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取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仅采取TACE治疗。跟踪随访3年,观察2组临床效果,对比2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肿瘤完全灭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3年的跟踪随访,观察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确切,且优于单纯采用TACE治疗。  相似文献   

2.
冷宁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66-1967
目的 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介入(TACE)和单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9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TACE联合3DCRT治疗,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观察两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有效率为84.0%(4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0%(23/39)(Х^2=6.97,P<0.05);观察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8.0%(44/50)和48.0%(24/50),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9.2%(27/39)和25.6%(10/39)(Х^2=4.78、4.64,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产生互补和协同作用,明显提高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水平分别为(168.3±48.3) g/L,(12.8±4.9) g/L,(80.5±21.0) kU/L and (111.3±23.9) kU/L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AFP、CEA、CA199和CA125三项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本院进行入院治疗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入院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人。观察组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进行治疗,具体方案为碘化油10ml+表阿霉素50mg+羟基喜树碱10mg+5-氟尿嘧啶1g+造影剂;对照组应用肝动脉栓塞疗法(TAE)进行治疗,具体应用的药物有表阿霉素50mg+羟基喜树碱10mg+卡铂80mg。观察两组治疗后的AFP含量变化、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累计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FP含量、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累计生存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比肝动脉栓塞疗法(TAE)更有效、更安全、效果更好,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应乐 《药品评价》2020,(15):40-42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 PC(顺铂 + 培美曲塞)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肿 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NSCLC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8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 PC 化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 4 个 周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25(CA125)]、免疫细胞(CD3+、 CD4+、NK+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 4 个周期后,客观有效率观察组(81.40%)高于对照组(60.47%); 观察组血清 VEGF、CEA、CA125 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 CD3+、CD4+、NK+ 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腹泻、皮疹、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贝伐 单抗联合 PC 化疗方案治疗 NSCLC 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 VEGF、CEA、CA125 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探讨载药微球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TACE治疗,观察组使用载药微球联合TACE(DEB-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变化、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T、AST和TBI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个月时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观察组患者在18个月及24个月时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载药微球联合TACE临床效果较好,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甲胎蛋白及肿瘤的改善情况为观察指标,探讨抗癌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21例PH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治疗组11例;治疗组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抗癌方治疗,而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60.00%,肿瘤初次复发率分别为9.09%和40.0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癌方联合TACE治疗PHC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减少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细胞肝癌(HCC)肝切除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肝癌患者资料,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65例,术前未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组)65例。比较术后1、2、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变化,评价可切除肝癌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作用。结果1、3年复发率两组无差异,2年复发率TACE组为31.2%,对照组为59.2%,TAC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年生存率TACE组为54.1%,对照组为32.3%,TACE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切除肝癌术前严格掌握条件选择性TACE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许炜璐  李明 《中国医药》2012,7(4):401-402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TACE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d,连续用药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生活质量变化、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AST和ALT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16 ±6) μmol/L比(28±14)μmol/L,(33±11)U/L比(57±15) U/L,(28 ±8) U/L比(50±18) U/L,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卡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15)分比(70±5)分,P <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4% (25/35)比25.7% (9/3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0.0%(21例)比88.6%(31例),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行TACE后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患者TACE后生活质量,并且可减少TACE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甲胎蛋白(AFP)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差异,对其生存曲线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经TACE治疗的PLC患者临床资料,分为AFP阴性组,AFP阳性组,AFP阳性组进一步分为20 ng/ml<AFP<200 ng/ml组,AFP>200 ng/ml组;随访其存活状态及死亡时间;计算中位生存时间,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差异.结果 AFP阴性组、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90月、5.73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AFP>200 ng/ml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4月,和AFP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 不同AFP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时间可能存在差异,AFP>200 ng/ml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刘玮 《上海医药》2016,(8):27-28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2%(3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11/50),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时间为(4.25±2.3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1±3.5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疏风解毒胶囊能明显提高疗效,并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癌晚期患者采用干扰素辅助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确诊为病毒性肝炎肝癌晚期的96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多个常规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TACE基础上加用干扰素0【皮下注射,(3-5)×10^10IU/m^2,1次/d。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周甲胎蛋白(AFP)水平,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AFP分别为(446士89)、(101±55)、(70±28)μg/L,对照组分别为(452±91)、(15I±44)、(112±32)μg/L。观察组治疗前AFP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46/48)、79.2%(38/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辅助TACE可以有效控制肝癌晚期患者AFP的增长,抑制肿瘤增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原发性肝癌肿瘤生物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人员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观察比较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CA199、AF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降压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6月就诊的同型半胱氨酸(Hcy)≥10 mmol/L的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268例,分为对照组125例和治疗组1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Hcy水平和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Hcy水平下降至(10.73±2.76)mmol/L,IMT下降至(1.41±0.23)mm,而对照组分别为(14.63±2.25)μmol/L和(1.87±0.34)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诊室血压、清晨血压和血脂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对于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压,并降低血脂和Hcy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妥洛特罗透皮贴剂对支气管哮喘持续期患儿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支气管哮喘持续期患儿115例,其中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妥洛特罗透皮贴剂经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咳痰、咳嗽、哮鸣音和喘憋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MMEF、V50)与免疫指标(EOS、T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儿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免疫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药物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洛特罗透皮贴剂对支气管哮喘持续期患儿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有助于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与免疫功能,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卢书梅 《上海医药》2016,(16):30-32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创伤性休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以及窒息和多器官衰竭(MODS)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50%(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前死亡、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亦低于对照组(P<0.05);窒息发生率、MOD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68例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TACE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索拉非尼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和血清VEG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ALT、TBIL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ALT、TBIL水平(56.3±5.8)U/L和(17.6±2.5) 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血清VEGP水平(105.4±22.6)μg/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晚期肝癌能有效保护肝功能,抑制血清VEGF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类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108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早晚各1次,疗程均为28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功能性运动能力及血清IL-2、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患者升高幅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MRC、6 M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MMRC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 MWT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2、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培美曲塞、贝伐单抗三联化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06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中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TACE联合卡培他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57例,分为TACE联合卡培他滨组和TACE组:TACE联合组28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卡培他滨治疗;TACE组29例,单纯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TACE联合组RR为32.1%,TACE组RR为10.3%,两组R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1年生存率37.9%,TACE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6.3个月,1年生存率60.7%,均优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卡培他滨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疗效,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