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白云石与胶磷矿纯矿物浮选行为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贵州海相沉积型磷矿石类型,在对白云石和胶磷矿纯矿物进行多元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白云石和胶磷矿纯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白云石-胶磷矿体系中矿物浮选行为差异,探讨了不同pH值、抑制剂种类及用量、捕收剂用量对胶磷矿和白云石浮选分离的作用,确定了较为合适的药剂用量,为有效分选白云石和胶磷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多孔镍/白云石颗粒对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添加镍的方法,改善多孔白云石颗粒对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的催化能力。采用配位沉淀法制备Ni/白云石粉末,再以Ni/白云石粉末为原料,制备多孔Ni/白云石颗粒。以苯为生物质气化焦油的模型成分,在Ni/白云石颗粒固定床对苯进行蒸汽重整,考察了多孔Ni/白云石颗粒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和氧化镍含量等条件对其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Ni/白云石颗粒的催化能力随焙烧温度和氧化镍含量而变化,在焙烧温度750 ℃和氧化镍质量分数13.5%的条件下,Ni/白云石颗粒上苯蒸汽重整的气体收率达到最大值83.0%。在焙烧温度(450~900) ℃和氧化镍质量分数0~22.5%时,积炭率基本保持在4.5%。900 ℃焙烧2 h,对积炭失活的多孔Ni/白云石颗粒进行再生,再生的多孔Ni/白云石颗粒对苯蒸汽重整的催化能力与新鲜多孔Ni/白云石颗粒相同。  相似文献   

3.
对利用白云石为原料制备硫氧镁水泥(MOS)进行研究。首先研究氯化钙煅烧助剂对煅烧白云石烧失量、活性氧化镁(α-MgO)、游离氧化钙(f-CaO)及比表面积(BET)的影响,优选白云石煅烧条件。然后对煅烧白云石中α-MgO、f-CaO的含量以及硫酸镁浓度对硫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采用XRD、SEM和DTA/TG对各过程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700℃下对掺入5%氯化钙的白云石煅烧3h,所得煅烧白云石活性氧化镁含量可达到21%,且f-CaO可控制在2%以下。将所得煅烧白云石与硫酸镁溶液混合制成MOS水泥,在硫酸镁浓度为50%时其强度最优。在上述硫酸镁溶液中添加1%的柠檬酸制备MOS,MOS的强度较空白样提高91.6%。微观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镁溶液中柠檬酸的添加促进了MOS微观结构中针状交叉分布517相的形成,提高了MOS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铕作为一种制造反应堆控制材料和中子防护材料,对自然界中生物有致命危害,因此亟需对核废料进行安全处置。白云石凹凸棒石主要成分是白云石,凹凸棒石贯穿白云石晶体。为研究白云石凹凸棒石去除水中Eu(Ⅲ)的效果,考察了固液比、溶液pH、离子强度和反应温度几个因素。结果表明:分配系数Kd值不受固液比影响;在弱酸性条件下电荷相吸原理促进白云石凹凸棒石吸附Eu(Ⅲ);白云石凹凸棒石对Eu(Ⅲ)的吸附不受离子强度影响,说明内表面络合起主导作用;其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模型。在溶液pH为6.0、反应温度为60℃时,白云石凹凸棒石可达到最高吸附量为12.01 mg/g。XPS结果证实,白云石凹凸棒石对Eu(Ⅲ)主要是物理性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稻草为生物质原料,水蒸气为介质,白云石为催化剂,在固定床气化炉中进行生物质水蒸气气化等反应,考察了白云石粒径(5~20 mm)、白云石床高(550~1 000 mm)和煅烧白云石等对生物质水蒸气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化炉中装入白云石,有助于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催化裂解、二氧化碳重整和水蒸气重整等反应进行。白云石粒径减小、白云石床高和煅烧白云石含量增加,有利于产气中氢体积分数的增加。当白云石粒径为5~10 mm、白云石床高为1 000 mm和煅烧白云石为100%时,产气中氢体积分数最大为53.18%,产氢率最大为0.92 m^3/kg,产气率最大为1.72 m^3/kg,气化效率最大为99.93%,水蒸气近似分解率最大为51.28%。  相似文献   

