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EZH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CC 50 例、肝硬化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EZH2、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4.00%(12/50)、66.67%(20/30)、10.00%(1/1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5),且VEGF蛋白在肝硬化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HCC的表达()(2=11.22,P<0.05);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8.00%(44/50)、46.67%(14/30)、30.00%(3/1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3,P<0.05),且EZH2蛋白在HCC 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16.07,χ2=14.07,P<0.05).结论:EZH2、VEGF在HCC中的表达关系不密切(P>0.05);但EZH2和VEGF异常表达与HCC的发展密切相关,在HCC的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COX-2对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52例肝癌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COX-2 mRNA和COX-2蛋白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mdr 1mRNA和P-g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OX-2与P-gp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肝组织中未见COX-2表达,中、低分化的肝癌组织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肝癌组织(P<0.01),在HBsAg阳性的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HBsAg阴性的肝癌组织(P<0.05),在合并肝硬化的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无肝硬化的肝癌组织(P<0.01)。mdr 1 mRNA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有表达。同时表达COX-2和mdr1基因为42例,两者相关系数r=0.563(P<0.01)。结论 COX-2参与了以P-gp介导的肝癌的多药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过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正常肝组织,30例肝硬化组织,30例肝癌组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蛋白水平,正常肝COX-2的阳性表达率(4/30,13.3%)显著低于肝硬化(18/30,60.O%)和肝癌组(20/30,66.7%)(P<0.05),而肝硬化与肝癌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mRNA水平,正常肝COX-2阳性表达率为50%(15/30),肝硬化和肝癌的表达率分别为56.7%(17/30)、66.7%(20/30),统计学检验三者无显著差异(P>0.05)。对COX-2表达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OX-2的表达只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肝癌COX-2的表达阳性率及强度显著高于中、低分化肝癌(P<0.01),而COX-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期、AFP高低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1.正常肝细胞COX-2的表达显著低于肝硬化组织和肝癌组织(P<0.05),COX-2的过表达可能与肝癌发生早期有关。2.COX-2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从高分化肝癌向低分化肝癌表达逐渐减弱,而与其它因素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及肝癌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20例慢性肝病[7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5例肝炎后肝硬化(LC)]和39例原发性肝癌(肝细胞肝癌34例,胆管细胞性肝癌5例)组织中Bcl-2蛋白进行AB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肝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为阴性,慢性肝病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5%,且Bcl-2蛋白表达与肝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关.[结论]Bcl-2蛋白在肝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并对肝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肝癌中Survivin表达与PCNA和AFP的关系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PCNA和AFP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blot和RT -PCR检测 4 3例肝癌组织、2 0例癌旁组织和 11例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 (SP法 )检测Sur vivin、PCNA和AF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4 3例HCC标本中分别有 30例表达Survivin蛋白 (6 9.8% ) ,除 1例癌旁组织外 ,其它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未见Survivin蛋白表达。Survivin表达与肝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AFP的表达等无明显相关。Survivin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活性 (PCNA -LI)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 ,提示Survivin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Survivin的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活性 (PCNA -LI)显著相关 ,提示Survivin可能促进肝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肝癌中PED/PEA-15 mRNA及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ED/PEA-15 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0例肝细胞肝癌、相应癌旁组织和12例正常肝组织中PED/PEA.1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ED/PEA-15蛋白的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显示,PED/PEA-15基因在肝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呈低表达或不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01±0.301、0.64±0.101和0.565±0.077,PED/PEA-15 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PED/PEA-15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72.5%、32.5%和16.7%.肝癌组织中PED/PEA-15蛋白表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显著升高(P<0.01).且PED/PEA-15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ED/PEA-15 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环氧化酶-2(COX-2)在肝细胞癌(HCC,简称肝癌)中的表达特征.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切片证实的52例HCC标本、52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COX-2及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COX-2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其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COX-2高表达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其表达水平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及是否合并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有关,与HCC组织的国际癌症病期分期、肿瘤大小、甲胎蛋白水平、大体类型及是否转移等无明显关系.