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海拉尔站L波段雷达探测高度经常出现偏低现象,为弄清探测高度偏低的具体原因,通过ASOM系统统计分析了该站探空和测风数据,并从多个可能造成雷达探测高度偏低的成因分别进行分析,发现造成海拉尔站L波段雷达探测高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为:(1)探空仪突然变性;(2)1600g探空气球在冬季的施放高度偏低;(3)海拉尔站值班大楼在固定方位、仰角区间内会对探空信号造成遮挡。  相似文献   

2.
对延安站1993~1998 年、1999 年1~5 月探空高度资料及1999 年氢气纯度记录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探空高度偏低的原因, 得到制氢时氧气含量过多、施放气球时有降水现象、球皮质量差、充气量过多、充气时操作不当及探空仪器质量和雷达故障都是造成探空高度偏低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探空工作中,各项考核指标能否完成,主要取决于球炸率的高低。因为球炸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探空高度和测风高度的完成。而影响球炸率的主要原因有三个:①回答器;②电池;③探空仪。在气球施放后,上述任一部分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球炸率和探测高度,甚至会造成重放球,而影响探空质量和重放球二项指标。现就具体问题,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分析如下:l回答器的原因。因为回答器主要承担探空仪和雷达之间的通讯联络任务,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探空资料的获取。由于回答器的原因,可能造成的现象和原因,列表如下.2电池的原因。电…  相似文献   

4.
从事探空工作的探空员,感到最棘手的莫过于讯号突失了。因为讯号突失,轻则影响施放高度,重则造成重放球,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把讯号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采用镁电池供给GTS1型探空仪电源,镁电池出现故障,GTS1型探空仪的智能转换板和发射机就不能正常工作,地面雷达就接收不到探空仪信号,影响探空球炸率、探测高度或造成探测高度不足500hPa重放球。因此镁电池的正确浸泡是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对镁电池的浸泡技术进行总结,指导探空观测员正确浸泡该电池,保证探空施放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高空探测是指利用遥测和遥感手段进行从地面到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大气层的温度、气压、湿度和风向风速的探测,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高空探测方法是气球携带探空仪升空探测,为了获取更多的高空气象资料,就要求尽量提高探测过程的气球施放高度。影响气球施放高度的因素很多,包括当时的天气状况、雷达运行的可靠性、探空仪(含回答器、回答器电池)质量、探空气球的质量和充灌过程的操作方法等等。在雷达、探空仪和气球质量均相对有保证的情况下,探空业务人员在气球充灌过程的操作方法就成了影响气球施放高度的主要因素。笔者在从事高空探测…  相似文献   

7.
王国华 《气象》1983,9(11):31-31
1982年7—8月,杭州台由于回答器频率飘移,其工作频率与雷达工作频率不同步等原因,使探空讯号消失率达施放总数的29%,施放高度比多年平均下降8952米。当年9月开始,我们用雷达在地面对回答器频率进行校验与调整,之后全组探空讯号消  相似文献   

8.
探空气球施放高度是探空工作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探空气球施放高度的因素,主要有气球本身的质量、气球的存放条件和天气条件。除此之外,在同等条件下,还与气球的充气速度和充气的多少有一定关系。如何提高施放高度,一直是探空员  相似文献   

9.
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高空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空观测中雷达跟踪探空仪、探空信号接收和数据处理都已经实现自动化,只有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人工操作,气球充灌氢气有一定危险性,且至少需要一个观测员来完成施放气球工作.该文在分析探空气球充灌和施放各环节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探空气球施放筒的设计方案,以及在业务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为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全程自动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昌都气象站探空气球施放高度创新记录西藏自治区昌都气象站探空组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坚决贯彻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战略方针,认真落实“两个服务”,努力为革命提高探空气球施放高度。于1974年中探空月平均施放高度曾达到31,198米,创造了建站以来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1.
提高探空施放高度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空施放高度是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质量考核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施放高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获取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因此,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力争提高施放高度显得尤为重要。本就如何有效地提高探空施放高度,谈几点技巧。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探空气球的施放高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黔  柯莉萍  李蜀黔  梁翠玲 《贵州气象》2007,31(5):35-35,43
该文总结了施放探空气球过程中对气球施放高度造成影响的多个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气球施放高度,以便获取更多更全的高空大气探测资料。  相似文献   

