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RNA干扰(RNAi)是生物界中一种既古老且在进化上又高度保守的现象,是基因转录后沉默的重要机制之一。它主要通过双链RNA(dsRNA)被核酸酶切割成21-25nt的小RNA(siRNA)发挥作用,由siRNA介导识别并靶向切割同源性靶mRNA分子而实现,需要有多种蛋白因子以及ATP参与,而且具有生物催化反应特征。RNAi是新发现的一种通过siRNA介导的特异性高效抑制基因表达途径,在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将近年RNA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商业化转基因农作物广泛种植,转基因农产品被大量用作食品和动物饲料。我国和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实行转基因生物强制标识制度。转基因农产品的现场监督检测急需稳定可靠的快速检测手段。本文论述了主要的基因水平检测方法包括PCR、基因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和蛋白质水平检测方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通过比较分析上述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LAMP和胶体金试纸条法是当前最理想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与应用为全人类的粮食供应问题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96~2016年,转基因农作物很好地完成了市场渗透过程,并成功进行了商业化的生产,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农民也开始采用转基因种子进行农产品的种植。随着耐除草剂、耐虫性、耐旱性、抗病性等多种性状的结合的转基因农作物的引入,对食品和饲料产业链中的转基因农作物进行追踪和标识的可靠并灵敏的检测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转基因农作物适用范围广,采用速度快,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为减轻这种争议,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来检测并保障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DNA水平的转基因农作物的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二代测序技术(second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NGS)则提供了更为敏感、精准、安全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全球范围内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的现状,并对转基因作物相关检测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片段(DNA或RNA)转移到农作物、动物或微生物中,从而使其表达出优良性状,以这类生物作为原料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源于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担忧,因此需要建立一系列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及完备的管理体系来应对转基因食品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花烟HZNH是我国特有的地方种质资源,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后表现出超敏反应和系统获得性抗性。目前,已从HZNH中克隆到1个同TMV抗病基因N基因同源的基因,命名为CN基因。为方便利用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研究烟草CN基因的功能,构建了用于RNAi的植物转化载体pPZYICN。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含N基因的烟草Xanthi-nc,获得了32株转基因植株,TMV接种后,转基因Xanthi-nc没有丧失对TMV的抗性,说明CN基因的RNA干扰载体不能沉默N基因的表达,故CN基因可能是HZNH中特有的抗性基因,从而为获得新的烟草抗病基因及抗病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营养及次生物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种子中主要营养指标及次生代谢物方面进行差异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中粗蛋白、粗脂肪、总酚、酚酸以及黄酮的含量都明显高于非转基因大豆。因此,通过这些研究有望对今后大豆的转基因育种及转基因食品的膳食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对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性评价和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烟草低温诱导早花的作用机制,利用转录组分析筛选获得了烟草低温早花相关基因NtDUF599。NtDUF599基因编码一个包含236个氨基酸的未知功能蛋白,受低温诱导高表达。构建该基因的RNAi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烟草遗传转化,获得10个转基因株系。将转基因株系和非转基因对照株系在苗期低温(12℃)处理10 d后,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至现蕾期。结果显示,转基因烟株的现蕾时间比对照提前10 d左右,且叶片数目减少。本研究首次发现DUFs(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s)基因参与烟草低温诱导早花过程。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转基因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并多角度探讨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关键问题,包括用不同动物实验评价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新型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以及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标准化等,以期使读者对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导刊》2014,(8):52-53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以来,转基因技术研究范围不断扩大.转基因食品也越来越多地走进消费者的生活。2011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6亿公顷,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被直接或间接的制成人类的食品,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转基因农作物进口数量不断增加,以转基因农作物为原料的食品在市场上所占有份额逐渐增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综述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安全性评价、营养问题及各国政府对于转基因食品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标识管理,并对转基因食品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王桂才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5):220-221,236
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化生物的检测进展以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价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转基因食品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缓解了因土地不足或病虫害导致的粮食减产和不足的现状。由于目前转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仍存在不确定性,随着其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转基因食品检测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建立简单、快速、适用性强的转基因检测方法对转基因食品监管、评估和风险防范等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三大类,分别为基于核酸水平的检测、基于蛋白水平的检测和基于代谢物水平检测的具体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相关的检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简单概括,对比不同检测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展望了未来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使人们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为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由来已久,这场争议与消费者、生物技术公司、政府管理者、非政府组织和科学家都密切相关,其主要核心包括转基因食品的上市标注、政府管理者的责任、相关科学研究的目的、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对害虫抗药性的影响、对农业生产者的影响和转基因作物对满足全球粮食需求的作用。在风险社会下,转基因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影响着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需要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体制。本文从转基因食品风险规制路径入手,分析了市场、科学、民主3种风险规制路径的优缺点,再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中国转基因食品的背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费雪的行政宪政主义,提出了适合中国的转基因风险规制的有效路径,从而在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质疑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规制,以期为通过法律监管手段提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中国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规制路径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类民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减少食品安全经济损失,迫切需要开发出针对食源性病原体、食物掺假、转基因作物的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快速的核酸检测技术。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 POCT)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检测手段,由于其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现场检查等特点,在食品检测领域应用广泛。本文首先介绍了POCT技术的发展历史,而后根据食品安全事件的特点,从食源性致病菌、食物掺假、转基因作物3个方向分析了食品检测的主要对象,阐述了分子POCT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的分子POCT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对食品检测分子POCT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分子POCT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并为分子POCT技术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森  李健爽  杜晓燕 《食品科学》2014,35(9):312-316
外源基因的非预期效应可能形成新的代谢产物或改变代谢模式,也可能引起转基因作物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甚至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有毒物质,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评价中的最新应用做了总结,并阐述了对该研究领域的预期,以期促进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基于核酸水平的外源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通过DNA提取、Southern杂交试验、转基因结构的检测、外源基因拷贝数的检测等4项试验,从分子水平和生产角度上对转基因肉鸡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安全检测分析,这一整套方法对生物食品的生产安全性进行了检测,取得了一次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张振霞 《食品与机械》2016,32(2):222-225
转基因食品作为备受争议的新型食品需要可靠的安全综合评价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测,传统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已经不适用于转基因食品的神经危害、实然性危害、可能性危害等多重危害监管中。针对中国面临的转基因食品上市问题,分析当下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现状及监管问题,并提出优化监管措施,为更合理、更有效解决转基因食品监管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Biotechnology has enabled the mod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materials in a very precise way, thereby improving productivity and yields of economically important crops. There are a number of methods available for detect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 qualitative PCR technique has been adopted in order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genetically modified and non‐modified food products. The qualitative PCR assay employs primers specific for genetic elements that are used to generat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agricultural crops. Two of the most common primer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GMOs, 35S promoter and NOS 3′ terminator, have been tested over a panel of 24 food products purchased from the local marke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ut of the 24 food products tested, three products gave positive results with the 35S promoter. The NOS 3′ primers gave negative results with all tested samples. Copyright © 2005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