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硬脂酸钙添加量对壳型覆膜砂热开裂时间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对热压强度、热弹性模量及暴热膨胀率的作用。发现便脂酸钙的主要贡献是提高覆膜砂的热塑性,同时因增加密度和减小砂粒变形空间对壳型覆膜砂热强度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塑料材料在进厂检验时,根据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做相应的标准式样,然后按照标准进行用户和供货厂家双方协议要求的项目试验。热塑性塑料做哑铃试样、长条试样和圆片试样,进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介电强度、介质损耗角正切和热变形温度等试验;热固性塑料做长条试样、圆片试样和绝缘电阻试样,进行弯曲强度,冲击强度,介电强度、介质损耗角正切、绝缘电阻和热变形温度等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和塑料材料技术指标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然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塑料制件外协加工愈来愈多,对外…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透明塑料焊接的成本并简化焊接流程,利用热塑性塑料能吸收1 710 nm激光的特性,使用该波长的激光器对透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进行了无添加吸收剂的焊接试验研究。对焊缝形貌、焊接强度及焊接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焊接工艺参数,总结了试验激光热输入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热输入为1.25 J/mm时,PMMA焊接试样的剪切力最大,超过了20.55 MPa,但焊缝中存在烧焦点;当热输入为1.11 J/mm时,焊接试样形貌理想,焊缝剪切力超过了17.8 MPa。 创新点: 对透明塑料进行了无添加吸收剂的激光焊接试验,研究了激光热输入对焊接强度及焊缝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低合金白口铸铁的强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表明低合金白口铸铁变质处理、热塑性变形与热处理,可使其碳化物断网、细分、分布均匀,从而使强度特别是冲击韧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徐洁洁  王栋  肖荣诗  黄婷 《焊接学报》2021,42(10):73-86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与金属的异质构件在轻量化现代装备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实现异质构件优质、高效、可靠的连接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详细综述了异质接头激光连接原理和界面结合机制,以及连接界面结合强度增强方法和激光连接工艺对连接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 通过增强机械结合和化学键结合,同时采用控制激光热输入、施加压力、填充树脂材料等措施抑制缺陷的产生,接头抗剪强度已可以满足工业应用对静载强度的要求. 同时展望了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与金属激光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模拟焊接热循环温度效应,研究了Al-Li合金的热塑性特性。改变模拟特性参数、应变速率对合金的热塑性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22MnB5热成形钢连铸坯在600~1300℃温度范围内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了高温拉伸后的断口形貌。系统分析了形变温度对应力-应变曲线、高温强度及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2MnB5热成形钢连铸坯的高温拉伸过程是形变强化和动态软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温强度随形变温度的升高而下降。22MnB5热成形钢连铸坯的第1脆性区在1250℃至熔点范围内,为S和P元素在枝晶间偏析导致晶界熔融所致。第3脆性区在650~750℃范围内,为奥氏体晶界BN析出和奥氏体→铁素体相变所致,加入Ti可使第3脆性区变窄且趋向较低温度区。在800~1200℃温度范围内22MnB5热成形钢连铸坯塑性良好,可为此类钢的连铸工艺制定提供参考,以减少铸坯裂纹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模拟焊接热循环温度效应,研究了Al-Li合金的热塑性特性。改变模拟特性参数、应变速率对合金的热塑性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的热拉伸试验,绘制了3种重轨铸坯600 ~1350℃的热塑性和热强性曲线,对成分不同的3种重轨连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重轨钢的热强性相近,随温度降低抗拉强度提高,但600 ℃以上,热强性均较低;3种重轨钢的热塑性相差较大,750℃以上,普通高碳重轨钢的热塑性最好,中碳低合金重轨钢的热塑性最差,中碳低合金重轨钢的第Ⅲ脆化区是一个温度在650 ~850℃的槽口区,而高碳重轨钢的第Ⅲ脆化区从750℃(或650℃)延伸到600℃以下.  相似文献   

10.
与球墨铸铁比较,在石墨化钢中,由于含碳量较低,因而低强度和低塑性的石墨含量较少,这就有可能采用热塑性变形和随后热处理的方法来获得较好的强度和塑性的组合。本文对石墨化钢和球墨铸铁不同热处理后性能进行了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运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254SMO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高温拉伸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热模拟拉伸断口进行了表面形貌观察。结果表明:254SMO奥氏体不锈钢热塑性的优劣主要由脆性的σ析出相决定;热模拟时各温度段的断裂微观机制均不同,254SMO奥氏体不锈钢最适宜的热塑性温度宜选在1200℃临近区域。  相似文献   

