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镜  叶春飞 《食品科学》2014,35(2):115-119
优化阴香花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以经冷冻干燥、粉碎与80 目过筛的阴香花粉末为供试物料,丙酮- 乙醇混合提取,提取液以铁盐催化显色,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在提取溶剂体积分数、pH值、料液比、温度 及时间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70%的混合液(70%丙酮-70%乙醇 (3∶2))为提取溶剂、pH 2、料液比1∶7.5(g/mL)、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2 h提取阴香花原花青素的效果为 佳,以此参数条件下提取3 次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95.37%、得率为9.02%。丙酮是阴香花原花青素提取的有效溶 剂,采用优化提取条件可有效的提取阴香花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2.
黄思梅  张镜  范玉琴  牟利辉 《食品科学》2012,33(20):104-108
短穗鱼尾葵果实冷冻干燥、粉碎,80筛目过筛粉末以溶剂浸提原花青素,提取液正丁醇-盐酸法显色,以反应液546nm波长的吸光度为提取效果的依据。经单因素试验及正交优化结果表明:短穗鱼尾葵果实原花青素宜以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50℃及溶液pH9的条件提取,提取2次,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95.18%;在上述条件经反复提取5次,原花青素得率为6.59%。研究表明短穗鱼尾葵果实含丰富的原花青素,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花生红衣中原花青素的提取效果,在超声辅助提取的基础上,结合水浴浸提以提高提取效果,并利用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主次顺序为: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15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5(g/mL)、超声温度35℃、水浴温度50℃、水浴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提取率为9.07%。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水浴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效果,分别对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原花青素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试验探究原花青素提取效果最佳的4因素组合。适用于提取原花青素较优的最佳水浴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2 (g/mL),水浴温度60℃,水浴时间80 min。在该条件下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率为9.5%。  相似文献   

5.
以原花青素提取量为指标,考察微波处理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等因素对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利用正交优化试验设计确定微波萃取原花青素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微波温度微波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提取原花青素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时间20 min、微波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6(g/mL)。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提取量均值为51.77 mg/g,相对标准偏差为1.45%。与传统浸提法相比,微波萃取原花青素耗时短、提取效率高,且对原花青素的破坏性小。  相似文献   

6.
江岩 《食品科学》2010,31(14):93-96
选用溶剂浸提法从新疆药桑椹中提取花青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采用pH 值示差法测定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影响花青素得率因素的优先次序分别为: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剂体积比。药桑椹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体积比(0.1% HCl 溶液:95% 乙醇)40:60、固液比1:20(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90min,该条件下花青素得率为0.0305%。pH 值示差法对药桑椹花青素进行定量分析,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桑果干为原料,采用乙醇溶剂浸取法提取桑葚中的花青素,采用pH示差法测定花青素含量,探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对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乙醇溶剂浸取工艺,并通过验证试验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5%,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20min,溶剂pH为4.0,得到桑葚花青素提取量为2.53mg/g。乙醇溶剂浸取法简便易行,设备投入少,成本低,适用于桑葚花青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爬山虎果实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本文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和重复提取次数为单因素,考察其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然后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RSA,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建立原花青素提取工艺模型。结果表明:根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6 ℃,提取时间74 min,乙醇体积分数56%,液料比20:1 mL/g,提取1次。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爬山虎果实原花青素的得率为3.8214%±0.2287%,接近于预测值3.8166%。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爬山虎果实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侯黔灵  范丽美 《中国油脂》2023,48(2):129-132
为促进油茶籽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采用低共熔溶剂提取油茶籽壳中的原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摄取溶剂质量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对油茶籽壳中原花青素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提取油茶籽壳中原花青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以氯化胆碱-柠檬酸(物质的量比1∶1)溶液为提取溶剂、氯化胆碱-柠檬酸溶液质量分数80%、料液比1∶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为5.26%。综上,低共熔溶剂可有效提取油茶籽壳中的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酿酒葡萄渣粕为原料,采用溶剂回流提取方法,以原花青素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宁夏酿酒葡萄渣粕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为50%乙醇,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45min,提取2次。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在此最佳条件下,原花青素含量为78.50%,原花青素得率为15.20%。  相似文献   

