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琳 《吉林医学》2015,(6):1073-1074
目的:探讨即时检验血糖仪(POCT)用于检测指尖血以及静脉全血血糖水平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其指尖血以及静脉血,采用POCT进行血糖检测,同时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葡萄糖水平,比较两部位POCT血糖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结果:指尖血与静脉全血经POCT检测血糖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相比存在负偏倚,偏倚范围在-1.5%~-13.9%之间,但均未超过120%;静脉全血的测定结果偏倚显著高于指尖血测定结果(P<0.05)。结论:POCT检测指尖血或者静脉全血血糖水平满足临床检测需求,指尖血检测更接近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葡萄糖水平,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指尖毛细血管血及抗凝静脉全血在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采集64例患者的指尖毛细血管血、抗凝静脉全血并使用即时检验血糖仪进行检测,血浆葡萄糖采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将三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指尖毛细血管血糖为(9.98±5.13)mmol/L,抗凝静脉全血血糖为(9.37±4.25)mmol/L,血浆葡萄糖为(9.11±4.02)mmol/L,三组间两两对比空腹血糖差别不大(P>0.05);指尖毛细血管血组的偏倚率(-1.6%)与抗凝静脉全血组的偏倚率(-13.7%),组间对比偏倚率差别较大(P<0.05).结论:使用即时检验血糖仪检验指尖毛细血管血及抗凝静脉全血的结果差距较小,但指尖毛细血管血的检验结果与血浆葡萄糖更接近,可行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的效果间差异性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5月至11月期间所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中任选14例,分别采用即时检验血糖仪对静脉全血、指尖血进行测定。针对检测结果间差异加以对比。结果指尖血血糖量在(9.51±1.36)mmol/L,静脉全血为(9.11±1.05),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静脉血测定中偏倚量显著高于指尖血,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即时检验血糖仪可方便快捷对患者血糖情况进行检测,且指尖血检测结果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即时血糖检测仪检测糖尿病患者指尖血、静脉全血血糖结果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指尖血和静脉血并应用即时血糖检测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以及偏倚程度。结果指尖血经即时血糖检测仪检测后血糖水平为(9.37±4.18)mmol/L,静脉血经即时血糖检测仪检测后血糖水平为(9.18±4.06)mmol/L,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测仪检测血糖水平为(9.97±5.02)mmol/L。指尖血和静脉血即时检测结果与生化检测仪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尖血和静脉血样本经即时血糖检测仪测定结果均出现负偏倚,最大偏倚值为13.8%,最低偏倚值为1.4%,均低于20%。结论采用即时血糖检测仪检测糖尿病患者指尖血和静脉血在临床上均可行,检测数值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指尖血检测结果与血浆葡萄糖值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科学客观地评价血糖仪测定血糖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广泛应用血糖仪测定血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同一受试者分别取指尖全血一滴,用血糖仪检测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抽取肘静脉血2ml,取一滴立即用血糖仪测静脉全血葡萄糖;其余血用EDTA-Na抗凝,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血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三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用血糖仪来测末梢血血糖值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进行比对,评估二者测定血糖的偏倚,以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为参考对血糖仪进行校准。方法每批选择氟化钠一草酸钾抗凝血液样本5份(血糖浓度范围1.0-22.0mmol/L),每台血糖仪测定一批样本全血葡萄糖,生化分析仪测定该批样本血浆葡萄糖浓度,22台血液糖仪测定22批血液葡萄糖浓度,获得110个全血葡萄糖结果和110个血浆葡萄糖结果。结果22台血糖仪中有12台测定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个结果中,有8个结果的偏倚〉20%,最大偏倚为27.2%,平均偏倚为12.5%,有5个结果的偏倚〉0.83mmol/L。另外10台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台血糖仪测定的110个血糖结果中,≤4.2mmol/L的结果为23个,其中6个(26%)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偏倚〉0.83mmol/L,〉4.2mmol/L的结果有87个,其中21个(24%)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偏倚〉20%。以NCCLS应用准则为允许偏倚。