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的有机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检测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确证了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源于赋矿地层中的菌藻类生物。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富含有较多的杂原子,流体中的Zn含量高达200.4×10-6,表明成矿元素能以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形式搬运。矿石中的Pb、Zn总量与S/C比值存在一定关系,有机质通过还原SO2-4而为矿质沉淀提供S2-。并由此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许多矿床赋存于石炭-三叠系中与有机质、有机流体的这些成矿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西成矿田泥盆系铅锌矿床中的有机成矿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西成矿田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的关系、矿石、围岩及与矿石共生的炭沥青的元素分析及有机流体萃取金属元素的模拟实验方面出发, 探讨了有机质在西成铅锌矿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1) 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硅质岩和灰岩), 主峰碳数均为nC18, 中间支链烷烃、伽玛蜡烷、胡萝卜烷系列含量比非矿化岩石高; (2) 与矿化有关岩石(硅质岩和大理岩) 的生物母源以菌藻类低等生物为主, 并有陆源母质混入, 矿床形成于还原环境, 矿床中存在来源相同或相似的异源有机质; (3) Pb、Zn元素与芳烃、氯芳沥青“A”、非烃+沥青呈显著的负相关; 与非烃、有机硫、有机硫/(有机碳× 1.22) 比值呈正相关关系; Pb、Zn元素与正构烷烃、甾萜烷、胡萝卜烷等有机分子丰度具正相关关系, 而与w(∑C22-)/w(∑C22+)、w(三环萜烷)/w(四环萜烷)、w(C20+C21)/w(C23+C24)及w(萜烷)/w(甾烷) 等有机分子比值具负相关关系; (4) 炭沥青与围岩、矿石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表明, 在后期改造成矿作用中, 炭沥青与矿石有紧密联系, 有机质和成矿元素一起在改造成矿期抵达成矿部位并参与了成矿; (5) 模拟实验表明, 在热水流体中, 有机水的加入增大了对Pb、Zn元素的溶解能力, 增加了岩样释放成矿元素的能力, 有机质在热水流体运移过程中确实对成矿元素发生了作用.在此基础上, 提出生物有机质在西成地区铅锌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拉尔玛金矿的生物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甘、川两省交界处的拉尔玛金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太阳顶群,矿区内岩浆活动不强烈,矿床中断裂构造较发育,矿石矿物种类较齐全。矿石中的生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细菌和低等藻类生物体衍生的生物标志物和遗传特征,证明了太阳顶群中的有机质起源于菌藻类生物。矿石中的金属矿物生物组构有生物有机胶体组构和矿交代生物组构,说明生物成矿作用经历了直接成矿和间接成矿,即两轮聚矿作用,菌藻生物的第一轮聚金主要形成矿源层,生物的两轮聚金结果,形成此矿床。  相似文献   

4.
滇黔桂地区低温矿床有机成矿流体及与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志坚  张文淮 《矿物学报》1997,17(4):483-490
对矿石中单个有机包裹体的荧光、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本区低温矿床成矿流体中含有有机质,以成熟或过成熟的芳香族化合物为主,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烃。一定量的有机质进入成矿流体,可能是造成本区低温矿床与油气富集区在区域尺度上相合、在矿床尺度上分离的原因,说明有机质在矿质活化、迁移和沉淀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层控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层控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矿源层类型、石油沥青演化、有机矿床成因及成矿温度、成矿流体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的发展演化 以及层控矿床与古油藏的共生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金顶铅锌矿床同位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有机成矿作用。结果表明,矿石铅主要来自上地幔,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幔流体和盆地卤水。矿区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源的海藻类为主,同时伴随有一定量的陆源高等植物组分的输入,有机质来源于三叠纪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有机质在成矿作用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有:还原硫酸盐提供成矿所需的硫源;形成有机一金属络合物,活化运移成矿金属元素;改变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对成矿物质的还原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7.
粤东北嵩溪银锑矿有机质特征及成矿元素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粤东北嵩溪银锑矿区的有机质特征有有机碳与成矿元素银、锑关系的研究,从有机地球化学角度对有机碳与成矿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以及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做了初步的探讨。有机显微组分中的大量落质体及藻碎屑体指明了成矿早期的海相环境,在对矿区内黑色页岩系中的有机碳、硫、银、锑含量对比分析之后发现,有机碳与其三者存在着良好的正线性相关关系,有机质在银锑矿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工作的结果初步表明了  相似文献   

