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疗效。方法8例(8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均存在代偿头位,三棱镜检查垂直斜视度平均为28.58^△。患者均于全麻下行下斜肌前转位术,术后随访观察其代偿头位和垂直斜视度的变化。结果 术后3月代偿头位改善和消失各4例;术后1周、6月和3年随访检查显示,垂直斜视度均较术前减小,平均为6.25^△;无1例出现手术过矫和并发症。结论采用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疗效.方法 8例(8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均存在代偿头位,三棱镜检查垂直斜视度平均为28.58△.患者均于全麻下行下斜肌前转位术,术后随访观察其代偿头位和垂直斜视度的变化.结果术后3月代偿头位改善和消失各4例;术后1周、6月和3年随访检查显示,垂直斜视度均较术前减小,平均为6.25△;无1例出现手术过矫和并发症.结论采用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李霞  李湧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04-10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上斜肌麻痹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8例(80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行手术治疗,双眼上斜肌麻痹者行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单眼上斜肌麻痹合并DVD行下斜肌转位术.合并水平斜视也同时矫正。术前采用同视机和三棱镜检查为手术提供依据,结果:28例单眼下斜肌切断,术后观察3~6周,出现对侧眼上斜视6例,上斜视度在6。左右。4例行上斜肌折叠加对侧眼下直肌后徙。8例下斜肌转位,18例内、外直肌后徙,经半年以上观察,代偿头位改善,眼位基本正常。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疗效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儿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治疗及疗效观察。方法;对29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儿采取了包括同视机,三棱镜加遮盖:parks三步法及代偿头位试验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以下斜肌后徒术等手术治疗.结果:术后25例垂直斜度在0-5^△,4例在10^△-20^△之间。结论: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主要目的为矫正斜视,消除代偿头位,并认为下斜肌后徒术是治疗上斜肌麻痹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垂直斜度在15~28△的47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行下斜肌前转位术,术后观察其代偿头位和垂直斜视度的变化.结果 47例患者治愈26例(55.32%),好转18例(38.30%),无效3例(6.38%),总有效率93.62%,平均矫正20.76△.术前18例无代偿头位者术后仍无代偿头位;术前29例有代偿头位,术后代偿头位消失20例(68.96%),好转7例(24.14%),无效2例(6.90%),总有效率93.10%.术后未出现手术过矫和术后眼球运动障碍.结论 对于垂直斜视角在15~25△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采用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上斜肌麻痹在垂直眼外肌麻痹中较为常见,且多:为先天型,常常引起典型的代偿性斜颈。后天型者则主觉复视与混淆,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本文总结了52例上斜肌麻痹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五种情况。资料与方法52例中女性22例,男性30例。年龄3~15岁47例,16~20岁5例。单侧上斜肌麻痹39例,双侧上斜肌麻痹13例。第一眼位垂直斜<15△1528例,垂直斜>15△例,垂直斜合并水平斜视9例。对手术肌肉的选择:垂直斜<10△,仅做下斜肌减弱。垂直斜>10△:下斜肌徙后加健眼下直肌徙手后或单纯住眼下直肌徒手。垂直斜合并水平斜视:下斜肌减弱加内、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先天性上斜肌麻痹24例患者,根据垂直斜视度数分别行下斜肌截腱术(截腱术),下斜肌后徙转位前徙术(前徙转位术)和下斜肌后徙转位前移联合上、下直肌手术(联合手术)。结果治愈好转率达91.6%,行截腱术者10眼,平均矫正(8.23±4.22)°;前徙转位术9眼,平均矫正(14.05±5.72)°;联合手术5眼,平均矫正(21.00±9.80)°。结论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主要目的是矫正斜视,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融合功能,消除代偿头位。准确测量斜视角是保证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9例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垂直斜视度在7^△~15^△,行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垂直斜视度大于15^△,行下斜肌部分切除加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若麻痹眼下转功能明显不足,则行下斜肌转位术,必要时健眼同时行下直肌后徙术。