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羟乙基淀粉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观察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前输注适量晶体、万汶(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后麻醉诱导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万汶在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诱导中的临床作用.方法:4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即乳酸钠林格氏液组(R组)和万汶组(V组),每组20例,R组,术前1 h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0 mL/kg;V组,术前1 h输注万汶10 mL/kg.观察患者入室输液前(T0)、气管插管前1 min(T1)及插管后1 min(T2)、5 min(T3)、10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BIS值.计算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MAP、CVP均有降低趋势,HR加快(P>0.05);但V组患者的MAP、HR、CVP在T2、T3、T4观察点的变化幅度较R组小(P<0.05).结论: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前输注适量的羟乙基淀粉有助于稳定诱导期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血联合不同胶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以8~ 10 mL/(kg·h)的速度静脉滴注复方乳酸钠.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置管(L2/3↑),腰麻予0.75%布比卡因0.5~0.8 mL;采动脉血400~600mL,然后行AHH术.监测计录MAP、HR、CVP SPO2,T0、T1、T2、T3时Hct、Hb、PT、Fib、APTT;记录血清K+、Na+、Cl-水平;计录出血量、尿量、输液量及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失血量、尿量、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MAP、HR较稳定;与A组相比,B组的CVP升高较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1、T2、T3时的CVP显著升高(P<0.01);与T0相比两组稀释后Hct、Hb显著低于AHH前(P<0.01);两组Fib在AHH后均显著下降(P<0.05),但术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在AHH后明显延长(P<0.05);APTT在AHH后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在T1时间点,A组各时点Na+、Cl-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也显著高于T0(P< 0.05);T2、T3时Na+、Cl-与T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自体血联合不同胶体AHH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大肝癌切除术患者失血耐受性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大肝癌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硬膜外麻醉后全麻诱导前,A组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液15mL/kg,B组输注等量乳酸林格氏液.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输液量;于稀释前、稀释后即刻、术毕及术后1d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和血乳酸(Lac).结果:两组出血量、输液量及各时段Lac无统计学差异,A组输血量明显低于B组;A组MAP较B组平稳;两组CVP稀释后均明显升高;A组Hct和Hb术毕术后1d明显低于基础值及C组.结论:大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前行AHH,能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临床围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椎体内固定手术的全麻患者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AHH组13例。AHH组在全麻诱导后手术前行AHH,以15mL/kg的总量50mL/min的速率输入6%羟乙基淀粉(万汶,平均分子量13万,取代级0.4);对照组不进行AHH处理。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结果】对照组和AHH组异体血输注量分别为(550±32)mL和(302±26)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量分别为(1058±330)mL和(1004±215)mL,两者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AHH组在AHH后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五个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AHH组在稀释后三个时间点T1、T2、T3中心静脉压(CVP)明显升高(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CVP在T4时无显著差异。【结论】AHH不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但能有效减少其术中的异体血需求量,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七氟醚行吸入全身麻醉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AHH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15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行中心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5 ml/kg,速度为50~60 ml/min,输注完毕后以3~5 ml/min维持,对照组以3~5 ml/min输注乳酸钠林格液。监测入手术室AHH前(T1)(对照组于相应时点)、AHH后麻醉诱导前(T2)(对照组于相应时点)、麻醉诱导后10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于同一时点,抽取中心静脉血和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监测相应的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2)、脑氧代谢率(CER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行乳酸、血糖测定。结果 AHH后,A组的MAP维持较为平稳,C组于T3时点下降较为明显。A组的CVP升高显著,Hb、HCT下降明显,与C组相应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于T3、T4时点的CaO2和CjvO2与T1、T2比较上升显著(P0.05),而D(a-jv)O2和CERO2则下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PaCO2、LacA-V、GluA-V于各时点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七氟醚行吸入全身麻醉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应用于老年患者,可维持循环的稳定,降低脑氧耗,增加脑氧供,提升脑保护作用,不影响脑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6%羟乙基淀粉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患者动脉压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高容量血液稀释组,B组为非血液稀释组。