8.
西成铅锌矿田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省利 《甘肃地质》1999,8(2):58-64
通过对西成铅锌矿田地层和矿石中有机碳含量的系统分析及有机质抽提物的气相色谱和色质谱联机分析,研究了有机碳含量与矿床的空间变化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种类与特征及有机质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有机质在铅锌成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可能为以下4 个方面:(1)形成矿源层;(2)控制氧化还原条件;(3)通过吸附成矿元素或金属硫化物或形成有机—金属络合物(或螯合物),对成矿元素进行活化迁移;(4)有机质作为还原剂,还原硫酸盐形成金属硫化物沉淀,并提供部分硫。  相似文献   

9.
马元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北缘,米仓山隆起带东段,是扬子地台周缘地区重要的铅锌矿床之一。矿体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角砾状白云岩中,矿石中见大量沥青与闪锌矿、方铅矿紧密共伴生。为探讨马元铅锌矿床中有机质对铅锌成矿的作用,对矿床中的沥青、矿石及围岩进行了系统的矿相学、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及碳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 矿床中有机包裹体发育,且有机包裹体中含有甲烷、乙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组分;包裹体均一温度、沥青的镜质体反射率所计算的演化最大古地温与碳同位素特征显示,矿床中的有机质可能是由震旦系灯影组地层中的古油藏发生热裂解形成,古油藏的热裂解为成矿作用提供了还原环境,并为成矿流体中的金属离子沉淀提供了还原硫。  相似文献   

10.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中南部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可能是一种新的铅锌矿床类型,该类铅锌矿床明显特征是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从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以及峨眉山玄武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的研究进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认为矿床成矿时代与西南大面积峨眉山玄武岩成矿时代相近,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存在均一化过程,区域大规模流体运移在该区铅锌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与铅锌成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床可能为“均一化成矿流体贯入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体与围岩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西北凤山金牙中三叠统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产于浊积岩中,矿床中的有机质含有丰富的流体运移和载Au信息,这种信息可以通过矿体与围岩的对比分析进行揭示,采购与无机地球化学分析所揭示的矿体与围岩有机质丰度,氢指数,C有效,降解率,生物标志物和Au含量等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由含烃成矿流体活动引起,运移烃类的叠加不仅使矿体C有机含量明显增加,而且对Au在矿体部位的富集也有直接的贡献,有机质在桂西北凤山金牙中三叠统浊积岩型金矿床的成矿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遵义黄家湾镍钼多金属矿成矿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遵义地区黄家湾镍钼多金属矿是寒武系底部的黑色页岩型矿床。黑色岩系中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镍钼多金属矿层的Ni,Mo,Cd,V,Cu,Zn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Th,Hf,Zr,Ti亏损。稀土元素显示多金属矿层的艿(Eu)呈正异常,中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结合镜下观察发现的有机质、红藻囊果与金属硫化物之间密切的共生关系和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了黑色岩系镍钼多金属矿的成因,认为镍、钼、铜、锌等金属元素的来源与热液有关,通过生物作用聚集并在缺氧的还原沉积环境下大量堆积,富集形成Ni—Mo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3.
黔西南下三叠统金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黔西南下三叠统浸染型金矿床的形成与泥灰岩和泥岩中的有机质具有密切的关系。浅海及Xi湖相泥灰岩、泥岩中有机质较丰富,金的矿化程度较高,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表明,金的富集与菌藻类来源的有机质有关,菌藻类生物对矿源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有机质演化产物不仅促使了金的活化迁移,有机质热解产物还促使金的沉淀和富集。因此,金的物源丰富和源于菌藻类的有机质较丰富的岩层分布区是金矿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四川松潘东北寨金矿预富集过程中的菌藻成矿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殷鸿福  谢树成 《地球科学》1992,17(3):241-249
  相似文献   

