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介绍地质雷达在沥青路面病害检测中的应用,提出路面病害的无损检测技术,并针对路面病害提出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运营高速公路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采用地质雷达的无损检测技术,对运营高速公路各种病害进行检测。通过应用实例说明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由于具有无损、快速、简易、准确率高的优点。因此,作为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技术,对正确指导日常养护管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新理念与检测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吸收目前国内外关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理念,分析了高速公路养护设计工作的特点,并结合一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治理实体工程,阐述了一系列检测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检测评价与养护设计工作中的应用,对于路面病害机理分析,治理范围、深度及层位的确定,养护设计中做到定性、定量,以及科学的制定病害治理方案及路面未来几年养护养护建议,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文渊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148-150,M0017
我国目前的道桥工程施工在桥面铺装上存在着一些病害,这些病害若不及时处理将损害道桥工程的强韧性和耐用性。通过对道桥工程桥面铺装容易出现的病害加以归纳,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技术: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对铺装进行加固;增加截面分散受力;对裂纹修复加固;运用外包裹型材料加固。  相似文献   

5.
周祥 《华东公路》2007,(4):74-76
通过城市道桥设施养护作业权招标实例,探讨市政养护作业管理模式;城市道桥设施的市场化运作,使养护作业单位不断提高养护作业管理质量,加强道桥设施的预防性养护以提高道路桥梁设施的完好率。  相似文献   

6.
大跨度飞燕式系杆拱桥结构复杂,其飞燕式拱式结构体系与系杆结构体系易产生局部病害,但其作为新型桥梁体系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文中通过对淞澧洪道桥主桥的检测,对大跨度飞燕式系杆拱桥常见病害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普通干线公路网的路面技术状况检测与评价,掌握路网存在主要路面病害类型及程度,分析路面病害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应用广东省国省道路面养护决策评价系统进行养护需求分析,提出合理的年度路网级公路养护建议计划,为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提供养护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沉管隧道养护规范缺乏、巡检养护盲区多等问题,在隧道养护规范的基础上,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沉管隧道为例,首先,将沉管隧道常见病害分为主体结构病害、接头部位病害和附属结构病害3大类,并详述不同病害的成因及外观表现; 然后,从预防性维护角度出发,提出沉管隧道巡检检查体系,巡检检查工作除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检查和专项检查外,还应开展初始检查,并在运营期间采用健康监测系统对结构安全进行实时监测; 最后,根据沉管隧道检查维护的可能发展趋势,对标准化养护体系建设、遮挡隐蔽病害检测监测技术和少干扰快速检测技术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中国高速公路养护现状出发,针对高速公路病害的数据采集效率低、处理速度慢、储存形式局限等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BIM技术与现实捕捉技术的高速公路病害采集信息化流程。并以12 km的高速公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技术分别针对不同病害进行了数据采集与处理,建立了一套养护阶段高速公路BIM模型的分类与编码标准并搭建了基于BIM正向模型的病害数据库,完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病害检测信息化技术流程及全流程试验。通过工程实践体现了该信息化流程相比传统养护流程的高效率、高准确度、低工作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合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公路检测和养护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公路智能检测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构成及工作原理,阐明了“由表及里、三维一体化”的养护检测理念:即以计算机图象模式识别技术、激光三维测量技术、探地雷达公路探测技术和相关计算方法为依据,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与路基病害的相关性,实现对路面破损和路基病害的同步快速无损检测,促进公路病害的决策由定性化、半定量化向定量化的科学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2018年贵州5条高速公路隧道土建结构定期检测结果为基础,对各类病害进行频率统计,结合规范中各类病害在评分中的权重W_i,并引入各类病害的养护关注系数J_i,分析养护单位对各类病害的关注程度,为贵州省公路隧道病害处治提供依据,提高养护的针对性;结合地质、水文、气候等资料及各类病害的养护关注系数J_i,分析病害的成因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工艺和人为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公路病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离散性,而公路养护要求做到预防性、及时性及全寿命周期控制。文中针对这些特征和属性,基于路元模型,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生产管理系统,动态、形象地观察公路技术状况,定期评价路况水平和预测变化趋势,合理安排养护生产计划并随时统计完成情况,及早发现并精确定位病害缺陷,快速确定维修方案和组织施工作业,准确验收计量作业数量,不断积累和完善病害处治技术工艺对策,从而推动和支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与生产作业的科学决策、规范运行、精细操作、标准考核。  相似文献   

