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井选煤厂与矿井地面建筑总图布置需统一考虑,正确解决厂、矿之间的衔接配合关系,使之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减少投资,节约用地.本文试以一般大型矿井选煤厂为例,介绍矿井选煤厂总图布置的几个主要问题.一、厂址选择井口的位置主要决定于煤田的分布和赋存状况.但地面布置的条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井口位置不仅要考虑矿井地面布置的  相似文献   

2.
在矿井地面总图设计中,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对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合理地进行竖向布置起着重要作用.南方矿井大部分处于丘陵山区,地面工业场地往往由数个小山包和山沟组成.在这样的地形上选定一个合理的场地设计标高,需要进行多次土方计算,费时较多.为了加快设计速度、提高设计质量,现将我们用求积仪计算场地土方量的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煤炭矿井工业场地选址及总平面布置特点的基础上,归纳了影响总图布置的主要因素,探索如何应用现有知识,结合地下、地面,场址内外各种设计条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总图设计方法,指出可通过场址的选择及用地可行性分析,井筒位置的确定,物流方向的确立,三大系统的规划,艺术处理群体空间构图等五个步骤快速稳定总图运输方案,以缩短设计周期,提高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4.
钢井架是矿井地面主要的构筑物,对整个矿井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设计中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为了设计出适用、安全、经济的钢井架,论文对钢井架的整体布局、构件布置、变形控制、钢材选用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四楼矿井是河南省永夏矿区(1990年前称永城矿区)总体规划中的一对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初步设计由河南院1987年3月编制完成.设计生产能力240万t/a.国家计委在《关于河南省永城矿区总体设计的批复》文件中,要求将永城矿区建设成为一个“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工期短、出煤快、投资省、高效率、高效益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矿区”.并将永城矿区作为井上下配套改革的试点.陈四楼矿井作为永城矿区第一对开发建设的统配矿井,在设计中我们根据国家计委批复精神,按照“七五”期间煤炭工业开发方针和建设“现代化矿井标准”的要求,就陈四楼矿井的地面布置和井下开拓布置进行了配套改革尝试.现将矿井设计改革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矿井集中开采大型化、产品品种多样化、生产分工专业化以及生活设施的福利化,都导致企业场地管线种类与数量的增多,这将给地面总图布置和管线综合布置提出新的要求。 为适应地面改革精神和贯彻“四通一平”加速工程建设的需要,多类管线综合地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色。我们在刘家庄住宅区等工程中进行了多管线综合地沟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介绍屯兰矿井总图设计改革,实现"小、少、美"的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8.
赵丽 《煤》2011,20(Z1):45-46,53
根据矿井地面运输系统布置原则与要求,探讨了古城矿井标轨铁路、场外公路、场区内部交通的位置、接轨点选择、运输方式、设备布置等方面的设计,对古城矿井地面运输初步设计思路和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其它矿井地面运输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汾西矿务局水峪矿井,原产原煤900kt/9,要求扩建为3000kt/a(扩建净增设计能力2100kt/a)。矿井于1982年开始设计,1989年竣工投产。回顾几年来的设计,施工实践,略谈在山区改扩建矿井总图布置方面的一些体会。本矿改扩建总图布置的难点是:1.原场内布满原有建筑物,扩建四面受阻;2.准轨站线分原场地为南北;3.改扩建工程施工与  相似文献   

10.
矿井排矸绞车选型及钢丝绳安全系数的验算煤炭部郑州设计研究院沈奉节矿山在建井和正常生产过程中都产生大量矸石,即便目前进行设计改革,多做煤巷少做岩巷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矸石排出。煤炭部《关于煤矿地面总体布置改革的若干规定》中指出:“矿井及选煤厂一般不设永久...  相似文献   

