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郑州市5 290 名中小学生牙列错牙合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开展牙列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和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作者于2000-03、2001-03、2002-09、2003-94次对郑州市3所中小学共计5290名中小学生的牙列错[牙合]畸形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天然牙-种植体共同支持式固定义齿受垂直集中载荷时,种植体、天然牙骨界面应力分布情况进行测试,为临床能否使用该方式修复牙列缺损提供生物力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电阻应变计电测技术的方法。结果:天然牙-种植体共同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时,在垂直集中载荷下,随着载荷的不断加大,天然牙-种植体与骨组织界面处的应力值不断加大,最大应力出现在种植体、天然牙根颈部区,种植体与稳固的天然牙共同支持式固定修复时,天然牙与骨界面应力分布较均匀。结论: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在优化临床设计的前提下,天然牙-种植体共同支持式固定义齿是临床可采用的特殊固定义齿,尤其适用于末端游离缺牙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桩核冠修复材料对牙体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不同的桩核冠材料修复牙的牙体应力分析,为临床选择修复材料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建立上中切牙桩核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分析金合金桩核-镍铬全冠、金合金桩核-金合金全冠、金合金桩核-陶瓷全冠和镍铬桩核-镍铬全冠、镍铬桩核-金合金全冠、镍铬桩核-陶瓷全冠6种情况下牙体应力的情况。结果:镍铬合金桩核组牙体内最大Von Mises应力为113.70MPa,金合金桩核组为74.03MPa,较前者降低了34.89%。结论:桩核材料对牙体应力分布和应力峰值的影响明显,而冠材料对牙体应力的影响不大。用弹性模量较低的桩核材料进行修复有助于降低牙体折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人牙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和探讨,为牙疾病的治疗提供相关资料。方法 用ICP-AES法测定了人牙中Cu、Zn、Cr、Mn、Fe、Al、Sr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了基体元素Ca在人牙测定时对上述元素的干扰.讨论了不同年龄、性别、无病牙和有病牙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除Al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增高.Cu的含量不成比例之外,其他5种元素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所测元素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含量范围为:Sr70-226μg/g,Zn74~157μg/g,Al37-58μg/g,Fe3.24-11μg/g,Cr3.03-6.40μg/g,Mn2-3.39μg/g,Cu0.18-1.53μg/g;女性牙中Sr的含量比男性牙中高,而Fe、Mn、Zn、Al四种元素的含量女性略高于男性,Cu和Cr元素的含量男、女基本一致。结论 牙中的微量元素是指示牙疾病的一种因子,可为牙疾病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5岁,因外伤致上前牙缺损,反[牙合],牙槽骨塌陷,影响进食与面容,于2005-01-01由兰州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6.
羟基磷灰石-煅石膏复合材料植入增高牙槽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羟基磷灰石-煅石膏复合材料植入增高牙槽嵴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采用羟基磷灰石-煅石膏复合材料植入增高37例萎缩牙槽嵴患者,术后随访3月,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7例患者牙槽嵴均恢复良好,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羟基磷灰石-煅石膏复合材料植入增高牙槽嵴简便、易行,操作简单,手术效果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牙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颗经临床常规根管治疗无治愈希望的根尖周炎患牙,行即刻原位牙再植术。结果:经5-10年观察,根尖周炎根管治疗失败后,采用牙再植术治疗的临床成功率为87.50%;再植5年以内、5-10年、10年以上患牙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人根管治疗失败患牙开展牙再植术,可以挽救许多治疗无希望的患牙。  相似文献   

8.
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人工骨修复材料-倍骼生治疗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方法:牙槽突裂患者39例,年龄6-12岁,随机分成2组,A组25例。用自体髂骨松质骨行牙槽突裂移植修复;B组14例,应用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结果:A、B两组牙槽突裂植骨区X线片均示成骨良好,尖牙可在植骨区萌出。经统计学分析,A、B两组牙槽突裂植骨术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无显著差别.但不同牙槽突裂类型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有显著差别,即完全性牙槽突裂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显著低于单纯性牙槽突裂组。结论:新型骨修复生物活性材料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骨性裂隙区可以成骨,尖牙可在移植区萌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套筒冠修复多数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多数牙缺失病例采用套筒冠可摘义齿修复,观察修复体对基牙及牙槽嵴的影响。结果:经过2-4.5年观察,修复体临床效果良好,咀嚼功能好,基牙无松动,牙槽嵴吸收延缓。结论:套筒冠固位体修复多数牙缺失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30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年龄19~26岁.平均年龄22.5岁。所有患者均经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术前正畸旨在排齐牙列,去代偿,协调上下牙弓,平整[牙合]曲线,建立术后良好的咬合关系。术后正畸进一步排齐牙列,精细调整[牙合]关系。治疗前、后摄取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30例患者术后面形改善,上、下牙弓协调。咬合关系良好。测量数据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能获得功能和美观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编辑部启事     
本文采用3M玻璃离子或夹层技术修复磨牙龋病,比较其效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选择来我科就诊的磨牙龋病病例,共80例114牙.年龄6岁-68岁,男45例68牙,女35例46牙,随机分2组,实验组用3M玻璃离子修复,41例56牙,对照组用夹层技术修复,39例58牙。  相似文献   

