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4期《不同植物细胞分裂素对"红富士"苹果果实抗氧化活性及品质的影响》(作者辛艳伟等)报道,为了提高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果实内总抗氧化物质含量,增强其营养价值,开发功能保健苹果,试验通过在果实膨大期,以新鲜采摘的成熟红富士苹果的果实为研究对象,对苹果叶片喷  相似文献   

2.
再生丝素蛋白涂膜用于鲜切苹果贮藏保鲜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切苹果为材料,分别用护色保鲜液(a组)、1.5%再生丝素蛋白液(b组)、护色保鲜液+1.5%再生丝素蛋白液(c组)和1.5%壳聚糖溶液(d组)进行保鲜处理,研究再生丝素蛋白作为鲜切苹果贮藏涂膜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低温(4℃)贮藏期内,与对照组(不做保鲜处理)相比,4组处理方法的保鲜效果依次为c组、b组、a组、d组。经护色保鲜液+1.5%再生丝素蛋白液涂膜混合处理能有效保持鲜切苹果的良好品质,其失重率降低,褐变度减少,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菌落总数显著下降(P0.05),使感官评分、脆度、维生素C含量均能维持较好水平。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认为,丝素蛋白在鲜切苹果表面形成的保护膜可减缓鲜切苹果的呼吸作用和果肉组织的衰老速度,抑制微生物的增长,从而有效地保持了鲜切苹果在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32期《软儿梨冷冻贮藏过程酚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的区域化分布》(作者段瑞君等)报道,为研究冷冻贮藏中果实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的分布特征,以青海省地方梨优良品种"软儿梨"果实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软儿梨果实后熟(室温)、冻藏(-18℃)和解冻(室温)3个时期的果皮、果肉中总多酚、绿原酸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软儿梨果实后熟后,酚类物质果肉果皮,多酚氧化酶则果皮果肉;冷冻贮藏过程中,不同部位的酚类物  相似文献   

4.
<正>面粉及其制品的色泽是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内容。影响色泽的因素很多,除加工因素外,多酚氧化酶活性、面粉黄色素含量、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和脂肪氧化酶活性等都与磨粉品质及面条、馒头等食品的颜色密切相关。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其相应的底物是引起颜色褐变的主要原因,它决定面条(团)颜色稳定性的50%~70%[1]。高多酚氧化酶活性会造成鲜湿面条等在储存期间产生褐色,影响食品的颜色。小麦粉中含有高水平的多酚氧化酶,会在加水和面及面  相似文献   

5.
正据《果树学报》2017年第2期《西南冷凉高地"红富士"苹果不同采收时间和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鲁兴凯等)报道,为了解不同采收时间和套袋与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当地确定"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采收时间和推行无袋化栽培提供依据。以西南冷凉高地苹果主产区云南省昭通地区的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  相似文献   

6.
<正>据《北方园艺》2015年第20期《护色方式对枇杷果肉品质的影响》(作者陈贤爽等)报道,研究不同护色工艺对枇杷果肉品质的影响,以"大五星"枇杷果实为试材,分别采用20%柠檬汁+1%食盐溶液浸泡(简称浸泡)、蒸汽加热(简称蒸汽)和85℃水浴加热(简称水浴)处理枇杷果肉,测定在室内自然光条件下放置过程中样品的水分、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色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维生素C含量及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浸泡、蒸汽和水浴处理  相似文献   

7.
据《园艺学报》2014年第3期《红富士苹果采后1-MCP处理对果皮色素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作者李秀芳等)报道,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冷藏期间果实硬度,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花青苷含量变化与其合成相关酶(PAL、CHI、DFR、  相似文献   

8.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3):54-54
据《食品科学》2006年第2期报道江西南昌泰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科技人员以鲜切苹果为试材,研究可食性涂膜剂与抗褐变剂复配后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苹果切块经卡拉胶(0.5%)涂膜剂和乳清浓缩蛋白WPC(5%)涂膜剂处理后,其呼吸强度可分别降低5%和20%。在可食  相似文献   

9.
<正>据《北方园艺》2014年第15期《套袋及其配套措施对改造园"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雷士俊等)报道,以经过改造的郁闭园"长富2"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套双层纸袋和复合袋,配合铺反光镜、摘叶、转果等措施对果实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及其配套技术增加了单果质量、果实直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全面着色  相似文献   