22台血糖仪在5个不同葡萄糖浓度范围内偏倚部达到允许偏倚范围内的只有6台(27.3%),超过70%的血糖仪未达到NCCLS应用准则规定的允许偏倚范围。依据CLIA’88最大精密度目标,有15台血糖仪的最大精密度目标是可接受的。结论血糖仪与临床实验室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葡萄糖浓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倚。如果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比对和校准,那么,对于所有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自我监测、检查无症状低血糖症等方面,血糖仪是不失为方便和可靠的仪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634-2005)检测快速血糖仪和血糖试条系统测定静脉全血葡萄糖准确度,为临床应用快速血糖仪提供参考。方法抽取196例患者静脉血用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全血、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在196例样本中,分别有32例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4.2mmol/L,176例〉4.2mmol/L,与快速血糖仪测定静脉全血葡萄糖浓度进行比对。在≤4.2mmol/L浓度区间有1例样本偏差〉0.83mmol/L,在〉4.2mmol/L浓度区间有8例样本偏差超过±20%。196例样本在两个浓度区间均有95%以上的样本偏差符合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结论长沙三诺EA-11型快速血糖尿酸仪及血糖试条系统的准确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快速血糖仪测定静脉全血葡萄糖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葡萄糖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55例临床标本分别用血糖仪测定抗凝全血葡萄糖和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葡萄糖.血糖监测是观察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采血用生化仪进行检测是血糖测定公认的方法,但此法不便于一天内多次检测,不适合门诊患者快速检测.随着床旁检验发展的趋势,床旁血糖仪价格低廉,便于操作,随时可进行人体血糖监测.但其可靠性颇有争议.为评价其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与实验室测定值的相关性,本文就使用血糖仪所测结果与实验室生化仪测定值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葡萄糖的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栾和伟 《当代医学》2010,16(31):85-86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罗氏MODULAR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30例患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浆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数据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11.92±4.82)mmol/L和(10.85±3.92)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值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正相关(r=0.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掌握好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影响因素并定期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对以使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血糖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湿化学)、强生快速血糖仪及强生干化学分析仪三者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检测血糖的患者,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患者手指末梢血葡萄糖,同时抽取同侧肢体的静脉血离心后,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干化学分析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血清葡萄糖测定,每份标本重复测定2次取均值并进行比较测定,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文件EP9A2,用相关回归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及干化学分析仪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5.371±1.652mmol/L、5.558±1.725mmol/L、5.489±1.648mmol/L。生化分析仪与血糖仪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化分析仪与干化学分析仪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血糖值〈7.8mmol/L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分析仪、血糖仪及干化学分析仪三者的检测结果呈高度相关(P〈0.001)。在医学决定水平处与比较检测系统比较差异〈10%。结论使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快速简便,其结果与全自动牛化分析仪结果相近,可用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糖尿病筛选及普查。  相似文献   

11.
