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进行手术后近期(NTPP)及中期(MTPP)的JOA评分,进而观察其改善率。结果术后近期优良率为87.50%;术后中期优良率为89.58%。疗效显著。结论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椎板间开窗损伤小,具有直接减压、效果确切、适应证较广的特点,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胶原酶溶盘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成熟,微创技术在现代外科手术中越来越成为主流。我院骨科与康复科合作自2002年3月-至今应用后路脊柱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1例,术后效果显著。其护理与一般手术有所不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健  刘磊 《中国内镜杂志》2014,20(7):704-707
目的 观察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3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和开窗组。内镜组给予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开窗组给予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炎抗感染等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内镜组的治疗效果53例为优,3例为良,治疗优良率为91.80%,开窗组的治疗效果44例为优,5例为良,治疗优良率为80.33%,内镜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窗组(χ2=9.304,P <0.05)。内镜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窗组(t =34.781,P <0.05),且内镜组患者的平均术中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窗组(t =16.934,41.719,6.076,均P <0.05);两组患者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以及术后腰痛等无显著性(χ2=0.052,0.000,0.105,均P >0.05)。两组患者的平均髓核质量无显著性(t =0.382,P <0.05)。结论 采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胶原酶溶盘术治疗6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讲解练习床上卧位、卧位排尿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术后重视病情观察和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指导患者饮食、腰肌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微内窥镜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5月-2001年5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病人36例。结果:平均随访7.5个月,治疗效果优良。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组织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术后病人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适应证。方法 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 (microendoscopydiscectomy ,MED)技术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术中通过床过X光机引导准确定位 ,仅做长 1 5cm纵行切口 ,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 ,扩张后放入金属手术通道及内窥镜镜头 ,于电视临视下显露椎板间隙 ,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 ,扩大椎间隙 ,显露硬脊膜、神经根以及突出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 ,必要时清理或扩大神经根通道。结果 本组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 5例 ,优 3 5例 ,良 7例 ,可 3例。结论 本术式在保证神经根充分减压的基础上 ,尽量减小手术创伤 ,保持脊柱后柱完整性 ,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 ,减少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由于手术视野放大 1 5倍 ,提高了手术完全性及疗效可靠性。本方法适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相同节段侧隐窝狭窄患者。  相似文献   

9.
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对椎间盘镜术(MED)与胶原酶溶核术(CCNL)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根据LDH的诊断标准选择121例患,其中MED组56例,CCNL组65例,采用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病人术后1周及随访3个月的疗效进行评判。结果 术后1周MED组的有效率(91.1%)明显大于CCNL组(78.5%),差异非常显(P<0.01);随访3个月后MED组的有效率(92.9%)也同样高于C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NL治疗LDH的疗效较MED差,但具有简单方便,损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总结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后路镜髓核摘除术的护理体会.分别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和出院指导4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微创治疗技术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和评价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疗效。方法 :10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每组 5 0例。组Ⅰ采用椎间盘溶解术 (DL)治疗 ,组Ⅱ采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 (APL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及治疗前症状与体征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 1周组Ⅰ、组II的疗效有效率分别为 82 %、90 % ,优良率分别为 6 8%、80 % ,术后随访 ,于 3个月、6个月和 12个月时的优良率组Ⅰ分别为 76 %、88%和 90 % ,组II为90 %、90 %和 92 % ,两组疗效于治疗后 1周和 3个月时优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6个月后优良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APLD和DL均为治疗LDH的有效疗法。APLD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DL ,但远期疗效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0年5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ELDH病例88例。穿刺在CT引导下进行,根据CT图像以突出物为“靶”,选择穿刺层面及穿刺路径,用特制的“多功能脊椎穿刺针”实施经皮突出物内穿刺,联合靶内外注射胶原酶。结果:首次穿刺105次,全部一次成功。