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及其应用胡孝林林光财王所亭由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γ-刀和X-刀)的问世,给各医院的神经外科和放射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立体放射外科是当今一流的高科技成果之一,它的推广应用,标志着医院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CT靶点定位给予大鼠C6脑胶质瘤X刀治疗的可行性及其急性期治疗反应.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制作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并于C6细胞植入后16 d采用不同扫描野、平扫和增强相结合的CT靶点定位方法给予20 Gu X刀治疗,并观察其急性期治疗反应.结果治疗组(7只荷瘤鼠)X刀治疗均成功,5只生存状态均好于肿瘤组(9只荷瘤鼠).治疗组肿瘤细胞密度减低和肿瘤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肿瘤组(P<0.05),同时伴有血管生成减少.结论本组CT靶点定位方法将在鼠脑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CT引导Leksell立体定向系统定位脑内靶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脑室造影立体定向手术与CT引导Leksell立体定向手术结合起来,方法:CT薄导扫描定位前连合(AC)和后联合(PC)并使之在同一层面,即AC-PC层面,以确定大脑原点在Leksell定向系统中的三维坐标值,并以此为依据,用数学方法将脑室造影立体定向手术的脑内靶点的三维坐标值,转换成Leksell定向系统的三维坐标值,结果:CT薄层扫描可容易获得AC-PC层面,通过数学方法使脑室造影立体定  相似文献   

4.
脑立体定向术脑内靶点CT定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脑立体定向术脑内靶点CT定位的初步探讨顾明,段承祥,徐元昌,何乾文,袁树斌,胡威夷,马宗黎,白小红,王开祥,郭爱华锥体外系疾病(EPD)的功能性立体定向手术中,CT正在逐步取代常规X线脑室造影成为脑内靶点定位的影像学方法 ̄[1,2]。笔者使用Leks...  相似文献   

5.
辛国胜 《武警医学》1999,10(2):111-114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t。tacticRa山。-SllTgery,SHS)是指将直线加速器或m钻产生的高能射线采用多方向、多角度汇聚于颅内某一局限性靶点组织,从而达到外科切除或毁损的效果。它既不同于常规的外科手术,也不同于常规的放疗与间质治疗。本文就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发展现状。与普通放射治疗的【别以及对脑疾患的适应范围和优缺点作一综述。1发展现状1951年,瑞典著名神经外科学家teks,11教授首先提出采用放射手术。他原拟用来破坏脑内的某些神经核或传导束,以治疗功能性疾患。自1968年世界上研制成功第1台伽玛刀(Y刀)以来,经…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精神病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前后智力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靶点调控、立体定向手术对难治性精神病人智力的影响。方法:应用韦氏智力量表(WAIS-RC)对63名难治性精神病人进行手术前后测试并对照研究。结果:精神病人手术治疗前后其智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靶点调控、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对精神病人的智力无损害。  相似文献   

7.
CT脑立体定向应用技术(附200例临床报告)陈长源李铭山王如CT问世以后,颅内许多病灶的形态、大小及其邻近的结构均能直观地显示出来,为脑立体定向术提供了基础。我院自1989-11以来,采用FN-89型及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开展脑CT立体定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各种新的医疗设备相继问世。新近出现的r(伽玛)-刀、x(艾克斯)-刀、粒子刀、细胞刀与水刀即是这类高科技的产物。现将此五种“手术刀”简介如下:r-刀是r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的简称,是一种融立体定向技术和放射外科技术于一...  相似文献   

9.
伽玛刀是由Lars、Leksell教授和生物物理学家Borje.Larsson教授一起研制的。1949年,Leksell教授研制成功立体定向系统,该系统可使针、导管或电极在脑组织中精确定位。可用于治疗脑内肿瘤等,以避免开颅手术的危险。1951年,他们又将辐射源与立体定向系统连接进行了第一例放射手术,Leksell教授发现实施单一的辐射剂量就能成功地破坏任何深度的脑内肿瘤,而没有流血和感染的危险。他称这种技术为“立体走向放射手术”。伽玛刀就是以钻一60作为辐射源、分散安装在半球形球体上,使中心焦点上放射剂量最强(可达4Gy/min)。在立体走向系…  相似文献   

10.
伽玛刀脑外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十一世纪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是微创手术和微侵袭 ,195 1年Leksell教授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 :在立体定向技术引导下 ,将电离辐射单次、大剂量聚焦于颅内靶点 ,达到毁损或切除病灶的目的。 196 8年 ,Leksell和BorjeLarsson合作 ,发明了第一  相似文献   

