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腰围/身高比值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围,身高比值作为腹型肥胖指标预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价值.方法:对3437例人群的体表指标(BMI、WC、WHpR、WHtR)以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采用偏相关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体表指标预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价值.结果:BMI、WC、WHpR、WHtR均与空腹血糖、血压、血脂呈正相关,相关系数的大小顺序均为WHtR>WC>WHpR>BMI.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BMI、WC、WHpR、WHtR均进入血糖增高、血压增高、高TG血症、高TC血症的预测方程,进入各方程顺序以及体表指标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大小顺序依次为WHtR>WC>WHpR>BMI.结论:WHtR对于预测各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异常的效力高于BMI、WC和WHpR等其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腰围身高比值(WHtR)对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预测效果,找出最佳的预测切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重庆市20 000名18~59岁的在职成年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身高、腰围、体质量,检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分析3种人体测量指标间以及与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不同水平的测量指标识别心血管疾病危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曲线下面积,找出ROC曲线距离最短的切点。结果 WHtR与WC腰围相关性最强(男性r=0.938;女性r=0.934,P<0.05)。3个指标中WHtR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男性高血糖、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的ROC曲线下面积BMI与WC比较,BMI与WH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的ROC曲线下面积BMI与WH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的预测值范围男性为23.29~25.38 kg/m2,女性为22.19~23.81 kg/m2;WC预测值男性为83.25~85.25 cm,女性为73.40~75.25 cm;WHtR的预测值为男性0.50~0.52,女性0.48~0.49。结论 WHtR和WC是预测是心血管疾病危险的较理想的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人体肥胖测量参数对糖代谢异常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山东省4个城市20岁以上的3 011名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别比较不同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围臀围比值(WHR)、腰围身高比值(WHtR)对糖代谢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①人群各指标预测糖代谢异常风险的最佳切点:男性BMI是24.95,WC是91.5 cm,WHR是0.905,WHtR是0.535;女性BMI是24.25,WC是84.5 cm,WHR是0.855,WHtR是0.525;②BMI、WC、WHR及WHtR的ROC曲线下面积:男性分别是0.588、0.614、0.588和0.627;女性分别是0.616、0.684、0.684和0.693,均以WHtR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无论男女,WHtR是糖代谢异常的最佳预测指标,最佳切点男性是0.535,女性是0.525。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阿勒泰地区中老年人群体重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探讨适宜的体质指数 (BMI)、腰围 (WC)、腰臀围比 (WHR)切点。方法 :测定体质指数、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 2小时血糖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将体质指数、腰围以及腰臀围比分层处理 ,分析不同的体重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 结果:从 BMI≥ 2 5、男性 WC≥ 85 cm、女性WC≥ 80 cm、男性 WHR≥ 0 .95、女性 WHR≥ 0 .85开始 ,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 2小时血糖开始增加 ,高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开始减少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肥胖程度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关 ,对血压、血脂、血糖的影响在阿勒泰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青少年不同指标肥胖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2009年间延边地区安图县1 206名高中生体格检查资料,年龄在17~18岁之间.通过体格检查准确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及血压.采用体质量指数(BMI,kg/m2)、WC及腰围与身高比值(WHtR)作为不同指标肥胖:以BMI≥P90界值为整体型肥胖;分别以WC≥P90界值及WHtR≥0.46为腹型肥胖.[结果]朝鲜族WC,WHtR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汉族,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朝鲜族和汉族不同指标肥胖组的SBP及DBP的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MI,WC及WHtR与SBP及DBP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指标肥胖与血压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体重指数 (BMI)、腰围 (WC)及腰臀比 (WHR)对人群高血压发生的风险性的价值。方法 :对广州市 1191名 35~ 6 5岁知识分子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的测量。用直线相关分析BMI、WC和WHR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系 ;将BMI、WC和WHR分别根据最大和最小值分成 3等份 ,分析 3个指标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分析三个指标对高血压发生的风险性预测的价值。结果 :男女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随BMI、WC和WHR的增加而上升 (P值均 <0 .0 5 ) ;对血压影响的贡献的次序为 :体重指数 >腰围 >腰臀比 ;BMI≥ 2 5、腰围≥ 85cm、女性腰臀比≥ 0 .95可作为预测高血压危险性的诊断建议值。结论 :BMI、WC和WHR是预测高血压危险性的有效指标 ;控制BMI、WC和WHR可以有效地防治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成人体质指数、腰围与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州市城市成年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WC)对于预测和诊断高血压的实用价值和建议值,为确定肥胖和腹部肥胖的诊断指标及其界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多阶段随机抽取广州市越秀区1 265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血压的测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成年人体质指数、腰围分布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异;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随着体质指数和腰围的增加而呈逐渐上升趋势,多元线形回归分析表明体质指数、腰围和血压值有明显的线形相关关系;控制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随着体质指数和腰围的增加而升高。