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优化十味百合胶囊剂的制备工艺,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以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通过辅料种类、辅料配比筛选试验,进行成型工艺研究,并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七和芍药苷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别。结果:提取时加水浸泡1 h,提取两次,加水量分别为11倍和4倍,煎煮时间分别为1 h和1 h;干膏粉∶糊精:可溶性淀粉为8∶1∶1;薄层色谱中三七定性鉴别稳定可靠;高效液相色谱中芍药苷线性范围2.112~11.374μg/mL(r=1.000 0,n=5),平均回收率99.75%(RSD=0.90%,n=5)。结论: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合理有效,质量稳定可控,适用于十味百合胶囊制备。  相似文献   

2.
李孟 《中医药学报》2014,(1):115-116
目的:优选益元膏制备工艺的最佳参数条件。方法:以出膏率为评价指标,加水倍数、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优选出益元膏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考察,选择最佳辅料。结果:经优选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加水量5倍,浸泡1h,提取3次,每次1h。最佳辅料为琼脂。结论:优选的辅料和膏方制备工艺参数均准确可行,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参梅健胃胶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蒸馏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出膏率、柚皮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水煎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加水量、煎煮次数、提取时间进行考察。结果:药材加水5倍,浸泡4 h,蒸馏7 h提取挥发油;水煎工艺为煎煮2次,加水量分别为6倍、4倍,时间为2 h。结论:研究结果能够作为参梅健胃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可以应用于产业化中。  相似文献   

4.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针对三子清肺颗粒剂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选择最为合理的成型工艺。方法选取提取次数、加水倍数和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优的干膏制备方法。在确定干膏粉制备工艺的基础上,优选辅料种类与用量,同时考察颗粒成型率、颗粒溶化性及颗粒的口感,确定最佳的颗粒制备工艺。结果提取次数为3次,加水倍数为8倍量,每次煎煮40 min时浸膏得率最高,干浸膏粉与辅料(淀粉和糖粉)的比例为1∶1∶2∶2.4时所制颗粒成型性较高。结论优化的浸膏提取和颗粒成型工艺稳定合理、科学可行,制得的颗粒剂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田七祛瘀胶囊制备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方水提取液干膏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对方中三七细粉采用不同温度和时间进行灭菌实验,从而优选出制备工艺。在田七祛瘀胶囊的成型工艺研究中,根据得膏率和引湿百分率试验,筛选出辅料及加入量。结论田七祛瘀胶囊中丹参、川芎、玄胡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4倍量水,煎煮2 h,第2次加12倍量水,煎煮1.5 h;方中三七细粉按70℃进行间歇灭菌6 h;选择糊精为辅料,本法制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适用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承逆缩脾颗粒的提取方法及其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浸泡时间、粉碎度、提取时间和加水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水提工艺的浸泡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时间;通过筛选辅料种类及用量和润湿剂的浓度及用量,开展承逆缩脾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结果:确定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0.5 h,提取时间为5 h;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水,浸泡1 h,煎煮1.5 h;采用湿法制粒,以蔗糖与糊精的混合辅料作为填充剂,85%乙醇为润湿剂。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制备工艺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薄膜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中的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2 h,加水量为6倍量、4倍量、4倍量。结论:所筛选的水提工艺条件基本稳定,可用于血府逐瘀片的生产制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卵巢护养膏的制备工艺。方法运用并联式中药膏方浓缩制备系统,以淫羊藿苷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综合评定指标,选取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筛选出卵巢护养膏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经优化的卵巢护养膏制备工艺为浸泡4 h,加水8倍,煎煮3次,每次煎煮60 min。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卵巢护养膏的生产制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消疳健胃合剂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以橙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川陈皮素含量和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消疳健胃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0 h,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 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消疳健胃合剂的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妇淋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妇淋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量、芍药苷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L9(34)确定了妇淋颗粒的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分别为10倍量,2 h;8倍量,1 h;8倍量,1 h。结论:提取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壮药金茶排石颗粒提取工艺和制剂工艺。方法:以干膏率和迷迭香酸含量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金茶排石颗粒最佳提取工艺;通过筛选辅料、润湿剂和矫味剂种类和用量,以颗粒成型率、吸湿率为指标,开展金茶排石颗粒成型工艺研究。