(2)COX-2抑制剂有望为预防HCC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HCC)中p2 1wafl/cipl (简称p2 1)基因的表达。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 )检测 40例HCC及其癌旁、远癌正常组织中p2 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原发性HCC肿瘤组织中 11例有p2 1蛋白表达缺失 ,而癌旁组织中有 2例p2 1蛋白表达缺失 ,远癌正常组织仅 1例p2 1蛋白表达阴性 ,HCC肿瘤组织p2 1蛋白缺失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及远癌正常组织 (P <0 0 5 ) ,并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有密切联系。结论 :p2 1蛋白的缺失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影响,P-GP和肝癌预后的关系,从耐药基因角度评价TACE对肝癌治疗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肝动脉栓塞化疗后二期切除的原发性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P-GP的表达情况,并以本课题前期研究的30例未经TACE治疗的HCC及癌旁组织中P-GP表达情况作对照.结果 TACE后P-GP在HCC和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93.3%(28/30)、56.7%(17/30),与未做TACE的阳性率[83.3%(25/30)、30.0%(9/3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阳性病例比P-GP阴性病例生存时间短,P-GP表达不同的肝细胞肝癌病人的生存时间有差别(P<0.05).结论 P-GP参与介导HCC的多药耐药,TACE后肝癌细胞P-GP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TACE后导致继发性多药耐率增高.P-GP的表达有一定的预后判断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中甲基化相关沉默目标-1(TMS1)、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DNA甲基化结构域2(MBD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TMS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探讨3个基因的关系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48例肝癌组织和48例对照肝组织中TMS1、MBD2和DNMT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4例HCC患者、2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3例健康者血清中的TMS1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肝癌组织、正常肝组织中TMS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08%、97.92%,MBD2分别为18.75%、80.00%;DNMT1分别为77.08%、32.25%,TMS1、MBD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肝组织,而DNMT1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1、MBD2与DNMT1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TMS1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而与肿瘤的TNM分期和分化程度相关(P0.05)。HCC组、乙型肝炎组、健康者组TMS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70.6%、50.0%和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乙型肝炎组的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者组,并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TMS1高甲基化可能是肝组织癌变的早期事件,TMS1、MBD2和DNMT1蛋白异常表达在HCC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者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并可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1年6月~2015年3月期间的54例HCC组织、46例癌旁组织、22例肝硬化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的GPC3表达情况,分析GPC3表达与临床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GPC3蛋白,肝癌组织GPC3评分(7.39±3.64)和阳性率(81.48%)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15±0.99,13.04%)、肝硬化组织(0.32±0.56,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肝癌临床分期的增高,GPC3评分逐步升高,Ⅲ/Ⅳ期(10.05±3.59)与Ⅰ期(4.31±3.41)、Ⅱ期(7.14±3.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3阳性率也升高(Ⅰ期69.23%,Ⅱ期81.81%,Ⅲ/Ⅳ期89.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癌组织GPC3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血清HBsAg、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肿瘤直径、转移情况、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是否并发肝硬化相关(P<0.05),GPC3高表达率与血清AFP、肿瘤直径、是否并发肝硬化、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均相关(P<0.05)。结论 GPC3在HCC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表达水平与HCC的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Beclin1的表达,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用细胞MTT增殖方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HCC组织的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χ2=9.47,P<0.05);Beclin1的表达与有无门静脉或胆管癌栓、肿瘤病理分级有关(P<0.05);TGF-β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结论 HCC组织中存在Beclin1表达的缺失,可能与HCC的发生有密切相关;TGF-β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Beclin1基因及TGF-β对HCC的发展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整合素α6mRNA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分析整合素α6mRNA的表达与HCC的侵袭程度、远处转移、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取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RT-PCR扩增整合素α6mRNA后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及图象分析。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与相应正常肝组织中整合素α6mRNA定性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之间整合素α6mRNA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62)。在表达阳性的癌组织中,其半定量分析显示无包膜者高于有包膜者,有肝内或肝外转移者高于无肝内或肝外转移者。随着Edmondson分级增高,整合素α6及β1mRNA表达量不断增高(P<0.001)。结论:整合素α6mRNA在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相应正常肝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但在HCC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织。HCC癌组织中整合素α6mRNA表达高低与侵袭程度、有无肝内或肝外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高表达的整合素α6mRNA预示着肝癌的高度恶性、高侵袭性、高转移性和预后不良。整合素α6mRNA可以作为反映HCC转移和侵袭特性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高涌  傅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5):2320-2322
