SO4体系萃取Cr(Ⅵ)的机理及萃合物组成.考察了水相酸度,Cr(Ⅵ)、萃取剂与SO2-4浓度,萃取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用饱和法、摩尔比法、等摩尔系列法和IR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和萃取平衡机理.结果表明,萃取过程属阴离子交换机理,萃合物的组成因pH值和c(Cr(Ⅵ))不同而异;pH值不同,Cr(Ⅵ)的型体也不一样;当c(TnOA)一定,pH=1.0,c(Cr2O2-7)=0.1000mol/L时,形成的萃合物是(R3NH)2Cr2O7(2∶1);当pH=-1.0,c(Cr2O2-7)=0.01945mol*L-1时,形成的萃合物是R3NHHCrO4(1∶1);SO2-4不被萃取,c(TnOA)及时间和温度对Cr(Ⅵ)的萃取影响不大.试验结果与Deptuta认为的Cr(Ⅵ)的型体为Cr2O2-7,Федоров和Жданов认为的Cr(Ⅵ)的萃取型体为CrO2-4的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13.
战凯  董贞俭 《稀有金属》1990,14(6):413-416
本文研究了胺醇类萃取剂TAB-194在HCl、H_2SO_4、HNO_3三种体系中萃取铼的性能、萃取机理和萃合物的组成以及反萃取情况,并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萃合物的成键情况,为TAB-194萃取铼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4.
伯胺N1923从H_2SO_4溶液中萃取Ti(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伯胺 N1923从 H_2SO_4溶液中萃取 Ti(Ⅳ)的机理。用斜率法、等摩尔系列法、饱和法等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RNH_3)_3Ti(OH)_3(SO_4)_2。观察了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及萃合物的 IR、NMR 谱。  相似文献   

15.
N7301萃取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N730 1从盐酸体系中萃取铼的性能 ,考察了影响萃取平衡的主要因素 ,并应用饱和法和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R3 NHReO4 。其萃取机理经紫外 -可见光谱证实为离子缔合萃取体系的阴离子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6.
刘魁道  王艳玲 《稀有金属》1990,14(3):187-189
本文研究了在HNO_3介质中P_(538)对Pd、Pt的萃取。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萃取率都随水相HNO_3浓度的降低而升高,但铂的萃取率上升较缓慢。斜率法确定了萃合物中萃取剂和金属之比,两萃合物的组成可能是:Pd·2HP_(538)、[Pt·3HP_(538)]~+。萃合物的红外光谱证明,萃取剂是以一个羟基氧与金属成键,萃取剂P=O键上的氧和金属有配位键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二(2-乙基己基)膦酸萃取镧系元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膦酸(P IA-8)的庚烷溶液在高氯酸钠介质中对Ln3+的萃取。探讨了萃取平衡时间、不同介质、P IA-8浓度对萃取L a3+的影响及反萃剂浓度对反萃率的影响;用斜率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L a(HA2)3;测定了L a3+、C e3+、P r3+、N d3+、Sm3+、Eu3+的半萃取pH1/2值分别为3.69、3.30、3.16、3.10、2.68、2.54。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较高的钕离子浓度下,应用“循环法”改进了Fletcher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了二(1-甲庚基)砱酸-正庚烷-NdCl_3-HCl-NaCl体系的萃取平衡,测定了萃萃合物的组成为NdA_3·1.45HA,表观萃取常数为10~(-1·795);并对萃合物的组成问题及萃取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石煤钒矿空白焙烧-加压碱浸-除Si工艺所得含V溶液的萃取提V过程,合成了新型HCO_3~-型季铵盐——OMEA。将该季铵盐与N263季铵盐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含V料液进行萃取,200g/L的OMEA体系和150g/L的N263体系中V萃取率均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两者萃V饱和容量均较低,OMEA体系的萃合比低于N263的萃合比,OMEA体系的季铵盐利用率更高,对V结合能力更强;在反萃过程中,NaOH溶液对负载有机相具有较好的反萃效果,且OMEA体系的反萃率比N263体系的反萃率高3%左右。多次再生对N263和OMEA季铵盐萃取剂的萃V饱和容量影响不大,萃取剂稳定性较强。故OMEA体系在石煤钒矿碱浸萃取提V工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有望解决N263存在的饱和容量小、分相时间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萃取剂浓度和稀释剂对萃取铷,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正炎 《稀有金属》1992,16(6):405-410
研究了萃取剂浓度及稀释剂对萃取铷、铯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相比,由等温线用图解法求出理论级数以及斜率法求得萃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