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修炼过程中一种获取内功的方法和手段。太极拳推手,是从内在检验、印证、规范拳架,正确理解、明了,掌握拳理的必修之课。太极拳推手.是深入研习太极断手、散手功夫的必由之路。太极拳推手.是调心、调息、调身、祛病、强身的必要举措。太极拳推手,是加强交流、增强团结、缔结友谊的纽带与桥梁。太极拳修炼,离开推手,则为操舞.非但功不上身,祛病强  相似文献   

2.
1.呼吸在太极拳中的作用 太极拳是一种注意内功的拳术,而调节呼吸对太极拳运动起到特殊的作用.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 但其实在太极拳运动中并不只是只有这一种呼吸方式比如初学者练习时的自然呼吸法,陈式太极拳中的发声呼吸法,还有在进行太极推手时胸式呼吸的运用.下面分别对这几种呼吸方式来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作为我同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已成为山西省很多高校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足在普修课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山西省高校太极拳教学人手,分析当前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一种终身受益的健身手段.  相似文献   

4.
1.要先练好一种流派的太极拳,再练其他。有公园的太极拳辅导站里,众多太极拳爱好者跟着辅导员听着音乐打太极拳,而且是一个套路接着一个套路地练,简化24式太极拳、48式太极拳、杨式竞赛套路、吴式竞赛套路、陈式竞赛套路、孙式竞赛套路、32式太极剑等等,整个练完也差不多一小时了,满头大汗。我个人认为这只仅仅达到了锻炼身体的要求,而要想练好太极拳是绝对不能这样的。虽然各种流派太极拳的拳理相通,但每个流派太极拳的特点不同,练习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在没有系统地掌握好一种流派的太极拳之前,每天每个流派的太极拳不断重复地打下来,一定会打成四不像的。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已成为大众化、全民性的传统健身项目,众多高校都把其列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学生太极拳兴趣的培养,就可以把单调、枯燥的、消极和被动的太极拳教学变成丰富的、有趣的积极和主动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是提高太极拳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创始人宗师王宗岳在《太极拳论》原谱中对太极拳的功能已阐明.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中"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是指太极拳的击技功能;"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是指太极拳的养生功能.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太极拳在我国传统武术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太极拳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在太极拳的盘架、拳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文章就是在对太极拳中阴阳学说的使用进行了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是解释世界万物的基本规律相互对立统一且是物质的.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无不体现着这一哲学道理.例如虚实、刚柔开合、动静等.所以太极拳任何一个动作的变化都是一种阴与阳的转换,可见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的理论渊源就是整个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深深影响了太极拳技术,太极拳技术反过来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直观反映.练习太极拳可以更直观地体悟中国文化,是太极拳受到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喜欢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不仅集竞技、技击、健身于一体,还在技术技法中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精髓.因此,传统文化的流失是阻碍太极拳的生存与发展对最重要的危机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月华 《武当》2014,(1):23-23
一、如何教好太极拳太极拳是意、气、形统一的运动形式。根据太极拳的特点,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教练太极拳,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1、先"根"后"梢"的方法拳理认为,太极拳真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指。实践证明,步法掌握的正确与否,是学好太极拳的关键。因此,我教太极拳首先重在脚下,示范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富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在国内外,太极拳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和重视.随着太极拳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练习太极拳,并逐渐成为国内大众健身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小组访谈法,研究太极拳在河南省高校留学生中的文化传播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太极拳在留学生中传播力...  相似文献   

11.
孙建国 《武当》2011,(4):14
太极拳推手是检验太极拳套路及身法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双方知己功夫和知彼功夫的一种习练手段。通过一段时间或几年的太极拳套路的演练后,一定要通过太极推手的方法来验证是否合乎太极拳内外三合之要领。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太极拳     
李迎 《精武》2010,(6):75-75
现代人大多认为太极拳像一种健身功法,觉得练太极拳的多数是一些年龄大的人,年轻人不太喜欢练,更有甚者觉得年轻人练太极拳是不可思议的事,这说明现代人对太极拳的认识还很不够。太极拳究竟是一种武术还是一种像气功一样的健身功法呢?其实太极拳简单地说是中国人根据易经的原理创生的一种拳法,它的缓慢是因为采用了道家思想的爱生、养生的宗旨,  相似文献   

13.
探讨<周易>与太极拳的内在联系,追溯太极拳理论和实践方法形成的哲学基础,有助于人们从根本上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及其文化内涵.太极生两仪的宇宙生成论为气在太极拳中的运用,以及太极拳地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物物有一太极"的宇宙本体论是太极拳本体论的哲学基础;"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思维为太极拳提供了构建方式;"天人合一"思想为太极拳的思维方式提供了范型.此外,太极拳还蕴涵着<周易>"仁义诚敬、刚柔并济"的道德标准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中常讲的“劲”不同于一般的力,是太极运动中特有的一种力量素质.劲与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太极之“劲”有内劲和外劲之分又有整体性,是一种整体劲,在实际运用中均以整体形式发放出来.文章从古人论述和现代科学角度对太极拳的整体劲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太极拳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充实.  相似文献   

15.
朱晓庆 《当代体育科技》2020,(9):207-207,210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不仅是一种优秀的养生方式,更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法,能够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等,具有诸多益处。不同人群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能够收获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国很多人都将太极拳作为长期的养生及健身运动。本文主要通过对太极拳的养生及健身原理进行研究,继而分析太极拳的养生及健身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是我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强大的健身功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活动.但是,当前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太极拳已经慢慢的被贴上了“老年人运动”的标签,这样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太极拳教学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太极拳教学,我们就必须要对当前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质量,并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健身功效的理论阐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简介了太极拳健身价值的内容和特点,使人们对太极拳集修心、养性于一体的健身价值.更加了解太极拳是一种医疗保健体操,应大力推广和普及,这既能使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又能使我们的民族日益强大.  相似文献   

18.
开展太极拳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武术运动项目,长期以来,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已成为中老年人健身、防病、治病的重要体育保健项目.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太极拳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项目,更多的人投身到了这项运动上来.近年来对太极拳的研究发现,太极拳对人体的良好影响几乎遍及人体各个系统,包括心理健康.太极拳的价值,使大家走出了只有中老年人才习练太极拳的误区.在学校大力推行太极拳运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刘云萍 《武当》2012,(12):26-27
陈式太极拳对动作的要求比较严密,初学者往往会顾此失彼,动作不协调,出现顾身不顾手的现象。学练好陈式太极拳要掌握正确的步骤与方法,循序渐进方能事半功倍,最终练好练精太极拳。一、注重盘架练习,规范动作结构盘架是传统太极拳综合训练的一种方式,把太极拳单练的各种功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犹如书法中的笔画练习,通过盘架子,把一笔一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了分析,对太极拳运动特点、太极拳教学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以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1前言太极拳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选取二十四式编成的。学习简化太极拳不仅是对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