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危重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84例抢救探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350001)王世彪,应鄂华,王永宽,郑启安本文就我科1984年11月~1994年11月10年间,所抢救的危重婴儿期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84例,兹将抢救措施探讨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2.
小儿伤寒多系统损害8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伤寒多系统损害84例分析苏州市吴县红十字医院(215128)周琳我院1990~199年共收治小儿伤寒147例,发生多系统损害84例(占57.1%),84例中,并发1个系统损害者41例(占48.8%),2个系统损害者33例(占39.3%),≥3个系...  相似文献   

3.
婴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新乡医学院儿科系(453100)贾汝贤婴儿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占婴儿颅内出血的首位,是近年来倍受儿科临床关注的一类小儿出血性疾病。由于该症临床上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早期主要征象,病情进展迅猛,病...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7年6月~2000年4月共行小儿危重手术482例,42例采用平衡麻醉的方法,即气管内插管,机械控制呼吸,静吸复合全麻,硬膜外神经阻滞和(或)控制性降压等多种方法的复合应用,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84例小儿危重手术,其中男55例,女29例,年龄 8个月~14 a;体重 7~ 35 kg;手术时间90~280 min。疾病种类为动脉导管未闻(PDA)44例,纵隔、胸腔肿瘤6例,腹部肿物26例,巨结肠48例。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 二、方法观察组均采用平衡麻醉的方法,1.快速诱导气管…  相似文献   

5.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颅内出血6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加强对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 对1993—2002年5月因颅内出血而收治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等。结果 66例住院患儿中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50例,脑血管畸(AVM)8例,白血病致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各1例,不明原因6例。其中19例放弃治疗,10例死亡(病死率为15.2%)。误诊1例。结论 颅内出血严重危及小儿生命,是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小儿80%为急性型,需迅速控制多部位出血。我院从1994年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11例小儿急性ITP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1990年以前8例用强的松治疗的急性ITP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例均为我院住院病儿,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ITP并符合诊断标准['j。全部病例均有皮肤出血点,多数病儿有鼻血,口腔粘膜或齿龈出血,1例患儿有巩膜下出血,2例患儿有消化道出血。均未见肉眼血尿及颅内出血。两组临床资料见表1。先回19俐1*…  相似文献   

7.
4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随访观察武汉市儿童医院(430016)杨跃萍我院1984年~1992年1月确诊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伴颅内出血128例住院患儿,对其中的48例进行随访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发病情况1.一般资料48例...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婴幼儿严重者易致颅内出血,首选糖皮质激素是快速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我院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较好,现总结我院5年来收治的10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观察口服雷公藤多甙加硝苯吡啶(治疗组)治疗45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并随机选择同期患儿口服单剂雷公藤多甙治疗只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84%),有效7例(16%),对照组治愈18例(60%),有效12例(4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水肿、高血压、血尿的疗效亦差异显著(均为P<0.01),对蛋白尿的疗效亦有差异(P<0.05)。提示雷公藤多甙加硝苯吡啶治疗优于单剂雷公藤多甙,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87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院1984年1月 ̄1993年12月十年间住院死亡新生儿254例,尸解241例,颅内出血87例,其中直接死于颅内出血47例,占总死亡数18.5%,早产儿及窒息儿为易发人群;生后24小时内死亡占61.7%,可见重在预防;五种分娩方式中以剖宫产颅内出血死亡率最低,胎头吸引,臀位较高,提示宜放宽臀位剖宫产指症,头吸亦宜慎用。十年中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率由84 ̄87年的1.332‰下降至88 ̄93年的0.4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颅内出血20例尸检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产儿颅内出血20例尸检及临床分析广东省中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528402)施玉琪,李德东,黄东明颅内出血是早产儿早期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本文就我科经尸检证实的早产儿颅内出血20例进行分析,对其临床特点作一简要探讨。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临床报道尚少,我们将1990年元月至1995年底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8例67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临床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35例,女23例。年龄35天至12岁。病种:化脓性脑膜炎(化脑)22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4例,病毒性脑炎(病脑)18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撤(ITP)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最多见的一种,80~90%可自然痊愈,约10~20%病程迁延,死亡率M1%,但重症血小板减少,即血小板计数(20X10‘八.时,临床有自发性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危及生命,需紧急救治。自1990年1月以来,我院共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316例,其中重症136例沾43%,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组86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材料与方法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款豆36例,男74例,女62例。全部病例符合1986年杭州全国小儿血液病专题座谈会的诊断与分型标准。病例分4组:1.地塞米松冲击组:86例。地塞米松lin…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颅内出血影像诊断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生儿颅内出血影像诊断选择的探讨张姿英,张桂莲,虞志康我们对18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颅内出血(ICH)的患儿进行核磁共振(MRI)与CT对比检查,死亡病例作了尸检,以探讨这二种影像诊断对ICH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15例,女...  相似文献   

15.
小儿伤寒多器官损害24例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小儿伤寒多器官损害24例分析李献珍曾明辉王炜我科自1992年~1996年共收治小儿伤寒68例,有并发症者42例(62%),多器官损害24例(占57%)。多器官损害临床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9例,女15例,其中学龄前儿童4例(占17%),学龄儿童2...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死率约1%,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我院血液科自1995年12月至1996年12月采用了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g)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ITP5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邮编430016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杭州会议所订的ITP诊断标准,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2月~13岁,中位年龄3岁6个月;入院时平均病程9天,且均为初次发作;全部病例均表现有皮肤出血,鼻咽26例,齿龈出血20例,球结膜下出血6例,血尿3例,便血4例,血小板M20X…  相似文献   

17.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手术治疗李福玉胡廷泽郎诗民骶尾部畸胎瘤是小儿常见的肿瘤,在治疗方面尤其是瘤体巨大者尚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现总结84例的手术经验,就防止术后复发、盆底重建等问题探讨如下。临床资料:1955年5月~1996年12月,我院收治小儿骶尾...  相似文献   

18.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般来说病势较成人严重,年龄越小临床症状越不典型,短时间内就会出现穿孔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如何提高早期诊断水平,使小儿急性阑尾炎得到及时处理,确属一实际问题。现结合我院1995年收治的29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讨论早期诊断与治疗。一、临床资料1995年我院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298例,男199例,女99例,男女之比近2∶1。5岁以下45例,6~10岁125例,11~15岁128例。病理分型:单纯性阑尾炎131例(44%),化脓性阑尾炎128例(43%),穿孔性阑尾炎39例(13%)。全部病例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经颅微创术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颅微创术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自制小儿脑穿针,在CT定位、定量、定穿刺点下,行经颅微创穿刺抽血术中治疗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配合脑脊液置换术,并与内科综合治疗组对照研究。结果 微创组治愈率为87%(20/23),总有效率为100%,无1例死亡,6个月后随访致残率为7.1%(1/14);对照组治愈率为20%(4/20),总有效率为60%(12/20),病死率为30%(6/20),6个月后随访致死率为77.8%(7/9)。两组疗效及致残率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经颅微创术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疗效显著,临床应用未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30例临床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110001)王巍,张乾忠辽源矿务局职工医院儿科(136201)于桂菊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有时出血量较大,需紧急处理,成为儿科急症之一。我院于1988年9月至1994年1月共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