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TJZ-1叶型在吸力面的局部区域存在压力突跳,通过CFD计算优化,使TJZ-1优化叶型在对应的叶型修型区中的压力波动比原始叶型减弱许多,并经平面叶栅和环形叶栅试验表明,优化后的TJZ-1叶栅气动性能良好,同引进叶栅的气动性能处于同一水平.图12表1  相似文献   

2.
利用CFD软件NUMECA中的叶轮机械优化设计模块DESIGN-3D,对1组动力透平静叶栅在进口攻角分别为4.12°、-5.88°、-15.88°、-45.88°、-65.88°5种工况进行了气动性能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叶栅在该5种工况下等熵效率均有所增加,总压损失均有所减小。分析叶栅叶型优化前后的流动特性,发现叶型优化后叶栅的二次流在各工况下均有所减小,并且对叶栅在大负攻角下的分离流动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混流式转轮HL220近下环三组叶栅(圆柱展开的实测直列叶栅、设计叶栅及改进叶栅)的水洞能量和汽性能的实验研究成果,分析了三组叶栅叶型细微差别及其对应的能量汽蚀性能之间的区别,阐述了采用快速、经济的叶栅水洞实验研究来有效改善HL220转轮近下环区域的能量、汽蚀特性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环形叶栅低速风洞上,对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导向叶栅进行了吹风实验.采用五孔球头测针,详细测量了由栅前至栅后7个横截面内气流参数沿叶高和节距的分布;应用墨迹显示技术,显示了沿上、下端壁及叶片面的极限流线谱.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后部加载和较大前缘圆的调节级导向叶栅通过收缩获得了良好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如何提高汽轮机通流部分经济性的问题,主要就提高汽轮机级,动,静叶栅及叶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介绍分析,对如何降低型损,端损,如何考虑M数的变化成型及其它因素对型损的影响都作了叙述,对采用冲动级与反动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特别强调用三元流方法对级进行计算,并对调节级与末级的特殊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曾荣鹏 《热力发电》2013,42(2):26-29
采用FINE/TURBO软件对某弦长100.6 mm,进、出口气流转向角154°,叶型最大厚度16.8 mm,栅距46.4 mm的超音速叶栅进行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FINR/TURBO软件的模拟计算结果与文献[2]中的试验数据吻合较好;H-O-H网格质量明显优于H型网格;在压比较大时,用Euler方程解代替N.S方程解产生的模拟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7.
燃气透平进口热斑迁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气轮机燃烧室出口燃气温度场分布严重不均匀,其中燃气流的高温核心即热斑会加剧燃气透平内部非定常流动和传热的复杂性,引起叶栅的局部过热甚至烧蚀,从而降低透平的可靠性和寿命。研究并揭示热斑迁移机制对于透平叶栅高效冷却技术及非定常气动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至关重要。文中综述了燃气透平进口热斑迁移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介绍了燃烧室特性参数、叶型结构和冷气对热斑迁移的影响规律。有关热斑现象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尚需要更深入的试验和数值研究,文中指出:目前试验和数值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圆形热斑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需要在燃烧室真实出口温度场下实现透平非定常流场和传热的精确测量;关于燃烧室特性参数对热斑迁移影响的研究未考虑湍流强度和旋流等流场特征的影响且缺乏试验数据;叶型结构对热斑迁移影响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需要对热斑与叶排间的"时序效应"及其对叶栅热负荷和透平整体性能的影响机制开展深入的试验研究;最后,还需要对冷却气流与热斑干涉作用及其引起的透平非定常气热性能的变化进行试验和数值研究,从而为透平的高效冷却和气动传热优化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得胜  白新奎  张振民  马翔   《热力发电》2021,50(10):142-149
以自主设计的单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三维气动优化设计模型,在设计点对后导叶进行三维气动优化生成优化叶型,并运用全通道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对后导叶优化前后的风机整体性能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与原始叶型相比,设计点优化叶型风机效率提高了1.1%,风机全压提高了2.1%;非设计点风机效率提高了8.6%,风机全压提高了20.3%。通过进一步对叶轮级内部流场分析可知,无论是在设计点还是在非设计点,优化叶型较原始叶型不仅表现了更强的抗气流分离能力,而且能够有效抑制叶栅通道内低能流体团的径向迁移,因而优化叶型显著减少了叶栅通道内部的流动损失。  相似文献   

