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动物保健》2004,(2):65-65
禽流感(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为正粘病毒,也属于A型流感病毒。根据血凝素(H)分型,禽流感病毒有15个亚型(H1—H15),每种亚型病毒株的致病性有所不同。根据病毒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和高致  相似文献   

2.
正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性疾病综合征。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以其基因序列和对家禽致病力不同,又可划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igh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HPAIV)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LPAIV)~[1,2]。目前AIV的所有HA亚型都已从禽类中分离到,其中  相似文献   

3.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禽类的感染或疾病综合症。AIV已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尤其是H9亚型是目前影响养禽业的主要AIV亚型。世界各地相继发生了由各种亚型AIV引起的AI流行,已经先后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的众多地区的多种家禽和野禽中分离到H9N2禽流感病毒。禽流感可直接感染人并导致死亡,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该病毒在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更为突出。本文主要从病毒的分离与流行病学调查、禽流感的诊断、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结构、禽流感疫苗的研究方面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研究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AI)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禽和野禽,1966年首次分离得到H9N2。H9N2是AIV的一个亚型,经过长达数十年的遗传变异,已成为当前流行的禽流感病毒主要亚型之一。除了感染鸡、鸭等禽类,H9N2亚型AIV还可感染猪、水貂等哺乳类动物,甚至还可以感染人。虽然H9N2亚型AIV是低致病性的,但它能与其他病毒或细菌引起共感染,还能与其他亚型流感病毒进行重排,形成新型重组病毒,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潜在危害。文章就H9N2亚型AIV的遗传变异、重组、致病力和跨种传播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 (AI)是由 A型正粘膜病毒——禽流感病毒 (AIV)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传染病。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清亚型众多,不同血清亚型之间及同亚型不同毒株对禽类的致病性不同,不同禽类及同种禽类不同日龄、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禽群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不同,禽流感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高致病性禽流感 (又称鸡瘟、欧洲鸡瘟、真性鸡瘟 )病毒可引起 100%的鸡群发病, 75%以上的病鸡死亡;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则不引起任何症状,仅能从感染鸡的的血清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抗体;禽群感染温和性禽流感病毒后,临床上则以精神沉郁、采…  相似文献   

6.
刘文涵 《猪业科学》2003,20(4):72-73
禽流感(AI)是由A型正粘病毒--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传染病。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清亚型众多,不同血清亚型之间及同亚型不同毒株对禽类的致病性不同,不同禽类及同种禽类不同日龄、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禽群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不同,禽流感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高致病性禽流感(又称鸡瘟、欧洲鸡瘟、真性鸡瘟)病毒可引起鸡群100%发病,75%以上的病鸡死亡;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则不引起任何症状,仅能从感染鸡的血清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抗体;禽群感染温和型禽流感病毒后,临床上则以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呼吸道症状、拉黄…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AI)是由禽流感病毒(AIV)所引起的一种禽类疾病。近年来禽流感在世界各国的爆发呈上升趋势,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病传播迅速,病毒亚型多,致死率高,很难控制。禽类感染AIV后,其临床症状与新城疫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旦误诊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基础和公共卫生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疾病综合征。禽流感病毒(AIV)广泛存在于多种家禽和野生禽类中,AIV低致病力毒株可引起禽类的轻度呼吸系统疾病,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禽类的急性致死性疾病,可引起禽类高达100%的死亡。由于AIV抗原性和致病力的易变性及其血清型毒株间缺乏交叉保护性,使AI已成为世界各国养禽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并给养禽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虽然AIV通常仅感染家禽,但AIV也被认为是人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新基因来源,1997年香港H5N1 AIV和2003年2月荷兰H7N7 AIV致人死亡的事件,以及今年在亚洲广泛流行并在越南、泰国等导致数十人死于与HPAI(H5N1)感染相关的疾病等,这些撼人事件引起各国政府和全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从而使AIV具有了全新的公共卫生意义,人们应该对禽流感病毒的结构及致病性的分于基础和公共卫生意义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Avian l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禽类的一种疾病综合症,鸡、火鸡以及鸭、鹅、鹌鹑、海鸥等家禽、水禽、野鸟均可感染,引起禽类出现高度死亡、产蛋量下降、严重的呼吸道病、系统综合症或隐性感染等多种病型.从禽流感被发现至今的100多年中,世界各地历次由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禽流感的流行或暴发,导致家禽生产性能下降及大批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1997年香港、2003年底越南及其周边地区暴发禽流感并直接感染人的事件,引起了各国医学和兽医工作者对其公共卫生学意义的广泛关注.现就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于1966年首次在美国火鸡中发现,它在禽类之间的有效传播使其在全世界家禽中流行。H9N2亚型AIV也能够感染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狗、水貂、蝙蝠),中国于1998年报导了第一例人感染H9N2 AIV的病例。血清学研究发现具有家禽接触史的人(特别是从事家禽职业的工人),H9N2 AIV抗体的阳性率比普通人要高,说明H9N2 AIV可以从家禽传播感染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