结果:金茶排石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全方药味,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每次1 h;按稠膏(以干物质计)与糊精质量比为1∶2,以85%乙醇为润湿剂,制得的颗粒大小适宜、色泽一致,成型率高。结论:本试验确定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为金茶排石颗粒中试放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筛选栀榆洗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流速、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渗漉提取工艺;采取正交试验设计,以煎煮提取次数、提取时长、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煎煮提取工艺。结果:栀榆洗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大黄以用6倍量水溶解的白矾液以3 mL/min/kg流速渗漉;其余地榆等9味浸泡1 d,加7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根据原处方中中药饮片所含成分性质,通过对栀榆洗剂煎煮和渗漉生产工艺几个关键点的研究,确定了栀榆洗剂的生产工艺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产品得率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2,(9)
目的:优选肉桂水煎煮提取干浸膏工艺和饱和水溶液法包合肉桂挥发油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肉桂水提干浸膏得膏率及肉桂酸得率的影响;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法包合肉桂挥发油。结果:肉桂水提干浸膏优选工艺为:加水8倍,煎煮2次,每次2 h。得膏率为8.75%,肉桂酸得率为0.0575%。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为:肉桂饮片加3倍量的水提取3.5 h;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8,搅拌包合1.5 h。结论:提取工艺与包合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交实验法优选妇宁舒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锋  葛莉  李芳  李凡 《陕西中医》2012,33(4):484-486
目的:优选中药妇宁舒颗粒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栀子苷为指标,再辅助以干膏量,以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最佳的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量,煎煮1.5h,第二、三次分别加8倍量水,各煎煮1h,所得栀子苷和干膏量均较高。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5.
正交设计优选退白汤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退白汤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不同提取工艺制备的退白汤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依据试验数据设计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加水量、煎煮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药材浸泡1 h,煎煮2次,每次煎煮1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经济,简便,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愈血冲剂的制备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针对药材所含水溶性成分的特性,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流浸膏量为质量控制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因素对流浸膏提取率的影响,拟定甘草、白及、五倍子的提取工艺;通过炒炭煎煮,确定大黄提取工艺;通过收粉率试验,确定海螵蛸、三七的最佳粉碎工艺;通过药膏、药粉与辅料用量比例,确定辅料用量.结果:确立了甘草、白及、五倍予以12倍量洁净水浸泡1h,煎煮3次,每次1.5h提取流浸膏;大黄炒炭煎煮2次,每次1h提取流浸膏;三七、海螵蛸粉碎成200目细粉,按制备成品每包(6g)加入1.81g辅料比例,加入辅料制粒.结论:该制备工艺科学合理,质量稳定,为愈血冲剂的最佳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7.
杨志福  贾敏  张琰  杨静  贾艳艳 《中药材》2008,31(8):1253-1255
目的:优选养血安神胶囊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得膏率和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用L9(34)正交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筛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分别为药材的8倍和6倍量,浸泡1 h,煎煮两次,每次1 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重现性好,稳定可靠,可为工业化连续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优选健胃消食口崩片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优化健胃消食口崩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橙皮苷提取率、绿原酸提取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健胃消食口崩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第1次加6倍量水煎煮2 h,第2次加5倍量水煎煮1 h。结论:最佳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产康乐颗粒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产康乐颗粒中干膏得率和黄芩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用水提取,选择溶媒倍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并各取3水平,选择能直观反映提取效率的干膏得率和主要有效成分转移率,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第1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 h,第2次加水8倍量,煎煮1 h。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产康乐颗粒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研究化痰平喘膏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提取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干膏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化痰平喘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煎煮前浸泡1小时,煎煮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第一次加7倍量的水,第二、三次每次加6倍量水。结论根据原处方中药饮片所含成分性质,通过对化痰平喘膏生产工艺几个关键点的研究,确定了化痰平喘膏的生产工艺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产品得率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