术后经3~24个月随访,优55例,良24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9.8%有效率95.5%。其中12例于注射胶原酶3~12个月后复查CT,影像显示突出物消失4例,缩小50%~90%7例,无明显变化1例。结论:CT引导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ELDH,不仅临床疗效好,而且影像学改变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随访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对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0例患者行1-3年随访,以期评价远期治疗效果。方法:术后1年、2年、3年各随访患者120例,全部患者均来院通过询问、体查进行疗效评估。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患者术后直腿抬高度、脊椎活动度、VAS评分、患肢肌力、感觉的改变综合评定。然后将各随访年度的患者术前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最后得出术后疗效评估结果,分别以治愈率、优良率、总有效率来表示。结果:各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三组平均值从6.92分降低到0.99分。三组间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无差异。各组间直腿抬高度、脊椎活动度改善的治愈率、优良率、有效率均无差异。各组治愈率、优良率分别是一年组72.5%、87.5%,二年组75.0%、88.3%,三年组79.2%、90.0%。三组间治愈率、优良率比较无差异。但从百分率看出三年中疗效有逐渐增强的趋势。结论: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满意,尤以三年随访结果更佳,治愈率达到79.2%,优良率达90%、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术前X片定位法和术中CT定位法行小关节内缘进针硬膜外前侧间隙注射胶原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过程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年龄20~78岁,男52例,女54例,采用小关节内缘进针硬膜外前侧间隙穿刺法盘外注射胶原酶溶液行溶核术。一组用术前X片定位法,术中无影像学支持穿刺;另一组在CT引导下穿刺。观察穿刺过程和临床疗效,随访7~300天。结果:术中CT定位比术前X片定位穿刺更容易。术中CT定位组30天时的优良率68.97%优于术前X片定位组的38.67%(P〈0.01)。结论:术中CT定位下胶原酶溶核术可靠性要好于单纯术前X片定位,其半年内的疗效也要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臭氧联合射频热凝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臭氧化学溶核组(A组)和臭氧联合射频组(B组)。A组:分别于盘内和侧隐窝注射臭氧。B组:臭氧注射同A组,加突出物射频热凝。结果:术后3天、2周、2月腰痛和腿痛评分、Oswestry评分B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亚组腿痛评分比较,术后3天、2周,B1组(8.9±4.4、7.8±4.9)和B2组(10.0±5.2、9.2±2.9)均明显低于A2组(16.9±7.9、13.8±4.7),P<0.01或P<0.05。结论:臭氧联合突出物射频治疗效果较单纯使用臭氧好,对非包容性椎间盘突出亦如此。  相似文献   

16.
CT介入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CT介入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8例接受注射胶原酶溶盘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非CT组(100例)和CT组(98例),非CT组依据腰椎CT片和腰椎定位片定位,凭经验操作;CT组在CT介入下定位和操作。结果:CT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4.7%和94.9%,较非CT组分别提高了12.7%和8.9%,经X2检验,p值均<0.05。结论:CT介入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溶盘术,直观,安全,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和术中穿刺的精确性,从而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60例经临床表现及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CT引导下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病变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臭氧注射术.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采用改良的MacNab法评价术后七天、术后六月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七天、六个月显效率分别为61.7%、65%,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1.7%,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臭氧盘内外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胶原酶盘外持续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近期随访,以观察该治疗的临床效果、技术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随访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采用胶原酶盘外持续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4例,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直抬腿高度、腰椎活动度、感觉和肌力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之后7天和90天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好转,VAS治疗后7天、90天分别为3.5±0.25和2.7±0.21,与治疗前7.6±0.45比较P<0.05.治疗后7天、90天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52 %和83.70 %.结论:采用胶原酶盘外持续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分析突出物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突出物靶点射频联合盘内(突出物)小剂量(75U-200U)胶原酶注射术.术后2周与3月根据Maenab标准评定疗效,对比术前与术后3月椎间盘突出指数(IDH).结果:术后2周与3月优良率分别为66.5%和88.1%;术后3月复查CT突出物缩小或消失占复查病例86.8%,IDH值较术前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各例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皮穿刺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09年2月~6月自协作组内选取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9例,采用美国HydroCision公司生产的SpineJet(脊柱椎间盘水刀)在C型臂X线机、CT或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观察并记录术后15天、30天、90天、150天、210天和270天的疗效.结果:用改良Macnab方法进行评估,术后15天、30天、90天、150天、210天和270天的疗效优良率分别是56.5%,82.6%,88.4%,98.6%,98.6%,98.6%,治疗效果与术后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