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PW DTI)技术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中的价值。方法2 0例对照者 ,3 5例尿毒症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PW DTI检查。PW DTI分析二尖瓣环 4个位点的DTI平均指标 :舒张早期峰值速率 (VE)、舒张晚期峰值速率 (VA)、VE/VA 比值。结果 根据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尿毒症患者分为射血分数 (EF)正常组与EF降低组。与对照组比较 ,尿毒症EF正常组与EF降低组患者二尖瓣环 4个位点平均VE、VE/VA 均显著降低 (P <0 .0 1) ;与尿毒症患者二尖瓣口血流E/A值比较 ,该组患者二尖瓣环 4个位点平均VE/VA<1所占比率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PW DTI可较准确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且不受其左心室收缩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DTI)观察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壁及二尖瓣环运动 ,定量分析左心室局部与整体的舒缩功能。方法  18例健康人 ,3 6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常规二维超声 (2DE)及DTI检查。采用DTI分析心肌梗死后左室壁及二尖瓣环 4个位点的DTI指标 :峰值收缩速度 (VS)、舒张早期速度 (VE)及二尖瓣环 4个位点平均收缩与舒张速度 (VMS、VME)。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 ,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VS、VE显著降低 (P <0 .0 1) ,心肌梗死节段相对应二尖瓣环位点VS 显著降低 (P <0 .0 1) ,心肌梗死节段与非心肌梗死节段相对应二尖瓣环 4个位点VE 均降低 (P <0 .0 1) ;心肌梗死患者射血分数 (EF)与VMS(r =0 .76,P <0 .0 1)、VME(r =0 .68,P <0 .0 1)呈显著正相关 ;VMS≥ 7.0cm/s预测EF≥ 5 0 %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6.0 %、81.8%。结论 DTI可定量分析心肌梗死后左室壁局部与整体的舒缩功能 ,为心肌梗死后合理选择治疗措施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运动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对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定量分析,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52例冠心病患者,20例排除心脏疾患的就诊者(对照组)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脉冲多普勒组织显像(DTI)检查,冠心病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对正常人及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6个位点进行S波峰值速度VS,E波峰值速度VE,A波峰值速度VA及VE/VA值测定。结果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比较,病变冠脉支配的室壁二尖瓣环处Vs,VE及VE/VA降低,二尖瓣环其他各位点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结论 DTI可早期定量反映冠心病患者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为心脏病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了较敏感的参数。  相似文献   

4.
舒张早期心肌速率阶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舒张早期心肌速率阶差 (MVGE)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DCM)组 2 2例 ,高血压患者 (HBP)组 2 7例 ,正常对照组 2 5例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 (2 - DE)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PW)和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PW- DTI)检查。 2 - DE获得左室射血分数 (EF) ;PW获取二尖瓣口血流速率 E、 A、 E峰下降时间 (Dc T)及 E/ A;PW- DTI于左室乳头肌短轴切面获取左室后壁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心肌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率 VE endo、VE epi,并计算 MVGE。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DCM组 EF显著降低 (P<0 .0 1 ) ,Dc T显著缩短 (P<0 .0 5) ,E/ A显著增高 (P<0 .0 5) ;HBP组 EF与正常组间无差异 ,E/ A显著减低 (P<0 .0 1 ) ,Dc T显著延长 (P<0 .0 5)。与正常组比较 ,DCM组 VE endo、MVGE 显著减低 (分别为 P<0 .0 5和 P<0 .0 1 ) ;HBP组 VE endo、 MVGE亦显著减低 (分别为 P<0 .0 5和 P<0 .0 1 )。结论 :脉冲 DTI测定 MVGE 可早期、无创、准确反映心脏舒张功能障碍而不受收缩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二尖瓣坏处的运动速度进行检测,探讨DTI技术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二维彩色、M型及频谱形式,检测25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和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侧壁处色泽变化及收缩、舒张期运动速度(VS、VE、VA),时间速度积分(TVIS、TVIE、TVIA),并与20例健康成人对照分析。结果:心梗组梗死区域和二尖瓣坏处的彩色暗淡,VS、VE、TVIS、TVIE显著降低而A、TVIA无显著差异。