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孟龙  孙宾宾 《当代化工》2014,(4):603-604,607
无卤阻燃剂中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一直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文中着重对水性聚氨酯改性提高阻燃性能的研究进行讨论,设计分析了通过FRC-6合成水性聚氨酯实现阻燃剂的性能改进,采用FRC-6替代其他小分子二醇扩链剂,可以实现合成大量的稳定的有机磷阻燃改性的水性聚氨酯;P含量的增加会降低热释放量,提高阻燃性能。这一研究对于无卤阻燃剂的改进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三氧化二锑与膨胀石墨、膨胀阻燃体系共混制备环氧膨胀型涂料,探究三氧化二锑在无卤膨胀型阻燃涂料中的阻燃效果。在此基础上,向涂料中添加三氧化钼、钼酸铵及二茂铁3种抑烟剂,以此改善涂料的生烟特性。三氧化二锑在无卤膨胀阻燃涂料中有效推迟达到峰值热释放速率的时间,同时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总热释放速率,且添加三氧化钼后,其生烟时间大大缩短,添加二茂铁的样品燃烧前期的生烟水平降低,添加钼酸铵的样品,其后期生烟过程得到很好地控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氧指数、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无卤阻燃聚丙烯(PP)的阻燃性能、热降解行为及火灾危险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当添加无卤阻燃剂质量分数为20%时,PP垂直燃烧(UL-94)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达到33.2%,同时热降解过程发生滞后现象,热稳定性提高;无卤阻燃PP在燃烧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体系热释放速率、烟释放速率和总烟释放。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失重分析仪和锥形量热仪等仪器对无卤膨胀阻燃聚丙烯的阻燃特性进行了研究.测量了聚丙烯和无卤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热解过程,同时测量了纯聚丙烯及无卤膨胀型阻燃聚丙烯质量损失速率、热释放速率和残余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膨胀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热释放速率不断降低,但降低的幅度逐渐减少,其质量损失速率、残余质量分数也有类似的规律.外部辐射功率的增加会加快无卤膨胀型阻燃聚丙烯分解,热释放速率会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锥形量热仪比较了溴系阻燃聚丙烯、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燃烧行为。结果表明:按UL94标准测试V-0阻燃等级的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无卤阻燃体系比采用溴系阻燃体系具有更低的热释放速率、烟生成速率和总烟释放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评价茶皂素生物质基环保膨胀阻燃涂料的阻燃抑烟性能,通过锥形量热仪(CONE)试验研究了2种不同方法制备的茶皂素环保膨胀阻燃涂料试样的热释放、烟释放等阻燃产烟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型茶皂素膨胀阻燃涂料具有优越的阻燃性能,且生烟量少,有效降低火灾的危害程度,但由于膨胀碳层的形成使得燃烧不完全,CO释放量增加;复合型茶皂素膨胀阻燃涂料有一定的阻燃效果,能延迟烟气产生,但烟气和热量释放量较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无卤阻燃剂组份及其含量对无卤阻燃聚丙烯氧指数(OI)影响:实验表明阻燃剂添加量增加至25%时,氧指数已经高达36;高分子量聚磷酸(APP)含量不变,增加成碳助剂含量,阻燃聚丙烯氧指数增加;添加成碳助剂含量固定,增加高分子量聚磷酸铵,无卤阻燃聚丙烯氧指数增加;研究氧化锌对无卤阻燃聚丙烯氧指数影响,发现增加氧化锌含量有利于增加无卤阻燃聚丙烯氧指数。  相似文献   

8.
无卤生态型阻燃高分子材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综述近几年各国研制成功的一些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 ,包括无卤生态型阻燃PC、PC/ABS及改性PPO ,无卤阻燃PA及无卤阻燃涂料。这些无卤阻燃材料大多适用于电子 电气行业  相似文献   

