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瑞 《新闻传播》2010,(6):130-130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My Radio FM90.0,自2004年创建以来.一直以成熟大气而活力四射。它是全国省级电台中第一家24小时连续播放流行音乐的类型化电台、第一家实施频率品牌经营的电台、第一家真正营造伴随性收听的电台、第一家使用全球领先RCS播出软件的电台。本文以“My Radio”为例.着重探讨音乐广播的特色化品牌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故事广播的孕育及兴起 近年来,广播电台类型化的春风一路从中央吹到地方,各地方电台纷纷开办类型化新闻台、音乐台等。2004年元月改版推出的上海东广新闻台,被称为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纯新闻类型化电台。2005年10月30日东北第一家类型化音乐广播大连音乐台开播,它以“打造城市背景音乐”为频率定位,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城市电台最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电台。2006年3月28日开始,改版后的南京音乐台定位于江苏地区最专业的流行音乐频率。兼容新闻资讯,节目形态(Format)严格执行AC(当代成人流行音乐电台adults contemporary)节目标准,成为江苏省内第一家完全按照类型化模式操作的电台。  相似文献   

3.
张春博 《传媒》2015,(23):40-41
类型化电台是频率不再分拆时段播出各式各样的节目,而是以频率为整体打造统一风格的电台.2002年,国内首家类型化音乐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正式落地,由此开启了国内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发展之路.从那以后,国内各级类型化电台迅速崛起,为传统广播注入了新活力,类型化广播也因其特色鲜明,成为全媒体时代音乐广播发展的一大突破口.对此,本文结合类型化广播发展的现状,探讨其发展的障碍与应对策略,以期为音乐广播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涛  李新建 《中国广播》2012,(12):97-I0005
音乐之声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类型化音乐电台,以纯粹的节目内容、独特的运行模式、精准的目标定位,开启了中国广播类型化运营的全新时代。为中国广播史册镌刻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闪光标识,以“品质节目”和“品牌活动”,成为全球华语流行音乐最具领先性的指标电台。  相似文献   

5.
张静 《东南传播》2012,(6):144-145
类型化音乐广播必须具备受众认可的音乐前提下,好的主持人、好的节目串联词也是类型化电台可以保持并继续向前发展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所谓串联词,就是要把除音乐之外的前后内容连接起来。串联词不同于新闻导语,新闻导语仅仅是文章内容的概括,而串联词要承上启下,使节目在语言的表达上更具有连贯性。类型化电台的串词还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流行、最贴近的内容和听众分享,本文以开播至今已经八年的福建汽车音乐调频为例,全篇细致地讨论了类型化音乐广播在串词方面的重要性和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平安 《传媒》2016,(8):41-42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在22年的发展历程中,吉林音乐广播多次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国广播文艺奖、优秀广播剧评选等活动中斩获殊荣,并由此成为国内知名的地方音乐广播电台.其积极向上、时尚动感、高雅清新的节目特色,在赢得了行业内外一致好评与认可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以纯音乐节目为主导,以娱乐信息为烘托”的独特传播形态.近些年来,吉林音乐广播还主动与广东音乐台、北京音乐台等20家国内知名电台展开合作,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升自身作为专业音乐电台在整个东北地区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总的来看,吉林音乐广播的成功离不开其在受众需求、内容生产、品牌建设与价值引领等四个层面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7.
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在地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福建省唯一一家类型化音乐电台,福建音乐广播用了五年的时间探索类型化音乐台的发展之路。本文从听众需求、节目编排、核心内容、活动推广等方面对类型化音乐电台的在地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彬娜  张楠 《传媒》2016,(22):42-43
2005年,成都电台文化休闲广播正式上线,成为国内首家24小时滚动播出的城市电台,由此开启了中国音乐类型广播的发展之路。类型化广播是指频道不再分时段去打造不同栏目,而是集中频率阐释节目定位、传播节目文化、维护特定受众群。简单来讲,就是受众在任何时段打开该频道,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同一类别的,无需为了接收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在固定时间锁定某个固定频率,这就极大地拓宽了受众对整个频道的接受程度。据调查显示,在所有类型化频率中,音乐类广播最受听众喜爱。2015年8月赛立信常规收听市场风云榜显示,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41个城市当中,至少有一个到两个音乐频道入围各地区排行榜前五位。其中,北京音乐广播排在北京收听榜第三位,市场份额为10.4%;上海流行音乐广播动感101和上海流行音乐广播Love Radio分列上海收听榜第一位和第四位,合计市场份额23.3%;天津电台音乐广播排在天津榜单第二位,市场份额高达21.6%。探究音乐广播电台的品牌创建之路,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音乐广播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可为我国其他类型化广播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汪茜 《新闻世界》2014,(5):45-47
类型化电台以其低成本、受众定位明确精准等优势,在各地成长的势头很快。某一地区往往汇集好几家类型化电台,彼此之间差异日益减少。用类型化的运营思路管理传统的栏目化节目,使之既保持栏目化特色又能实现稳定的节目质量,将成为一种广播运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陈健声 《视听》2016,(12):18-20
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音乐之声"横空出世,成为内地首家类型化的流行音乐专业频率。自此全国各地类型化电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我国广播电台的类型化水平还处在相当初级的阶段,现有的类型化电台多分布在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在一些中小城市或欠发达地区,类型化电台尚未成气候。尽管类型化电台的数量不多,但其发展潜力却不可小觑。本文仅以贺州交通音乐广播为例,探讨了贺州交通音乐广播在类型化音乐电台定位和节目编排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试图为地市级广播频率的类型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广播正在走向“窄播”的时代,尤其各电台的音乐广播更是随着电视的挤压和网络的发展日渐趋于个性化,听众对音乐广播的感知,从一个个单一音乐节目细节式的体验,逐渐变成了对各个音乐频率整体的感觉。听众不再有耐心地去等待某一个特定音乐节目,而希望一个音乐频率播出的音乐内容是相对恒常、稳定、带有陪伴性的,因此办类型化电台成为了如今音乐广播工作者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广播已经步入了频道专业化时代,目前国内各地电台都已经或正在进行频道专业化改革,由广播向窄播转变。其中发展态势较好的是交通台和音乐台。台湾类型化电台较大陆出现的早,音乐电台的类型化发展特点是小型化、民营。笔者经实地探访台湾四家类型化音乐电台后发现,其在整合营销和节目形态整体设计上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音乐广播作为一个专门类型的电台,就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制作特定风格的音乐节目,从而满足受众喜好和需求。要做成功一个音乐广播,必须考虑一些要素。这些要素,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对整个电台运行的把握,具体来说就是对整个节目的听众的定位、节目的编排、活动的创新、广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对于类型化广播来说,没有目标受众就没有市场,做好了目标受众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就等于做好了市场定位。针对受众细化和差异化定位,具体到不同的类型化音乐广播,将有不同的音乐选择和节目设计方案;同时,还要围绕品牌理念,做好节目互动和活动开展;及时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的发展成果,引入互联网思维,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发展,移动人群的大幅增多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广播听众创造了多种声音场景的收听可能。根据出行时段的长短和各类收听场景的受众心理需求进行节目设置,并凸显电台主播的情绪引导和资讯传递功能成为许多电台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笔者根据福州音乐广播女主播团队近年的实践,阐释类型化音乐电台新场景下女主播的语感要求。  相似文献   

