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黄连解毒汤出自唐·《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组成,是清热解毒的代表方,用于各种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症。前期研究发现,提取黄连解毒汤时,以黄连、黄柏、栀子合煎,黄芩单煎的提取方式能保留较多的有效成分。证实大孔树脂精制法明显优于醇沉法及吸附澄清法,并对大孔树脂的类型及其吸附条件进行了考查(另文报道)。本文进行了YWD-09D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连解毒汤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黄连解毒汤用半仿生法提取药材组合方式的优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选择半仿生法提取黄连解毒汤的最佳药材组合方式。方法 :以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总生物碱、总黄酮的含量、干浸膏得率及无水乙醇提取精制液的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总积分面积等为指标进行综合判定。结果与结论 :黄连解毒汤以黄连、黄柏与栀子合煎 ,黄芩单煎的提取方式为佳。  相似文献   

3.
黄连解毒汤出自唐·<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组成,是清热解毒的代表方,用于各种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症.前期研究发现,提取黄连解毒汤时,以黄连、黄柏、栀子合煎,黄芩单煎的提取方式能保留较多的有效成分[1].证实大孔树脂精制法明显优于醇沉法及吸附澄清法,并对大孔树脂的类型及其吸附条件进行了考查(另文报道).本文进行了YWD-09D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连解毒汤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汤及其拆方对高脂高糖模型小鼠血脂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黄连黄柏栀子组、黄连黄柏黄芩组、黄连黄柏组、黄连组、黄芩栀子组、辛伐他汀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9组。每周测量小鼠体质量,4周后检测小鼠血脂(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糖)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糖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组及辛伐他汀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明显降低,黄连黄柏黄芩组、黄连黄柏组的血糖明显降低(P < 0.01,P < 0.05);其中黄连黄柏栀子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低于黄连黄柏黄芩组、黄连黄柏组、黄芩栀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黄连黄柏栀子组的总胆固醇低于黄连解毒汤组、黄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黄连解毒汤组、黄连组的总胆固醇均低于黄连黄柏黄芩组、黄连黄柏组、黄芩栀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小鼠在给药前体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给药4周时黄连黄柏组、辛伐他汀组的体质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及其拆方组合均有降低高脂高糖模型小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其中黄连黄柏栀子组的降脂效果优于黄连解毒汤组、黄连黄柏黄芩组、黄连黄柏组、黄连组及黄芩栀子组。黄连黄柏黄芩组及黄连黄柏组能降低高脂高糖饮食小鼠的血糖。  相似文献   

5.
正交设计探讨黄连解毒汤组方配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的组方原理.方法:以小鼠为研究对象,以急性毒性(死亡率)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研究黄连解毒汤各药物(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在处方中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结果:黄连是该方中的主要毒性药物,黄柏的毒性作用较弱,而黄芩和栀子无明显毒性作用;其中黄芩在处方中主要起解毒作用,处方中的黄连与黄芩配伍其毒性明显降低,而黄连与黄柏、栀子的交互作用较弱;黄柏、栀子及黄芩三药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在黄连解毒汤中,配伍黄芩起到了降低黄连的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连解毒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吴洪元  姜晓群 《中成药》1998,20(11):1-3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黄连解毒汤的水提工艺进行研究,认为采用黄连、黄柏共煎及黄芩栀子共煎的分煎法较好,并得出黄连、黄柏共煎的最佳条件为;加水量20倍,煎煮次数3次,煎煮时间90min;黄芩、栀子共煎的最佳条件为:加水量20倍,煎煮次数3次,煎煮时间150min。  相似文献   

7.
黄连解毒汤及其单味药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及其单味药在体外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评价白念珠菌的悬浮菌及生物膜对黄连解毒汤及其单味药敏感性;药物预先包被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黄柏、黄芩对白念珠菌悬浮菌的MIC50、MIC90以及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SMIC90与黄连解毒汤的接近;黄连MIC50MIC90SMIC50、SMIC90明显低于复方、黄柏、黄芩;复方、黄连、黄柏、黄芩预先包被96孔板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栀子对白念珠菌悬浮菌与生物膜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黄柏、黄芩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与黄连解毒汤相近,黄连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黄连解毒汤及其单味药在体外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评价白念珠菌的悬浮菌及生物膜对黄连解毒汤及其单味药敏感性;药物预先包被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黄柏、黄芩对自念珠菌悬浮菌的MIC50、MIC90以及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SMIC90与黄连解毒汤的接近:黄连MIC50、MIC90、SMIC50、SMIC90明显低于复方、黄柏、黄芩;复方、黄连、黄柏、黄芩预先包被96孔板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栀子对白念珠菌悬浮菌与生物膜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黄柏、黄芩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与黄连解毒汤相近,黄连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黄连解毒汤及其不同配伍组方成分溶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水提物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合黄连解毒汤16个全排列,评价不同配伍组方对黄连解毒汤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 HPLC法,反相C18柱,体积流量为1.0 mL/min,UV检测器(λ=254 n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醋酸),梯度洗脱。结果分析、比较黄连解毒汤及其不同配伍组方的高效液相图谱,黄芩与黄连、黄柏配伍产生沉淀使生物碱溶出降低;黄芩与栀子配伍使环烯醚萜类成分溶出降低,但四药配伍溶出增加为112.6%;不同配伍组合黄酮类成分溶出增加降低不尽相同,但四药配伍增加为480.7%。结论 方法全面准确可靠,可作为黄连解毒汤体外成分分析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均匀设计优选黄连解毒汤的半仿生提取法工艺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为对其进行剂改研究,根据半仿生提取法理论(简称SBE法) [1] ,以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总生物碱、总黄酮、干浸膏为指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其SBE法工艺条件。1 仪器与药品CS 930型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 ;72 1 10 0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均经张兆旺鉴定。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试剂均为AR。2 实验设....  相似文献   

