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射频消融治疗腹膜后和盆腔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腹膜后和盆腔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腹膜后和盆腔恶性肿瘤患者9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原发性肾上腺梭形细胞瘤术后复发1例,软骨肉瘤术后腹膜后转移2例,肺癌、恶性胸腺瘤术后1例,胰腺癌腹膜后转移1例,直肠癌和子宫颈癌术后盆腔转移各1例.CT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结果]腹膜后和盆腔肿块射频消融术共19次,平均2.1次.9例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临床缓解率100%.增强CT复查完全热凝固坏死4例,不完全坏死3例,部分坏死2例.患者术中较好地耐受治疗,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腹膜后和盆腔恶性肿瘤安全,对直径小于6cm的肿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对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4例肝癌合并APS患者,针对APS和肿瘤行射频消融治疗,2周后行肝增强CT或MRI扫描并行TACE治疗。比较肿瘤消融、坏死效果及APS分流道封闭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术后15例中央型APS完全消失4例,分流减少8例,3例无明显变化;10例肝段型APS,有3例术后APS消失,5例好转,2例无变化;周围型9例,术后消失5例,好转4例。38个消融病灶中,完全坏死11个病灶,14个病灶坏死面积超过50%,坏死50%以下有8个病灶,4个病灶RFA术后强化面积无变化,1个病灶进展。术后随访3~12月,3、6、9、12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94.1%、82.4%、73.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TACE是治疗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引导定位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视引导定位下肝癌射频热凝消融治疗(radio-ferquency ablation, RFA)的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直视引导定位下分别对10例原发性肝癌和多发转移性肝癌进行一次性射频消融治疗.结果:10例患者28个瘤体中直径<5 cm的20个肿瘤均获得一次性热凝损毁,其中18个瘤体完全缓解CR 90.0%(18/20),2个瘤体部分缓解PR 10.0%(2/20),近期疗效CR+PR为100.0%(20/20),1例术后15个月肝、肺转移复发;8个直径5~9 cm的瘤体近期疗效为CR+PR 100.0%(8/8),CR 50.0%(4/8),PR 50.0%(4/8),1例术后6个月发生肝门部转移及阻塞性黄疸而病情进展死亡,1例术后14个月因肝脏、肺脏广泛转移死亡.术后2周复查AFP、CEA和CA19-9等肿瘤标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转阴.所有患者均很好地耐受了射频消融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出现.9例患者术后分别行1~4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TACE).1年生存率为85.7%(6/7),2年生存率为50.0%(3/6). 结论:腹腔镜直视引导定位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为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及多发性肝转移癌提供了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与TACE结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射频凝固电极消融技术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射频凝固电极射频消融技术进行肝癌切除手术共16例,其中腹腔镜下射频消融后肝切除术9例,腔镜下射频消融6例(共13个瘤体,平均最大肿瘤直径3.0-4-1.0em),小切口腹腔镜辅助右肝V、Ⅷ段肝癌切除1例。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肿瘤复发情况。结果16例均顺利完成肝癌切除或消融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肝癌消融灶完全坏死率为92.3%。随访8~20个月(平均14个月),于术后3、6个月各发现1例肝脏出现新病灶,1例消融部位肿瘤残留。肝癌切除患者未出现新病灶。死亡1例。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或开腹术中射频凝固电极消融技术在肝癌切除或消融治疗中应用安全可行,效果好。选择远离肝门区肿瘤进行治疗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水酒精注射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困难部位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靠近结肠、胆囊、大中血管、膈肌等存在射频困难区肝癌患者31例,在采用射频治疗后残余病灶行无水酒精补充治疗,评价病灶坏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1例患者的47个病灶当中共有33个病灶位于射频困难部位,肿瘤完全坏死率为72.7%(24/33).无腹腔内出血,胆囊穿孔,结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射频困难部位的肝癌病灶采用射频补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效果良好,未见严重的射频或酒精注射相关并发症发生,可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水酒精注射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困难部位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靠近结肠、胆囊、大中血管、膈肌等存在射频困难区肝癌患者31例,在采用射频治疗后残余病灶行无水酒精补充治疗,评价病灶坏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1例患者的47个病灶当中共有33个病灶位于射频困难部位,肿瘤完全坏死率为72.7%(24/33)。无腹腔内出血,胆囊穿孔,结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射频困难部位的肝癌病灶采用射频补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效果良好,未见严重的射频或酒精注射相关并发症发生,可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术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国安 《肿瘤防治研究》2006,33(12):905-907
目的探讨超声导向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引导下对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RFA联合TACE(治疗组)和对70例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比较观察该法治疗组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血供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该法治疗组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组术后肿瘤血供消失和减少率分别为95%、70%;3个月复查彩超肿瘤缩小25%以上者分别为90%、85.7%。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肝癌的新方法。同时,彩超为实时观察肝癌血供状态,声像图变化提供重要依据,在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联合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射频消融术治疗大肝癌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间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碘化油TACE序贯射频消融术治疗的5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载药微球联合碘化油TACE序贯射频消融术治疗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肺转移的疗效和安伞性.方法 30例伴有肺转移的晚期HCC患者,于TACE治疗后3周复查,如无禁忌证即开始服用索拉非尼,400 mg/次,2次/d;不能耐受时减至200 mg/次,2次/d.每4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肺部转移病灶缩小6例,病灶稳定8例;肝脏病灶稳定22例,进展8例,在服药期问行TACE1~3次.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皮肤反应7例,疲乏无力18例,脱发6例,腹泻6例,贫血和骨髓抑制5例,高血压2例,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 HCC合并肺转移时,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安伞性及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射频消融术(RFA)在国内外已成为公认的对小肝癌治疗有效的一种手段,尤其对于直径小于3cm的小肝癌患者,治愈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外科切除治疗。在治疗直径大于3cm的小肝癌患者,单一的RFA治疗复发率相对较高。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早已获得承认,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TACE术后改变了原有的动脉供血系统,侧支循环容易建立,病灶坏死率较低,复发率较高,多次TACE治疗会加重肝功能的损害。TACE与RAF联合能在小肝癌患者治疗中取长补短,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患者的远期疗效。本文主要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现状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28例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与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RFA)组(TACE+RFA组),各64例。TACE组患者行一次或多次单一肝动脉化疗治疗;TACE+RFA组在肝动脉化疗治疗结束后1~2周再行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 TACE组与TACE+RF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44/64)、95.31%(61/64);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与18个月;TACE+RFA组1年生存率为73.4%(47/64),2年生存率为20.3%(13/64),而TACE组分别为56.25%(36/64)和7.81%(5/6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量、分期、直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等与患者预后有相关性。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其肿瘤数量、分期、直径等4项指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肺转移的疗效和安伞性.方法 30例伴有肺转移的晚期HCC患者,于TACE治疗后3周复查,如无禁忌证即开始服用索拉非尼,400 mg/次,2次/d;不能耐受时减至200 mg/次,2次/d.每4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肺部转移病灶缩小6例,病灶稳定8例;肝脏病灶稳定22例,进展8例,在服药期问行TACE1~3次.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皮肤反应7例,疲乏无力18例,脱发6例,腹泻6例,贫血和骨髓抑制5例,高血压2例,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 HCC合并肺转移时,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安伞性及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Zhang FJ  Wu PH  Zhao M  Gu YK  Zhang L  Tan ZB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4):248-250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CT导向下射频消融(RFA)联合无水乙醇消融(PEI)对原发性肝癌(HCC)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病理、AFP或典型影像学诊断证实的HCC 1 5 0例,每例肝内的病灶数目<3个,病灶大小3.1~7.9cm ,平均直径5 .5cm。全部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74例,TACE后2周行单纯RFA ;联合组76例,TACE后2周行射频消融,间隔2 0~30d后再行PEI。结果 对照组的完全坏死率为75 .8%,联合组为89.5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HCC患者经TACE后,行CT导向下RFA联合PEI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RFA。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TACE)及碘油栓塞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TACE联合RFA治疗。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减轻,AFP下降明显,病灶未进一步扩大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中华肿瘤杂志》2022,(5):442-44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腹膜后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13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评价消融疗效, 观察术后并发症, 比较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结果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均明显改善, 住院时间为(9.2±2.9)d。10例患者肿瘤完全消融, 1例肿瘤残留, 2例肿瘤转移。1例患者术后十二指肠穿孔并发腹腔内感染, 其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3例患者共20个病灶, 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最大径分别为(39.5±15.9)mm、(30.6±4.9)mm、(15.6±7.7)mm和(9.9±3.1)mm, 术后1、3、6个月均小于术前(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是一种实时、精准、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手段, 对于腹膜后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群轶  杨广宁  余国政  李梅 《癌症进展》2022,20(3):256-259,277
目的 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2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TACE组(n=63)和联合组(n=63).TACE组患者接受单纯TACE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联合TACE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  相似文献   