16.
俞晓帆 《视听界》2009,(6):111-112
今年以来,常州电台围绕定位和目标受众,开门办广播,打造“看得见的广播”,举办了“走进社区”等多场丰富多彩的大型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每月部举行歌友会、节目户外现场版等,拓展了广播优势,显示了电台的独特魅力,不仅赢得了广大受众的普遍赞誉和支持,还树立了品牌节目和名主持人形象,扩大了电台的社会影响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鲁艳 《新闻世界》2012,(9):78-79
自从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改版成功后,全国各地类型化电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对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类型化的改革,应做进一步深入研究,结合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出最适合本地的类型化广播。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媒体环境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为与之相适应,传统广播电台也做出了相应的变革,在媒介形态变迁的大环境下引入了新的表现形式——类型化电台.类型化电台诞生于美国.最早出现的类型化电台是音乐台,与传统的专业化电台相比较,类型化电台强调节目内容的统一性,节目的定位更为细致和个性化.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类型化电台已成为传统广播中的一支生力军,是我国广播媒体的重要模式之一.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节目主持人结合类型化的相关特性,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成为了广播节目与听众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类型化音乐电台主要由音乐与资讯两方面构成,二者的最佳配置是类型化音乐电台成功的关键。现阶段,我国类型化音乐电台仍维持着电脑编排与人为调整相结合的模式,后者的目的在于增强电台的可识别性,使目标受众最大化。本文从与人为调整相关的内容编排与形式编排两方面探讨类型化音乐电台的编排特色,以期从中发现类型化音乐电台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类型化电台概念由国外引进,成为解决两大难题、应对受众细分时代的重要法宝。但湖北的听众格局并不适合全盘接受,照搬美国类型化广播的模式和以"京沪"为代表的本土化格式电台的发展思路。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FM1026在不具备音乐、新闻、交通等格式化广播的传统专业优势背景之下,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格式化之路,那就是:综合型广播和专题类节目的格式化。本文通过分析FM1026在类型化转变过程中遇到的听众背景、棘手问题、实践举措和创新思维,归纳了在专题节目基础之上如何做到格式化布局和品牌化栏目的有效统一,以及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国内类型化广播电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