11.
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由黄连9g,黄芩6g,黄柏6g。栀子9g组成,具有抑菌、降压作用。黄连为君药,黄柏为佐药,两者主要成分都是盐酸小檗碱,其含量测定对于黄连解毒汤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RP—HPLC法测定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黄连解毒汤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连解毒汤出自《肘后备急方》,方名始见于《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为清热解毒的代表方。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笔者对近年来黄连解毒汤的药效学研究作一综述。1抗菌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对多种细菌有抑制  相似文献   

13.
邢斌 《中医杂志》2004,45(8):637-637
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药组成,是清热解毒类的代表方剂.笔者对时下中医学院的方剂学教材、教学参考书等的某些观点不尽赞同,故提请同道讨论.  相似文献   

14.
黄连解毒汤外用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连解毒汤出自《肘后方》 ,由黄连、黄芩、栀子、黄柏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疗外疡痈疔之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黄芩能抗炎、抗变态反应 ,对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而且有镇静作用 ;黄连抗微生物、抗原虫 ,对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金葡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黄柏对常见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 ;栀子镇静、抗微生物 ,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并可加速组织愈合 ,治疗疮疡、肿瘤。在临床中 ,每遇疖、肿、疮疔、带下、皮肤感染诸疾 ,改黄连解毒汤内服为外用 ,疗效显著 ,现举例如下。1 脓疱疮胡×× ,男 ,4岁…  相似文献   

15.
黄连解毒汤治疗老年性痴呆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黄连解毒汤出自《肘后方》,系清热解毒代表方剂,由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组成,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对肿瘤、脑缺血、糖尿病等疾病具有良好作用,尤其在老年性痴呆(AD)方面的报道更多。笔者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类整理,总结了黄连解毒汤在AD的药理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与黄连解毒汤煎出液具有同一性的浓缩程度参数。方法:把黄连解毒汤煎出液在相同温度、持续时间条件下,减压浓缩到原始体积5%、10%、20%、30%、40%,稀释到原始体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扫描法,对原始汤液和不同浓缩后产物中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进行色谱检测。结果:随着浓缩程度的增高,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各组分色谱图曲线下面积呈单调递减趋势。结论:当浓缩程度低于70%时,黄连解毒汤煎出液与浓缩后产物在组分上具有高度同一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黄连解毒汤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组方中君、臣、佐、使药的配伍规律.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54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连组、黄连-黄芩组、黄连-黄芩-黄柏组、黄连解毒汤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 25 mg·kg-1大鼠体质量)造模;各给药组干造模前30 min ig给予黄连、黄连-黄芩、黄连-黄芩-黄柏、黄连解毒汤1次(分别为7.2,12,16.8,24 g生药/kg大鼠体质量);收集造模后1,3,5,7,13,22 h各时间点的尿液,尿液样品进UPLC-TOF/MS检测分析,质谱数据采用MarkerLynx XS软件统计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在得分图中,黄连组与模型组混为一组,黄连-黄芩组与模型组较接近,离空白组较远,黄连-黄芩-黄柏组与模型和空白组显著聚类区组,并且与空白组较接近,黄连解毒汤组与模型组和空白组显著聚类区组,与它们的距离相当;同时黄连、黄连-黄芩、黄连-黄芩-黄柏和黄连解毒汤各给药组分别对33,15,36,40个生物标志物具有干预作用,综合评价各实验组对热病证候的整体代谢和生物标志物的干预作用,结果黄连解毒汤全方作用最好,黄连-黄芩-黄柏次之,黄连作用第三,黄连-黄芩的干预作用最弱.结论:黄连作为方中君药发挥主要的药理作用,黄柏和栀子作为佐使药也发挥了其各自的作用,但黄芩作为臣药的地位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黄连解毒汤药效物质提取时方药最佳组合方式。方法:将方药排列组合成15组,用半仿生提取法提取;以小檗碱、黄芩素、栀子苷、总生物碱、总黄酮、HPLC总面积、≤1 000提取物为指标,将各指标测得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经加权求和后得综合评价Y值,Y值大者为优。结果:7个指标综合评价Y值以AD+BC最大。结论:黄连解毒汤的提取,以黄连和栀子、黄芩和黄柏分别合提,再将提取液合并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黄连解毒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解毒汤原载于《外台秘要》,由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笔者对近年来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学研究作一综述。1抗菌作用黄连解毒汤对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脓毒血症的治疗均可用之,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持续高产AmpC酶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精制黄连解毒汤复方水提液的最佳大孔树脂组合,为黄连解毒汤的临床用药剂型改进和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择X-5,S-8,HPD100,AB-8 4种大孔树脂进行6种组合,进行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HPLC比较各组水提液精制前后栀子苷、黄芩苷、巴马汀、小檗碱、黄芩素、汉黄芩素6种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大孔树脂组合对黄连解毒汤中不同成分的吸附率均接近100%,但解吸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综合比较,组合6得到的各指标性成分含量较高,可作为精制黄连解毒汤复方水提液的最佳大孔树脂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