17.
宋斌  王卫星  张文  杨威 《肿瘤防治研究》2003,30(6):496-497,50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术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与RF术后行TACE两种联合治疗方案对老年性不可切除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接受TACE与RF联合治疗的 6 9例不可切除性老年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TACE +RF组 ,35例 ;另一组为RF +TACE组 ,34例。分别将两组治疗后肿瘤缩小率 ,消融率 ,瘤周血流信号 ,AFP值及治疗后 6个月、12个月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间前述 5种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TACE +RF组优于RF +TACE组。结论 对于老年性不可切除性肝癌患者提倡采用TACE +RF联合治疗方案 ,即RF术前先行TACE ,以增强两治疗方法之间互补性与疗效。  相似文献   

18.
陈洋  王缓  杜大军 《现代肿瘤医学》2020,(18):3189-3193
目的:探讨No-touch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5例信阳市中心医院小肝癌患者,23例采用No-touch射频消融术治疗,42例采用常规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比较和分析治疗并发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两组间基线混杂因素无显著差异。No-touch射频消融术的消融体积显著高于常规射频消融术(P=0.043),但两种技术的剩余肝脏体积和治疗并发症相同(分别为P=0.670和P=1.000)。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o-touch射频消融组的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48)。结论:No-touch射频消融术比传统射频消融术具有更高的短期总体生存率,而与传统射频消融术一样安全。  相似文献   

19.
虎婕  蒲娟娟  任振娟  楚淑娴 《癌症进展》2021,19(18):1907-1909,1916
目的 使用GEMOX方案联合射频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分析二者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02例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射频消融组(49例)和联合化疗组(53例),射频消融组患者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给予GEMOX方案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反应相关指标、肝功能相关指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射频消融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均明显低于联合化疗组,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甲胎蛋白(AFP)、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明显高于联合化疗组(P﹤0.01).治疗后,射频消融组患者KPS评分明显低于联合化疗组(P﹤0.01),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化疗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GEMOX方案联合射频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对患者机体炎症、应激情况的影响较小,有着较好的疾病缓解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25例肝癌患者共34个瘤灶,中等大小肿瘤(3 cm~5 cm)9个,大肿瘤(>5.1 cm)25个。射频消融术后2~10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采用增强CT扫描和临床随访评估。结果射频消融术后CT扫描见治疗区仍有残留癌灶。化疗栓塞后CT扫描见大部分残留癌灶碘油沉积良好。16例患者AFP转阴或明显下降。24例获随访,累计生存率>1年(87.9%),>2年(70.8%)。结论射频消融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