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任东  卢鼎  王波飞 《浙江化工》2014,(11):43-45,54
目前LNG接收站BOG处理工艺主要采取再冷凝工艺和直接压缩外输工艺两种,再冷凝工艺已广泛运用于各LNG接收站,而直接压缩外输工艺由于有其局限性,一般情况下LNG接收站都不会采用此工艺,但在接收站不进行气化外输时,此时选用直接压缩外输工艺来处理BOG将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LNG接收站BOG处理工艺的的选择,根据BOG再冷凝工艺的原理与优劣势分析,我们提出了BOG处理工艺的优化运用:一是直接压缩工艺的优化选择,二是BOG回收工艺的综合化运用,三是直接充装CNG工艺。  相似文献   

3.
薛倩  刘名瑞 《当代化工》2014,(12):2612-2614,2620
LNG接收站的蒸发气(BOG)处理工艺包括直接压缩工艺和再冷凝工艺。但是目前的BOG处理工艺存在系统能耗大、外输负荷波动时工艺操作困难,再冷凝器的液位波动不稳定,控制系统稳定性较差等缺点。本文论述了目前国内外LNG接收站中的BOG处理工艺优化技术方面的发展概况,指出了国内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LNG接收站对BOG再冷凝工艺的运用要求,我们提出LNG接收站对BOG再冷凝工艺的运用及多阶压缩的再液化处理技术,文章认为,多阶再液化工艺的阶数变化,将会直接对整个总压比产生影响;不同系统的结合运用,将会比压缩机单独运用,有着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合理有效地处理BOG是LNG接收站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其处理工艺一般可分为加压外输工艺和再冷凝工艺,再冷凝器是BOG再冷凝工艺的核心设备。本文研究了江苏滨海LNG接收站BOG再冷凝工艺及其控制系统,着重分析了再冷凝工艺的压力、液位控制逻辑,为后续接收站投产与平稳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LNG接收站若对产生BOG不作处理,罐压升高会存在安全隐患,如果采用直接燃烧的方式,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使LNG接收站经济、高效、安全运行得到保障,优化LNG接收站的BOG处理工艺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BOG处理工艺主要分为直接加压及再冷凝工艺,而然任何一个单独的工艺均存在优缺点,因此在多种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取优补缺,形成综合联结方案,才能灵活应对不同的工况需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LNG接收站关于BOG回收常用的直接压缩工艺、再冷凝工艺,并对上述两种工艺进行能耗对比,分析了两种BOG回收工艺的优缺点,并以某LNG接收站为例,给出了BOG回收工艺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某LNG接收站BOG再冷凝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LNG接收站内BOG再冷凝处理工艺模型,对BOG再冷凝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出各物流节点的参数运行结果并进行分析。为分析BOG再冷凝工艺设备能耗和物料比消耗情况,选取了BOG压缩机出口压力、BOG流量和BOG温度三个关键运行参数分析其对工艺能耗的影响,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在此工艺基础上,使用HYSYS工艺流程模拟软件对现有BOG再冷凝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对BOG采用先预冷再冷凝与高压LNG两级膨胀做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工艺的改进。结果显示,改进后的BOG再冷凝工艺节约过冷LNG量为5 485 kg/h,节约设备总能耗1 369.2 k W,降低工艺能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大连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为例,利用Aspen软件对LNG接收站蒸发气(BOG)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提出了BOG再冷凝液化与直接压缩混合使用的运行方案,并且在再冷凝工艺流程中增加预冷装置。分析结果表明:当接收站能够稳定提供足够量LNG时,系统优先选择再冷凝工艺路线,否则自动切换至高压压缩工艺路线,并直接输送至管网。该混合使用方案能够解决因储罐及管网内BOG压力过高而放空所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再冷凝工艺流程中,加装预冷装置之后,压缩机较加装之前节约能耗37.4%。  相似文献   

10.
结合流程建模和经验公式,提出一种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蒸发气体(BOG)量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对BOG直接压缩处理工艺和再冷凝处理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做出比选分析。  相似文献   

