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总结崩漏辨证止血方法,包括益气固摄止血、清热凉血止血、疏肝泄热止血、活血化瘀止血、温经散寒止血、补益肝肾止血。  相似文献   

2.
以锦藕止血粉和8号口服止血粉治疗便血各25例。锦藕止血粉治疗便血平均止血时间为2.5d;8号口服止血粉治疗便血平均止血时间为3.5d。从疗效看,锦藕止血粉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8号口服止血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止血宁海绵的止血效果,并与常用的中药止血材料进行对比。方法: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止血宁海绵对家兔出血创面的止血效果及对动物血凝指标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结果:止血宁海绵能明显缩短创面局部止血时间,有明显体内外促凝、止血作用。结论:止血宁海绵有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4.
邬浩杰 《新中医》2009,(4):116-117
止血中药根据药性可分为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4类,临床应用时根据出血的原因和具体的证候,从整体出发,选用相应的止血药。临床常用的止血药又有止血生药和止血炭药之分,其中尤以炭药为多用。中药止血作用独特,止血机理是多环节、多渠道的。笔者仅对止血中药近年来的研究从炭素、鞣质、钙离子、止血成分、微量元素5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 PSCM- 型口腔止血粉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进行动物实验 ,观察止血作用 ;进行临床试验 ,观察 PSCM- 型口腔止血粉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进末梢血管收缩作用、抑菌作用、促进肉芽生长作用 ;进行临床观察 ,观察口腔出血患者采用 PSCM- 型口腔止血粉止血效果。结果 :动物实验证实 PSCM- 型口腔止血粉可立刻止血 ;临床试验表明PSCM- 型口腔止血粉加速血液凝固、促进末梢血管收缩、抑菌、促进肉芽生长等作用确实 ;临床观察显示 PSCM- 型口腔止血粉止血效果显著。结论 :PSCM- 型口腔止血粉通过加速凝血、促使末梢血管收缩 ,达到止血目的 ;其轻度抑菌作用及促进肉芽生长功效有利于创口早期愈和。  相似文献   

6.
虞琳 《中成药》1999,21(9):462-464
以锦藕止血粉和8号口服止血粉治疗便血各25例。锦藕止血粉治疗便血平均止血时间为2.5d;8号口服止血粉治疗便血平均止血时间为3.5d。从疗效看,锦藕止血粉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8号口服止血粉。  相似文献   

7.
中药止血与凝血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正常止血与凝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调节和平衡,止血中药根据中药的药性分为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四类,而大多数中药的凝血机制是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进行阐述的。本文就1991年以来中药止血和凝血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对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应用西米替丁作对照 ,观察泮托拉唑对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止血时间。结果  2组均取得了明显止血疗效 ,泮托拉唑组用药 2 4h止血成功率为 2 7% ,96h止血总成功率为 10 0 % ;西米替丁组 2 4h止血成功率为 4 % ,96h止血总成功率为 71%。结论 泮托拉唑止血起效迅速 ,总止血率优于西米替丁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李传课教授治疗眼底出血的经验。除血管阻塞性眼底出血外 ,李教授主张以止血为主 ,化瘀为辅 ,止中有活。治疗方法常用清心止血化瘀法、清肝止血化瘀法、凉血止血化瘀法、滋阴止血化瘀法、潜阳止血化瘀法、通脉化瘀止血法等 ,在化瘀药中常选用既具止血又有化瘀作用的三七、藕节、生炒蒲黄、茜草根、丹皮等。并附以验案 6则以证之  相似文献   

10.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炭药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此外,还可止泻、抗溃疡,但炭药尤以止血之效见长。根据制炭后的性味改变,炭药止血作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则本身不作止血用,制炭后用于止血;二则本身作止血用,制炭后药物性能改变或止血之力增强。笔者对常用止血炭药的历史沿革及其炮制机制、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发现炮制后活性物质保存或含量升高与炭药发挥止血作用密切相关,中药炭药止血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包括影响凝血系统与血小板功能等。同时,笔者结合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提出炭药止血作用机制的超分子研究策略,以期为揭示炭药止血的科学内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瘀证与凝血、血流异常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以初步评价中药活血化瘀的分子疗效。方法严格按照冠心病纳入标准和陈氏血瘀证记分标准,筛选冠心病血瘀证病例。提取白细胞,制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芯片,查询基因功能,获取冠心病血瘀证的凝血、血流相关异常表达基因。结果在选取病例中,冠心病血瘀证背景集中于17条凝血、血流相关异常表达基因,尤其是SPP1、FN1、THBS2等。结论冠心病血瘀证与凝血、血流异常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可能是活血化瘀中药的重要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2.
蓄血证出自《伤寒论》,其主要病机为“瘀热互结下焦”,治疗以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为主。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发现报道中许多男科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囊炎、附睾炎等均可见到瘀热互结的病机,而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也都显示采用凉血散瘀的治法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颅脑出血与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中西医结合探讨,为活血化瘀药在颅脑出血患者的合理应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对101例颅脑出血患者检测其FIB、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从中西医结合出发探讨颅脑出血与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FIB、D-二聚体水平在颅脑出血急性期与恢复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二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颅脑出血的病程中存在着高凝状态,即与血瘀证相关,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地使用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评价益气活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1年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3家分中心80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中药心悦胶囊和复方川芎胶囊,连续服用6个月,随访6个月,应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不稳定心绞痛男性患者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男性患者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心悦胶囊合复方川芎胶囊)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后1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男性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进行检索,对该制剂的数量、剂型、制剂处方中药材使用频次、适用病症领域、质量控制用分析方法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药典中涉及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共有148种,包括24种剂型,制剂处方中使用频次最多的前5种药材是川芎、红花、当归、丹参和三七;分析方法以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法和气相色谱法为主,较好地体现了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的特点、应用现状和不断提高的质量控制。分析结果能够促进药学工作者对活血化瘀中药制剂的全面认识,对该类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但从中药现代化要求的整体水平来看,该类制剂的新剂型还偏少,药效物质含量得以确定的还不多,质量控制还不够充分,先进分析手段的应用还未全面普及,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西药合用治疗突发性聋4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9例用活血化瘀中药汤剂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55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7.6%,对照组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以上耳聋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血化瘀中药结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7.
膈俞穴活血化瘀作用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针刺膈俞穴治疗血瘀证的是主免疫指标观察,证明膈俞穴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 将65例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针刺膈俞穴组33例和口服龙血竭组32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6-K-P、TXB2含量和6-K-P/TXB2值,另选2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针刺膈俞穴治疗血瘀证疗效优于口服龙血竭(P<0.01);针刺膈俞穴能使血瘀证患者血浆6-K-P含量和6-K-P/TXB2值明显上升(P<0.01),血浆TXB2含量有所下降(P<0.05)。结论 针刺膈俞穴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化瘀止血中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予以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化瘀止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1,P<0.05).结论 应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化瘀止血中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优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化瘀止血中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予以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化瘀止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1,P<0.05).结论 应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化瘀止血中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优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