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曹娟  朱亚  孙英  叶冬丽  许娟   《护理与康复》2017,16(6):639-641
目的观察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9例住院高龄焦虑/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对照组64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更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可改善住院高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老年PHN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将120例焦虑、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疼痛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治疗后4周情绪状态。结果:治疗4周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PHN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精神护理干预模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价(SF-36)量表综合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护理后,两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认知功能、生活活力、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精神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好的护理成效,可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小血管病变(CSVD)后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120例CSVD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将其中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外选取45例非CSVD的患者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CSV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具有积极地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综合护理在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8月1日收治的95例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每例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预防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该院104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8h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情志护理有助于缓解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和音乐疗法相结合为主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老年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和音乐疗法为主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分析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及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患者进行以认知行为疗法和音乐疗法为主的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患者术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DMA)进行评估,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HAMA评分和HDMA评分变化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和HDMA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和HD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 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创伤性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冠心病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综合干预。观察2周。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综合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出院的老年卧床病人按出院时间的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群组心理康复干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病人进行活动前及活动后3个月、6个月评估。[结果]活动后3个月、6个月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6个月两组HAMA,HAMD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与活动后6个月HAMA,HAMD,ADL比较,试验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管理能够提高老年卧床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明显改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及提高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将37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支持组,常规护理组采取一般护理与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组对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与自我调节训练,并分别在入院后、手术后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支持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心理支持组GSES评分(32.78±5.7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26.52±5.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常规护理,干预组联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均疗效显著,干预组较对照组起效快,依从性好。结论在以抗抑郁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同时,应注重配合综合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减压疗法的护理干预对老年丧偶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114例老年丧偶肺癌化疗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肿瘤内科化疗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正念减压疗法为基础的护理干预,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RPF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欧洲癌症研究生存质量核心问卷(European Core Questionnaire on Quality of Life,EORTC QLQ-C30)等工具比较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8周后RPFS量表4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QLQ-C30量表5个维度及总评分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RPF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和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降低老年丧偶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和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1日~2019年9月30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状态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8个月后,两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焦虑症患者情绪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焦虑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音乐干预后第1周、第2周、第4周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得分具有逐渐降低的趋势。音乐干预第4周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干预能明显降低焦虑症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效改善自身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方法将本院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75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评分、瘙痒发作时间及HAMA、HAMD评分,并对比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缓解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评分、瘙痒发作时间、HAMA、HAMD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及瘙痒发作时间均有所改善,但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缓解率为86.84%,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延长瘙痒发作时间,改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癌症并发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癌症并发抑郁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132例调查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与婚姻状况、疼痛程度、自我健康评价有关。试验组在治疗前后的SDS、HAMD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试验组的SDS、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绪有了较大的改善,并且综合护理模式明显由于常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葛燕燕 《全科护理》2012,10(11):963-96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病人糖代谢及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认知、心理、行为等综合护理干预。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定病人情绪,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S、HAMD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糖尿病病人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并有效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焦虑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