6.
周飞  杨林  曹建新 《硅酸盐通报》2019,38(5):1377-138
通过对贵州某中低品位磷矿进行TG-DTG热分析实验,分析了磷矿焙烧过程磷矿中白云石的热分解历程,运用等转化率法和模式配合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磷矿中白云石的热分解动力学、计算了相关动力学参数、得出磷矿中白云石热分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磷矿中白云石热分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化能为111.9 kJ/mol,遵循二维相界面反应;第二阶段活化能为176.9 kJ/mol,遵循三维扩散(Jander方程).基于研究结果,建立了白云石热分解过程每个阶段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稻草为生物质原料,水蒸气为介质,白云石为催化剂,在固定床气化炉中进行生物质水蒸气气化等反应,考察了白云石粒径(5~20mm)、白云石床高(550~1 000mm)和煅烧白云石等对生物质水蒸气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化炉中装入白云石,有助于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催化裂解、二氧化碳重整和水蒸气重整等反应进行。白云石粒径减小、白云石床高和煅烧白云石含量增加,有利于产气中氢体积分数的增加。当白云石粒径为5~10mm、白云石床高为1 000mm和煅烧白云石为100%时,产气中氢体积分数最大为53.18%,产氢率最大为0.92m3/kg,产气率最大为1.72m3/kg,气化效率最大为99.93%,水蒸气近似分解率最大为51.28%。  相似文献   

8.
评价了不同结构组分类别岩石中白云石晶体的有序度 ,并通过研究在悬浮分散体系中具有不同有序度的白云石晶体去白云石化反应的动力学行为 ,建立了白云石有序度与白云石去白云石化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泥晶白云岩中白云石晶体的有序度最低 ;白云质泥晶灰岩、泥质条带白云质泥晶灰岩、白云质粉屑砂屑泥晶灰岩及白云质亮晶鲕粒灰岩中的白云石晶体的有序度次之 ;豹斑白云质泥晶灰岩、粉晶以上晶粒白云岩中的白云石为近完全有序或完全有序。有序度低的白云石晶体去白云石化反应的扩散活化能、界面化学反应活化能和晶体成核与生长活化能也低 ,低有序度的白云石具有高的反应性。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 ,白云石晶体有序度对去白云石化反应的影响趋于减小 ,不同有序度白云石的去白云石化程度趋于相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 3种含硼添加剂 (CaB6、ZrB2 和Bc)对白云石碳和镁白云石碳材料热态抗折强度的影响 ,并与金属Al粉的作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在还原气氛下 ,含硼添加剂对白云石碳和镁白云石碳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没有负面影响 ,其原因是在这一实验条件下硼化物没有发生变化 ;而硼化物与Al粉混合加入时 ,两种添加剂对试样的热态抗折强度具有叠加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高镁磷尾矿煅烧提供动力学理论指导,以白云石矿粉和低品位高镁磷矿粉为原料,通过调整二者的掺量,模拟不同矿产区的高镁磷尾矿,对其进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测试,利用Flynn-Wall-Ozawa法、Kissinger法、Satava-Sestak法分别对白云石非等温热分解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白云石掺量的高镁磷尾矿煅烧时,升温速率越快,白云石热分解的起始温度和结束温度越高,白云石热分解的驱动力越大,分解速率越快;磷尾矿中白云石热分解遵循三维扩散机理,活化能为106.48 kJ/mol,指前因子为9.46×105;基于研究成果,建立了磷尾矿热分解动力学模型,为悬浮煅烧高镁磷尾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白云石为原料,通过煅烧、消化、硫酸酸浸、过滤得硫酸镁溶液,采用氨水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中间体,经煅烧得高纯氧化镁。研究了加入硫酸后白云石灰乳终点pH、反应温度、硫酸镁浓度和煅烧温度对镁的浸出率、沉淀率以及产品氧化镁纯度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灰乳终点pH为6,反应温度为40 ℃,硫酸镁浓度为0.8 mol/L,煅烧温度为900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镁纯度达到99.0%以上,满足高纯氧化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析纯氯化镁为原材料,以白云石经煅烧、消化得到的白云灰乳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镁。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产物做了表征,考察了影响氢氧化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加料速率、陈化时间、反应温度、氯化镁浓度等)。结果表明,在加料速率为3 mL/min、陈化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60 ℃、氯化镁浓度为2.0 mol/L时,可以实现钙镁的有效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氢氧化镁产品。  相似文献   