目的:检测焦点黏附激酶(FA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48例肝细胞肝癌、137例癌旁正常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制成组织芯片,直径为0.6m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FAK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148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89/148)和57.4%(85/148);137例癌旁正常组织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28/137)和22.6%(31/137);10例正常肝组织中FAK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两者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05);有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和包膜有侵犯组FAK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和包膜无侵犯组(P<0.005或P<0.01);有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包膜有侵犯组及分化差组MMP-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门静脉分支癌栓组、包膜无侵犯组及分化好组。FAK的阳性表达与MMP-2的阳性表达有密切联系(P<0.005)。结论:FAK和MMP-2在肝细胞肝癌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参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且FAK和MMP-2在肝细胞肝癌癌组织中表达具有密切联系,可作为肝细胞肝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2(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2,NDRG2)、丝/苏氨酸蛋白激酶2(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2,AKT2)mRNA和蛋白及ATK2磷酸化蛋白(p-AKT2)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取其肝癌组织为肝癌组、癌旁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组NDRG2、AKT2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NDRG2、AKT2蛋白和p-AKT2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NDRG2、AKT2蛋白和p-AKT2阳性表达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癌组NDRG2mRNA和蛋白表达量(0.88±0.14、6.73±1.35)以及NDRG2蛋白阳性表达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59±0.27、9.34±1.63、96.7%)(P0.05),AKT2蛋白(14.52±1.75)、p-AKT2蛋白(18.51±1.59)相对表达量和p-AKT2蛋白阳性表达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9.53±1.84、12.58±1.81、6.7%)(P0.05),AKT2mRNA表达量(1.24±0.28)和AKT2蛋白阳性表达率(100.0%)与对照组(1.20±0.16、9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中NDRG2与p-AKT2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672,P=0.34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NDRG2呈低表达,p-AKT2呈高表达,且二者表达呈负相关,促进肝癌患者肝细胞NDRG2表达有助于肝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YVE-CENT和Ki-67抗原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癌及其癌旁和8例正常肝组织中FYVE-CENT和Ki-67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癌旁及正常肝脏组织中FYVE-CEN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78.0%和100.0%,肝癌中FYVE-CENT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和肝脏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29,χ2=6.551,P0.0167)。而Ki-67在三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0%、42.0%和0,肝癌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及肝脏组织(χ2=6.828,P0.0167;P=0.000)。肝癌组织中,FYVE-CENT和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316,P0.05)。结论 FYVE-CENT的低表达和Ki-67的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肝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NF-κB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其表达在临床病理学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44例HCC组织、25例癌旁相应组织、9例正常肝组织中NF-κB、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其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结果NF-κB蛋白在HC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36/44)、28.0%(7/25),9例正常肝组织未见表达,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CC组织中NF-κB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Ⅲ、Ⅳ级NF-κB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级(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HCC标本中NF-κB阳性表达病例平均PI(29.9±13.7)%,阴性表达者的平均PI(24.2±10.9)%(P>0.05)。HCC标本NF-κB阳性表达者平均AI(2.9±1.4)%,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平均AI(4.9±2.0)%(P<0.05)。结论NF-κB在HCC中高表达,与HCC患者预后相关。NF-κB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方式影响肝癌的生物学特性,而对肝癌的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4例HCC及14例正常肝组织中IGF-1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H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54例HCC中IGF-1、HIF-1α的表达均较正常肝组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χ2=9.112,13.369;P<0.05)。HCC中IGF-1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39,P<0.05)。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P<0.05),IGF-1在AFP≥400μg/ml的HCC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AFP<400μg/ml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CC中IGF-1和HIF-1α表达反映HCC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肝癌浸润转移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的表达意义及NF-κB与HCC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HCC组织NF—κB的表达.以30例相应癌旁肝组织作为对照,所得结果行卡方检验及相关分析进行比较。结果:NF—κB蛋白在HCC组织、癌旁肝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19/30)、16.7%(5/30),有显著差异(P<0.05);NF—κB表达与性别、年龄、HBsAg、Child分级、肝硬化背景、肿块大小无相关(P>0.05),与HCC分化程度、AFP水平相关(P<0.05)。结论:NF—κB对肿瘤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