结论建议以BMI为肥胖指标,BMI≥23诊断为超重、BMI≥29诊断为肥胖;以腰围为腹部肥胖指标,WC≥80为诊断界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柳州市人群中空腹血糖(FPG)异常率 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柳州市居民3894(男2213,女 1681)例,年龄25~88(43.0±11.0)岁,测量血压、腰围 (WC)、身高、体质量,检测FPG、血脂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FPG总异常率达5.70%,其中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 受损(IFG)的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39%.两性IFG及DM 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IFG,DM的检出率均 随WC、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的增大而增高 (P<0.01).与WC男性<85cm,女性<80cm组相比,男 性≥85cm,女性≥80cm组和男性≥90cm,女性≥85cm组, IFG的相对危险分别为1.28(95%CI:0.78~2.08)和2.24 (95%CI:1.45~3.46);DM相对危险分别为2.47(95%CI: 1.47~4.15)和3.24(95%CI:1.94~5.40).结论:本组人群 中IFG异常率已达较高水平,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和腹部 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各高血压亚型的临床特征及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给3 011例30~70岁的朝鲜族及汉族人群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血糖及血脂等测定.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分为正常血压(NBP)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组及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SDH)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朝鲜族高血压人群中ISH,IDH,SDH亚型的构成比分别为12.33%,30.83%,56.84%,汉族中分别为14.70%,33.50%,51.80%,均以SDH最多见,而朝鲜族及汉族高血压亚型分布间略有差别.与NBP组比较,朝鲜族人群ISH组甘油三酯(TG)值显著升高,汉族人群ISH组腰围臀围比值(WHR)及腰围身高比值(WHtR)显著升高;朝鲜族及汉族人群IDH组体重指数(BMI),WC,WHR,WHtR,血清总胆固醇(TC),TG值显著升高;朝鲜族及汉族人群SDH组BMI,WC,WHR,WHtR,TG,FBG值显著升高.朝鲜族及汉族ISH组年龄均显著高于SDH及IDH组,IDH组年龄最低,朝鲜族IDH和SDH组BMI值均明显高于ISH组,SDH组WC,WHtR值明显高于ISH组.[结论]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及汉族人群高血压亚型的分布间存在差异,均以SDH最多见,而总体脂含量、体脂分布、血糖及血脂是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围身高比(WHtR)对儿童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35例7~13岁儿童,其中男515例,女320例,进行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分析WHtR与CVD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高血糖)及CVD危险因素聚集(危险因素个数≥2)之间的关系。结果:男童及女童中心性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18.4%及12.5%,WHtR与CVD危险因素之间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WHtR诊断CVD危险因素聚集的最佳切点为男童0.47,女童0.46。结论:WHtR是评估儿童CVD危险因素的简易、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4项人体测量指标对男性公安民警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的预测和评价。方法:以4593名男性公安民警为研究对象,运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比较4项人体测量指标对警察人群的适用性及CVD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筛检试验评价。结果:该人群中,与WC、WHR和BMI相比,WHtR预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CVD高危人群的真实度较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UC)较大(P分别〈0.05、〈0.01):WHtR的灵敏度、约登指数及阴性预测值优于其他3项指标,分别为72.68%、0.35、58.9%。结论:应用WHtR在公安民警中进行筛检能够更全面地发现CVD高危人群,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及汉族居民不同血糖水平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2 464人3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及血压,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血糖(GLU)水平.[结果]朝鲜族人群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型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外周动脉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118例内分泌科门诊、住院患者以及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群,以腰围/身高比值(WHtR)=0.5为界分为腹型肥胖组(AO组,WHtR≥0.5)64例,非腹型肥胖组(NAO组WHtR<0.5)54例,分别分析WHt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踝臂指数(ABI)的关系。结果: AO组较NAO组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及CIMT均增高(P<0.05~P<0.01),而ABI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降低(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WHtR是CIMT和ABI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O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外周动脉病变的危险分别是NAO组的3.48倍(95%CI=1.389~9.941,P<0.01)和2.27倍(95%CI=1.061~3.132,P<0.01)。结论: 与NAO组相比,AO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外周动脉病变的风险显著增高,腹型肥胖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甘油三酯腰围表型(Hw)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状态。方法选取秦皇岛地区1665名13~15岁青少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FPG)、血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W定义为WC≥年龄、性别特异的80百分住点并且TG≥1.24mmol/L。括腰围及甘油三醋水平,分为A组:WC和TG均正常组IB组:单纯WC或TG高;C纽;WC和TG均高组。结果①HW患病率为7.0%,男、女分别为6.9%和7.2%,不同性别Hw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7,P=0。781)。②校正年龄、性别后应用协方差分析,三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B组和C组体质量指数(BMI)、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及TG水平均高于A组,HDL—C水平均低于A组(P〈0.05)。C组BMI、WC、SBP及TG水平高于B组,HDL—C水平低于B组(P〈0.05)。绩论HW青少年存在更为严重的代谢异常。HW是一种简单、便宜方法,可用于评价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4种肥胖测量指标对高脂血症的风险效应,并选择最佳指标计算适宜切点,作为人群高脂血症防控的简便目标。方法  样本数据为泰州人口健康队列Ⅲ期基线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Logistic回归来分析4种指标之间及其与血清胆固醇升高(高TC)、三酰甘油升高(高TG)、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LDL)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HDL)的关联。选择风险贡献最大的指标,计算防控适宜切点及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PAR)。 结果  相关系数矩阵显示,WHtR与各代谢指标的综合相关性最高;调整常见混杂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HtR对高TC、高LDL及低HDL的风险均相对最高,OR (95%CI)分别为1.34 (1.28~1.35)、1.42 (1.37~1.48)及1.45 (1.30~1.54)。而对于高TG,风险最高的指标为WC,调整常见混杂因素后OR(95%CI)为2.09 (1.97~2.22),其余依次为WHtR的1.97 (1.86~2.09),WHR的1.93 (1.82~2.05)和BMI的1.80 (1.75~1.86)。可见WHtR对高脂血症有最大的风险效应。性别和年龄分层后,4种指标的风险排序不变。以WHtR作为预测高脂血症的指标选择最优切点,范围为0.51~0.53。以0.52为防控目标计算人群PAR%,可防止人群中约27%的高TG、23%的高TC、近30%的高LDL和16%的低HDL-C的发生。 结论  在反映高脂血症的肥胖测量指标中,WHtR具有最大的风险效应。可将WHtR<0.52作为预防高脂血症的简易防控目标,发挥其在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仇颖  刘艳梅  崔世维 《四川医学》2011,32(12):1961-1963