B组入室后补充基础生理需要量及禁食丧失需要量。A组患者以25ml/min的速率输入6%羟乙基淀粉7ml/kg后诱导,同时继续输入达15ml/kg行高容量血液稀释,分别监测记录基础值(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10min(T4)、20min(T5)、切皮前(L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经桡动脉取血测血气、Lac。结果:A组患者诱导前后MAP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诱导后MAP显著降低(P〈0.05)。与同时相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CVP插管后5min(T3)与基础值(T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同时相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HR诱导后减慢(P〈0.05)。A组血红蛋白(Hb)、细胞压积(Hct)在血液稀释后显著降低(P〈0.05)。两组血气、Lac在血液稀释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适度AHH有利于维持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而氧代谢改变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11月在该院麻醉科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54例,根据麻醉后的输液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3例),研究组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对照组采用输血扩容。比较两组患者输注前(T1)、输注毕(T2)和输注后30min(T3)的APTT、FIB、PT、CT等凝血功能指标及HR、MAP、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T1时,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及HR、MAP、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两组患者FIB均降低,APTT、PT和CT均延长,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FIB均明显降低,APTT、PT均明显延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两组的HR均较T1时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和CVP在T2时均上升,在T3时均下降,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AHH对老年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可改善围术期血液流变性,保证机体血液循环功能的稳定性,安全可行,值得在外科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在骨科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减少手术出血量和输血量。对于节约用血减少或避免血源性传染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与评估。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40例分成两组,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AHH联合CH,B组为对照组,二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术中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尿量。A组患者在诱导后切皮前实施AHH+CH,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15ml/kg和复方氯化钠8ml/kg,同时用微量泵输注硝酸甘油0.5~1μg/(kg·min),MAP控制在60~70mmHg。B组输注复方氯化钠。观察记录术前,AHH后,术毕,术后24h的心率(HR)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PLT)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术中记录输液量、输血量、失血量。结果与B组相比,A组失血量减少(P〈0.05),A组尿量增加。与B组比较,A组CVP升高(P〈0.01),心率两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术前AHH联合CH能够维持骨科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明显减少出血量和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液后血浆胶体渗透压(COP)、血电解质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的男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霍姆(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液)组和对照组,霍姆组在麻醉后输注霍姆5mL/kg,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5mL/kg,分别在麻醉前(T0)、输注霍姆后5min(T1)、1h(T2),手术结束时(T3)采集中心静脉压(CVP)、COP、血电解质数据,血常规,分析其规律。结果:霍姆组输注霍姆后血钠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霍姆组CVP较麻醉前显著上升并持续至手术结束,在T1、T2、T3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霍姆组COP在T1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在T3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霍姆能有效扩充血容量,产生血液稀释效果,可提高血钠水平,不会导致血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羟乙基淀粉在老年患者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70~85岁,ASAⅠ~Ⅱ级于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别Ⅰ组(国产羟乙基淀粉组)和Ⅱ组(进口羟乙基淀粉组),30例/组,2组均于术前采集自体血10 mL/kg至储血袋,然后分别静脉输注国产、进口羟乙基淀粉25 mL/kg,2组均于手术结束前1h回输自体血10 mL/kg。分别于入室后即刻(T0)、术中自体血回输前(T1)、手术结束离室时(T2)、抽取动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电解质(K+、Na+、Ca2+)及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记录T0及术后24h、48 h(T3、T4)的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结果 2组患者术中、术后Hb、Hct均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术中、术后电解质(K+、Na+、Ca2+)、凝血功能(PT、TT、APTT)无明显变化;2组患者术后肾功能(β2-MG、BUN、Cr)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2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国产羟乙基淀粉可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其疗效及安全性与进口羟乙基淀粉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万汶与贺斯应用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万汶组和贺斯组,在术前分别输入万汶、贺斯各15ml/kg,观察稀释前(T0)、稀释后20min(T1)、稀释后1h(T2)、手术结束时(T3)的HR、CVP、MAP及化验Hb、Hct、凝血、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等。