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煤矿救生舱加强肋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矿救生舱正成为矿工井下逃生的重要装备,其结构强度直接决定了矿工的生命安全。为提高救生舱强度,提出了2种不同截面的加强肋,通过力学理论分析比较其性能指标优劣,并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使用2种不同加强肋引起的最大变形分别为1.385 mm和2.26 mm,根据变形程度的大小同时考虑安装空间,加工难易等实际因素,最终决定采用T形截面加强肋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对目前国内外移动式救生舱舱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避免以往救生舱舱体结构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款新型的救生舱舱体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设计的救生舱舱体模型进行了规范要求的瓦斯抗爆强度数值模拟试验,得到了其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并在考虑救生舱舱体满足抗爆冲击性能和低成本要求条件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该救生舱舱体模型进行了参数优化,为煤矿井下移动式救生舱舱体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6,(1):237-240
提出一种新型12人矿用可移动式轻型救生舱舱体结构。通过模拟分析方法检验其结构强度,并经优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舱体适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的抗冲击能力,改型后,与同一断面尺寸的救生舱结构型式相比,总质量减轻约50%,在满足了结构强度要求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7,(9):198-200
针对救生舱舱门在煤矿救生系统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提出了一种新型圆形煤矿救生舱舱门结构,对其抗冲击结构及锁紧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抗冲击结构进行强度分析,并基于结果对结构进行优化,优化验证结果表明,舱门的安全系数由优化前的1.6提高到了3.1,满足了救生舱的设计使用要求,对救生舱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在井下瓦斯爆炸时承受冲击载荷,笔者对其舱体结构抗爆强度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得出了救生舱舱体结构承受正面冲击压力时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救生舱结构能够承受的最大冲击压力,并针对危险区域,对救生舱舱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舱体结构抗冲击能力比优化前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6.
结合KJYF-96/12型可移动式救生舱在煤矿的实际使用工况,对其壳体强度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数值计算结果。并将该救生舱放于模拟巷道,利用混合瓦斯与煤尘作为介质实施爆炸,采集爆炸过程中救生舱的力学性能数据;将数值计算结果和爆炸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数值计算结果与爆炸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所用仿真数值计算方法正确、适用,该救生舱舱体强度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迅 《煤矿机械》2014,35(9):112-114
介绍了常用救生舱的组成及功能,分析了国内外救生舱发展及研究现状,总结了煤矿井下救生舱的关键技术与研究。为研究煤矿井下救生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矿用救生舱在发生矿难事故时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救生舱中空调系统在避免高温热害、保障避难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当前常用的矿用救生舱空调系统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一次、二次循环形式冰蓄冷空调的分析比较,表明一次循环形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基于试验数据,对一次循环形式冰蓄冷空调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救生舱舱体结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煤矿井下救生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分析国内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了救生舱舱体的基本结构设计,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Workbench对舱体进行了静载分析,讨论了救生舱舱体的基本结构形式,为救生舱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并提出今后救生舱舱体的设计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救生系统由井下救生舱,井上设备和连接线缆等三部分组成,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冒顶坍塌、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水,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通过舱内应急电话,引导外界救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不同外壳形状进行容积、应力、最大变形的参数分析,初步探讨了选用倒圆弧型做为优先的外壳形状设计。  相似文献   

12.
山西中村煤矿抢险救援快速钻井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7月2日,山西中村煤矿发生突水事故,12名矿工被困井下。采用CMD100型车载钻机、空气潜孔锤钻井技术准确钻孔至离地面114m的巷道中心,快速建立了生命通道,给井下被困矿工送去急需的给养,为进一步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最终8名被困矿工成功获救。本文介绍了该次矿山抢险救援中2号食物补给井的快速钻井施工技术,并对矿山应急救援钻井专业队伍建设和装备配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抑制高危岗位矿工违章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有限理性角度出发,引入安全管理者奖励机制,建立煤矿高危岗位矿工违章行为与安全检查员检查行为博弈模型,构建行为收益感知矩阵,对博弈双方的复制动态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检查力度和惩罚系数一定时,管理者对矿工施加的奖惩方式,主要取决于矿工的风险规避系数;在对一线矿工违章操作施加的惩罚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安全检查员加大对一线矿工的检查频率和力度,可以减少违章操作次数;在安全检查员对矿工检查力度不变的情况下,管理者加大对矿工违章行为的惩罚力度,也可以抑制违章行为。  相似文献   

14.
张强  巴茵  郝亮 《煤矿机械》2012,(9):225-227
概述了我国煤炭开采中安全事故多发的事实,发展煤矿救援设备迫在眉睫,具备现实意义。介绍了提升式救生舱的发展现状,列出SYLRC-550M救生舱的一些性能参数、工作原理及关键结构。展望了煤矿救生设备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矿工罹患尘肺病的可能,以内蒙古某煤矿矿工为研究对象,在职业病与粉尘防治相关知识、粉尘防治的态度及行为(知、信、行)等方面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取发放宣传单、开展讲座、知识竞赛等措施对矿工粉尘防治"知、信、行"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的数据发现,干预后矿工对职业病及粉尘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提高10%以上,矿工粉尘防治态度与行为显著改善。研究表明,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矿工粉尘防治"知、信、行"模式进行干预能有效提高矿工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软件AUTODYN,运用流固耦合原理,分别对矩形截面,圆形截面,拱形截面救生舱进行爆炸模拟分析,得出这3种不同截面救生舱在爆炸流场中表面冲击载荷分布。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这3种救生舱中,拱形截面救生舱表面冲击载荷最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Dijkstra算法的矿井安全救援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安全是矿山资源开采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是矿山安全的核心问题。针对矿山事故中矿工的安全救援问题,建立了基于改进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矿井疏散系统模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基于VB和ArcEngine构建了矿井安全救援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18.
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救援成功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2月25日,平邑某石膏矿发生垮塌事故,多人被埋井下。救援人员经过共同努力,将被困井下36天的4名幸存矿工成功救出,创造了中国矿山救援史上第一个通过地面打孔救援的案例。针对该案例,对矿山事故救援、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及治理、地面钻进大口径钻孔应急救援技术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辱虐管理对矿工安全偏离行为的影响机制,引入组织公平感作为中介变量,利用山西省煤矿企业的224份有效问卷数据,构建影响关系理论模型,分析辱虐管理、组织公平感与矿工安全偏离行为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辱虐管理与组织公平感的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及分配公平均显著负相关;辱虐管理显著正向影响矿工安全偏离行为;组织公平感各维度均显著负向影响矿工安全偏离行为;组织公平感在辱虐管理与矿工安全偏离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树荣  王洪权  王旭 《中国煤炭》2012,38(7):102-104
为了提高矿井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开展了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与应用工作.通过对设施类型、合理位置及安全性能的分析,探讨优先建设硐室模式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以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矿工安全避险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