11.
肖观秀 《化学工程》2012,40(5):75-78
随着我国低温储存系统应用的大型化发展,优化乙烯低温储存系统汽化气(BOG)气体处理工艺对降低装置运行能耗、节省投资的作用逐步增大。首先介绍了BOG气体的4种不同压缩制冷循环处理工艺;然后通过压焓图从理论上对其节能原理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实际数据对比不同工艺过程的制冷系数和能量消耗;最后总结出二次节流中间冷却工艺更为节能,为优化乙烯低温储存BOG气体处理工艺,实现节能降耗提出了适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熊晓俊  何婷  林文胜 《化工学报》2018,69(Z2):425-430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蒸发气(BOG),目前常用火炬、压缩、再冷凝三种工艺来处理BOG。由于BOG温度较低,压缩工艺中普遍采用的是低温压缩机。然而低温压缩机造价十分昂贵,极大地降低了LNG接收站的经济效益。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常温压缩机处理BOG的工艺。该工艺利用压缩机出口的高温BOG来加热压缩机进口处的低温BOG,一方面提高了压缩机进口温度,使得常温压缩机代替低温压缩机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降低了压缩机出口BOG的温度,减少了BOG再冷凝所需冷量。借助HYSYS软件对低温压缩和常温压缩工艺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小型LNG接收站,常温压缩机工艺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We propose an algorithm for the optimal operation schedule of the BOG compression process based on simulation of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n LNG tank. The algorithm uses an empirical boil-off rate model to predict the amount of BOG generation, and an MILP formulation to distribute the BOG compressors loads. Finally, a safety analysis is done using a dynamic simulato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spen Dynamics with the Peng-Robinson equation of state is used in place of a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 used before. The dynamic simulation of the LNG tank pressure showed the results of oscillation within a safe pressure range while the BOG compressors were operated normal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as found to be superior to the algorithm used in routine processes as well as those from previous works in terms of safety and energy savings.  相似文献   

14.
LNG接收站BOG气体处理工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浩  金国强 《化工设计》2006,16(1):13-16
介绍LNG接收站BOG气体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即再冷凝工艺和直接压缩工艺。运用广义泊努利方程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指出再冷凝工艺更为节能。通过流程模拟,提出两种处理方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LNG接收站BOG多阶压缩再液化工艺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亚军  陈蒙 《化工学报》2013,64(3):986-992
LNG接收站蒸发气体(BOG)处理量和液化天然气(LNG)外输量的波动对BOG再冷凝工艺提出低能耗、大弹性、易操作的要求。以系统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对建立的BOG多阶压缩再液化工艺模型中压缩阶数和阶压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该工艺模型在工况波动影响系统能耗时的各阶压比的抗干扰性及系统的操作弹性。结果表明:多阶压缩工艺系统阶数越多,系统的总压比、总能耗越小,BOG处理能力也越大;但随着系统阶数的增加,节能效果降低。多阶再液化工艺中二阶系统比现有一阶系统的操作弹性增大12%,且在LNG与BOG质量比≤10时,二阶系统的BOG压缩功耗可节约33%以上。针对一般气源型接收站工况,二阶系统是节能且操作弹性大的BOG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6.
张宁  徐雅  沈惬  张冲  邵斌  孙大明 《化工学报》2015,66(Z2):166-171
对比分析了LNG(液化天然气)加气站3种BOG(蒸发气)回收方式,指出采用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机的BOG再液化回收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回收方式对天然气管网和CNG(压缩天然气)站的依赖,而且实现了液化天然气储运过程中的"零排放",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单级整体式斯特林制冷机的制冷能力以及BOG的液化量,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单级斯特林制冷机的制冷量达到1 kW@77 K和2 kW@110 K,每月BOG液化能力≥8 t,满足了我国小型LNG站BOG回收过程对冷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研究BOG温度和BOG压缩机压比等主要参数对再冷凝工艺的影响,结合输气低谷期的外输特点,在原工艺流程压缩机出口处增设换热器,通过修改流程实现了高压泵出口低温LNG对压缩机出口高温BOG的预冷,既大幅降低完全冷凝BOG所需LNG量,又可节约运行能耗,实现了再冷凝工艺的优化。优化后的工艺对于提高输气低谷期LNG接收站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