9.
陶四平  陆湛泉  肖鹏 《塑料工业》2012,40(3):118-121
针对商业化的APP型无卤阻燃剂产品,利用膨胀型阻燃协效技术,对纳米蒙脱土、纳米氧化锌、相容剂及表面处理剂等助剂对无卤阻燃剂进行处理或者复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新阻燃技术在热释放、燃烧特性、耐水性等性能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拓宽了无卤阻燃聚丙烯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高性能化的无卤阻燃聚丙烯(PP)。通过电子拉力试验机、水平垂直燃烧测试仪、热变形温度测试仪、热失重分析仪(TGA)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填充体系对无卤阻燃PP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纤增强的无卤阻燃PP在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同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灯芯效应",且当阻燃剂含量一定(31%),随着玻纤含量(10%~30%)的增加,材料的阻燃性能没有显著变化,均能满足UL94 V-0级(1.6、2.5、3.2 mm)。热变形温度和热重分析(TGA)测试的结果表明,PP-4(阻燃玻纤增强PP)的热稳定性和耐热性高于PP-2(纯阻燃PP),而PP-3(滑石粉填充阻燃PP)的热稳定性却明显低于PP-2,且对耐热性没有改善。此外,PP-2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要优于商业化阻燃剂制备的无卤阻燃PP(PP-6)。  相似文献   

11.
从市场化角度综述了近年来无卤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的研究进展和可能市场化的技术方案,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验论述了几种常用无卤阻燃剂在ABS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反应型/添加型磷系阻燃剂在无卤阻燃ABS中的应用。展望了未来无卤阻燃ABS的研究方向,指出通过探索不同结构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开发出具有最好阻燃效率结构的磷系阻燃剂,以及将ABS与无卤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混是无卤阻燃ABS最有可能实现市场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聚碳酸酯无卤阻燃剂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丁涛  田明  刘力  黄宏海  张立群 《现代化工》2004,24(10):10-14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聚碳酸酯(PC)及其合金的无卤阻燃体系(除无机铝-镁系外)的研究开发进展.包括硅系、芳香族磺酸盐、无卤磷酸酯、磷-氮系、硼系及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等几大体系。介绍了它们的阻燃机理,评价了它们的优缺点。指出根据PC及其合金的不同用途,研究非卤阻燃元素之间相互协同作用以及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新型阻燃剂和阻燃方式,将是该领域阻燃工作者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立艳  盖广清 《广州化工》2012,(3):12-13,16
综述了建筑保温材料中阻燃剂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溴系、磷系、卤-磷协同阻燃剂和无机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在建筑保温材料中,性能较好的溴系阻燃剂在短期内仍将大量使用;磷系阻燃剂为无卤、低烟、低毒的环保阻燃剂而备受欢迎;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无机环保阻燃剂。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近年以来有关无卤阻燃型聚氨酯泡沫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无卤型阻燃剂的分类和应用。最后,对无卤阻燃聚氨酯泡沫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碳族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在聚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最后对聚乙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建立分阶段无卤膨胀阻燃新模型,燃烧初始,温度较低阶段以气相阻燃作用为主,燃烧后程凝聚相阻燃作用为主,避免了不同阻燃机理的相互干扰,通过前期释放大量不燃气和后期形成致密膨胀炭层,解决了阻止熔滴和玻纤增强材料的“烛芯”难题。在聚丙烯中的应用实验表明阻燃性能良好,添加24%阻燃达到UL94-V01.6mm,燃烧过程无滴落,炭层致密,比传统IFR热释放速率峰值下降30%;在玻纤增强体系,25%达到UL94-V01.6 mm,30%GFFRPP机械性能比传统IFR提高10%~15%。同时在弹性体TPE中进行应用实验,实验表明阻燃性能良好,添加28%,达到UL94V-0,氧指数32%、稳定通过VW-1测试;与传统APP阻燃体系对比,产品相容性好,表面光滑,无白点。  相似文献   

17.
罗祥 《广东化工》2011,(8):93+74-93,74
文章主要综述了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用途,对无卤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中使用的无卤阻燃剂的种类、阻燃机理、阻燃性能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无卤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8.
无卤阻燃PC/ABS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丽浓  欧宗和 《弹性体》2008,18(4):67-7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无卤阻燃剂阻燃PC/ABS合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C/ABS合金无卤阻燃剂的分类、阻燃机理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重点介绍了有机磷系阻燃剂及其对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热分解和机械性能等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竞 《上海塑料》2014,(2):25-27
通过添加特种抗开裂阻燃协同剂,提高了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的抗开裂性能。抗开裂阻燃协同剂的添加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氧指数测试表明:阻燃电缆料燃烧后可形成炭层,提高了材料的阻燃稳定性,防止滴落现象。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阻燃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增强,并且不影响原有的力学性能。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具有较好的抗开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