结论:DTI技术能准确显示梗死区域运动异常,精确测定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尤其二尖瓣环处的运动能准确反映整体的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与心房收缩期运动速度(VA)及VE/VA比值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组28例,冠心病组24例患者左室侧壁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VE/VA比值,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与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E/A比值及肺静脉血流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峰值速度S/D比值作对比研究。结果:根据二尖瓣口血流E/A比值分别讨论:1)E/A<119例,二尖瓣环VE/VA改变相似,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与E/A比值吻合率极高;而肺静脉血流S/D比值准确性仅为73.68%;2)12.0限制性充盈模式 2例,二尖瓣环VE及VA峰值速度均减低,VE/VA比值大于1和小于1各一例;而肺静脉血流显示舒张功能明显异常。结论:二尖瓣环DTI评价冠心病患者轻~中度舒张功能不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限制性充盈时,房室主动舒缩功能明显减弱时,瓣环是否也相应受到心脏负荷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速率阶差MVG评价左室舒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DCM组 ) 2 0例 ,高血压患者 (HBP组 ) 2 5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均行常规二维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PW )和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DTI)检查。常规超声获得左室射血分数 (EF) ;PW获得二尖瓣口血流速率E/A及E峰下降时间 (DcT) ;运用脉冲DTI于左室乳头肌短轴切面测量左室后壁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心肌运动速度VS心内膜下 、VS心外膜下 、VE心内膜下、VE心外膜下 ,并计算MVGS、MVGE。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DCM组EF显著降低 ,DcT显著缩短 ,E/A显著增高 ;HBP组EF与正常组间无差异 ,E/A显著减低 ,DcT显著延长。与正常组比较 ,DCM组MVGS、MVGE 显著较低 ;HBP组MVGS 与正常组无差异 ,而MVGE 则显著较低。结论 脉冲DTI测量心肌速率阶差MVG可早期、无创、准确地反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并与二尖瓣血流频谱作对比。方法 研究对象为35例临床与超声诊断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高心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心尖四腔观,选取室间隔中段,左室侧壁中段,二尖瓣环-室间隔交界处、二尖瓣环一侧壁交界处为取样点,分别显示各部位组织的运动情况,并测量心肌收缩峰速度(Vs)、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及VE与VA比值(VE/VA)。常规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与DTI参数作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心组室间隔中段,侧壁中段、二尖瓣环VE、VE/VA均显著下降,各部位VE/VA均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DTI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诊断灵敏度高于二尖瓣血流频谱。结论 DTI技术可以定量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并且比常规脉冲波多普勒二尖瓣血流参数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PW DTI)定量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方法  16例健康人 ,2 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 2 DE及DTI。采用PW DTI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室壁及二尖瓣环DTI指标 :收缩期峰值收缩速度Vs、射血前时间PEP、射血前时间PEP与局部射血时间ET之比PEP/ET、二尖瓣环 4个位点平均收缩速度值Vmva。结果 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比较 ,室壁运动异常节段Vs显著降低 (P <0 .0 1) ,PEP延长 (P <0 .0 5 ) ,PEP/ET值增大 (P <0 .0 1) ;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前后比较 ,室壁运动恢复节段Vs显著增高 (P <0 .0 1) ,PEP缩短 (P <0 .0 5 )、PEP/ET值减小 (P <0 .0 1) ,血管重建术后Vmva增高 ,且左室射血分数EF与Vmva呈显著正相关 (r=0 .81,P <0 .0 1)。结论 PW DTI可实时监测心肌运动变化情况 ,定量检测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室局部与整体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检测高血压患者舒张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法检测 30例高血压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舒张期血流速度 E、A及 E/ A,同时降低仪器滤波 ,减小脉冲多普勒增益及仪器总增益 ,运用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 E 、舒张晚期运动速度 A 及 E / A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高血压组 E峰明显降低 (P<0 .0 5 ) ,E/ A显著降低 (P<0 .0 1) ;高血压组二尖瓣环 E 和 E / A 亦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 1) ;对高血压患者 E / A 比值组成分析 ,部分 E/ A>1的患者E / A <1。结论 利用脉冲多普勒可清晰获得二尖瓣环运动频谱 ,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是客观的 ,尤其对二尖瓣血流呈假性正常化的舒张功能减退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