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小波  陈光明 《西部医学》2006,18(5):643-644
目的探讨食管癌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或胸内吻合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960例食管癌病人行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或胸内吻合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的1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排空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13例胸胃排空障碍者中9例为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4例为机械性排空障碍(MDGE)。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均行手术治疗,1例开胸,3例经腹手术,1例死亡,其余治愈。结论胸胃排空障碍以颈食管胃吻合术常见。胸胃排空障碍诊断不难,重要的是对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进行及时的鉴别诊断。发生原因多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幽门成形术、术中精细操作、加强术后处理对胸胃排空障碍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合理诊疗及预防措施。方法:1992年1月~1999年12月间手术切除食管癌、贲门癌693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12例。结果:9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8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放弃治疗死亡。3例机械性胃排空障碍,2例手术后治愈,1例未手术而死亡。结论: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高于贲门癌。以功能性为1多,机械性为少,功能性经保守治疗可治愈,机械性要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出现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治愈7例。3例出现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的,经保守治疗多可治愈。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与手术操作密切相关,应早期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3月间实施的276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生胃排空障碍8例,发生率2.9%(8/276)。7例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7-10天,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为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第7天,二次手术解除梗阻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迷走神经切断及胃解剖位置的变化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X线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临床上须鉴别功能性亦或机械性因素所致的胃排空障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一般行保守治疗,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疗体会(附27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原因、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7例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所有27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断不难,重要的是对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进行及时的鉴别诊断。发生原因多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幽门成形术、术中精细操作和加强术后处理对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预防及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预防措施和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对35例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食管胃颈部吻合12例,共占同期食管癌手术的2.22%。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7例,均经保守治愈;机械性胃排空障碍8例,经手术治愈,无死亡。结论: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多发于食管胃颈部吻合者(23/35),多为功能性(27/35),少数为机械性(8/35)。遵循手术常规,细致适度的操作,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预防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B超、胃透、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的成立,因治疗的方法不同,必须强调功能性和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谢丽敏 《当代医学》2007,(8):110-1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0月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6例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6例胃排空障碍中,5例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机械性胃梗阻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多为功能性,少数为机械性.准确的鉴别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缩短治愈时间,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谢丽敏 《当代医学》2007,(15):110-1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0月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6例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6例胃排空障碍中,5例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机械性胃梗阻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多为功能性,少数为机械性.准确的鉴别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缩短治愈时间,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的原因、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法:对1997年。2004年间施行的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出现10例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0例患者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2例,无1例死亡。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多数为功能性,少数为机械性,因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应注意两者的鉴别诊断。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保守治疗可治愈,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尽早确诊、及时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愈16例,并发吻合口瘘死亡1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2例;8例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全部手术治愈.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大多数为功能性,可经保守疗法治愈,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多与术中操作不当有关,确诊为机械性胃排空障碍者应尽早手术.因治疗方法不同,需特别注意对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1996年2月- 2010年2月所完成食管癌,贲门癌1380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24例诊治经验及可能产生的原因,总结出可行的防治方法。结果:24例中14例经保守治疗基本痊愈出院,1例死亡可判定为功能性排空障碍。9例手术治疗,其中6例痊愈,其...  相似文献   

12.
陈旭  李晓雷  曹安强 《西部医学》2010,22(8):1428-1429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诱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3070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发生胸胃排空障碍35例,发生率1.14%,其中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9例(均再次手术治疗),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26例。治愈34例(97.14%),死亡1例。结论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是鉴别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和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重要方法 ,对术后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应采取手术治疗,而功能性胃排空障碍采取保守治疗多能好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道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以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我院1996年3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了465例食管癌的患者,其中15例被诊断为胸胃排空障碍,按照目前鉴别方法,7例为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接受保守治疗,8例为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结果:7例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患者经过保守治疗(3~10)d后全部治愈.8例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患者经过二次手术后恶心、呕吐症状消失,胃液引流量较术前减少,胸胃功能逐渐恢复,补钾量较二次手术前减少,且术后无手术并发症、无死亡.二次手术后患者的胸胃排空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胃排空障碍多为机械性原因导致,可通过改良食道癌手术方法预防,另外,目前对胸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鉴别方法较为准确,应给予推广应用,通过保守治疗与二次手术治疗可有效治疗胸胃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14.
魏寿江  王崇树  李勋  王城  肖江卫  何一 《西部医学》2008,20(6):1185-1186
目的评价近端胃切除术中附加幽门成形与否在预防病人术后反流性食管炎以及残胃排空障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6例病人随机分为附加幽门成形组45例和不附加幽门成形组41例。结果附加幽门成形组病人术后:置放胃管时间比不附加幽门成形组短(P〈0.05),胃液引流量比不附加幽门成形组明显减少(P〈0.01),上腹疼痛不适、反酸、胸骨后烧灼感以及餐后饱胀、嗳气等症状比不附加幽门成形组明显轻而且少(P〈0.001),3月后残胃钡餐/或胃镜提示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比不附加幽门成形组低(P〈0.001)。结论附加幽门成形利于病人术后残胃排空,显著减少残胃内容物的潴留,能有效预防或降低病人术后反流性食管炎以及残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其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李跃成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463-2464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PG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制订防治措施。结果 28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恢复胃肠蠕动,经口进食,均治愈。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PGS多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及早发现后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措施临床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6.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正春  吴春林 《河北医学》2007,13(5):584-58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18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胃瘫18例,均发生于术后4~10d.病人经保守治疗,69%于术后2周内治愈,35d内全部治愈.结论:术后胃瘫综合症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继发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易与机械性梗阻混淆,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及治疗费用.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再次手术应谨慎.  相似文献   

17.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无张力症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应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90-91,9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无张力症(胃排空障碍)的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外科1990~2007年3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诊疗经过.结果 残胃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4~8d,27例经保守治疗治愈.保守治疗时间8~24d,平均13d.5例因保守治疗无望而中转手术,术中发现残胃排空障碍均与粘连有关,其中4例是与大网膜粘连团块压迫吻合口与输出段空肠有关.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残胃排空障碍多数是功能性的,可经保守治疗治愈,但若经3w以上保守治疗仍未奏效者,应考虑机械性梗阻的存在.胃钡餐(GI)与胃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应尽早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吉林医学》2012,33(18):3920-3921
目的:探讨施行胃癌根治术时引起医源性脾脏损伤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实行胃癌根治术的3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37例患者中行远端胃大切手术的有6例出现脾损伤;行近端胃大切手术的有3例出现脾损伤;胃全切术有2例出现脾损伤;②保脾手术成功28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提高保脾意识,改善术中技术操作,采用有效的止血术式,可以有效的预防胃癌根治术出现的医源性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瘘及时手术或带膜食管支架封堵,中晚期瘘充分彻底的冲洗引流、肠内外营养支持、全身抗感染治疗,大部分患者得到痊愈。结论造成吻合口胸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旦发生吻合口瘘,选择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