并记录术中出入量。结果:2组术中出入量、HR、MAP、CVP、凝血、血气指标、电解质指标在组间和组内均无显著性。2组Hb、Hct随输液量的增加而渐下降,T1、T2与T0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2组之间的下降无显著性。结论:万汶、贺斯应用于AHH安全有效,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2组病例术中均持续静脉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S组在气管插管后持续吸入0.5%~1.5%七氟醚,R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分别记录术前(T1)、气管插管(T2)、切皮(T3)、钻颅骨(T4)、动脉瘤夹闭(T5)、缝皮(T6)、拔管(T7)等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BIS等。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CVP、BIS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后MAP均显著低于T1(P〈0.05)。术中高血压、降压药物的使用率和S组均低于R组(P〈0.05)。结论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都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而在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围术期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40例ASAI-Ⅱ级拟行择期手术(出血量估计大于血容量的15%)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I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均采用全麻,I组于切皮前行AHH,按15mL/kg、50mL/min输入琥珀酰明胶。AHH开始后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05-2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Ⅱ组常规输液。记录气管插管后或AHH前(T1)、AHH结束即刻或手术开始时(T2)、AHH后或手术开始后60min(T3)、术毕(T4)的动脉凝血指标、乳酸浓度及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I组病人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例数明显少于Ⅱ组(P〈0.05);两组T2-T4时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T1时均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点的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I组T2-T4时红细胞比客(Hct)较T1时下降(P〈O.05),T3、T4时Hct下降幅度I组大于Ⅱ组(P〈0.05);两组动脉血乳酸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琥珀酰明胶AHH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失血量大的手术病人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不影响凝血功能和组织器官氧供,可安全用于围术期血液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进口和国产琥珀酰明胶分别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观察其对围手术期病人生命体征、电解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60例围手术期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S、G组进行ANH,动脉放血同时经中心静脉输入稀释液:S组为长源雪安+乳酸林格氏液(平衡液),G组为佳乐施+平衡液,晶/胶比均为2:1,放血量V=TBV×(Ho.Hf)/Hav,并于失血量大于循环血量的20%或预计Hct〈24%时予以回输。C组不进行血液稀释,所输液体为平衡液。3组均可在必要时输异体血。监测HR、MAP、CVP、SpO2、ST-T;检测ANH前、后电解质和动脉血气;记录术中失血、输血量及尿量。结果各组HR、CVP、BP,SpO2在各时点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动脉血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稀释组ANH前后Na^+无明显变化(P〉0.05)、CI^-略上升(P〉0.05)、Ca^2+下降(P〉0.05);K^+在T1、T2降低(P〈0.05),T3回复接近T0水平,所有变化在正常范围内。3组失血量无明显差别;异体血输入量血液稀释组间无明显差别,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口和国产琥珀酰明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围手术期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和电解质影响不大,可以明显减少异体血输入,是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措施。但在使用利尿剂和胰岛素的情况下,大剂量快速输注时应注意Ca^2+、K^+的变化,避免发生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因国产琥珀酰明胶长源雪安价格远远低于进口琥珀酰明胶佳乐施,在临床上使用前景更为远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对癫痫手术患者颅内压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的癫痫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H组,n=20例)和20%甘露醇组(M组,n=20例).H组:常规输入林格氏液的同时 ,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 (4 mL/kg);M组: 常规输入林格氏液的同时 ,输入20%甘露醇 (4 mL/kg).监测输注前即刻(T0)、输注后30 min(T1)、60 min(T2)、120 min(T3)及术毕(T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颅内压(ICP),同时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Na+和K+;记录术中输液量、输血量、尿量.[结果]组间组内各时点MAP和HR无显著性差异(P〉0.05);H组T2、T3、T4时CVP较T0时明显升高(P〈0.05);H组患者ICP在T2、T3、T4时降低,与M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组患者血清Na+在T2~T4时升高,与M组相比,P〈0.05;两组患者血清K+在T3、T4时有所降低,但与T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b和Hct在T2~T4时较T0降低(P〈0.05).H组患者异体用血量和尿量均明显少于M组(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能够有效地降低ICP、减少术中用血量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故可安全地用于癫痫患者的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皮瓣移植术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节约用血、提高皮瓣存活率选择合理的血液代用品提供依据。