9.
压气机跨音叶型设计中大量应用了定制叶型设计技术,目前这种设计方法在亚音叶型设计中也逐渐获得了应用。在设计过程中评估压气机叶型气动性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是常用的手段,研究过程中还可以使用试验结果修正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不同来流马赫数条件下的叶型冲角特性、叶型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和冲角对气流转捩位置影响等内容,研究表明叶栅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和较宽的工作范围;开展了叶栅试验研究,校验了数值计算方法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表明在设计状态下叶栅特性吻合良好,误差很小,在偏离设计状态下,误差较大。最后,根据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拟合并验证了该叶型的冲角-总压损失、冲角-落后角经验公式,可以在后续程序中使用该结果。  相似文献   

10.
超音速透平叶栅造型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技术和特征线成型技术,对超音速透平叶栅型线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C++语言和MFC编程技术开发了设计软件;利用所开发软件进行了某参数下的超音速叶栅设计,并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进行了超音速叶栅的变工况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软件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超音速透平叶栅的型线设计,对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的型线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东汽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的启动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说明了东汽首台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的特点,对其首次启动调试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对同类型机组的启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引进型300MW汽轮机组的热力性能试验情况,对试验的热耗率和出力作了分析说明,并对有关试验的不确定度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陆锦华 《广东电力》2009,22(9):43-45
分析了超临界压力机组汽轮机驱动给水泵盘车卡涩的原因,指出提高汽轮机驱动给水泵盘车转速可有效地防止给水泵卡涩并且有良好的暖泵效果。上海汽轮机厂和杭州汽轮机厂分别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和油涡轮盘车机构来提高盘车的转速,介绍了这两种盘车装置的结构形式和技术特点,并对实际运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从故障率和维护费的角度看油涡轮盘车机构优于变频机械盘车机构。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业方面特别是在电厂各领域的应用,分析几种常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性能,详细地叙述可编程序控制器在东方汽轮机厂一些产品的应用情况,并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深入应用作一定的探讨.图8表1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东方汽轮机厂在MicrosoftExcel平台下按照ASMEPTC6-1996试验规程要求,独立自主地开发出97版水和水蒸汽性质汽轮机热力性能考核试验专用计算软件。该软件已能够完全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对东方汽轮机厂汽轮机性能考核试验工作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邹县发电厂1000 MW机组在自动投入盘车啮合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举例介绍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K156机型盘车、东方汽轮机厂等单位生产的符合常规的盘车装置啮合逻辑。根据国内机组盘车装置逻辑的设计理论分析,提出目前必须修正该1000 MW机组的盘车装置逻辑,以避免盘车装置各部件造成损坏,影响汽轮机在开停机时的正常盘车。  相似文献   

17.
杨冬  舒学芳  张从平 《东方电气评论》2004,18(4):197-200,221
分析了东方汽轮机厂嘉兴600MW汽轮机低压内缸的结构特点,对在装焊过程中如何控制焊接变形及减少焊接应力进行了探讨,并对整个低压内缸的装焊工艺流程作了详细的介绍,这些方法对类似产品的焊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8参1  相似文献   

18.
燃气轮机的生产制造涉及大量新材料、新结构、新制造技术,涉及燃气轮机的空负荷试车及性能测试技术。其国产化包括辅助系统配套及本体制造。文章较详细的介绍了东方汽轮机厂在F级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过程中,针对异种钢薄壁结构件焊接技术、高精度复杂形状的零部件的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压气机动静叶及滑块的喷涂技术、快装式机组总装技术、厂内空负荷试车技术等进行的科研攻关情况。目前东方汽轮机厂所生产燃气轮机的国产化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超临界机组滑压运行参数的合理选取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某电厂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制造的超临界600MW机组在各种工况不同参数的对比试验,得到了机组的最佳滑压运行曲线,有效地降低了汽轮机的热耗率。  相似文献   

20.
李飞 《发电设备》2004,18(6):399-402
介绍了东方汽轮机厂低压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设计情况,详细介绍了液压伺服结构的设计和电气系统的设计。分析了低压全电调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及特点,以及介绍了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