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进行检测。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60只正常眼和120只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频谱波形,血流参数,测定收缩期流速(PSV)、舒张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脑动脉硬化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较正常组波形发生变化。PSV降低,RI、PI,升高(P<0.01)。结论: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视网膜动脉血流,依靠其波形、各血流参数可以判定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对2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0只眼)和80例正常对照者(健康体检者,160只眼)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双侧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结果正常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频谱图形呈三峰二谷或斜三角形;脑血管病患者频谱形态发生改变,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较正常对照组缓慢,RI值显著增大(P<0.05~0.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较健康人缓慢,RI值增大;高频彩超可用于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硬化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检测35例正常对照组3、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和31例晚期肝硬化患者眼动脉(O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和阻力指数(R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早期肝硬化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Vs升高(P0.05),RI降低(P0.05);晚期肝硬化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Vs升高(P0.01),RI升高(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眼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符合全身高动力循环状态,但随病程进展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寻找最敏感、重复性最好的血流参数指标。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0只眼及50例正常对照组100只眼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并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患者眼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降低,阻力指数升高(均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Vs、Vd降低,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升高(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与眼动脉血流速度比值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病高眼球后动脉血流变化的多普勒超声参数为眼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6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用免疫凝集抑制法测定全部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Vmax,Vmin均低于正常组(p<0.05),RI高于正常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速度呈负相关,与RI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且发生在视网膜血管形态学改变之前,与血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的血管阻塞部位。方法 对30例31只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颈动脉及颈内动脉的血流情况。结果 30例31只眼患者均测不到视网膜中央动脉的红色血流柱,血流频谱消失,28例28只眼,眼动脉血流速度在正常范围内,2例3只眼,眼动脉未见明显的红色血流柱,血流频谱消失,5例颈动脉及颈内动脉未见明显异常,23例颈动脉及颈内动脉可见动脉内膜增厚,2例可见颈动脉或颈内动脉大的斑块形成。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明确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血管阻塞部位,辅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结合X线血管造影 ,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方法 患者组 2 3例 ,病变血管 3 9条。二维超声观察肾形态大小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狭窄肾动脉血流形态 ,多普勒血流频谱观察肾动脉最大血流速度 (Vmax)、最小血流速度 (Vmin)、阻力指数(RI)、加速度 (ACC)和加速时间 (TA) ,并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及正常对照组结果比较。结果  2 3例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肾体积均较对照组偏小 ,肾动脉内径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形态及狭窄类型与X线肾动脉血管造影高度一致。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的Vmax、Vmin、RI、ACC和T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彩色血流束形态与肾动脉狭窄类型有关 ,多普勒血流频谱参数具有明显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8.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视网膜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雄性成年 Wister大鼠 7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 ,实验组经链脲佐素腹腔注射诱导成糖尿病大鼠模型。两组大鼠均分别于 4周、 8周和 12周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的血流动力学 ,分析其收缩期最大流速 (Vmax)、舒张期最小流速 (Vmin)、 E/ P(Vmin/ Vmax)、阻力指数 (RI)和搏动指数 (PI)的变化。检查完毕即摘除大鼠眼球 ,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的制作和观察。结果 :4周时实验组大鼠 CRA血流动态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8周时 ,实验组大鼠 Vmax、Vmin以及 E/ P均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 (P<0 .0 5) ;12周时 ,与同期正常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大鼠 CRA血流的 Vmax、 Vmin及 E/ P明显降低 (P<0 .0 5) ,RI和 PI显著增高 (P<0 .0 5)。而光镜下实验组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观察仅在 12周发现视网膜的早期病变。结论 :在早期糖尿病 ,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于视网膜血管病变出现之前早期发现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异常 ,提示视网膜血流供应和灌注的不良可能在 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其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状况,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的病变关系。方法选颈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有明确颈内动脉粥样硬化造成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54例,其中轻度狭窄28例(直径狭窄率<50%),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26例(直径狭窄率≥50%)。对照组40例,为彩色多普勒证实无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测量入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眼动脉的各项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以及血管阻力指数(RI)。结果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会发生相应变化,其中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组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参数改变最明显。而眼动脉各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颈内动脉狭窄可影响视网膜中央动脉供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明确颈内动脉及眼部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分期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价视网膜中央动脉流速曲线参数的超声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分别对CRVO非缺血型组48例(病变眼49只),缺血型组44例(病变眼48只)行视网膜中央动脉流速曲线参数的检测。另选择动脉硬化患者85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CRVO组与对照组各项血流参数比较,舒张末期流速(EDV)下降(p<0.0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RI)增高(p<0.01),收缩期流速峰值(PSV)无明显差异(p>0.05)。缺血型组与非缺血型组各项血流参数比较,两组间的血流参数,经X2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随着CRVO的程度增加,视网膜中央动脉RI增高,视网膜缺血状态越明显,两者呈正相关。而EDV降低,呈较明显的低灌注、高回流状态。应用彩超评价CRVO对视网膜中央动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度近视眼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血流动力学及其在近视眼病理改变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ATL超9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26例高度近视眼、17例轻中度近视眼及26例正常对照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进行检测。结果:高度近视组、轻中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流参数比较:OA血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CRA、PCA的收缩期(PSV)、舒张期(EDV)、平均血流速度(AV)流速均减低, CRA的阻力指数(RI)升高(P<0.05)。轻中度近视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患者CRA、PCA血流速度减低,表明视网膜及睫状血管系统血液灌注不足,可能是引起其病理性眼底改变的因素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研究眼底血管、高度近视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静脉(CRV)血流检测,结合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结果,研究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右下腹腔内一次性注射Streptozotocin 60 mg/kg诱导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52只,分别于成模后1、2、3、4、5和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I)检查,检查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出左眼球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PAS染色.糖尿病大鼠成模后1~6个月分别标记为DM1、 DM2、 DM3、 DM4、 DM5、DM6.结果 DM1时,CR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PSV)减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病程延长,PSV、舒张末期血流峰值(EDV)和平均流速峰值(MV)减低持续减低,在DM6达到最低水平;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CRV血流参数在DM5、6时显著增高;DM3,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DM4以后,周细胞逐渐减少,内皮细胞逐渐增多,逐渐出现大量的、闭塞的血管和血管瘤.结论 CRA的PSV、EDV的改变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出现病理改变之前,是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血流变化最敏感的指标;MV、PI、RI的改变提示视网膜微血管病理性改变的发生,与血管闭塞和大量无灌注区的形成有关.通过对CRA、CRV血流参数的变化的观察可以推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规律.方法 NVG 患者45例(NVG组),共45只眼(单眼患病),正常成人28例(对照组),56只眼.观察两组眼压和视野的变化,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开角型与闭角型NVG患者早期和中晚期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短动脉(SPCA)的峰值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VG 患者早期各主要动脉的PSV、EDV及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晚期时NVG组眼动脉和SPCA的PSV与R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SPCA的EDV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开角型NVG患者中CRA的PSV和ED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RI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眼动脉和SPCA的PSV和RI值的显著增高与分型无关,RI值是判定患眼局部循环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观察视网膜脱离后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采用CDI对54例单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眼动态(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及阻力指数(RI)进行测量,以对侧正常眼作对照。结果:网脱眼CRA的Vmax降低,RI升高;网脱眼OA的Vmax降低,并随年龄增长明显下降,而网脱眼CRA和OA的Vmin以及OA的A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视网膜脱离后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速度下降,眼动脉血流速度与年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青光眼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113例不同类型青光眼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36例(66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AG)40例(76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CAG)37例(71只眼)及正常人40例(80只眼)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测定血流参数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较,各组青光眼的OA,SPCA 及CRA 的PSV和EDV有明显下降,尤以EDV的下降显著(P<0.01),而RI明显增高(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② ACAG组与CCAG组眼部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 POAG组三支动脉的EDV较ACAG组及CCAG组减慢,而RI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④各型青光眼眼部血流参数均呈低流速高阻状态.结论不同类型青光眼均存在局部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环障碍;CDFI对视神经乳头血流改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用药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检测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anterior ischemic opticneuropathy,AION) ,以探讨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 CDFI检测 50例 (62只眼 )临床诊断为 AION患者的眼动脉 (ophthalmic artery,OA)、视网膜中央动脉 (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鼻、颞侧睫状后短动脉 (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SP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时间平均最大血流速度 (time averaged maximum velocity,TAMX)以及搏动指数 (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 (resistance index,RI) ,并与 2 5例 (50只眼 )正常对照组及 53例 (73只眼 )视神经萎缩组的相应的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AION组 SPCA、CRA的 PSV、EDV及 TAMX明显降低 (P<0 .0 1 ) ,SPCA的 RI明显升高 (P<0 .0 1 ) ,PI轻度升高 ,CRA的 PI及 RI轻度升高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CDFI可以准确反映 AIO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有助于 AION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早期视野改变的青光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早期视野改变的青光眼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OCTO-PUS101野计检查明确有早期视野改变的青光眼患者22例(30只眼)和正常眼18例(31只眼)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比较各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 青光眼组患者PSV及EDV均较正常明显降低,P值〈0.01,RI在两我明显差异。结论彩色多民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o evaluate ocular hemodynamic changes using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maging (CDI) with an emphasis on unaffected eyes of patients with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