结果23例(33.3%)治愈,45例(65.3%)好转,1例(1.4%)无效。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以减弱直接拮抗肌和配偶肌为主要手术方式,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患者根据垂直斜视角度的大小不同,分别采用患眼下斜肌减弱术或联合患眼上直肌后徙术,并进行了6-36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21例患者眼位正位,占手术总数的75%,18例代偿头位完全消失,占术前代偿头位的85.71%,7例恢复了双眼单视功能,占术前无双眼单视功能的46.15%。结论手术既可矫正患者的眼位,又能使部分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得到恢复,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下斜肌前移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疗效。方法:对39例单侧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15^Δ的患者行下斜肌前位术。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斜视度。根据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程度将下斜肌断端移位至下直肌颞侧止端水平后1mm(15^Δ-19^Δ),止端水平(20^Δ-24^Δ),止端水平前1mm(≥25^Δ)处。结果:原在位垂直斜视度术前平均为21.0^Δ,术后平均为5.4^Δ,平均矫正15.6^Δ。结论:下斜肌前移位术是治疗>15^Δ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董明蓉  林伟   《四川医学》2017,38(11):1282-1284
目的探讨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和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近五年收治的13例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的病例,对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均为自幼患病,单眼受累,麻痹眼均存在上睑下垂,其中假性上睑下垂10例、混合性上睑下垂2例、真性上睑下垂1例,3例合并有外斜视。根据斜视度大小和眼球运动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2例接受患眼上斜肌断腱联合下直肌后徙术,6例接受患眼上斜肌断腱、下直肌后徙联合健眼下斜肌断腱术,5例接受患眼上斜肌断腱、下直肌后退联合健眼上直肌后徙术;2例同期行外斜矫正术,1例Ⅱ期行外斜矫正术;1例Ⅱ期行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后随访2~6个月,10例眼位正或基本正位,所有患者术后随着眼位偏斜的改善,假性上睑下垂和代偿头位均有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应根据每位患者垂直和水平眼位偏斜度、注视眼别、麻痹肌的拮抗肌及协同肌的代偿性改变等,合理设计相应个体化的手术方式。同时在临床上对单眼上睑下垂伴斜视的患者应谨慎检查,观察交替注视时上睑变化,以避免将假性上睑下垂误诊为先天性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下斜肌前移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疗效。方法 :对 39例单侧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 15 Δ 的患者行下斜肌前移位术。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斜视度。根据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程度将下斜肌断端移位至下直肌颞侧止端水平后 1mm(15 Δ~ 19Δ) ,止端水平 (2 0 Δ~ 2 4 Δ) ,止端水平前 1mm(≥ 2 5 Δ)处。结果 :原在位垂直斜视度术前平均为 2 1.0 Δ,术后平均为5 .4 Δ,平均矫正 15 .6Δ。结论 :下斜肌前移位术是治疗 >15 Δ 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下斜肌边缘切开治疗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的疗效。方法对21例上斜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行下斜肌边缘切开术治疗。对垂直斜视〉25△的患者.同时行同侧上直肌后涉。结果21例患者中,18例单纯边缘切开,17例眼位及代偿头位矫正,1例欠矫,3例下缘肌边切开,同时行上直肌后涉者.代偿头位得到满意矫正。结论上斜肌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通过单纯的下斜肌边缘切开或联合上直肌后涉手术可使眼位及代偿头位得到满意的矫正,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所致的眼性斜颈35例,术前测量第一眼位和头倾向患眼侧时的垂直偏斜度。此两者之和小于35△时只作患眼下斜肌减弱术,大于35△时作患眼下斜肌减弱术的同时作上直肌后徙术。术后斜颈消失,垂直偏斜小于5△者30例(86%),认为在眼性斜颈治疗中,患眼上直肌后徙术是效果可靠而可行的手术方法,其后徙量为13~14△/mm为宜。  相似文献   

15.