12.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实际生产中加热过程及热变形过程,对1Cr17Ni2钢进行热拉伸试验,结合组织观察分析了加热温度及变形温度对1Cr17Ni2钢热塑性的影响及造成这种影响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Cr17Ni2钢热塑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加热温度对1Cr17Ni2钢热强性影响不大,1Cr17Ni2钢在900℃以上变形均具有良好的塑性,1Cr17Ni2钢热塑性是由动态再结晶完成程度及体积分数决定,动态再结晶越充分,热塑性越好。  相似文献   

13.
稀土硬质合金性能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借助于动态热模拟技术,研究了稀土对硬质合金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以金属态方式添加稀土元素能提高合金的热塑性与强韧性,但降低热强性。以氧化物方式添加稀土,则能提高热强性,但降低热塑性与强韧性。这主要是由于添加方式不同,稀元素抑制Co相向hcp结构的马氏体转变能力,和在长期热循环效应下维持粘结相结构稳定性的能力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4.
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与产业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合成型和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类型、市场概况、产业化进展及最新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几种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品种,如聚酰胺类TPE、热可逆共价交联类TPE、茂金属催化聚烯烃类TPE、甲壳型液晶类TPE、生物基TPE、新型热塑性硫化橡胶等,对它们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及市场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它们的应用领域和产业化方向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聚偏二氟乙烯(PVDF)特性及其在过程工业中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聚偏二氟乙烯(PVDF)——一种具有多种用途 的热塑性氟塑料,由于独特的结晶形态和介电性能而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PVDF是一种强而韧的结构材料,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优良,硬度高且耐磨、耐疲劳、抗蠕变、热变形温度高,在氟塑料中具有最出色的加工性能:用通用树脂的加工设备加工成各种成型制品和薄膜,可以在过程工业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热作模具钢热磨损和摩擦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Thomas的试验方法,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对比了6种热作模具钢的热塑性摩擦系数,以及润滑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模具钢的高温强度、延伸率、抗氧化性能与摩擦系数的关系。用失重法研究5种热作模具钢的热磨损次数与磨损量的对应关系。用金相、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经热磨损试样的端面硬度变化,磨损表面形貌和次表层组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一种新型硫-铅-碲复合易切削不锈钢热塑性,并对变形前后试样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钢基体中存在大量Mn S、Pb及其Mn S-Pb-Te共同形成的复合夹杂物。温度对材料的热塑性产生重要影响,在大于900℃、小于1200℃区间断面收缩率大于60%,具有好的热塑性。φ350电渣锭从钢锭表面至心部,热塑性差异不大,但呈逐渐递减趋势,且与夹杂物大小和间距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包套压缩工艺对本征脆性高铬铸铁进行了热压缩加工。将高铬铸铁与软韧碳钢包套组坯以后,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1150℃、应变速率为0.01 s-1和压下量分别为10%、30%、50%的条件下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了高铬铸铁在包套压缩工艺下的宏观热塑性变形行为、微观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钢包套施加的三轴压应力状态有助于抑制高铬铸铁热变形过程中的裂纹萌生和发展,施加碳钢包套后,高铬铸铁可以实现较大变形量的热塑性变形,并且没有出现宏观裂纹和损伤。热压缩塑性变形细化了高铬铸铁中M7C3碳化物的微观晶粒尺寸。通过测定纳米硬度证实了高铬铸铁碳化物的微区硬度随着压下量的增加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9.
用A.Thomas的试验方法,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对比了6种热作模具钢的热塑性摩擦系数,以及润滑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模具钢的高温强度、延伸率、抗氧化性能与摩擦系数的关系。用失重法研究5种热作模具钢的热磨损次数与磨损量的对应关系。用金相、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经热磨损试样的端面硬度变化,磨损表面形貌和次表层组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Gleeble 1500热模拟机,分析70mm厚锻造及轧制镍基合金690板材的热塑性及热裂纹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锻造和轧制板材均有优异的热塑性,同种材料表层试样的热塑性高于中心位置试样的热塑性。模拟加热过程发现,较低温度条件下轧制板材的热塑性高于锻造板材的热塑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锻造板材的热塑性高于轧制板材的热塑性。模拟冷却过程发现,锻造板材比轧制板材具有更好的热塑性。热模拟试样的断面较为光滑,部分位置出现熔融现象。横向可调拘束裂纹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锻造及轧制镍基合金690板材具有较高的热裂纹敏感性。热裂纹的数量及长度随着施加应变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