12.
乳牙期替牙期前牙反(牙合)100 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牙期、替牙期的前牙反[牙合]多为牙源性及功能性反殆,前者即单纯性反殆,此型前牙反[牙合],磨牙中性,上下颌比例正常,面型尚好;功能性反[牙合]下颌可后退至前牙对刃,由于某种机制造成下颌长期过度前伸。近8年来笔者对100例2-12岁患者前牙反[牙合]就病因及治疗等做如下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双侧鼻腔异位牙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31岁,2001—08月发现右侧鼻腔有1个牙,在外院摄上颌咬合片示:双侧鼻腔内各1个牙,右侧已萌出,左侧未萌出。于2002-01—27日人我院就治。全身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鼻中膈居中,左鼻腔正常,右鼻腔底部见-白色异物,触之质硬,不活动,为1个牙齿。形似尖牙大小,牙尖朝上,牙槽突及腭部无异常,上下颌牙无缺失。无异物塞人鼻腔史。于2002-01—30日于右侧鼻腔底及牙周边给予麻黄素、地卡因棉片收敛鼻腔黏膜,异位牙基底部行局部浸润麻醉,再用牙龈分离器分离牙周边鼻腔黏膜,持针器挟持异位牙,左右摇松而拔除。创面用纱条加压止血,1d后抽纱条无出血,治愈出院。2年后左侧异位牙长人鼻腔,于2004—10来我院门诊就治,I临床检查情况与上次右侧鼻腔相同。同月15日拔除。  相似文献   

14.
成人骨性Ⅰ类错(牙合)双颌前突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Ⅰ类错[牙合]前突患者,以期取得面貌及咬合关系的改善。方法选择10例成人骨性Ⅰ类错[牙合]双颌前突患者,通过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联合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建立良好的上下颌咬合关系,面型改善;SNA、SNB显著减小。结论成人Ⅰ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能快速地、有效地获得满意的咬[牙合]功能及侧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牙种植体-骨整合取决于种植部位的骨质量和骨数量。骨质疏松症可以引起皮质骨变薄,松质骨骨小梁减少、变细,Ⅰ型胶原含量降低,因此被认为是影响种植体-骨整合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牙种植体-骨整合率成为当前口腔种植领域的热点。本文试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对骨整合作用的影响以及药物干预等方面,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对牙种植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常因牙体缺损、牙龈萎缩造成后牙食物嵌塞,引起食物嵌塞处牙龈发炎,影响进食及牙间支持组织的健康。笔者收集我科1996-2004年后牙食物嵌塞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综合治疗后,行金属烤瓷联冠修复,复查4-5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埋伏多生牙(embedded and multiple teeth in children,EMTC)的拔除难度及方法。方法: 对178例250颗EMTC进行锥形束CT (cone-beam CT,CBCT)检查,根据埋伏多生牙与恒牙的相邻关系分为3型。I型为多生牙位于恒牙的冠端,Ⅱ型为多生牙位于恒牙的体部,Ⅲ型为多生牙位于恒牙的根端。根据埋伏多生牙牙体形态分为2类。A类,与牙冠-根中轴形成的畸形角度<90°,牙体直形畸形;B类,与牙冠-根中轴形成的畸形角度>90°,牙体钩形畸形。根据各型埋伏多生牙的位置和畸形分类、恒牙的发育状态、拔除难度,选择时机拔除。结果: 拔除难度Ⅰ-Ⅱ级为Ⅰ型、Ⅱ型的A类l76颗,在相邻恒牙尚未完全发育时,作即刻拔除。拔除难度Ⅲ级为Ⅱ型A类12颗、Ⅲ型B类62颗,在相邻恒牙基本发育后,作延期拔除。本组EMTC均完全拔除,无相邻恒牙损伤。结论: 根据EMTC的临床位置分型、牙冠-根畸形的临床分类预测拔牙的手术难度分级,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98例唇腭裂患者牙颌面畸形的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伴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0年6月期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香港大学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98例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患者,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0.5岁。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完成正畸治疗,排齐牙列,关闭间隙等。上颌骨手术采用标准化截骨前移手术,伴牙槽裂的患者同期行髂骨取骨植骨术。手术方法包括:①牙槽裂已植骨修复者。采用标准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术;②牙槽裂未植骨修复的单侧腭裂患者,采用改良上颌骨截骨手术,即非裂侧用Le Fort Ⅰ型截骨术,裂隙侧采用牙槽骨截骨手术(Schuchardt法),同期行牙槽裂植骨术;③牙槽裂未植骨修复的双侧腭裂患者,采用前颌骨截骨手术(Wunderer法)和双侧上颌骨后份牙槽骨截骨手术(Schuchardt法),同期行牙槽裂植骨修复术。骨间采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随访时间1/2—5a。平均2.6a。结果 术后患者的面型均取得了明显的改善,面部比例协调,咬合关系相对稳定。结论 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的效果稳定,应该作为这类畸形治疗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龋病及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20080567后牙复合树脂修复各类洞形4年临床疗效评估/叶楠…∥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007,17(5).-286~288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2003-10-10出生,因家人发现其上颌前牙萌出异常,于2004-06-19来我科就诊,诉患儿7个月时下颌前牙正常萌出。检查见:患儿发育正常,71、81完全萌出,51、61未萌,牙槽嵴丰满,52、62位置各有一牙龄萌出,牙齿颜色及形态正常,家庭未见类似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