Methods

Twenty-seven patients with active CSC and 25 controls were analyzed using spectral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 and CDI for choroidal imaging and evaluation of retrobulbar vessels, respectively.

Results

Resistive index (RI), pulsatility index (PI), and 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 of the ophthalmic artery (OA) and PSV, end-diastolic velocity (EDV), and mean velocity (Vmean) of the central retinal artery (CRA) in the patient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RI and PI of the CRA were greater in the patient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RI, PI, PSV, and Vmean of the OA and PSV, EDV, and Vmean of the CRA in the patients’ unaffected eyes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CT measurements of central choroidal thickness (CCT) of the affected eyes in the pati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unaffected eyes in the patient and control groups; that of the unaffected eyes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Hemodynamic changes in OA reflect choroidal hyperperfusion. Hemodynamic and OCT changes in the unaffected eyes of the patient group suggest CSC as a bilateral disorder and the systemic nature of the diseas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may aid in the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response and the follow-up of disease, providing a new insight into manag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近视眼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与眼轴、眼压等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中度近视(26例,52只眼)、高度近视(23例,44只眼)患者和正常人(25例,50只眼)的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小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以及眼轴、眼压等进行检测。结果:近视眼患者眼动脉的PSV、EDV及RI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短动脉的PSV、EDV比正常人低(P<0.05),RI比正常人高(P<0.05);中度近视眼组与高度近视眼组比较,睫状后短动脉的EDV、视网膜中央动脉的EDV、RI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视眼眼轴、眼压与正常人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近视眼眼底血管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屈光度进一步加深、视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