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抚顺页岩油为原料,加入脱氮试剂脱除碱性氮化物,考察络合反应温度、络合反应时间、剂油体积 比、络合剂与溶剂的体积比对碱性氮脱除率及精制油收率的影响。最佳的操作条件为:温度55~60 ℃,络合反应时 间5min,剂油体积比为0.07,络合剂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0.5~1∶1,静置时间35min,在此条件下,碱性氮脱除率 可达95.36%,精制油收率为91.25%。结果表明:选取的复合溶剂能有效脱除碱性氮化物,经试剂B处理后的页岩 油pH 为中性。  相似文献   

2.
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丁酸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络合萃取法分离极性有机稀溶液,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利用磷酸三丁酯(TBP)为络合剂,分别采用甲苯、异丙基甲酮、正辛醇、煤油作为稀释剂萃取丁酸稀溶液,系统研究了不同稀释剂对络合萃取平衡的影响,最终从效能、毒性、价格等综合因素考虑,选用正辛醇作为稀释剂,分析了络合剂浓度、丁酸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以及温度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测定了负载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结构;并进行了有机溶剂的再生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磷酸三丁酯(TBP)、三烷基胺(7301)为络合剂,分别采用甲苯、异丙基甲酮、正辛醇、煤油作为稀释剂对丁二酸稀溶液进行络合萃取。结果表明:混合型络合剂对丁二酸稀溶液进行萃取,可取得满意的分离效果,平衡分配系数D高达15.28;讨论了丁二酸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以及温度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负载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结构,对三烷基胺络合萃取丁二酸稀溶液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聚丙烯酸钠(PAASS)络合超滤稀土浸出液,中和水解法对实际稀土浸出液除杂,确定最佳除杂pH,考察PAASS与实际稀土浸出液的络合超滤行为,研究了pH、装载比L、操作压力ΔP、温度T和渗透液体积Vp对络合超滤稀土浸出液过程的影响,以期将络合超滤技术应用于稀土离子的分离浓缩工艺.结果表明:在pH=6~7、装载比L=1.0,ΔP=0.6 MPa,温度T=25~30℃的条件下,稀土截留率在90%以上;4.0 L初始RE~(3+)浓度为447 mg/L的浸出液经络合超滤浓缩至体积800 m L时,RE3+浓度可达到1920 mg/L.  相似文献   

5.
采用湿式化学法合成了磁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分析仪对磁性MWCNTs的表面特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水中镉(II)、铜(II)和锌(II)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强烈依赖于pH值,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而增大,当溶液pH值达到一定值时,去除率达到最大,然后保持不变;吸附动力学分析与等温线拟合表明,准二级模型准确地反映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Freundlich等温线更好地说明了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事实.对热力学参数(ΔH0,ΔS0和ΔG0)的计算结果揭示了吸附过程具有自发且吸热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茶多酚对木瓜蛋白酶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茶多酚浓度、作用温度、pH、缓冲液类型及浓度使2者络合、沉淀及回收,并研究其对络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与木瓜蛋白酶具有起混活性;最佳络合条件为:茶多酚浓度0.8%,作用温度0~4℃,作用时间90 min,pH4.5,缓冲液为0.1 mol/L的Na2HPO4-柠檬酸,此时获得最大的木瓜蛋白酶活性回收率(92.3%);木瓜蛋白酶与茶多酚络合前后,其最适反应温度及最适pH无明显改变,分别为65℃和7.0左右,最适pH范围有所变窄,但热稳定性显著提高,25℃时的半衰期由原来的4 d延长到超过14 d,0℃贮藏30 d后,残存酶活由原来的49.64%变为84.86%;Lineweaver-Burk图表明,络合后的菠萝蛋白酶Km值由3.07 mg/mL变为5.71 mg/mL.  相似文献   

7.
铁离子是蔗糖产品中重要的致色杂质之一。试验中发现有机络合剂R1、R2、R3、R4等对蔗糖晶体中残留铁离子含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对有机络合剂进行一系列的筛选后,用正交试验,系统考察温度、络合剂加入浓度以及pH值等因素对蔗糖溶液中铁离子在蔗糖晶体中残留量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为60℃~70℃,pH值为6,有机络合剂R2加入浓度为0.75×10-6μg/ml时,Fe3 在蔗糖晶体中残留量降低了66.07%,但是有机络合剂R2的加入量仅为铁离子加入量的几十分之一,却可以明显降低铁离子在蔗糖晶体中的残留量。本实验结果可为开发控制白糖产品中杂质含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提供了理论及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为络合剂和沉淀剂,采用络合沉淀法制备CeO2并用于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实验考察络合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采用XRD、SEM、IR、UV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CeO2最佳条件为硫酸铈与络合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3,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60℃,络合沉淀法制备的氧化铈为白色、纯度较高。同时对CeO2进行了光催化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双氧水用量、pH、催化时间对光催化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催化最佳条件为,100mL亚甲基蓝溶液中催化剂用量20mg,双氧水6mL,pH为6,光照时间120min。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壳聚糖/PVA微粒吸附对硝基苯酚(PNP)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获得在其吸附最适pH为8,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降低;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ΔG0、ΔH0和ΔS0,证实该吸附为一自发的放热过程;对实验数据运用相关数学模型拟合,得出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与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动力学更适合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0.
以Bi(NO3)3·5H2O和(C4H9O)4Ti为原料,分别以柠檬酸、乙酸、EDTA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i4Ti3O12,探讨了不同络合剂对所得粉体组成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柠檬酸为络合剂时,600℃煅烧即可得到均匀分布的纯相Bi4Ti3O12粉末;以乙酸为络合剂时,800℃煅烧才可得到纯相Bi4Ti3O12.但是在600℃煅烧温度下,以乙酸为络合剂的产物的光催化性能最强,经紫外光照射120 min,对罗丹明B降解率达到了84%.  相似文献   