11.
《航空航天医药》2010,(6):F0003-F0003
东北地区首台陀螺旋转式Y射线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系统——陀螺刀 1、陀螺刀的治疗原理 陀螺刀是当今最先进的伽马射线精确放疗设备,它创造性地采用三次聚焦方式,通过准确的立体定向将经过计划的一定剂量Y射线集中照射于预照靶点,  相似文献   

12.
抽动秽语综合征(TS)又称慢性多发性抽动症,治疗十分棘手。2009年4—12月,我们采用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射频治疗TS45例。现将其术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多靶点调控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11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应用多元定位、多靶点调控立体定向手术难治性精神病110例,综合评估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国内外公认通用的精神病临床评定量表:精神分裂症选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情感性精神病采用哈密顿抑郁量表(HAMD)、躁狂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家属观察疗效问卷,韦氏智力量表(WISC-RC)测定智力。评定时间分别在手术前2d和出院前,手术后1、3、6、12月定期随访。结果:治愈8例、显效62例,治愈、显效率为63.63%;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55%。结论:多元定位、多靶点调控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是一种定位准确、疗效明显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tereotacticradiosurgery)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除治疗颅内肿瘤 ,脑血管畸形和功能性疾病外 ,对控制肝癌、胰腺癌、肺癌和骨癌等也有较好的疗效。目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在临床应用较多的有г -刀和等中心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 (X -刀 )。我院在原加速器基础上 ,于 2 0 0 0年从北京大恒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引进全身肿瘤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系统STAR -2 0 0 0X -刀和CTsim ,至今已治疗病人 2 7例 ,现将术前CT扫描技术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X -刀适形放疗病人 2 7例 ,其中头部及五…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毁损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毁损手术的疗效因素。方法分析20多年来我院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改变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本组病例症状完全控制950例(74.21%),症状控制伴有肢体麻木、发音、情感、智能障碍270例(21.09%)。无效50例(3.9%),恶化10例(0.78%)。结论CT及MRI靶点定位法与脑室造影定位法无显著差异,而靶点定位、毁损范围与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合常规放疗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技术结合常规放射技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OUR-XGD型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系统,结合常规放疗(钴60机)治疗20例食管癌,比较治疗前后的食道吞钡片,胃镜,CT片中病灶的大小,临床症状,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17例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5%,其中CR6例。PR11例。3月内死亡者2例。治疗后病灶无明显变化1例。治疗中5例出现明显恶心,呕吐,胸骨后烧灼样疼痛,5例无明显不适感,10例稍感疲乏无力。结论:立体定向放疗结合常规放疗治疗食管癌有显著的近期疗效,但如何防止远处转移及提高生存率仍很困难。  相似文献   

17.
立体定向手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靶点调控、立体定向手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对2001-03-2002-04住院经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出院后回归社会达6个月以上的51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变化进行了评定和对照研究。结果:术后生活质量的随访结果明显高于术前,尤其表现在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能够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60Coγ刀剂量性能的测量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Coγ刀剂量性能的测量验证周汝信张之彬王肖兰徐涛周建国为发展我国大型放射治疗设备,由深圳沃发医学新技术发展公司研制的国产第一台动态旋转聚焦式60Coγ刀(OUR-XGD),根据立体定向原理,对人头颅内病变组织选择性地确定靶点,使用一次大剂量γ射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放射治疗技术进步,放疗已由过去二维时代进入三维和四维时代,治疗精度大幅度提高,分割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从传统放射治疗发展到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为代表的聚焦照射,提高了肿瘤靶区剂量,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随着影像引导技术进步,治疗机与影像引导结合,每次治疗前通过影像扫描技术获得肿瘤靶区位置信息,或用4D影像引导技术精确地将射线投射到目标靶点,达到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的目的,放射治疗完全进入精准、高效和低毒时代。高剂量、大分割照射已经取得令人信服和可喜的疗效,传统放射生物学理论已无法解释这种照射模式抗肿瘤细胞作用机制。传统放疗认为,肿瘤有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但是,进入SABR时代,肿瘤对其治疗均反应良好,放射治疗学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放射生物学学说和体系,在传统放射生物学理论基础上,更好地阐明新技术原理、作用机制,并建立与传统放射生物学内在联系,为临床普及和推广消融放疗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并验证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靶点定位软件.方法推导出任意靶点两种坐标(大脑原点,即AC-PC线中点坐标系坐标和立体定位架坐标系坐标)之间的相互换算;数字化三维坐标重建Schaltenbrand-Wahren人脑立体定向图谱,形成随AC-PC长度缩放的导航图谱.编成软件实现(1)图谱中选靶点,得出其两种坐标;(2)输入两种坐标中的一项,得出另一项,并在图谱中显示靶点.对软件的实用性、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靶点定位软件,靶点定位直观准确,消除了定向架的影响、简化了计算、提高了SW图谱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