15.
重庆城口高燕锰矿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燕锰矿生物标志物特征的研究表明:无论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还是甾烷特征均反映该矿床生物母源为菌藻类生物.结合该区区域地质背景,推断高燕锰矿形成于深水、还原、偏碱性的盆地斜坡环境.而在高燕锰矿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矿质的初始富集阶段还是最终成矿,生物、有机质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阳山超大型金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秦艳  周振菊 《岩石学报》2009,25(11):2801-2810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是我国地质勘查储量最大的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赋矿地层为泥盆系一套碳-硅-泥质地层.矿区发育了大量碳质千枚岩,富含有机碳.本文研究了矿石和围岩可溶有机质的生物标志物、有机质的来源和成熟度、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等,论述了阳山金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与成矿的关系,查明了参与成矿的有机质主要是菌藻类等低等生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和干酪根的H/C-O/C原子比值指示阳山金矿有机质成熟度较高,达到了无烟煤的演化阶段.在热演化的过程中,有机质裂解产生的CH_4和C-2H_6等进入成矿流体中,参与了成矿过程.阳山金矿赋矿地层中含有生物成因的草莓状黄铁矿,显示生物-有机质参与了地层的预富集作用.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的类型和金的丰度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说明在阳山金矿的成矿过程中有机质对金的沉淀贡献不大,但是有机质可能参与了金的预富集和运移.  相似文献   

17.
菌藻生物在成矿作用中的富金实验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丽  朱利东 《地球化学》1998,27(6):559-565
进行了菌落生物活体,死体,原油,有机质,有机淤泥和三种粘土矿物富金作用的对比实验,并研究了不同环境不同类型的菌藻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富金能力的差异,探讨了生物富金机理。结果表明活体菌藻生物富金能力比其他实验样品的强。与海水和淡水条件相比,温尔泉蓝细菌富金能力强;与常温条件相比,热水条件下的温泉蓝细菌富金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The Jinjiazhuang gold deposit occurs in the Zhangjiakou gold field,Northwest Hebei.The ore bodies are mostly hosted in Xiaozhangjiakou ultrabasic rocks dominated by diopsidite.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nrichment of some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in principal metallic minerals such as chalcopyrite,galena,sphalerite and pyrite,and the presence of millerite,Stable isotope studies show that carbon,sulfur and most of the metallogenic elements were probably derived largely from the host Xiaozhangjiakou ultrabasic rocks and that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was predominted by meteoric water.  相似文献   

19.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贾大成  胡瑞忠 《矿床地质》2001,20(4):378-384
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是成矿物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分析成矿作用和建立成矿模式的基础。在分析滇黔桂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的基础上,提出该类矿床的矿质主要来源于被动陆缘沉积建造,促使金活化、迁移的矿化剂主要是盆地热卤素流体和有机质流体,促使金局部沉淀富集的沉淀富集剂则主要是沉积建造内和深源富硫的流体和热液改造的有机质。认为矿质、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在有利容矿空间的耦合是形成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的主要成矿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卡林型金矿的成因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糜棱岩铜-金富集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辽宁红透山太古宙块状硫化物型铜锌矿床成矿后的变质作用达到高角闪岩相 ,并经历了 3个阶段的变形。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主矿体内分布有 30多条矿石糜棱岩带 ,它们大多数平行或近于平行块状硫化物矿层 ,少数产在矿体附近围岩中。带中的各种硫化物矿物均遭受了强烈的剪切变形 ,其中黄铁矿以碎裂为主 ,而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显示强烈的塑性。矿石糜棱岩比块状硫化物矿石明显富集铜、金、银等元素 ,其铜、金和银平均含量分别达1 1 .0 0 % ,1 .74g/t和 2 35g/t,相对于块状矿石的富集系数分别为 5 .3、5 .0和 4 .6。这些金属的高度富集主要是因为矿石糜棱岩受到了后期流体的叠加。铅同位素组成表明矿石糜棱岩中的金属一部分来自块状矿石 ,另一部分来自块状硫化物矿体之外。韧性剪切和流体叠加均发生于矿床退变质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