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漳卫新河原是漳卫南运河流域卫运河的分洪河道,上接卫运河,从四女寺起到入渤海口全长244公里(含岔河43.4公里)是一条人工开挖的微曲性河道,岔河是1972年扩大治理时开挖的从四女寺到吴桥大王铺又回到原主河道的新辟河。“96·8”洪水时漳卫新河水位偏高,行洪能力仅有设计标准的1/3,加之工程设施老化失修,防汛形势极为严峻。为保障卫运河排洪顺畅,确保漳卫南运河流域行洪安全,1999年起对漳卫新河进行治理。治理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清淤、复堤、堤防防渗加固及桥闸配套设施建设等。在漳卫新河治理中,实行了工程监…  相似文献   

2.
董增川  赫冉  徐伟  徐兴旺 《人民长江》2016,47(16):26-29
为更好地治理漳卫新河,在深入分析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漳卫新河河流生态系统演化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水利部河湖健康评估工作大纲建立了漳卫新河生态健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可拓学的河流生态健康诊断模型对漳卫新河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显示,2010年漳卫新河处于疾病状态。根据漳卫新河的具体情况,提出做好漳卫新河的治理工作应从生态流量调度、水污染联合治理、水生物修复等方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3.
漳卫新河1971年扩大治理时,设计行洪流量为3500m^3/s。1996年洪水,四女寺枢纽向漳卫新河下泄流量1500m^3/s,但漳卫新河防洪形势非常紧张,暴露出许多问题。从1999年开始即安排投资,对该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包括河道清淤、堤防加高、险工整治、穿堤建筑物和拦河闸加固等工程项目。结合近几年工程的实施情况,本文对漳卫新河治理工程进行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4.
潮汐水流对漳卫新河泥沙淤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漳卫新河河道淤积现状,根据历年河口的潮汐观测资料和泥沙的基本特性,对河道泥沙淤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漳卫新河河道治理,应以清淤为主,河口段治理以工程措施为宜。  相似文献   

5.
漳卫新河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洪涝水的主要入海通道。漳卫新河河口上起漳卫新河辛集挡潮闸,下至大口河,目前存在滩涂无序开发、管理不完善、河槽淤积严重等诸多问题,加大了河口地区洪涝风险,使河口成为漳卫河系防洪体系的薄弱环节。通过深入分析河口存在问题,提出河口治理工程措施;根据海河流域河口存在的管理问题,探索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管理措施,保障河口地区的防洪安全,发挥河口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6.
漳卫新河河口泥沙冲淤分析及防洪治理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卫新河河口属感潮河段 ,由于受海相来沙影响 ,河道淤积严重。分析了河口泥沙冲淤规律、冲淤量并研究了多个治理方案 ,通过泥沙淤积预测、工程措施及综合分析比选 ,推荐导堤方案治理漳卫新河河口。  相似文献   

7.
加强漳卫新河河口管理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卫新河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的主要入海通道。漳卫新河河口为两省边界河口,长期以来,由于管理范围不清、治理开发目标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开发建设与河口治理保护不协调等,给河口管理带来很大困难。简要分析了河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口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三水厂退水闸是漳卫新河治理工程穿堤建筑物加固项目之一。由于退水闸长期渗漏,本次加固设计通过地质勘察,对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经济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此方案实施后,消除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堤防灌浆在漳卫南运河上已有 5 0年的历史 ,在漳卫新河治理工程中进行的堤防灌浆工程是首次使用国债资金 ,通过开挖探坑检验 ,灌浆效果是明显的。据地质勘察 ,漳卫新河部分堤段由于筑堤施工碾压质量差 ,土质松散 ,存在空洞、裂缝等隐患 ,2 0 0 2年在漳卫新河两岸共安排 39 5km采用充填灌浆方法进行处理。顺堤方向布置 7排孔 ,分三序灌注 ,设计总孔数 15 6 916个。由于部分堤段进行了加密 ,实灌 15 76 96孔 ,灌入土方 2 790 7m3,平均每孔灌入土方 0 177m3,其中右岸 86 + 5 0 0—87+ 4 2 0 ,92 0m堤段灌孔 32 4 3个 ,灌入的土方3430m3,…  相似文献   

10.
漳卫新河治理工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卫新河治理工程提高了流域防洪排涝能力,可以解除1963年型漳卫新河洪水对鲁北、运东地区和天津市、京沪铁路的威胁,防洪减灾效益显著.同时,穿堤建筑物的维修加固,为沿河两岸排灌创造了条件,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稳定两岸堤防及河道的形态,使行洪变得畅通有序,疏通污水将改善河道两岸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