13.
碳酸氢镁溶液热解能耗占整个白云石碳化法制取钙镁盐产品工艺能耗的45%左右。为了降低热解能耗,通过优化碳化工艺条件,以提高碳酸氢镁溶液浓度。通过正交试验对碳化温度、白云石灰乳中氧化镁质量浓度、二氧化碳气体流量、过碳化时间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碳化温度为10℃、白云石灰乳中氧化镁质量浓度为16.60 g/L、二氧化碳气体流量为433.04 L/h、过碳化时间为10 m in时,白云石灰浆碳化所得碳酸氢镁溶液中氧化镁质量浓度为18.79 g/L,远大于目前工业生产中5~8 g/L的水平,为白云石碳化工艺的节能降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苛性白云石制备氯氧镁水泥水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TA,XRD及SEM等方法和相应的物理性能检测手段对以煅烧苛性白云石制备的氯氧镁水泥的水化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证明:苛性白云石中的MgO和CaCO3的晶体有缺陷,故具有较高的活性,苛性白云石与菱苦土制备的氯氧鲜水泥有相似的水化机理及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白云岩钙镁填料制备工艺,对其在橡胶、塑料及燃煤脱硫中的应用也一一作了介绍、说明白云岩钙镁填料是一种可以代替轻质碳酸钙的新型填料。  相似文献   

16.
镁资源、镁质化工材料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镁资源、镁质化工材料现状与前景作了评述。介绍了中国镁质资源诸如菱镁矿、水镁石、水菱镁石、白云石、斜方云石、盐湖卤水和海水制盐工业副产--苦卤等。对世界镁化学制品生产企业近期变化和发展情况以及轻烧氧化镁(CCM)与氢氧化镁生产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白云石蕴藏量巨大,白云灰乳碳酸化是白云石碳化法制备轻质碳酸镁、氧化镁等镁化合物的关键步骤之一,关系到镁的产率、产品中钙的含量及生产成本。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碳酸化过程镁的溶出率及重镁水中的钙含量与碳酸化反应温度、反应终点pH、白云灰乳质量浓度的关系,从而为提高碳酸化过程镁的溶出率,实现钙镁的有效分离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表明:影响镁的溶出率及重镁水中钙含量的主要因素为pH。白云灰乳碳酸化最佳工艺条件:白云灰乳质量浓度为9.00 g/L(以氧化镁计),反应温度为30 ℃,反应终点pH为7.50。在此条件下镁的溶出率为74.49%,重镁水中钙的质量浓度为0.10 g/L。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白云石煅烧工艺对煅烧白云石活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粒度为5~15 mm、15~20 mm、20~30 mm的白云石,其煅烧温度应分别控制在995、1 005、1 020 ℃。粒度为15~20 mm的白云石,在995 ℃下的煅烧时间为60~100 min。通过碳化工艺实验,优选出较合理的碳化工艺条件,即碳化在加压状态下进行,压力控制在 0.30 MPa以上、温度控制在35 ℃ 以下、浆液中氧化镁质量浓度控制在10~12 g/L、碳酸化反应时间为50 min。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收缩未反应核模型研究Al-Si-Fe合金真空热还原煅后白云石制镁过程动力学,考察了制团压力、还原温度(T)和添加氟盐对镁还原率(R)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40~150 MPa内,制团压力越大,镁还原率越高;添加氟盐可加快还原反应速率,提高镁还原率. 确定了还原过程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温度1413 K、还原时间(t) 120 min、真空度4 Pa、制团压力150 MPa、CaF2添加量3%. 在1373~1413 K内,还原过程为一级反应,由还原剂通过固体产物层的内扩散步骤控制,宏观动力学方程为1+2(1-R)-3(1-R)2/3=0.194exp(-8.38×103/T)t,表观活化能为69.7 kJ/mol.  相似文献   

20.
碳氨法白云石生产轻质氧化镁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碳氨法白云石生产轻质氧化镁的原理和工艺过程,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可为工业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