11.
以青霉菌菌体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水中阴离子染料酸性大红进行生物吸附研究。考察菌体培养时间、溶液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菌体吸附酸性大红的影响,探讨吸附平衡和吸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3d时,青霉菌对染料吸附能力最强。当溶液的pH值为2~3时,菌体对酸性大红吸附效果较好。在25~40℃时,菌体对染料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表达;随着温度升高,饱和吸附量也随之增大。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ΔH为31.53kJ/mol,25℃、30℃、35℃、40℃对应的ΔG均小于0,表明菌体对酸性大红的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化学修饰法合成酚羟基修饰吸附树脂LM-6,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LM-6对2-萘酚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LM-6对2-萘酚的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且为优惠吸附,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自由能变G<0,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过程;S<0,表明吸附过程中熵增加。吸附平衡时间为10 h,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钴包覆碳化硅复合粉末,通过研究化学镀过程中钴盐浓度、还原剂浓度、络合剂浓度、缓冲剂浓度、温度以及pH值等因素对沉积速率的影响规律,得到化学镀钴的优化条件。利用XRD、SEM和EDAX等测试手段对该复合粉末的组分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和表征结果表明,当硫酸钴浓度为30~50g/L,次磷酸钠浓度为40g/L,柠檬酸钠浓度为60~70g/L,控制温度为50~70℃以及调节pH值等于8时,镀层沉积速度较快,所得粉体表面被钴均匀包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β-锂霞石超细粉体,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溶胶-凝胶的形成以及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比、溶液的pH值、成胶温度,粉体灼烧温度和时间等对样品物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比为2:1、pH=3、温度控制在65℃时,得到稳定的溶胶,蒸发干燥后的凝胶在900℃~1300℃温度范围进行煅烧,获得了物相纯度较高的β-锂霞石粉体,粒径约20nm~50nm。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盐酸抽提法、液-固吸附法、络合法脱除汽油中的碱性氮,并对脱除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对盐酸抽提法,最佳盐酸浓度应控制在0.05~1.0mol·L-1,最佳抽提时间为20min;对液-固吸附法,液固比控制在1~5,碱性氮脱除效果最好;对络合法,络合剂浓度控制在15%~20%为最佳。在以上条件下碱性氮脱除率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Zn(NO3)2.6H2O、Al(NO3)3.9H2O为前驱体,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复合粉体,并通过普通烧结制备出掺铝氧化锌靶材,对制备的靶材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倍于金属离子摩尔浓度的柠檬酸为络合剂、pH为7.2、干燥温度为90℃时,所制备靶材的致密度及电学性能有较优值,与固相反应法相比,该靶材的性能更好,成分更均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紫苏油中α-亚麻酸的分离纯化技术.采用尿素包合与硝酸银溶液络合萃取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尿素包合过程中混合脂肪酸、尿素、乙醇的以比例及硝酸银萃取过程中硝酸银浓度对α-亚麻酸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脂肪酸、尿素和95%乙醇质量比为1:1.5:4.8,包合温度为-18℃,包合时间为12h,硝酸银浓度为4mol/L,0℃条件下络合,俨亚麻酸纯度达99.08%,回收率为39.24%,尿素和硝酸银的回收率分别为60%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D001树脂吸附铁离子的反应机理,在实验条件下分别用朗格缪尔(Langmiur)和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分析了D001树脂对铁离子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结果显示:Langmuir方程有更高的相关性,能够更好地拟合树脂吸附铁离子的过程.热力学函数ΔG<0表明D001树脂吸附铁离子过程能够自发进行;ΔH>0表明离子交换过程为吸热过程,ΔS>0表明吸附过程的熵变是增大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拟合D001树脂吸附铁离子的过程并且其相关系数在0.99以上,树脂对铁离子的吸附过程主要速率控制过程为颗粒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