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天然D-型氨基酸生物转化中酶的纯化及其基因序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D-海因酶 (D- Hydantoinase,HDTase )和 N -氨甲酰基 - D-氨基酸酰胺水解酶 (D- Carbam oylase,DCase )是医药和食品工业上用于生物转化 D-型氨基酸的酶。为了用人工酶替代现用的天然酶转化工艺 ,我们用热变性、硫酸铵分级及 Q - Sepharose、Phenyl- Sepharose、Superose12等多步柱层析 ,从现用菌株 No.2 2 6 2中纯化了 HDTase和 DCase,二酶均达到 SDS- PAGE纯 ,经 N -端序列分析 ,HDTase和 DCase的 N -末端氨基酸序列分别为 :MDKL IKNGTI和 MTRQKIL AF。首先 ,根据酶的 N -末端氨基酸顺序推论并合成了正向多核苷酸简并引物 ,然后按蛋白质数据库资料 ,在比较不同菌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基础上 ,化学合成了数对反向多核苷酸引物 ,以菌株 No. 2 2 6 2基因组 DNA为模板 ,经 PCR扩增获得了 HDTase的部分基因序列 (~ 70 0 bp )和 DCase的全部基因序列 (912 bp ) ,为使人工酶用于非天然 D-型氨基酸的生物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姜皂苷水解烟曲霉的分离及其β-糖苷酶性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黄姜皂苷的清洁生产, 从自来水中筛选能用于黄姜皂苷生物转化的微生物并研究其粗酶的性质。首先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自来水中能水解黄姜皂苷的微生物, 利用TLC法和HPLC法分析微生物的转化效率。然后采用比色法测定粗酶β-糖苷酶活性的最佳反应条件并检验其热稳定性。最后以典型螺甾烷型皂苷延龄草苷为底物, 探讨该粗酶用于黄姜皂苷生物转化的可能性。筛选所得最佳菌种为烟曲霉, 其粗酶在65℃ pH6.0条件下活力为4.1 U/mg, 为筛选所得另外两种真菌的2.7倍和2.6倍; 含有1.5 mol/L硫酸铵时, 其粗酶活性在65℃放置48小时后还剩余77%; 该酶对延龄草苷的水解反应在24小时达到平衡, 皂素的得率达56%。首次报道了烟曲霉及其粗酶对黄姜皂苷的生物转化, 其粗酶的热稳定性远高于其他耐热性β-糖苷酶, 且对延龄草苷的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天然活性成分生物转化的微生物、特异酶以及其应用.中草药等植物中含有的主要天然活性成分,人体难吸收、活性低.为了得到易吸收、高活性的天然有效成分,筛选了一批新微生物,发现一批新型特异的天然成分转化酶;研究了生物转化制备高活性天然成分单体、异构体混合物组、活性中草药制备.  相似文献   

4.
外界条件对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培养条件——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培养时间等对产几丁质酶的影响;探讨了几丁质酶活性与几丁质浓度、粒子大小、酶解温度、pH值的关系;从而获得了高活性几丁质酶的培养条件及生物转化几丁质废物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水含量对有机溶剂中脂肪酶催化有机硅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的影响。水含量可影响酶生物转化反应的反应速度,化学反应平衡及化学反应最适温度,在正己烷有机溶剂中酶催化有机硅醇酯化反应的最适水含量为0.06(w/w)%。  相似文献   

6.
应用来源于粪产碱杆菌的青霉素G酰化酶催化合成头孢克洛,并对生物转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反应条件:pH 7.0、25℃、磷酸钠缓冲体系、加酶量3 U/mL和底物浓度60 mmol/L时,转化率达到85%,表明粪产碱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力.研究了新型分离纯化方法,经过树脂分离的产物纯度超过95%,主要杂质含量小于0.5%,可以达到药典要求,为生物法合成头孢抗生素走向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分别制备了4-甲氧基青藤碱、1-溴青藤碱和10-去氢-3-酮-青藤碱,并利用富含多酚氧化酶的真菌Coriolus unincolor和Antrodiella albocinnamomea对3种衍生物进行了微生物转化.青藤碱刚性多环结构,阻碍了微生物酶与底物的结合,导致微生物转化产物化学结构类型单一.  相似文献   

8.
林产资源的生物转化与利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林产资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萜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树木的主要化学组成。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林产资源进行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可以制备能源、食品、工业用酶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20世纪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制备和利用技术已日臻成熟。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结局 求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分离提纯技术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使林产资源生物转化技术的大规模、  相似文献   

9.
灵芝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灵芝(Ganoderma lucidum)漆酶经过Sephadex G-75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两步纯化,获得具有3个同工酶的组分,并且纯度提高了81倍,酶活回收率高达83.9%。以ABTS为底物,漆酶最适pH值是2.2~2.6,在pH值4.6~7.8范围内稳定;最适温度45℃,在低于45℃时较稳定。大部分金属离子、酸根离子对灵芝漆酶普遍有抑制作用,除盐可以提高漆酶活力。  相似文献   

10.
易错PCR法定向进化D-海因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海因酶是生物转化D-型氨基酸的关键酶,在一定浓度M n2 存在下,经易错PCR法重复扩增,产物构建成pET-HDT重组子,并建立突变体文库.经筛选获得了内源DNA序列变异的变异株.进化酶催化底物海因水解的活性为亲本重组酶的1.3倍,催化底物对羟基苯海因水解的活性为亲本重组酶的2.4倍.  相似文献   