10.
正据《北方园艺》2021年第10期《不套袋栽培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杨文悦等)报道,以6年生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酸碱中和滴定法和蒽酮比色法,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主要组分与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果实生长指标的动态分析,以期明确不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套袋果实单果质量高于套袋果实。果实发育期间,套袋与不套袋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1.
<正>据《园艺学报》2015年第5期《根域蓄水调控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作者闫玉静等)报道,为进一步优化有限灌溉条件下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14年生盛果期红富士/平邑甜茶(Malus×domestica Borkh.‘Red Fuji’/M.hupehensis Rehd.)为试材,研究"埋砖蓄水"根域调控处理对根域土壤环境和苹果树叶片生长、光合性能特性、抗氧化酶活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石榴皮总多酚渗漉提取工艺,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最佳提取工艺的稳定性,用4种方法比较6种不同产地石榴皮中总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石榴皮粉碎度为中粉、乙醇用量为10倍、渗漉速度为1 m L/min、浸泡时间为24 h的提取效果最好,且稳定可靠;在此条件下提取,安徽产石榴皮中总多酚的含量最高,新疆产石榴皮最低;与超声法、微波法、回流法比较,渗漉法能显著提高石榴皮总多酚的提取率(P0.05)。说明通过此最佳工艺能提高石榴皮的利用率,为制药工业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郑启凯  刘金波  陈思  刘限 《北方蚕业》2011,32(4):34-36,39
柞蚕血淋巴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大小对柞蚕丝产量有一定影响,并对柞蚕蛹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活性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25℃;少量的苯基硫脲对其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不同化合物对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影响不同,在相同浓度下,氯化钙和氯化镁对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其他化合物(EDTA,维生素C和亚硫酸钠等)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石榴皮中提取的多酚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其中的大分子的鞣花单宁如安石榴苷(PG)不能被动物胃肠道直接吸收,需要先水解成小分子物质如鞣花酸(EA)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来发挥其生物功能。本试验利用单宁酶将石榴皮多酚中的大分子单宁(相对分子质量500)水解为小分子酚酸,旨在优化酶解工艺及产物纯化工艺,阐明酶解前后石榴皮多酚在成分上的变化,为石榴皮多酚作为促进动物健康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比较单宁酶水解前后石榴皮多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确定PG降解率和EA生成率为水解程度检测指标后,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试验确定大孔树脂纯化条件,并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酶解前后石榴皮多酚在成分上的变化。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pH 5.2、温度45℃、加酶量30 mL/g底物、底物浓度4 g/L,时间16 h。最佳酶解产物纯化条件为D101型大孔树脂,95%乙醇为洗脱剂,上样体积为300 mL,洗脱体积为120 m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显示原石榴皮多酚中含有43.64%的PG(相对分子质量1 084)、4.85%的EA(相对分子质量302),酶解产物中PG含量为0.00%、EA含量为45.73%。原石榴皮多酚中分析出7种主要多酚化合物,质荷比(m/z)分别为1 083、1 083、783、757、633、401、30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302~1 084;酶解产物中分析出4个主要多酚化合物,m/z分别为600、300、291、247,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248~602。本试验利用单宁酶将含大量以PG为主的鞣花单宁的石榴皮多酚水解成富含小分子多酚EA的酶解产物,并优化建立了最佳酶解条件及酶解产物纯化条件,可为石榴皮多酚的开发及其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正>据《中国果树》2015年第5期《水肥综合调控措施对红富士苹果生长结果的影响》(作者范宗珍等)报道,为总结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生态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协调水肥供应,有效增强树势,实现产量提高、品质改善的综合根际调控措施。同时探索苹果生长发育、苹果产量及果品商品性能与根际生态及水肥调控的内在关系。以陇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3):55-55
据《果树学报》2006年第1期报道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科技人员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1-MCP和热处理两者结合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果实置于(0±0.5)℃条件冷藏4个月,然后置于20℃条件下7天,研究几种处理对红富士苹果贮藏期的果实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试验共设4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苹果渣中苹果多酚在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试验以苹果渣为原料分别进行青贮和不同温度及时间的烘干处理,采用改进的微波提取和福林-酚法测定苹果渣中总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青贮方法对苹果多酚的含量影响较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果渣中的苹果多酚;烘干处理对苹果多酚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苹果多酚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65℃时含量最低;烘干时间对苹果多酚的含量也有较大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苹果多酚的含量也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特点,24h苹果多酚的含量最低。加热温度及时间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了不同条件下苹果多酚的变化规律,为苹果渣的适当处理和贮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据《园艺学报》2016年第7期《微波杀菌对枇杷果汁品质的影响》(作者王近近等)报道,为了探讨微波杀菌工艺对枇杷果汁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宁海白枇杷为原料加工成汁,经巴氏灭菌和微波杀菌处理后,研究4℃冷藏过程中菌落总数、总酚含量、维生素C含量、DPPH·清除能力、p H值、可溶性固形物(SSC)、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微波杀菌与传统巴氏杀菌相比,有相同的杀菌效果,能很好地延长果汁贮藏期;  相似文献   

19.
<正>据《中国农业科学》2017年第3期《"早酥"和"南果梨"16个部位多酚物质组成及含量分析》(作者张小双等)报道,通过对脆肉型梨品种"早酥"和软肉型梨品种"南果梨"16个部位多酚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分析,揭示梨品种不同器官或组织内多酚物质组成及含量,以期找到提取多酚物质的最佳部位,为梨多酚物质的利用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对不同生长期串叶松香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提取液中类SOD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进行考察。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SOD活力为标准,优化提取条件,并测定串叶松香草不同生长阶段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类SOD活性物质含量,同时对不同生长阶段提取液中羟自由基、1,1-二苯代苦味酞基(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丛期与开花期的水提条件为料液比1∶25,37℃水浴浸提12h,其提取液SOD活性分别为4030.12、4445.31U/g。与叶丛期相比,开花期维生素C、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提高34.51%(P<0.01)、56.59%(P<0.01)和23.15%(P<0.01),开花期提取液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分别提高205.65%(P<0.01)和12.20%(P<0.01)。综上,串叶松香草开花期比叶丛期抗氧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