方法50例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以50ml/min的速率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液(H组)和乳酸复方氯化钠注射液(R组),扩容量为20ml/kg。监测稀释前后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红细胞比容(Hct),并记录失血量、尿量、输血量及总输液量。结果高容量血液稀释后两组的CVP、MAP均比稀释前增高,心率减慢,Hct明显降低(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内。R组尿量和总输液量明显高于H组(P〈0.05)。稀释后2hR组的CVP、MAP明显低于H组(P〈0.05):术后两组移植皮瓣均存活。结论术前行AHH,不但可以减少输血、节约用血,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有助于提高皮瓣移植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冠脉搭桥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rSO2)、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22例行全身麻醉冠脉搭桥患者,采取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常规液体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30 min(T0)、麻醉诱导后15 min(T1)、术中1 h(T2)、2 h(T3)、3 h(T4)、术毕(T5)时rS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容量负荷指标[心输出量(CO)、每搏量变异度(SVV)]、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水平及术后POCD发生率。结果研究组T2~T5时CO、rSO2、ScvO2、CI水平高于对照组,SV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POCD发生率(31.25%)低于对照组(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中采取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进一步改善rSO2、ScvO2及心脏容量负荷,获得更稳定血流动力学,同时能有效下调血Lac水平,降低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CH)联合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髋部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髋部手术患者40例,除外贫血、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C对照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后即行AHH,30min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约15mL/kg。手术开始进人骨质操作后行CH,观察组通过泵注瑞芬太尼及吸人七氟烷,对照组通过泵注硝酸甘油维持MAP于65~70mmHg直至手术骨质操作完成。分别测定并记录AHH前、AHH后、CH前、停CH即刻、手术结束时的MAP、中心静脉压(cv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RTT)、Hb、HCT、血小板计数(PLT)等。记录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输血量、输血例数、尿量、清醒拔管时间及术后24h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AⅢ后、CH前、停止CH即刻及手术结束时的ARTT和PT与AHH前比较无差异(P〉0.05);CH期间观察组的心率(HR)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而对照组高于降压前(P〈0.05),对照组CVP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观察组与降压前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引流量、清醒拔管时间等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联合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髋部手术中安全有效,且与传统药物硝酸甘油相比,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具有减慢心率、降压平稳、对中心静脉压影响小、失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与控制性降压(CH)复合应用于脊柱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脊柱手术病人48例,随机分为AHH组(A组,AHH联合CH)和对照组(B组,常规输液),每组24例.两组病人均行常规手术麻醉,同时给予A组病人6%羟乙基淀粉(130/0.4)复合硝酸甘油CH.观察两组病人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病人的例数;AHH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AHH前后和术毕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PT);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平均失血量、平均输血量及输血例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病人AHH前后HR、MAP和CVP无明显区别,AHH后尿量明显高于AHH前(P〈0.01);A组病人AHH后及术毕、的Hb和Hct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但仍然在代偿范围内;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凝血机能只有A组APTT在AHH后时间点较AHH前明显延长(P〈0.05),其他无明显区别;A组Fg在术毕时间点较AHH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AHH复合CH可安全用于脊柱手术病人,并可明显减少此类病人的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血需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注对维持高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循环功能相对稳定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术中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注组 (A组)和对照组 (B组).硬膜外隙注药后,A组同时予以多巴胺2~9 g/(kg·min)持续静脉泵注,B组同时予以氯化钠溶液持续静脉泵注.观察并记录麻醉前10 min (T0 )、麻醉后10 min (T1)、30 min (T2 )、50 min (T3 ) 、70 min (T4 )及术毕(T5 )之MAP、CVP、HR等值.结果 B组T1~T5时MAP值、HR值及T1、T2时CVP值均显著低于T0时及A组(P<0.05),而T3~T5时CVP值却显著高于T0时及A组(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注可安全有效地维持高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循环功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