11.
细胞色素P450酶(P450s或CY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命体中,依赖于亚铁血红素催化多种底物的单加氧酶。一方面,它涉及许多高活性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对其生物转化研究有助于提高活性分子的产率和活性;另一方面,其催化涉及金属元素以及辅助因子,其蛋白质改造和新催化反应的研发也不断取得新突破。本文就细胞色素P450酶这两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论述。  相似文献   

12.
极耐热纤维素酶在纤维素生物转化中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但极耐热酶缺乏对天然纤维素的分解能力。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极耐热内切葡聚糖酶Cel12B基因和同样极端嗜热菌来源的纤维素结合域(CBD)区域融合,构建重组质粒pET-20b-Cel12B-CBD,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DE3)诱导表达后,融合基因表达产物对结晶纤维素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米曲霉、黑曲霉和酵母组成的三菌发酵体系对啤酒糟进行高蛋白菌体饲料化生物转化.方法为以预处理过的酒糟粉为主要培养基,添加少许辅料,接种上述三种菌种进行固态发酵.该方法的培养周期为6d,所得酒精菌体蛋白饲料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5.9%,糖化酶活力达7564.1u/g,演粉酶活力达4824.4.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08,(12):30-30
本刊讯 农作物秸秆生物转化为乙醇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瓶颈”,在于纤维素酶的制备技术及其制备成本的高低。近日,安徽丰原集团公司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作物秸秆生物转化制备燃料乙醇”课题.采用廉价培养基并通过酶制剂菌株诱变、驯化与筛选,优化工艺条件等各种手段,成功攻克并研制出低成本、高活力纤维索酶制备技术,目前已建成500吨/年纤维素酶(千)生产装置,制备的纤维素酶平均活力达到190FPIU/克干曲(国际单位),可使秸秆生产吨乙醇的酶成本控制在1000元以内,玉米芯生产吨柠檬酸的酶成本控制在600元左右,综合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同时可完全满足秸秆乙醇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应用活性酶进行生物转化,以期得到希望的良好药物,是当前国际上寻找新型药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生物转化的转化率高低,却是决定转化方法、条件取舍的关键问题,因此寻找快速、准确测定转化率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内外生物转化工程中,应用HPLC方法测定转化率的报道极少。本文应用HPLC测定可的松类激素,如氧桥黄体酮(I_s)在各种活性酶的选择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廖天江  张继 《甘肃科技》2007,23(9):108-109
论述了利用植物细胞固定化培养技术进行生物转化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植物细胞固定化培养的特点、方法、产物的释放和在生物转化中应用的阐述,对植物细胞固定化培养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述性展望。  相似文献   

17.
海洋极端微生物和极端酶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自海洋极端微生物的极端酶具有超常的生物学稳定性,能够在极端温度、pH值、压力和离子强度下表现出生物学活性,因此海洋极端酶为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提供了良机。新的极端物种的发现、基因组序列的确定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发现和制各新酶的进程。蛋白质工程和定向进化技术进一步改善酶的活性和特异性,促进了海洋极端酶的工业应用。对极端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加深了人们对酶稳定性机制的理解,丰富了分子进化理论。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以工厂化金针菇菌渣为主料二次栽培草菇的应用前景,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营养特性和混配基质发酵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对草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同时通过评估品种间对木质素、纤维素利用及其降解酶的活性差异,并结合生物转化率筛选出适宜金针菇菌渣栽培的草菇品种.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中添加40%杏鲍菇菌渣、15%~17%的玉米芯有利于调节基质中的碳氮比、孔隙度和持水力,可显著提高草菇的产量.草菇v23品种走菌速度最快,漆酶和可溶性蛋白酶活性较高,生物转化率达到17.48%,显著高于其它供试品种,适宜于以金针菇和杏鲍菇菌渣为基质栽培草菇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9.
研究冬虫夏草菌对人参皂苷Rb1的生物转化性质。利用冬虫夏草菌对人参皂苷Rb1进行生物转化,根据薄层色谱和液质联用检测结果构建生物转化途径,并对转化后的代谢产物进行相对定量分析,阐明转化动力学趋势。冬虫夏草菌能够将人参皂苷Rb1转化为稀有皂苷F2,转化途径为Rb1→Rd→F2,其转化率约为70.16%。冬虫夏草菌可以相对特异性地将人参皂苷Rb1转化生成F2,转化效率高,过程稳定,可以为人参皂苷F2的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石斛碱生物合成途径进一步解析,对石斛碱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5 种药用萜类生物 合成的 CYP450 酶功能、CYP450 酶研究手段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通过综述石斛碱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提出 CYP450 酶在石斛碱合成途径中羟基化中间体的作用;总结对药用萜类青蒿酸、丹参酮、鼠尾草酸、人参 皂苷、甘草甜素等合成途径中 CYP450 酶的功能研究与鉴定,发现 CYP450 酶在萜类化合物中的主要功能为 羟基化、酮基化等氧化功能;总结 CYP450 酶的研究手段:一方面基因的筛选可以通过数据库检索或植物组 织、多因子诱导表达差异筛选,另一方面基因的表达和功能鉴定通过基因工程的多种手段,转入原核或真核 宿主细胞中表达出酶蛋白,然后加入底物鉴定其催化活性。 最后,展望下一步石斛碱生物合成 CYP450 酶的 挖掘,认为可以通过已有的转录组中筛选出差异 CYP450 酶基因并进行蛋白表达,然后通过上游酶催化或从 植物中分离纯化的方式获得底物,从酶蛋白与底物的催化挖掘与石斛碱合成相关 CYP450 酶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