11.
王建锋 《煤炭工程》2020,52(9):13-17
以淮南矿区口孜东矿为背景,分析矿井地面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的各种因素,综合立井井下井底车场设计及矿井开拓,从地面总平面布置设计为切入点,再从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布置、矿井主要巷道布置等方面较深入地研究了立井井筒相互关系对地面和井底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地面总平面布置、井底车场、便于施工等因素,才能达到地面美观、功能区分合理、井底车场线路合理、进而有利于矿井安全高效高产,有利于地面功能合理划分,有利于节约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12.
介绍屯兰矿井总图设计改革,实现“小、少、美”的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3.
煤炭部地面总体布置改革小组一行五人,于1985年6月赴英国进行考察,历时三周,访问了英国煤炭局、咨询公司、三个矿井、一个中央选煤厂及七家设备制造厂共十三个单位。这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英国煤矿地面设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改革我国煤矿矿区及矿井地面布置寻求借鉴。 地面改革小组二年来调查过一些矿区,认识到我国煤矿目前的地面布置方式已经不利于煤炭工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不能适应技术进步和大生产的需要。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辅助设施重复设置,矿井地面设施繁杂,占地大,用人多,对环境影响严重,煤炭工业形象不佳等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矿区总体布置的设想,并与设计部门共同研究了山东济宁东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新建煤矿项目初步设计优化的重要意义,煤矿建设项目工程的构成及总图运输设计在其中的重要性。通过介绍矿井总图运输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建设单位专业人员的角度,主要从矿井工业场地与其周边环境的关系、矿井工业场地各功能区域及设施之间的关系、主要建构筑物面积的优化三方面阐述了地面工程设计优化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从而促进项目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达到科学、经济、高效建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小煤矿矿井设计中,一些矿井受地面地形的限制,进回风井的布置形式出现多样化,按现有通风系统种类的定义,很难有一个合适的通风系统命名。论文对现有适合小煤矿的通风系统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增加矿井通风系统种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井架是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重要的构筑物,对整个矿井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是矿井架地面的生命线工程。文章简要介绍屯留副井井架的概况、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及计算要求,针对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对井架设计中方案布置、结构选型以及计算时应注意问题提出自己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总情报图运输专业站组织的交流会于1990年10月下旬在苏州举行,沈阳院付院长孙国权主持了会议。 出席会议共有68个单位,89位专家和代表,收到会议交流资料26份。在大会上有15位代表介绍了经验,如微机开发与应用,QC小组活动技术成果,公用工程总图设计体会,煤矿坑口热电厂(站)总图设计经验及横行小车运输系统的应用等都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这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逐年里上升趋势,传统的采区巷道布置方式难于适应突出煤层的开采特点,为了寻求安全性好,技术经济合理的巷道布置方式,我院对改革突出煤层的巷道布置进行了研究、探索,提出了在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倾斜、急倾斜煤层中,采用走向条带连续式布置方式,并应用于逢春矿井、三汇三井设计中。两矿井投  相似文献   

19.
1986年7月18日,煤炭部以(86)煤基字第503号文件颁发了《关于煤矿地面总体布置改革的若干规定(试行)》,并附有《关于改革煤矿地面总体布置的说明》。 文件规定:①今后煤炭工业大中型矿区总体设计和新井建设都应按本规定执行;②现有矿区的改扩建也应结合具体情况参照执行;③已批准的大中型矿区新井设计以及在建矿井,可在不影响施工和投产的前提下,参照本规定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文件要求:各有关单位认真组织贯彻,并在试行中及时总结经验,有什么问题和意见,请及时报部。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兖州矿区的基本概况;指出了兖州矿区矿井布局及巷道布置改革的原则,介绍了矿井开拓布局优化及巷道布置改革的基本情况及优化改革的效果.认为采区长度一般以1800~2500 m为宜,倾斜长度以1000~2000 m为宜,采区巷道布置方式要结合矿井煤层赋存状况、地质条件、采煤工艺、矿井生产系统等通盘考虑.另外巷道布置还要考虑到辅助运输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