11.
龙眼皮原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眼果皮为原料提取原花青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龙眼皮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5 min、液料比17∶1(mL/g)、乙醇体积分数51%、提取温度50 ℃,此条件下的原花青素得率为1.21%。在利用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对原花青素进行纯化后,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还原力测定,结果显示龙眼皮原花青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王竹清  王军 《食品科学》2009,30(12):101-106
研究乙醇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浸提法提取“赤霞珠”葡萄皮渣原花青素的工艺。乙醇浸提法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四个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微波辅助浸提法研究微波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三个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乙醇浸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5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8.5(g/ml),乙醇浓度55%,提取率为2.61%;微波辅助浸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320W,微波时间30s,乙醇浓度50%,料液比1:13(g/ml),50℃恒温水浴中浸提30min,提取率为3.99%。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研究pH 值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乙醇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浸提法分别在pH4.5 和pH5 时,原花青素提取率最大,提取率分别为2.67% 和4.11%,表明酸提高了原花青素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响应面分析,对微波法提取刺玫籽中原花青素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铁盐催化法测定原花青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刺玫籽中原花青素总含量为(1.55±0.12) g/100 g。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添加量为0.2%时能达到最佳稳定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以原花青素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70 s、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360 W、乙醇体积分数60%。经验证,单次提取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72.58%,与预测值73.46%相比,相对误差为1.12%,表明优化工艺参数可靠。提取次数为3 次时,原花青素提取率可以达到93.19%。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试验优化藜麦种子多酚提取工艺及其品种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藜麦种子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温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研究,并运用Design-Expect 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藜麦种子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g/mL)、浸提温度84 ℃、乙醇体积分数56%。在此条件下品种“PI634920”多酚提取量为2.273 mg/g。各因素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料液比。同时发现藜麦种子多酚含量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品种“PI596293”的多酚含量最高,达2.72 mg/g。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试验优化苹果渣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提取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富士苹果渣中总三萜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选择苹果渣粉碎粒度、液固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设计对影响超声波提取苹果渣总三萜的因素进行试验,筛选出影响显著的因素;然后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三因素三水平,以苹果渣总三萜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粉碎粒度、液固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对苹果渣总三萜得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苹果渣总三萜最优提取工艺为粉碎粒度100 目、液固比12∶1(mL/g)、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40 ℃,在此条件下富士苹果渣总三萜的得率为(7.10±0.01)%。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八月瓜幼果多酚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仁勇  杨万根  余佶 《食品科学》2015,36(10):76-80
为了综合利用八月瓜幼果资源,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八月瓜多酚。探讨了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作为夹带剂对多酚的萃取效果,采用响应面法,以多酚萃取得率为响应值,考察原料与夹带剂的料液比、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对多酚萃取的影响,并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可使八月瓜幼果多酚萃取得率提高约2.45 倍,产品纯度提高约15.49%;优化所得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6(g/mL)、萃取压力37 MPa、萃取温度51 ℃,此条件下八月瓜幼果多酚萃取得率可达6.41%,产品纯度为87.69%。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榴皮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以三萜类化合物得率为考察指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4 种数学模型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决定系数(R2)、精准因子(Af)、偏差因子(Bf)和根平均方差4 种模型评价参数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1.2%、料液比1∶20.2、超声功率318 W、超声时间36.7 min,此条件下的三萜类化合物得率达到0.563%;两种非线性增长模型,即:S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动力学过程。超声波辅助提取的工艺参数及所建立动力学数学模型,均可用于石榴皮中三萜类化合物提取过程的工程放大和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桑叶槲皮素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槲皮素工艺,以桑叶槲皮素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超声温度等对槲皮素提取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槲皮素提取量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分别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1%、液料比26∶1(m L/g)、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70℃,在此条件下,做3次平行实验进行验证,桑叶槲皮素提取量为11.13 mg/g,与模型预测值11.31 mg/g基本相符。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桑叶槲皮素的提取量,响应面法对桑叶槲皮素提取条件参数优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李钰  吴卫  苏华  易斌 《食品科学》2014,35(4):50-54
为充分利用紫苏资源,优化其籽粕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考察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温度、时间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响应面优化后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浸提时间0.5 h、浸提温度70 ℃、超声功率100 W、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理论值为0.232%,实测值为0.2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