目的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体格指数之间的关系,探讨成人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研究,用方差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来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体格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体重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和腰臀比均随着空腹血糖值升高而升高,特别是血糖值在5.6mmol/L以上时升高更明显。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空腹血糖正常组比较,体重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和腰臀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传统空腹血糖受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受损与BMI、WC、WHR、WHtR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腰围身高比的相关系数最大。结论从体格指数方面看,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传统空腹血糖受损组具有一致性。降低空腹血糖受损的切点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waist to height ratio (WHtR) to screen fo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CVRF) and metabolic syndrome (MetS) among Saudis.Methods:Between June 2013 and August 2014,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3,063 adult Saudis of both genders from King Khalid Hospital, Riyadh, Saudi Arabia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WHO STEPwise Surveillance-Instrument V2.1”, which uses sequential steps including questionnaires and anthropometric and biochemical measurements of MetS and CVRF. Waist to height ratio validity in defining central obesity, MetS, and CVRF were tested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and accuracy. Using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es for adjustment of confounders as age and gender were applied to compute adjusted odds ratios (aOR).Results:The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WHtR was excellent for central obesity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 0.98), and MetS (AUCs = 0.86); it was good for CVRF ≥2 (AUCs = 0.79) and was satisfactory for dyslipidemia (AUCs = 0.66). The sensitivities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exceeded 85% for diagnosing central obesity,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Adjusted odds ratios for age and gender showed that WHtR ≥0.50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isk of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2 CVRF by almost 4-fold, and increased the risk of dyslipidemia by 2-fold.Conclusion:Waist height ratio showed a good diagnostic performance for CVRF and MetS among Saudis. Furthermore, WHtR ≥0.5 increased the risk of dyslipidemia,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北京市中学生不同腰围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状的关系,为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1 427名13~18岁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结合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正常值P75和P90, 将对象分为3组。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代谢综合征标准,分析不同腰围组BMI超重肥胖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状关系。结果:高腰围水平组与低腰围水平组相比,代谢综合征各相关性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降低,其余各指标均值均增加。除血糖和女生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外,各性状在不同腰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腰围水平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除高血糖和女生高甘油三酯血症外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各组分聚集性也显著增加。不同腰围水平组与基于BMI的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有较好相关性。结论:P75和P90的腰围分组能较好地指示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提示心血管危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蒙古族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与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内蒙古科左后旗朝鲁吐乡和奈曼固日班花乡的32个行政村,对2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人口学特征资料以及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采集血标本,检测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3个肥胖指标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共调查2 589人,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7%(男3.9%,女3.5%)、18.5%(男17.7%,女1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中,WHR升高者患糖尿病的OR值为2.120(P〈0.05),BMI和WC升高者患空腹血糖受损的OR值分别为1.624和1.472(均P〈0.05);在女性中,WC升高者患糖尿病的OR值为2.336(P〈0.01)。结论在男性中,WHR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BMI和WC升高可能是空腹血糖受损的危险因素。在女性中,WC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