13.
于明明  张杨  陈涛  徐志 《公路》2023,(3):383-388
路面内部隐性病害的发育、发展具有隐蔽性,而当前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评价指标和标准。依托溧马高速路面养护维修工程,通过基于三维探地雷达的路面隐性病害识别与评价研究,建立了路面内部典型隐性病害标准图谱,提出基层损坏状况指数BPCI及分级标准,并给出了不同等级路面内部隐性病害养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探地雷达可高效准确识别路面内部隐性病害,识别精度可达90%以上;基于三维探地雷达的基层破损状况指数BPCI,用于评价路面结构内部状况是可靠的,其探测结果可为路面内部隐性病害检测定位和沥青路面的养护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桥梁检测与养护过程中病害的智能诊断与养护决策问题,在构建桥梁病害核心知识库、核心算法体系等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套桥梁检测病害智能诊断与决策系统,并以梁式桥为例,通过测试验证,实现了梁式桥常规病害的实时智能诊断、成因分析、养护对策报告一键生成.该系统与桥梁检测、养护系统终端无缝衔接,可提高梁式桥病害诊断和决策的智...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5,(9)
公路检测评价是制定路面养护维修方案的前提,应根据路面病害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检测、试验工作,依据检测、试验数据分析评价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为养护决策提供依据。攀枝花渡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检测及评价的工作实例,可为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及设计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对铣刨填补技术在沥青路面车辙养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本文对某高速公路的车辙病害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同时对铣刨填补技术的施工工艺进了探讨,还检测了施工完成后的车辙深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铣刨填补技术能有效修复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且具有良好的使用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高效完成隧道衬砌结构表观病害的检测工作,实现隧道结构养护工作的快速化,采用非接触式的三维激光红外扫描技术,对隧道衬砌的表观图像及热度图像进行记录。该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数据电子化储存等优势,可解决传统隧道结构表观病害检测效率低、精度低、封道检测影响正常交通运行等问题,同时还能准确预判隧道病害的发展趋势,极大提高了隧道管养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探地雷达的路面结构完整性定量化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2020,(5)
为了快速评价路面结构完整性,选用高动态探地雷达MALA GX750MHz进行检测,检测速度约为80km/h,并采用背景去除、带通滤波、傅里叶变换分别去除回波信号中的混叠波、噪声和杂波,得到雷达回波有效信号;针对影响路面结构完整性的空隙多、层间不良、松散等3类隐性病害,建立了雷达检测评定图谱,并进行了取芯验证;提出了结构完整性综合评价指标路面内部破损状况指数IPCI,基于江苏省11条高速公路、1 484(车道·km)检测数据,验证了评价方法有效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隐性病害的雷达灰度图具有显著差异,基于雷达检测评定图谱的取芯验证准确率约为95%;交通量与IPCI具有双对数关系,养护历史与IPCI具有半对数关系,交通量越大、养护工程量越少,路面隐形病害越多,IPCI评分越低;与层间不良、松散相比,隐性病害空隙多与交通量相关性较低,这主要是因为空隙多隐性病害受路面结构初始空隙率状况影响较大。探地雷达可用于路面隐性病害的定量化评价,评价结果可为路面养护维修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工程应用中所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从中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以及预测道桥无损检测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杨凯  朱小明  雒成贤  李彦伟 《公路》2023,(1):378-385
分析4年来甘肃600余km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结果,统计发现结构破损及渗水是隧道最主要的病害类型,应重点关注并长期投入防治;隧道结构变形病害主要分布在黄土和泥岩或二元复合结构等软弱围岩地层中,经过多年处治后,病害数量明显减少但尚未根除,需及时开展专项治理;隧道运营5年以后病害数量明显增多,应重点开展运营5年内的隧道预防性养护。经过统计专项检查结果,湿陷性黄土、泥质岩等软弱围岩在水的作用下发生性能劣化,叠加一定程度的质量缺陷是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针对隧道病害特点,提出加强预防性养护、结构变形及渗水病害专项处治、加强隧道薄弱环节设计、配备隧道养护专业化设施设备等养护建议,结合隧道典型案例,对养护效果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应重点围绕交通影响较小的检测维修技术与实施模式、隧道检查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开展相关探索。研究成果可对公路隧道病害防治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