Harada-Ito术式治疗上斜肌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arada-Ito术式的手术效果和优点。方法:11例单侧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前原在位无明显垂直斜视,有明显的旋转斜视,对其行Harada-Ito术式。结果:所有患者做Harada-Ito术式后代偿头位均明显改善,歪头在10°之内。术后双眼向下注视位的内斜均明显好转。1例上斜肌止端异常的患儿术后出现下斜肌功能轻度减弱(-1),其余均未出现医源性Brown腱鞘综合征。结论:Harada-Ito术式手术效果显著,明显矫正旋转斜视和内斜视,不出现医源性Brown腱鞘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封利霞  陶黎明 《安徽医学》2009,30(8):873-874
目的探讨双上转肌麻痹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6例双上转肌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8~20岁,均为自幼患病,单眼受累,麻痹眼存在假性上睑下垂,垂直斜度25~50△,2例合并有15~20△外斜视,2例存在代偿头位,下颏上举。3例行下直肌退后联合上直肌缩短,3例行内外直肌移位术,其中2例3个月后二期行下直肌退后术,合并存在的水平斜视同时矫正。术后眼位正,代偿头位及假性上睑下垂改善。结论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是临床较为少见的一种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可能是神经肌肉发育不良所致。根据麻痹特征选择手术方式,通常可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下斜肌转位术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下斜肌亢进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眼科斜颈,下斜肌作用不同程度亢进。使用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量视近时第一眼位及两侧歪头时的垂直斜视度。行下斜肌转位术观察术后第1周和术后2个月的眼球运动状况和垂直斜视度变化。[结果]术后第1周有4例存在下斜肌功能Ⅰ度亢进,术后2个月未再出现变化,术前与术后第1周及术后2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4.6^△,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个月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4.8^△,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与术后2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7.1^△,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歪头试验有23例仍为阳性,阳性率76.7%。术后2个月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8.2^△,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歪头试验有24例仍为阳性,阳性率80.0%。术后第1周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与术后2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斜肌转位术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中的治疗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显著性减小或消失,下斜肌功能基本正常,代偿头位消失或明显改善。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也有明显改善,但歪头试验的阳性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上斜肌麻痹是常见的一类眼外肌病,我们分别用不同种类的下斜肌减弱的手术方法治疗下斜肌亢进对轻、中、重程度予以下斜肌断腱切除、后徙或后徙加转位术,以及联合健眼下直肌或麻痹眼上直肌后徙术,内外直肌的后徙与缩短术。结果垂直与水平正位代偿头位、眼球运动都得到很好的改善,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V型斜视的手术效果,观察手术前后立体视功能的变化。方法:根据52例V型斜视患者向上和向下25°注视时的斜视度变化及下斜肌功能,分别采用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 下斜肌减弱术、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 垂直移位术及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并垂直移位 下斜肌减弱术矫正V型斜视。观察三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上下斜视角差分别由术前21.10△±3.38△、42.00△±7.72△、23.85△±6.50△变为术后7.20△±3.10△、7.13△±2.96△、7.02△±2.89△,V型斜视消失。用同视机、Worth四点灯、Titmus立体图检查,V鄄内斜、V鄄外斜术前、术后融合功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雪。结论:根据向上和向下25°注视时的斜视度变化及下斜肌功能,采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V型斜视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V型斜视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杰 《当代医学》2009,15(15):66-67
目的探讨V型斜视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1996年9月-2007年1月我科有完整病历并有随访记录的51例V型斜视治疗效果。51例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4-32岁,平均年龄16.1岁。所有病例均用三棱镜检查33cm及5m斜视度及向上向下25°注视时的斜视角,同视机检查向上向下25。斜视角及三级视功能,查眼球运动判定有无下斜肌亢进。无下斜肌亢进者,行单眼或双眼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并垂直移位。伴下斜肌亢进者,行单眼或双眼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并切除部分下斜肌。术后随访6周~1年,平均6个月。结果V型斜视中不伴下斜肌亢进者23例,伴下斜肌亢进者28例,采用水平肌手术加垂直移位或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术后效果满意,V征消失,代偿头位消除。结论V型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发病原因多样,,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常合并水平斜视。根据V型斜视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