石素珍 《中外医疗》2011,30(14):6-7
目的 比较2种方法检测血糖结果有无差异.方法 对110例糖尿病患者,先后采用血糖仪和全血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和早餐后2h血糖,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糖仪检侧空腹血糖和早餐后2h血糖结果稍高于生化仪检侧结果(P>0.05).结论 采用正确的快速血糖仪检测方法可准确的反映出血浆中真实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南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33-4334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0例患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浆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数据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12.3±5.9)mmol/L和(11.0±4.1)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值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正相关(r=0.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标本未及时分离测定是引起血浆血糖假性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分离血浆,及时检测,以使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确实的血糖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新型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的可靠性评价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使用新型快速血糖仪测定 10 8例次糖尿病患者的毛细血管血糖 (CBG)时 ,以氧化酶法检测的静脉血清血糖 (VSG)作为对照。对比研究后发现 :从整体上看 ,2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VSG较CBG高 ( 2 0 7± 10 35 ) % ,CBG可高或低于VSG。而当VSG >6 1后 ,各水平段CBG均低于VSG ,它们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 ,r值在 0 85~ 0 89,皆P <0 0 5。血糖仪重复性测试CV值较小 ,精密度较高。误差表格分析显示 96 2 4 %的数据在可接收的A、B区。故使用新型快速血糖仪检测CBG简便、快速、准确且需血量少 ,用其进行血糖监测临床可信度较高 ,易于病人接收和使用 ,而这一技术所带来的社会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渴康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95例IG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消渴康胶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IGR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G2h)水平的变化和IGR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C、TG水平则显著升高,LDL-C、FBG、PG2H水平,均明显下降,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康具有调节和降低血脂、血糖的作用,能较好地改善IGR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锁眼入路颅脑手术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手术方法随机选择 2 0例神经外科肿瘤手术患者分为普通开颅组 (A组 )和锁眼手术组 (B组 ) ,每组 10例。在麻醉诱导前 (T1)、插管后 (T2 )、切皮后(T3 )、肿瘤切除时 (T4)、拔管后 (T5)、术后 6h(T6)分别测定血糖浓度。结果 A组患者在T4、T5、T6时间点与T1时间点比较 ,血糖浓度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P <0 .0 1、P <0 .0 1) ;B组患者在T5、T6时间点与T1时间点比较血糖浓度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 ,P <0 .0 5 ) ,A、B两组患者在T1、T2 、T3 、T4时间点血糖浓度差别无显著意义 ,而在T5、T6时间点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 ,P <0 .0 1)。结论 锁眼入路手术应激反应较普通开颅组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褐藻多糖的降糖效果。方法链脲佐菌素复制小鼠糖尿病模型,检测小鼠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结果(1)褐藻多糖灌胃14 d对正常小鼠血糖及血脂无显著影响(P〉0.05)。(2)褐藻多糖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治疗第21天时检测到小鼠血糖的降低,下降11.3%,血糖浓度一直维持在治疗后的第32天,下降21.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褐藻多糖对血脂未升高的糖尿病小鼠的血脂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褐藻多糖能有效降低STZ致糖尿病小鼠血糖。  相似文献   

17.
王锐  孟伟 《中外医疗》2014,(22):193-194
目的评价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血糖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3份静脉血,先用各科室使用的便携式血糖仪检测后,在用Olympus AU640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以生化分析的检测结果为参考,对血糖仪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一致(r2〉0.95)。结论便携式血糖仪血糖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可用于临床日常的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8.
介绍集成学习预测方法,阐述集成学习在血糖预测中的应用,基于个体常规体检数据,使用集成学习的方法,融合线性回归、梯度提升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模型对血糖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血糖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并能更准确地识别血糖异常个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分析婴幼儿在体外循环术后血糖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心内直视手术患儿60例,按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分组。分为幼儿组(1~3岁)、婴儿组(≤1岁),体重≤10kg(A组)、体重〉10kg组(B组),体外循环时间〈60min(C组)、体外循环时间≥60min(D组)。观察患儿手术前(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后1h(t2)、3h(t3)、5h(t4)血糖变化。结果体外循环术后各组血糖水平较转流前均明显升高;婴儿组与幼儿组相比手术结束时和术后1h血糖水平升高更明显;A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1、3h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B组同时点血糖水平;D组手术结束和术后1h血糖水平明显高于C组同时点血糖水平。结论体外循环对小儿糖代谢有明显影响,体外循环期间糖代谢紊乱,血糖明显升高,且体外循环术对低龄、低体重、体外循环时间长的患儿血糖水平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血糖代谢特点。方法 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分析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结果  15 6例冠心病患者OGTT于 0 .5、1、2h血糖水平分别为 11.3± 0 .6mmol/L、 8.6± 0 .3mmol/L、6 .4± 0 .5mmol/L ,较对照组血糖 8.7± 0 .5mmol/L、8.0± 0 .4mmol/L、5 .3± 0 .3mmol/L明显升高 (P <0 .0 0 0 1)。44例 (2 6 .3% )存在糖耐量低减 (IGT) ,36例 (2 3.1% )合并糖尿病。结论 冠心病患者常合并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