13.
吴云荣 《气象》1988,14(6):54-54
1983年7月20日07时15分,我站探空组连续施放3个探空气球,均未能达500hPa等压面的高度,造成记录的缺测。3个气球都是在施放8—10分钟后,信号由强变弱逐渐消失。当时的天气实况是:测站上空天气比较复杂,满天Cb,雷电交加并伴有暴雨,24小时降雨量为140mm。根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的特点,结合阳江探空站使用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多年的经验,总结几年来使用该系统施放前出现的种种情况,探讨施放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确保高空探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人体静电对电子设备如何造成影响,进而分析了人体静电对L波段探空雷达设备的造成的影响。总结了L波段探空雷达设备由人体静电造成的故障现象,给出了一种L波段探空雷达设备防静电的方法,并对这种防静电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6.
汕头新一代天气雷达在调试阶段出现配电柜在固定时间段跳闸的现象,经检测发现雷达站所在电网的市电有强烈的多次谐波干扰,引起雷达配电柜不断地跳闸,经调换雷达站的供电线路避开干扰源后,新雷达配电柜跳闸的现象没有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7.
大气的压力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的,所以在高空气象观测中,探空仪自地面施放后,其气压讯号也是有规律地变化,在探空剖面图中,呈一抛物线形式如图(AB),即使有时遇到恶劣天气或中空有较强下沉气流,其气压曲线也只有微度的弯曲。但是,在探空观测中,偶尔遇到探空气压讯号在中空发生突变,一般跳码在十  相似文献   

18.
西安站的701C型雷达,自启用以来,多次遇到回波变宽,探空信号无法分辨,误认为是探空信号长呼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探空资料的采集,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重放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701C型雷达的原理决定的。在701雷达中,探空信号由选频电路从雷达接收到的各种信号中,选出探空信号,供接收者使用。它的优点是;探空信号不受回波宽度和地物的影响,只输出频率在400~800HZ的探空信号。缺点是,信噪比小,幅度不稳,不利于对信号进行自动处理。而在701C型雷达中,为了实现对探空信号处理的自动化,克服701雷达的缺点,采用了选宽的…  相似文献   

19.
提高探空施放高度,是探空员每次值班时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影响施放高度的因素较多,有球皮质量、天气条件、球皮处理、净举力大小等等。我站在一九八○年施放高度,比全国平均高度偏低二仟多米。针对此问题,我们对施放工作进行了一些分析,发现本站的净举力过大,对施放高度产生了影响。一九八一年元月份,我们采取前后对比试验的方法,取得了净举力减小775克,施放高度提高3702米的经验数据。在此试验基础上,要求严格控制净举力,不  相似文献   

20.
针对2016年湖北梅雨期3次(“6·19”、“7·5”和“7·19”)暴雨过程,首先对比了汉口站探空数据与汉口、咸宁两个风廓线雷达站水平风速、风向,发现“6·19”和“7·5”过程汉口风廓线雷达站3 km以下水平风速和探空数据较为接近,而3次过程中咸宁风廓线雷达站8 km以下水平风向、风速和汉口站探空数据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并结合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对3次过程中水平风场、平均垂直速度及其变率、水平风速垂直切变、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开始前西南风速明显增大,中层干冷空气入侵和地面冷池形成的中尺度偏东气流是“6·19”过程50站出现大于等于17.2 m·s^(-1)大风的主要原因,“7·5”和“7·19”过程西南急流长时间维持及1 km以下的偏东气流则是短时强降水持续时间较长的诱因;(2)梅雨期暴雨期间风廓线雷达观测的水平风速垂直切变、平均垂直速度及其变率随高度变化较小,较强上升运动区域主要集中在4 km高度以下;(3)C_(n)^(2)显示强降水发生前大气水汽含量有一增加过程,且整层水汽含量深厚,C_(n)^(2)大值区的消失对应降水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