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方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温肾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PI值及RI值、血清E2水平及临床妊娠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清E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子宫动脉PI值及R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妊娠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活血方能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对不孕的影响逐渐成为生殖界的热点问题。研究发现,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可发挥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张文红教授临床治疗不孕症多年,善于运用补肾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从而使众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3.
刘艳  席丽军 《中医药信息》2011,28(4):118-119
目的:探讨紫河车胶囊用于治疗子宫内膜过薄的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子宫内膜过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治疗组运用戊酸雌二醇联合紫河车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PI,R I,黄体期血清E2、P。结果:治疗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动脉血流P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子宫内膜动脉血流R I与对照组比较降低(P〈0.05),治疗组黄体期血清E2,P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紫河车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子宫内膜过薄不孕症,可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对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肾阴虚型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卵泡发育成熟时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以及妊娠率。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3例出现乳房胀痛,2例出现阴道少量出血,5例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治疗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可促进子宫内膜增长,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补肾调冲方加减治疗子宫内膜(Endometrium,En)过薄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子宫内膜过薄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使用补肾调冲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用戊酸雌二醇治疗,并对照观察2组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血流状态等的改善情况及妊娠率。结果经治1~2个疗程后,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补肾调冲方对子宫内膜过薄性不孕症患者,能有效改善子宫微循环血量,促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提高妊娠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os,EMs)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作一总结。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受孕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着床的重要因素。近年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从多方面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中医药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子宫内膜超声形态学、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补肾中药联合西药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应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补肾中药联合西药及纯西药治疗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严格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资料,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计85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3例,对照组430例。通过对受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血流参考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补肾中药+西药治疗)对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优于对照组(纯西药治疗)。结论接受补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疗效上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并且补肾中药的使用可调整患者中医体质偏颇,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输卵管性不孕症是妇科疑难杂病,治疗非常棘手。近年来,祖国医学蓬勃发展,研究中医中药的队伍不断壮大,结果表明,在治疗该病上中医药有显著疗效,其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副作用小、费用低,而且有助于宫内妊娠。本文通过对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以期给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薄型子宫内膜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症及辅助生殖技术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内膜偏薄可使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进而导致胚胎着床失败。临床中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补充雌激素、改善子宫内膜血供、促进内膜细胞再生等,具有一定的成效。近年中医外治法在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可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该文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针灸、穴位刺激、宫腔灌注、腔内理疗、中药灌肠等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中医外治法在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112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妊娠率为46.4%,对照组妊娠率为33.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周期妊娠率为18.5%,对照组周期妊娠率为11.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类型A型占42.9%,对照组A型占33.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类型A+B型为91.1%,对照组为7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LUFS发生率治疗组为6.1%,对照组为14.2%,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疗效显著,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促排卵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有效增大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高发于育龄期女性的良性病变,常合并不孕。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是引起EMs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生育力是治疗该病的关键。该文对近年来EMs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对EM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的改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EMs不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029-2031
目的:评价温肾活血法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的不孕症患者100例,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根据是否接受中医温肾活血疗法将纳入的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8例),治疗组接受温肾活血法治疗及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西医基础治疗。通过问卷调查,门诊复查,电话询问等方式进行随访,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子宫动脉PI值及RI值、血清E2、P水平及妊娠率为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的效果。结果:HCG日及黄体中期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型内膜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动脉PI值及RI值均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E2、P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E2、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妊娠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活血法能有效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系统回顾了近15年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的国内外文献,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三个层面总结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应机制,认为中医采用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为主治疗,佐以温肾、养肝之剂,可以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血流量,并促进子宫内膜相关生物活性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内膜容受性,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病灶缩小、生化指标改善,且停药后复发率较低,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使部分病患免于手术之苦.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不断深入,因此从内异症实验模型及中医药的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3):534-536
目的:评价补肾调轴方改善IVF-ET移植失败者或因子宫内膜薄而中断移植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行IVF-ET移植失败的患者和因子宫内膜薄而取消移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补肾调轴方颗粒进行治疗,记录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移植周期排卵日子宫内膜形态类型、种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类型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类型以及血流灌注类型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调轴方能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和血流灌注类型,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胚胎的着床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对改善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患者内膜容受性的效果。方法选取55例既往促排卵周期中反复内膜较薄的不孕症患者,克罗米芬促排卵,其中30例用戊酸雌二醇改善内膜(A组),25例用复方玄驹胶囊和戊酸雌二醇联合改善内膜(B组),观察各组在卵泡发育、子宫内膜生长状况和妊娠率等方面指标。结果 A组和B组在优势卵泡个数、排卵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妊娠率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与戊酸雌二醇联合用药,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患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提高促排卵周期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芪胶囊对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排卵率及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子宫动脉及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动脉、卵巢间质动脉RI及PI值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左卵巢间质动脉PI、RI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胶囊有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及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作用,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排卵障碍、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均可引发不孕症,本文从"肾主生殖"角度,对中医临床治疗不孕症的大量文献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及优势.  相似文献   

20.
排卵障碍、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均可引发不孕症,本文从"肾主生殖"角度,对中医临床治疗不孕症的大量文献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