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诗经》中“壶”、“瓠”、“匏”、“瓞”、“庐”的考析,确定了“匏”为今天的“葫芦”。并了解到“葫芦”这一植物在周时期的发展:周时“葫芦”已成为人们的蔬菜,有了两个变种,其主要生长地在今天的陕西、河南一带;同时可知周时期人们已经对葫芦进行了分类,但此时葫芦分属瓜类。并且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葫芦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13,(1):I0046-I0046
从前,有一家农户,种出了一只很大很大的葫芦。但是面对这么大的葫芦农户竞想不出用它做什么好。如果用来装酒水,恐怕会涨裂;如果锯成两半,用来做舀水的瓢,又没有那么大的缸。一时间农夫左右为难。 这时候村里的智者听说这件事情后,对农夫说:“人们只知道用葫芦装水,却不知道把水装在葫芦的外面,让葫芦放在水里当小船用,这不是很好吗?”  相似文献   

3.
安珏琼 《青年科学》2011,(11):58-59
有人种葫芦,结下了一个大葫芦。由于这只葫芦太大,如装满水肯定会炸裂,倘若锯开一半当瓢舀水又没有那么大的缸。这时,庄子说:“你们只知道把水盛在里面,而不知把水装在外面,把它放在河中当船不是很好吗?”思维一旦有了翅膀,便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这对翅膀就是解开我们惯性思维的绳索。  相似文献   

4.
写好公文有窍门。探求“窍门”并非为了偷懒,而是为了借助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照着他人的“葫芦”画瓢,不再毫无头绪地去从头盲目探索。想要照着葫芦画出完美的瓢,就必须洞悉葫芦的特征。公文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征,学习公文写作的同志有必要对其了如指掌。本文拟就公文语言的词法、句法及语气特征即语法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彝族乐器“葫芦笙”独具特色,是彝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本试从葫芦笙的特色,使用情况和改良等几个方面作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6.
爱心的错误     
有这么一个故事,是出自《庄子》的。 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到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看,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到时候我还有奖赏。”  相似文献   

7.
葫芦,曾经是母体的象征。中国民间送瓜求子的民俗行为,民间剪纸及刺绣出现的葫芦图案,民间乐器葫芦笙和葫芦歌舞,葫芦的原始功能,都具有祈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分析了武汉市水葫芦的入侵和污染现状,讨论了水葫芦的治理及利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市水葫芦的防治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族摔跤历史悠久,尤其是南疆的民间摔跤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通过田野调查法,充分发掘及整理喀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葫芦人绊跤的历史及具体表演方式,积极培养维吾尔族葫芦人绊跤传承人,使传统的维吾尔族葫芦人绊跤技艺得到有效的保护,对进一步创新民间葫芦人摔跤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彝族葫芦笙舞是彝家人世世代代传承的一种文化。文章主要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讨葫芦笙舞文化对人的形成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并对有效保护和传承葫芦笙舞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历史本土化指的是那些以非现实、非当前的历史题材来进行创作,并以此突显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东方”、“中国”身份的创作思潮和艺术现象。以程丛林为代表的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独特的历史感受,创作出了富有浓郁本土化色彩的艺术作品,开创了中国新时期油画的历史本土化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2.
笔者紧密结合工作实践和生产实际,引进了肉葫芦并进行了试种,结果表明,日本肉葫芦易种植,好管理,并且生长快,产量大,当年种植当年有收益,是投资少、见效快、促进农民增收的好项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通过“亲近民众、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既表达了作品的审美性又实现了作品的功能性。而推动大众审美、鼓励民众参与和经济务实发展政策,更有效提升了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的生命力及其存在的价值,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社会结构的现代化,社会分层呈“橄榄球型”;我国社会结构正处于“金字塔型”向“橄榄球型”过渡的时期,呈“葫芦型”。必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等措施,实现我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心理创伤与艺术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用层层递进的方法依次分析阐述了心理创伤作为艺术创作动力及其影响艺术作品价值的论点。同时,以中西方的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因心理创伤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中西方艺术作品风格,从而得出了心理创伤影响决定艺术创作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6.
伏晓姝 《科技信息》2010,(33):121-121
石涛“不似之似似之”形神观念,强调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是强调生命语境,表达作者的感情,对于后世的齐白石等大师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葫芦[5]脲、葫芦[6]脲、葫芦[7]脲分别与褪黑素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溶液的pH值、常用溶剂等对包合物的形成及荧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褪黑素与葫芦[7]脲不发生作用,而与葫芦[5]脲和葫芦[6]脲发生相互作用,均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1的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18.
潘崇宇 《科技信息》2007,(25):158-158
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告越来越成为了今天这个商业化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广告越来越成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为什么说其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因为,我认为在广告中有许多都是运用同样的手法在不断地重复着单调机械的信息,对公众传达着机械而生硬的“记住我!记住我!”信息,使现代广告中一部分缺少民族色彩毫无个性而言。其中,我认为造成这种陈词滥调的广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上个世纪.美国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各具特点和独立性,这是由于它们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技巧,但是它们之间却明显地存在着某种联系。就像我们谈一首交响曲的“建筑”,也反过来称建筑为“冻结的音乐”;我们说某种写作具有“雕塑”的性质,也往往把一件雕塑作品形容成“石头写成的诗”。在音乐和其它艺术作品之间,这种比喻不断地被人们采用着。除了谈到一首乐曲的“建筑”外,我们还用“音画”一词;当作曲家致力于表现人物、心境、情绪时,我们说他倾向了“大学”。毫无疑问,音乐可以和下面这三种艺术进行比较:在它的结构方面和建筑比较;在它的表…  相似文献   

20.
电化学控制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文中按主体分子类别,从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和环番等4个方面对电化学控制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进行了评述,展望了电化学控制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